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200000014

第14章 秦汉:天下统一(6)

为他提供经学顾问的是西汉末年的经学大师刘向的儿子, 后来成为新朝“国师公”的刘歆。还在平帝时代, 王莽就支持刘歆, 把古文经立于学官, 设立古文经学博士。

王莽篡汉后, 刘歆成为四辅臣之一, 以“国师公” 的身份, 用古文经学为新朝建立一套不同于今文经学的理论, 用来“托古改制”。王莽似乎有意效法孔子, 事事处处学习周公, 把周公视为政治的楷模, 使他的改革显得迂腐不堪, 与时代格格不入。

看来他完全忘记了当年汉宣帝对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 的教训: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奈何纯任德教, 用周政乎?” 时代不同了, 把周公治理周朝的德政, 用来治理汉朝, 未免过于迂腐、背时。

何况王莽“托古改制” 企图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长期困扰社会的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 也就是土地兼并及其所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无法用儒家经典的教条解决的问题。早在汉武帝时代, 董仲舒就把当时出现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的状况, 归结为废除井田制、土地私有化的结果。因而他的解决方案的最高理想, 就是恢复井田制。但是, 井田制由于不合时宜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要恢复它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退而求其次提出一个折中方案: “限民名田” ———限制人民占田超过一定数量。在土地私有化, 并且可以自由买卖的时代, 企图“限民名田”, 是经学家按照儒家教条炮制的平均主义空想, 写在纸面上很好看, 根本无法实施, 董仲舒不过是一阵空喊而已。哀帝的辅政大臣师丹, 继续重弹董仲舒的老调,再次提出“限田” 建议, 得到哀帝的批准, 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制定了“限田限奴婢” 的具体条例, 企图限制人民占有土地与奴婢的数量。在那个时代, 土地与奴婢是权势地位的象征,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岂肯自动放弃土地与奴婢! 师丹、孔光之流的“条例”, 也是一阵空喊, 引起了社会震动, 终于不了了之。

王莽的改革比董仲舒、师丹更为雄心勃勃, 不仅要“限田”, 而且要恢复井田制。他在诏令中宣布: “更名天下田曰王田”, 也就是恢复井田制, 实行土地国有化; 按照《周礼》记载的井田模式, 把全国的土地重新平均分配———人均不得超过一百亩。这纯粹是经师们的空想, 如果按照人均一百亩的标准平均分配土地, 全国的土地根本不够分配。更何况土地的私有和买卖, 是当时蓬勃发展的小农经济的基础, 取消土地私有, 禁止土地买卖, 显然是倒行逆施, 得不到任何社会阶层, 包括农民的支持。三年后, 王莽不得不承认土地国有化改革的失败, 承认原先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王莽还按照《周礼》, 企图实行西周的“官商” 政策, 由专职官员代表国家对工商业和物价进行控制, 主要的经济部门与物资由国家专营、专卖。结果是官商的弊端显露无遗, 把社会经济搞得一团糟。王莽不得不在垮台前一年宣布废除这项改革。至于按照《周礼》, 恢复古代的货币、官制, 弄得整个社会乱七八糟, 完全是一班腐儒在上演一出又一出闹剧。

王莽妄图按照儒家经学重建一个“大同” 世界, 一劳永逸地解决社会问题。其初衷似乎无可厚非, 关键在于向前看还是向后看。要解决社会问题, 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倒行逆施的结果, 不但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反而使社会濒临崩溃的边缘,引来了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的新朝仅仅存在了十几年, 就寿终正寝, 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何谓“九锡”

锡, 在古代通“赐” 字。九锡是九种礼器, 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 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 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记载见于《礼记》。

皇权最盛的汉武帝, 就首先议论过“九锡” 之礼。后来曹操接受过汉献帝所加的“九锡”。东晋朝廷就曾屡赐给过桓温一些荣誉物品, 大多拒而不受罢了。

孙权、司马昭等人也接受过, 后来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都曾受过“九锡”。看看加九锡的是些什么人? 于是乎“九锡” 成了“篡逆” 的代名词。

