“不客气,记得下次小心一点啊。”
王萌萌点点头,乖巧地嗯了一声,默着不说话了,她觉得这个纪大哥看自己的眼神,好像有点火热,让她不敢对视上去。
“那个,小南,你也住在这里吗?”王阳明见纪南的眼神有点肆无忌惮,赶忙插话进来,
“是啊,我就住在那边农家小院里。”
纪南连连不舍地收回目光,随手漫无方向地一指,“王大叔,你们也住在这里呀?”
“是啊,我们就在前面,看到那个院子了嘛,就是那个……”王阳明顺着胡同指了指,示意给纪南看。
“哦,那我们离的很近呀。”纪南远远地望了一眼,随口说道。
言者无心,听着有意,纪南这随口一说,却是让王阳明更加警惕了,他怕纪南这小子会借着近水楼台接近他女儿,所以,等会无论如何都得好好叮嘱一下闺女才行。
只不过碍于脸面,王阳明还是客套道:“是啊,是挺近的,有空了就到我那里去坐坐。”
“哦,好的。”纪南爽快答应下来。
由于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纪南想要先走一步,便说道,“王大叔,如果不用我帮忙,那我就先走了。”
“哦,好好,你有事就去忙吧。”
王阳明巴不得纪南赶紧走开呢,可是他话锋一转,又难以开口地弱弱问道,“对了小南,那个钱的事情……”
王阳明欲言又止,等着纪南回答。
纪南满不在乎道:“我不是说了吗,不用还的,大叔,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我先走了。”
纪南说着,转身走掉了。
刚一走远,王阳明便迫不及待叮嘱起宝贝闺女来:“萌萌,我给你说,往后你可要注意一点知道吗?我看那个纪南对你有想法,你千万不要跟他多说话。”
王萌萌小脸红了一下,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当然知道她爸是在为她着想,可是她又不是小孩子,这种事情她相信她自己会处理的。
“我知道。爸爸,那个人是干什么的,你怎么和他认识的?”
王萌萌望着渐渐走远的纪南,心里也很是好奇,从刚刚对话来看,她爸和纪南似乎并不熟悉。
由于这一带的农家院住着很多江城大学的大学生,王萌萌心里还想着,纪南是不是也是江城大学的大学生。
王阳明想起昨晚之事,便说道:“他昨天买臭豆腐时聊了几句,和我们一样也是天府人,说是过几天要去江城大学当保洁,打扫卫生。”
“哦!”听说纪南过几天要去打扫为什么,王萌萌心里忽然一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原来那‘纪大哥’也只是一个打工的,并非大学生。
说实话,王萌萌还是很向往大学的,可是她知道自己的家庭,也知道自己的成绩,所以去年高考考砸之后,就没有再去复读。
刚从小山村来这里的那天,王萌萌就到江城大学转了一圈,看着那些穿梭在校园里的天之骄子以及天之骄女们,心里非常羡慕,而且她心里也滋生出一个坚定的想法,将来有朝一日,希望自己能找个大学生男朋友。
其实,从这几天卖臭豆腐时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自己好像还是挺受那些大学生欢迎的。
所以,听说纪南不是大学生,心里自然轻看了几分。
“爸爸,那五千块钱怎么办?”王萌萌不无担心地望着王瘸子,欠了人家钱,她心中总有些不舒服。
王阳明望着远去的纪南,心有所思道:“他不是说了吗,不用还的,以后再说吧,先给你弟弟治好腿再说吧。”“走,我们先去卖臭豆腐……”
说着,王阳明推小摊三轮车朝胡同外走去。
那边快步走回农家小院的纪南,并不知道王阳明的担心,回到家便躺在床上玩起了新手机。
下载了一些手机游戏以及一天聊天APP,然后又搜了搜附近人,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附近人竟然几乎都是附近大学的女大学生。
而且很多女大学生日志里都可以看到照片,看着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面孔,纪南微微一笑,随便加了两个。
他这么做倒不是一定要把对方约出来去开房,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至于****那种事,不是他不想,只是暂时还不知道谁愿意让他干。
不知不觉间,就过了中午十二点钟,肚子里传来咕咕抗议声,纪南懒得出门,就资格煮了点方便面,对付了一下自己。
吃过饭从厨房回到小屋,纪南豁然发现床上那本蓝皮封面,稍显破旧的《丹王神书》蒙着一层蓝光,看上去十分玄乎。
“怎么回事?这本书怎么自己发光了?”纪南一脸惊悚,安安静静看了一会。
好在没过多久,《丹王神书》上的蓝光很快就消失了。
纪南走到床边,把《丹王神书》拿到手上,随手翻看,翻到扉页之处,只见扉页上写着几列竖排篆体小字——
纵横六界,诸事皆有法缘;
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是为天道;
独善其身则为修行之道;
修仙练道为个人之事,要想成仙成神,无不靠个己之力,战胜道路上一切困难;
他人于己,不过是过河舟桥,京华云烟,昙花一现,彼岸之后,依旧只能独自前进,不能携舟同行。
写的好啊!
读完之后,纪南忍不住连连赞叹,浑身顿时炸起一层鸡皮。
一时间,他神情惊悚,心中对这段卷首语无比崇敬起来。
虽然只有寥寥上百字,但其间却透露着博大智慧,如若没有深邃思想,没有切身体验,是万万想不出这种大道理的。
继续翻到下一页,只见上面依然是竖排文字。
“寻医问药,如同修仙练道,唯有不断进取,方能成就更高医术;
本书共分汤药、手法、火疗、针灸四篇,无论汤药、手法,还是火疗、针灸,无不与修行相辅相成;
正所谓水涨船高,修行如水,医术如船,修行俞高,则医术俞高;
修行,无外乎引气入体,引气入体,内练根基,以气养本,有本方有末,本即为根基,末即为枝节,根基稳固,方能生枝散叶;
引气入体,好比树之汲取养分,只有打好根基,方能寻求更高道行;
打好根基,贵在持之以恒,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由此,本书开宗明义,即为打坐引气。
………
纪南再翻到下一页,果然是一副打坐引气的姿势图,和电视上放的道家修行并没有二样。
纪南接着翻下去,随后便是有关汤药的配制方法,事无巨细,全都描述的清清楚楚,完全是一本十分专业的医学著作。
“这么多药方!”纪南一边翻看,一边喃喃感叹,“难怪王老头会有那么神奇的医术,原来都是从这本书上学到的……”
“如果把这些药方、这些医术全都学会,那老子还不得成为一代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