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崔呈秀,折了魏忠贤一臂膀,崇祯并未立即采取下一步行动,而是等,等待着一封关键的奏疏。
这期间,弹劾魏忠贤的奏疏不断,骂魏忠贤的口水横飞,崇祯依然不动。
天启七年十月二十六日,机会来了。
贡生钱嘉征上疏,细数魏忠贤十大罪状,言辞犀利,内容简明,随便一个罪名魏忠贤就得掉一个脑袋,和当年杨涟上的“二十四大罪”有得一拼。
所谓贡生,就是在国子监(中央官学)读书的学生,这群人,由于还在握笔杆子,年轻气盛,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不差。
其中十大罪全部坐实,眼看魏忠贤基本玩完了。
关键时候,有人帮他续了一波命。
这个人叫徐应元,是崇祯的贴身太监,还是魏忠贤以前的赌友。
可能也是缘分,估计以前在牌桌上魏忠贤没少接济徐应元,现在,徐太监决定,帮这个昔日的牌友一把。
徐应元建议——辞官。
准确来说这也不算建议,却是最好的办法,至少在当时看来。
这十罪下来,魏忠贤得掉十个脑袋,辞官的话能保一条小命,还能带点钱财,至少后辈子吃穿不用愁了。
第二天,魏忠贤就来找崇祯辞官,崇祯同意了。
还没有结束!
此时的崇祯早已不再是光杆司令,他也有战友,朝中耳目不少。
很快,徐应元帮助魏忠贤的消息传到崇祯耳朵里,崇祯先是佩服魏忠贤先生的关系网,然后处罚了徐应元,最后下令——将魏忠贤贬去凤阳守朱元璋的皇陵。
可能是魏忠贤走的时候有点贪心,钱带了不少,人也带了不少(1000人),车开了不少(四十辆),有点像去度假的感觉。行,凤阳是吧,司机,开往凤阳。
崇祯彻底愤怒了,下令命锦衣卫捉拿魏忠贤回京。
听说出动了锦衣卫,魏忠贤吓掉了半个魂儿,直接上吊,死了。
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六日,明朝最大的权奸、最不要脸的太监、地痞、流氓、人渣就此落幕。
魏忠贤死后,崇祯下令将魏忠贤分尸,将头悬挂于河间府。
魏忠贤的老婆客氏被鞭死,其弟客光先被斩首,其子(入宫前所生)侯国兴被斩首,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被斩首,全部暴尸街头,死后被抄家。
崇祯元年(1628),杨之易、杨之赋向朝廷鸣冤。黄宗羲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魏学濂刺血上奏疏,为父鸣冤。
杨之易两兄弟是杨涟的儿子,黄宗羲是黄尊素的儿子,魏学濂是魏大中的儿子。
天启五年,杨涟、左光斗等“前六君子”被害狱中。天启七年,魏忠贤斩草除根,已经退休的黄尊素等“后七君子”全部遭难,无一幸免。
两年后,那个阴暗的牢房重见天日,杨涟等人的事迹为人们所知,被阉党迫害的东林党人全部昭雪。
正义,公平,终究还是会来的!
随后对于魏忠贤的那些五虎十狗,子子孙孙们,崇祯表明了态度,该砍头的砍头,其他的两个字打发,滚蛋。
阉党搞定,接着崇祯想到了几个人,很重要的人。
第一人,韩爌。
这个在万历朝就开始混迹官场的老头刚直不阿,为官处事都很有一套,是东林党的元老。后代替叶向高当了首辅,被魏忠贤构陷,辞官归隐,现在崇祯想到了这个人。
崇祯元年(1628)五月,韩爌被召回朝廷,十二月,担任内阁首辅。
第二人,孙承宗。
阉党覆灭后,王在晋也再度被启用,由于王在晋跟孙承宗不和,所以王在晋设法阻止孙承宗再度被任用,此事也就被搁了下来。
第三人,袁可立。
作为天启皇帝的另一个老师,孙承宗最可靠的战友,崇祯没有理由忘记他。
对于崇祯的召用,袁可立两个字回答:不来。
这两个字看似很简单,其实很复杂,看似很不负责任,其实很周到。
孙承宗走后,在辽东留下了袁崇焕,袁可立走后,也在辽东留下了一个人——毛文龙。
对袁可立来说,自己已经老了(六十六岁),折腾不了几年,倒不如把事情交给后辈,或许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但后来事情的结局袁可立怎么也没想到。
第四人,最最最重要的一人,袁崇焕。
这是崇祯关注最多的一个人,令努尔哈赤与皇太极都吃了苦头,独卧宁远,宁锦大捷,名动天下。要与皇太极斗,必须用此人。
袁崇焕回来了!
崇祯很大方,直接给了兵部尚书,督师蓟辽。
面对新君,袁崇焕看到了希望,很感动,表示以死报国。
崇祯元年七月,崇祯召见袁崇焕询问军事,地点是紫禁城平台。
寒暄了几句后,崇祯直入主题:“说吧,几年可以复辽?”
对于皇帝的器重,袁崇焕受宠若惊,斩钉截铁答道:“五年足矣。”
崇祯笑了,他对这回答很满意。
祸根就此埋下!
五年是个什么概念?孙承宗坐镇辽东四年,才收复四百里土地。别说全辽,就连辽西都没啃下一半,而袁崇焕现在扬言要超越老师,五年复全辽,将努尔哈赤赶回建州老巢。
袁崇焕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明白人还是有的。
事后给事中许誉卿前来询问袁崇焕五年复辽的策略,袁崇焕的回答差点没让他气死。
“皇上太劳累了,我只是说说而已,安慰他。”(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
许誉卿说:“我们这皇上精明得很,万一跟你较真,你怎么办?”(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
这一句话直接把袁崇焕说懵了,袁崇焕也觉得吹牛吹大了(崇焕怃然自失),找到了崇祯,加了几个条件。
五年之内,户部转运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必须朝廷内外事事配合,才能成功。
还有,在外面我最大,我说了算。朝中之臣不能管我,别再蹦出一个魏忠贤来。
崇祯毫不犹豫,全部答应。
本来想弄点儿条件,让崇祯知难而退,没想到崇祯越战越勇,当真了。
没办法,走一步算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