光武中兴与谶纬

公元25年, 赤眉军逼近首都长安时, 打着“复高祖旧业” 的汉朝皇室后裔刘秀,在鄗县(今河北柏乡北) 南面的千秋亭, 登上皇帝的宝座, 宣告光复汉朝。不久,刘秀攻下洛阳, 在此定都。史家把以长安为首都的前汉称为西汉, 把以洛阳为首都的后汉称为东汉。刘秀就是东汉的第一个皇帝——光武帝, 对于汉朝而言, 这就是“光武中兴”。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八世孙, 他的六世祖长沙王刘发是汉景帝之子, 刘发之子刘买被封为舂陵侯。到父亲刘钦时, 家道中落, 刘秀只身闯荡社会, 进入太学, 专心攻读《尚书》。他不像刘邦那样粗鲁, 而是有文化修养, 也不像刘邦那样有英雄气概, 而是并无宏大志愿。他的愿望就是: “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妻当得阴丽华。”执金吾不过是负责京都治安的小官, 阴丽华则是出身南阳富家的绝色美女。后来他不仅娶到了阴丽华, 而且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出乎他自己的预料。由于他的皇室后裔背景, 以及文化修养, 在那个群雄纷争时代, 明显高于农家出身的草莽英雄之上。当他的车队进入洛阳时, 刘秀的随员仪表堂堂, 两旁迎候的父老们喜极而泣,没有想到今日还能重见“汉官威仪”!

刘秀要再现“汉官威仪”, 必须对王莽的倒行逆施进行拨乱反正, 重建汉高祖、汉武帝所确立的大汉体制。

当务之急是“解王莽之繁密, 还汉世之轻法”, 也就是废除王莽新设立的繁苛细密的法令, 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务用安静的局面, 使得东汉光武一朝刑法宽松,社会稳定。

其次是必须清除王莽恢复的西周官制, 继承和发展汉武帝强化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西汉末年,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所谓三公, 改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由于外戚专权, 总是占据大司马大将军之位, 大司徒形同虚设。刘秀为了削夺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 恢复大司马的原来名称——太尉, 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 削弱三公的权力。但是矫枉过正, 使得三公成了一个摆设, 三公的职责都转移到本来替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台。皇帝通过尚书台控制中央政府, 使得三公成为没有实权的虚位, 日常政府事务由尚书台处理, 直接对皇帝负责。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奇特局面: 三公高高在上, 享受一万石的俸禄, 却没有权力, 叫做“有位无权”; 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 却没有三公的地位, 俸禄只有一千石, 叫作“有权无位”。中央的最高官僚不是“有位无权” 就是“有权无位”, 皇帝“集权”的目的自然达到了。

与此同时, 代表中央控制地方的刺史制度得到强化。西汉末年, 把刺史改称州牧, 俸禄从六百石增至二千石, 但职权没有变化, 仍无固定治所。刘秀定制, 把州牧恢复为刺史, 扩大它的权力, 一是让刺史有固定的治所, 向十二个州派遣十二名刺史, 使得刺史成为州一级行政区的最高长官, 每年年底回京述职, 朝廷据此对地方官作出升降任免的决定。这毫无疑问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但是刺史权力的扩大, 州成为管辖若干郡县的大行政区, 为日后的地方割据埋下祸根, 是当初始料不及的。

刘秀推翻了王莽, 依然面临王莽企图解决的社会问题——限田限奴婢, 也就是限制土地兼并以及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王莽作了尝试没有成功, 刘秀力图以另一种形式来解决它。在东汉初建的十几年中, 它六次颁布诏书, 解放奴婢; 三次颁布诏书, 禁止虐杀奴婢,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解决土地问题时, 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他下令“度田” ——检核耕田面积, 遭到豪强地主的百般阻挠, 地方长官慑于豪强的压力, 并不认真“度田”。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 刘秀的近亲、近臣都是豪强地主, 又是最有权势的特权阶层, 尽管田宅逾制, 却无法检核。事情终于不了了之。原因很简单, 掌握政权的特权阶层不可能推行一种剥夺自身权益的政策。

刘秀的太学生出身, 以及精深的经学修养, 使得他在推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这点上, 尤为得心应手。东汉建立之初, 他就下令恢复汉武帝的五经博士, 《易》立四博士, 《尚书》立三博士, 《诗》立三博士, 《礼》《春秋》各立二博士,共五经十四博士, 在太学教授学生。东汉的太学, 规模大于西汉。

