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8300000023

第23章 皇帝的探访

因为今天是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李煜早早的起床,跟烈祖说好的到共济会检阅参观就是在这一天。

先让管家去田庄准备着,自己要到皇宫去报道呢。

到了皇宫直接去觐见烈祖李昪,烈祖见这个小孙子还满在意这次的参观的,自己一时便也来了兴趣,想看看到底这个小孙子能够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惊喜。便下令起驾去共济会了。

皇帝出行声势浩大,先有三千禁军提前赶到共济会去布防,务必要将整个田庄围个水泄不通,然后就是皇宫的专职侍卫进入共济会,在要害位置布防。再然后就是皇帝的车驾仪仗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亦步亦趋的向共济会的方向声势浩荡的,滚滚而去。

这个时候的李煜陪侍在烈祖李昪的身旁,皇帝的马车挺大的,除了皇帝的软榻放在里面的空间,还可以再站个五六个人,应该都不会觉的拥挤。此时里面除了烈祖和李煜,旁边还站着一个大太监王绍颜伺候皇帝。做皇帝比较辛苦,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奏折需要批阅,就如现在的烈祖,赶路的时候还在批,王绍颜在旁边磨墨,递奏折打下手。

烈祖批阅了一会儿奏折,对李煜开口道:重光,看你的样子似乎共济会弄的不错。

李煜小心道:禀皇祖父,现在共济会已招收孤儿三千余人,他们在共济会渡过了这个严冬,但是却未有一人冻饿而死。

烈祖道:嗯,这倒是不错,往年我也听说过,在金陵城中冬天死于饥寒的孤儿有不少。重光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李煜又道:共济会里请来教授学问的老师都是很认真负责的,孩子们学的也很勤奋。

烈祖点头,继续批阅奏折。

李煜也不多说,就让烈祖自己去看,那样才能让他有更为深刻的映象。

竟然于路无话,很快就来到了共济会,下面人禀报说到了地方了,烈祖李昪就停笔,首先下了马车,李煜和王绍颜也跟随而下。

脚一踏到地上,烈祖皇帝就感到这路跟别的路有点不一样,仔细朝脚下一看,这路不是夯筑的泥土路,比泥土路要硬的多,表面没有灰尘,像砖头和石头一样硬,却没有转头和石头的拼接痕迹。只是每隔十尺就会有一条缝隙。难道这条路都是用十尺大的岩石铺就的?不由看向自己的孙子。

李煜见状首先开口道:皇祖父可是对这条道路感到奇怪。

烈祖道:正是,难道这都是用石头铺就的?

王绍颜也很狗腿的用脚踏了踏,对烈祖道:陛下这坚硬的样子不像使用土夯筑的,真的像是岩石的。

李煜道:启禀皇祖父,如果这条路都用这么大块的岩石拼接的话,考虑到岩石的开采,和运输费用,光修这条路我这边就得破产了,孙儿还没有这么奢侈,这其实是孙儿使用的一种建筑用的新材料,这种新材料我叫它做水泥,用来修路,不但坚硬而且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灰尘。而用来盖房子的话,速度快,材料省,可不用木料就可造出供人居住的好房子来。用来筑城的话,李煜顿了顿,看着烈祖,烈祖向他看来笑道:这孩子,还跟我打起埋伏来了。李煜呵呵一笑道:如果用来建城,皇祖父,必可在敌国不知道的情况下迅速建起一座座坚固的堡垒,让敌军碰个头破血流。

烈祖听到,不禁大叫一声好,问道:你这材料可能提供大规模的筑城之用。

李煜道:只要能够给我足够的工匠,定可产出足够筑城之用的水泥。但是皇祖父,这水泥的制造我们一定得做好保密措施,否则被敌国派探子获得,那我大唐的军队将来就要面对这用水泥构筑的城池了。

烈祖道:好的很,本打算要匠作监来做这水泥,既然我孙已经意识到了敌国探子这一点,那么你必定已经做好了防范了吧,这样我就只调拨工匠给你,用来生产,你负责成品的供给如何。

李煜道:必定不辜负皇祖父。为我大唐建筑座座雄城。

烈祖哈哈大笑,心情颇为舒畅,没想到刚到这里来自己的孙子就送给了自己一份大礼,不由带头朝前走去,感受一下这新材料铺就的大路,确实如自己的孙子介绍的,坚硬,用脚在地上蹭蹭不见泥土灰尘。

不大一会就走到了路的尽头,眼前竟然突然显现出大量的建筑来,一排排都是整齐的三层小楼,当中间一个宽阔的大街,大街的两旁店铺林立,当然因为皇帝要来,整个行进的路线都会戒严,所以这街上并没有行人,虽无行人但看这气势便可猜测它平日的繁华。

烈祖指着街道两旁的建筑对李煜道:这些房屋就是用这水泥做的?