刘秀精通经学, 也爱好谶纬。阴阳谶纬是一种神秘哲学, 此学有两个大题目。

一个就是附会扩大《洪范》而产生的五行灾异说, 一切非常甚至平常的事都用这个万能的学说解释。《洪范》原是商代贵族政权总结出来的统治经验。“洪” 的意思是“大”, “范” 的意思是“法”。“洪范” 即统治大法。它的中心思想是, 倡导一种基于上帝意志的神权政治论, 强调按照神的旨意建立最高统治准则——皇极, 以保障“天子作民父母, 以为天下王”。认为龟筮可以决疑, 政情可使天象变化, 后成为汉代“天人感应” 思想的理论基础。董仲舒、刘向等人均鼓吹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

阴阳谶纬学的第二个大题目就是五德终始说。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时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 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

“终始” 指“五德” 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 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 当中所谓“承运” 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 运。

秦自认为水德, 汉犹豫不定, 直到西汉将亡时自己仍不知以往二百年到底由何德支配。汉室中兴, 光武帝才最后决定汉为火德。五德终始的学说在王莽与东汉之际最为盛行。王莽要假借这种《推背图式》的预言学为他篡汉的工具。汉朝是火德, 他制造各种预言和祥瑞, 使世人相信, 火德消尽, 土德当代。光武帝又用它为汉室复兴的根据, 告天祭神, 以确定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中兴居然成功之后, 光武帝对谶纬更加崇信, 平常极大方的皇帝对于怀疑谶纬的人也可很不大方。当时的经学家桓谭上书反对谶纬, 认为荒诞不经, 光武帝很不高兴, 说: “桓谭非圣无法, 将下斩之!” 谭叩头流血, 才得以保命, 后被贬官外放, 病死于途中。

当时的国教, 无所不包, 任何的信仰, 任何的神祇, 皇帝都代表国家对它表示相当的敬意, 因为皇帝现在于名实两方都是天下的君主。这种包罗万象的宗教是陆续建设起来的, 到西汉末东汉初可算达到最完备的程度。社稷山川都有神灵, 且有一套完备的谱系, 都要由皇帝主持祭拜。

在这个国教中, 最隆重的典礼就是封禅。封禅, “封” 为“祭天”, “禅” 为“祭地”, 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 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汉朝几次官制变化

汉代的官制变化有几个关键点: 西汉立国之初、汉景帝、汉武帝、成帝哀帝时期、东汉光武帝。西汉立国之初, 刘邦在萧何、叔孙通的帮助下制定新官制,大体沿袭了秦代制度, 但重要的改变是“郡国并置”。汉景帝的时候改革了一些官名, 但主要的变革在于“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 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改变了一些官名, 增设了一些官职, 加强了京城的纠察与防卫力量, 设立了边疆的官职, 定加官之制, 中朝官开始形成, 总而言之, 武帝时期非常重要, 很多重大的变化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萌芽的。成帝哀帝时期改革了一些官名, 十分重要的是将刺史改成为州牧, 扩大了地方的权力。东汉立国之初, 为紧缩开支而裁减官僚机构, 减少官员名额, 每年节省俸钱开支以亿万计。光武帝亲政的时候, 以尚书台总领纪纲, 不以实权交给三公,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王景治理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但也是一条给中华民族带来众多灾难的河流。从一定意义上说, 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忽视水利,工程长期荒废, 严重的水旱灾害之后, 经济凋敝, 民不聊生, 灾逼民反, 揭竿而起,即使没有外敌入侵, 也酿成天下大乱, 以致改朝换代。治水害, 兴水利,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王莽政权的覆灭, 明末红巾军揭竿而起, 推翻元朝统治等等事件,无不与治河联系在一起。

反过来,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 局面无不得力于对水利的重视, 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水利兴而天下定, 天下定而人心稳, 人心稳就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 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 外敌不敢入侵, 天下太平。早在大禹治水的时候, 这种情况就十分明显。大禹治水的成功促进了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从而为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家天下的私有制社会的进步, 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

在众多的治理黄河的仁人志士当中, 功绩最大、最值得一提的, 就是东汉明帝时期的王景。

王景(约生于公元20年), 字仲通, 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 人。自幼“广窥众书”, 学识渊博, 掌握多种技艺, 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年, 浚仪(今河南开封) 附近的浚仪渠(汴渠的一段) 被黄河水冲毁, 影响人们的生活安定和农业生产, 朝廷下诏修复。根据司空(官名) 的推荐, 朝廷即派王景帮助王吴共修浚仪渠。王景建议王吴采用“堰流法”, 很快修好了浚仪渠, 以后一直没有再遭灾, 受到百姓的赞扬。“堰流法” 是王景的一大创造。所谓“堰流法”, 就是在堤岸一侧设置侧向溢流堰, 专门用来分泄洪水。这次治渠成功, 使王景以“能理水” 而闻名。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 黄河在魏郡决口形成第二次大改道后, 王莽认为, 河水东去, 从此元城(今河北大名东) 的祖坟可以不再受黄河之害。因此, 他弃而不治, 放任自流, 导致黄河“侵毁济水”。东汉初年, 河南郡境的黄河发生剧烈变化,由于河道大幅度向南摆动, 造成黄河、济水、汴渠各支派乱流的局面, 航道淤塞,漕运中止, 田园庐舍皆被吞没。其中兖州(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东南部)、豫州(今河南东部、南部, 安徽西北部) 受害尤重。后来, 黄河以南淹没的范围竟达数十县之多。

明帝刘庄执政之后, 情况更加恶化。“汴渠东侵, 日月弥广, 而水门故处, 皆在河中。” 就是说, 汴渠遭到破坏后, 又继续向东弥漫, 连原来的引水门都流入黄河中间去了。“兖、豫之人, 多被水患。” 但仍有人持不同意见, 认为河水入汴, 东南流, 对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和朝鲜半岛)、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 有利。加强左堤就会伤害右堤, 左右堤都加强, 下游就要发生险情;不如任水自流, 百姓迁居高处, 既可避免灾害, 又可免却修防费用。由于治理意见不统一, 致使黄河第二次改道后, 水患连绵六十年得不到平息。

永平十二年(69年) 的一天, 明帝偶然听说王景在水利方面很有研究, 随即派人把王景召来。王景禀奏道: “河为汴害之源, 汴为河害之表, 河、汴分流, 则运道无患, 河、汴兼治, 则得益无穷。” 明帝很赞赏王景的治河见解, 于是命他主持治水事宜。当年四月, 王景和王吴等人率领数十万兵民, 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

同类推荐
  • 噩梦三国传

    噩梦三国传

    商业巨子刘远通关一款三国游戏时,解锁了噩梦级难度,进而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一个乞丐。然而,噩梦是开始,却不一定是终结。看刘远如何扭转乾坤,一步步完成从乞丐到皇帝的最完美飞跃!在这里,英雄豪杰辈出,才女美人常现。有激烈的战争场面,有动人的爱情故事。您还等什么?一起进入不一样的三国世界吧!新建Q群569567994
  • 骆戟

    骆戟

    “你要我一个承诺,我却还你一个天下!你是我大哥,纵是你不仁,我也不会不义!”
  • 哥萨克帝国传奇

    哥萨克帝国传奇

    关于一个程序猿的电脑炸了以后穿越成哥萨克酋长的故事。。。。。
  • 乱世杀将

    乱世杀将

    肉体毁灭之后,灵魂的一次意外穿越,使得一个普通的小宅男,变成了三国乱世之中一个普通的黄巾贼子……在人命如草芥般的乱世中,你不杀人,人必杀你!身不由己的小宅男,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而不得不努力的在乱世的大波涛中苦苦地挣扎……不管你是三国中著名的无敌猛将,又或是智力超群的军师谋士……总之想要我小命的,都给我去死!——贱民-韩悠
  • 天水麒麟儿