李煜道:正是用水泥做的,这些店铺,以及店铺后面庄民的住家,还有共济会的校舍都是用这水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做成的。

烈祖道:哦,后面的那些小楼住的也是你的庄民?

李煜道:确是本庄的庄民。

烈祖道:可否让祖父一观。

李煜道:祖父请。便当先朝前带路。

看着自己孙子自信的小模样,烈祖不由一笑,跟着孙子来到大街后面的民居。却见到这里的路面虽然比前面的大街要窄不少,但是也挺宽阔的走马过车之类的完全没有问题,且地面也都用水泥浇筑,想必雨雪天气也不会妨碍庄民的出行。不由点头,走着走着,看到这街上每隔一段,路边就放了一个竹筐,不由奇怪问李煜道:此竹筐为何物,为何好好的街上放这么多竹筐。

李煜解释道:禀祖父,此物名曰垃圾桶,乃是为收集庄民平时因生活而产生的垃圾之用的,这样街上就不会有人再乱扔垃圾,污染路面了。

烈祖道:好,路建的好,维持之法更好。

说着就到了一户人家的屋前,烈祖看着这一排到头的小楼,不禁感叹就外观而言,朴实但庄重,如石头般的外墙看着就感觉厚实,有安全感,打开虚掩的院门,院子里种满了蔬菜,品种虽不算多,多是青菜或菠菜一类,但烈祖李昪却很喜欢这院子里的田园气息,见到院子烈祖就感受到了这伙流民在短时间内就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活之态。通过院子来到屋门前,因为田庄之前得到过通知的,除了在工坊的出工之人,以及在共济会中上学的孩子,其他人等一律待在家中不得外出。这家的男主人王二狗,是在水泥作坊做工的,因为上的是夜班,白天休息,所以现在在家,他当然也得到不许外出的通知,现在正在倒头补觉呢,他的婆娘跟老娘在家里剥豆子。这婆媳两个一边剥豆子一边唠叨,根本没有没有注意到门外站着一大群人来的。只见这媳妇抄着一口山东腔,叨叨着跟她的婆婆说:娘啊,你说这是个咋回事儿呢,这好好的,咋就不给出去的呢。婆婆道:尼也这么大个仁儿了,咋就这不懂事儿哩,告示上布施说了,今儿个那是皇帝老子来咱庄子,巡视民情来了,咱只要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儿,不敢给庄主添乱子呢。

媳妇道:我也就是这么一说,你说有哪么个憨货敢去给庄主添麻烦,庄主给咱吃,给咱喝,还给咱这么好的房子住,以前咱没逃过来前,庄子上的财主也住不了这么敞亮的房子哩,庄主还给二狗他们在工坊做事,不但每天管饭,每月发的工钱比以前做佃户时高了好多,等过一段时间庄上的织锦工坊开业了,我也可以去做工了,也是可以管饭,每月还有两贯钱可以拿,这一年结余下来今年我就可以去首饰店里,打一支想了十几年的银钗子了。说完剥豆子就更加勤快了。只见老太那边道:这还不是多亏了跑到大唐来,碰上了庄主爷,你也赶上了好时候,想我老婆子这辈子跟着二狗子他爹尽吃了些苦,也没有捞到一个银首饰,就这铜镯子还是二狗他奶传给我的。现在碰到了这等好日子,可怜二狗子的爹没福分,逃难的半道就去了。

只见她媳妇不以为意道:娘啊,就算公公现在在这里,这庄主也不能多分咱一间房不是,庄主说了一对夫妻一个卧室。见婆婆没做声就又对婆婆道:娘啊,跟您说个事儿,您看这房子虽然是庄主租给咱的,房租也很低,但是也是一笔支出,这也无法避免,等哪天二狗为庄子做了大贡献或者将来小牙子出息了,庄子上把房子送给咱就不要交那租金了。这现在不能省咱就不说了,您说啊,这二狗在工坊管伙食,我将来在织坊也管伙食,牙子在共济会学习也管伙食,娘啊,您就去共济会专为庄子上六十岁以上老人准备的免费食堂去吃饭呗,您不也有六十一岁了,这样也咱家也省了开火了,材米油盐都可以省了。

听到媳妇提这个茬老太不高兴了,道:咋了,嫌我老太在这个家里吃闲饭了,还是嫌你伺候我这个老不死不高兴了。我这一口饭能花你多少钱,还不如我老太死了,让你清净,告诉你我死了庄子也会把我那间房收走,你也别想得。去共济会吃饭的老的,你见有几个有儿子的去的,偏我这么不要脸就去。