    天水麒麟儿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看到这句话时,我哭了。读史以来,这是第一次,我被历史人物感动到泣不成声~姜维自降蜀以来,殚精竭虑,从未忘记过兴复大汉的使命。甚至,在国都陷落,刘禅投降情况下,都还在努力挽回,试图复国。我不知道,一个连皇帝都不想再坚守的朝廷,作为臣子,还有什么坚持下去的必要;我更不知道,一个降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为蜀汉竭尽全力,奉献终身?那么多忠臣名将,在悠悠青史中都受到了千秋万代的敬仰。可姜维呢?陈寿贬低他时真的问心无愧吗?罗贯中指责他穷兵黩武时真的就那么理直气壮吗?魏晋以来,那么多热爱三国的士子百姓们,在读到姜维时,真的没有过一丝怜惜吗?
热门推荐
  • 沧海神仙录

    沧海神仙录

    一个富家少爷醉心武道,由凡到仙,历经艰辛而侠心不改,一段仙凡不能阻隔的情缘,一个生死相许的轮回
  • 不平凡却又普通的路

    不平凡却又普通的路

    世间万物一眼看破,神魔鬼怪难阻吾路!手持一杆长枪,我要捅破这苍天!?一场聚会喝醉,一次军训觉醒,打开这个世界的另一扇大门。?他本是个普通人,意外走上了修炼一途。他就是个痞子流氓,他心中有自己的对错。他不分正邪,只看善恶……
  • 夏侯氏

    夏侯氏

    三国曹氏与夏侯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后裔子孙并没有被司马氏赶尽杀绝。逃亡至最不熟悉的南方并延续香火。历史并没有遗忘这个勇猛的族群。在现代繁华都市,流着曹氏血液的年轻小伙。无意间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 阴阳大术

    阴阳大术

    风水之学御天地之气也通阴阳晓古今判生死寻龙点穴只是皮毛
  • 梦碎林夕:年少的欢喜

    梦碎林夕:年少的欢喜

    林夕:若世间所有错误都可原谅,那我早已不复存在,只因我的存在就是一场最大的错误。我是一个私生子,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但是从冷伯与母亲的对话中,我知道,我的父亲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渣男。所以在我生命的四分之一路程中,我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复仇。可是,我只有一个人,怎么可以和一个集团做斗争?不过,斗不过,也得斗。我执念于复仇,在黑暗中独自前行。曾经有一份温暖来到我身边,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我才发现,你是我年少的欢喜,可是你喜欢的少年却不再是我。最后,我已经虚度了生命的四分之一,余下的四分之三,我等你可好?林夕,有人说是林间夕阳,唯美的开始。而我说那是梦碎的开始,一生的劫难。
  • 末日之前爱上你

    末日之前爱上你

    如果说,沈明媚是场灾难,那么罗恩泯就世界末日般的存在!沈明媚是主观动乱,擅长花样作死,而那罗恩泯则是天生命硬,克妻克母……
  • 左手牵着你

    左手牵着你

    “你不是米爱,可是你有翌啊!”“我觉得米爱还是爱尹堂曜的!”我也说不清米爱究竟是真正喜欢曜,还是只是为了延续他的生命。你知道吗,如果知道请告诉我一声好吗?但安瑾不是曜,白溪儿不是米爱。白溪儿并没有奢想过自己是女主角。想成为书中的女主角都是需要代价的——牺牲自己挽救世界和平,或是牺牲最爱的人,留下一生遗憾。世界太大,累了。如果前往未来的路靠右行,那么我用左手牵你,你可以履行你的守护诺言,我则带你奋力前行。
  • 叱咤风云:吾王来临

    叱咤风云:吾王来临

    25世纪的她,人前是美女总裁,人后杀人如麻,一场意外她穿越到异世。她,霸道昏君,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麻,惨死紫辰殿;再次睁眼,吾王来临,御兽为军,神兽护国。尔等还敢不服?剧情透露:一个身影抱住夜凡帝颜,陛下,待寝了。夜凡帝颜僵硬的回过头……(本文绝对一对一,爽文,纯属虚构)
  • 泡沫翅膀

    泡沫翅膀

    那个时代里,充满了音符和完美的爱情。她和他因为另一个人所纠结的爱情。他和她因为另一个人所创造的爱情。他和她因为另一个人所阻碍的爱情。他和她因为六人的终局所缔造的爱情。八个人的幸福。哆瑞米发唆喇嘻哆..幸福..无止境延续......
  • 栀子花未开

    栀子花未开

    最后一片花朵绽放,春天却还未归来最后一片雪花融化,栀子却还未绽放【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