媳妇一听也不乐意了,自己是好心好意的为婆婆着想,为这个家着想来的,到时候都不在家婆婆自己忙饭吃累不说,也是有开销的,哪有白吃庄主好的。这老太好心当驴肝肺了么。就跟自己婆婆吵起来,这时候里屋睡觉的王二狗也睡不了觉了,跑出来大叫一声还让不让自己到工坊干活了,这婆媳才安定下来继续剥豆子。

烈祖一群人听墙角了半天,见里面不说话了,才离开,李煜看了看烈祖,见他不做声,脸上也无表情,只好跟着。烈祖又带着换了几家人家去看看,多是抱怨不给出去闲的慌的,还有说庄主败家的,还有盘算全家今年有多大盼头的,一些小老百姓的家常事。烈祖更是到两户人家的屋里去坐了坐。房间果然设计的很敞亮,主人收拾的也很干净整洁,据说庄主会定期派人抽查卫生,对做的不好的人家要贴大字报,屡教不改的,给于在工坊做工的人停工处罚。烈祖跟庄民聊了不少话,询问在大唐过的如何,还习惯之类的话。庄民们都说满意,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如大唐治下这般好的(都清楚仅限共济会范围),都是皇帝陛下的恩德,希望共济会能够在皇帝陛下指定的庄主管理下,一直办下去,这样自己就能够一直维持这样的好日子了。有些老人甚至劝谏烈祖道,让庄主少败点家,要养着全庄这么多的人,虽然开了工坊,但给的工钱也比金陵城其他地方的高,连佃户的租子都减半了,还要白养那么多的老人和孩子,都给白米饭吃,对那些孩子,不但每天早上要有一个鸡蛋的供应,中晚两餐还加红烧肉,这是到了盛世也不敢想的日子啊。他们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庄主不但不亏钱,这些工坊赚的钱除去庄子上的所有开销,每月还给庄主几万贯的盈余。他们只希望用一句老话说过日子细水长流,不要事昙花一谢才好。烈祖小时候也是过过苦日子的,怎能不知道各乡老的心思,用皇帝的名义保证,他们的日子只会更好不会更差。告别了乡老们的千恩万谢,感恩戴德,烈祖结束了他的偷听私访之旅。

顺着李煜的指引来到共济会的教学楼前。

同类推荐
  • 回到村里去种田

    回到村里去种田

    九十年代的农村是整样一番光景呢?大大们是不是觉得生活压力太大了,跟我一起回到村里去种田吧……
  • 清溪左相传

    清溪左相传

    一场权变,卷入多少人的鲜血。一抹浮香,缠绕多少人的心扉。一味灵药,谱写多少人的欢歌。一副心肠,容纳多少人的悲悯。既生于当世,行于庙宇,而系于山林。翩翩左相,也有一份平常情怀。
  • 东土传教士

    东土传教士

    决定我们一生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这是一个关于东土传教士的故事。
  • 带刀首辅

    带刀首辅

    穿越大明嘉靖年间,成为江湖一流刀客。原本只想随波逐流,却意外卷入锦衣卫、东厂与朝堂纷争之中。从此步入仕途杀恶吏、斩贪官、战倭寇、闯辽东……凭借手中战刀,胸怀韬略,平步青云,成就一段带刀首辅的传奇。
  • 间国

    间国

    来到不是已知历史的朝代,他想平凡的活着,他知道怎么避免都避免不了在封建朝代下的阶级压制,所以在他平凡的十四年里,他成了临安的解元。
热门推荐
  • 斗破苍穹之炎帝萧炎

    斗破苍穹之炎帝萧炎

    无尽火域,炎帝掌之,万火焚苍穹。这是炎帝萧炎突破斗帝后的故事,一个爽文,炎帝粉千万不要错过哦。
  • 千山丛云

    千山丛云

    千山之中,龙虎相争。丛云之间,智贤竞谋。乱世开幕,受难出逃的年轻帝王,志存天下的败将遗子,威震海内的骁勇战将,运筹帷幄的王佐之才,无数英杰豪士竞相登场,这壮绝的舞台何人折冠?意江山,意美人,意名望,意富贵,谁能得意?又或是天妒英才,英雄枉命,香消玉殒。
  • 亚索异界游

    亚索异界游

    亚索为了寻找长者死亡的秘密,结果得知是放逐之刃瑞雯,在其决斗之下胜出,乃知....
  • 人生最后的旅途

    人生最后的旅途

    在人生最后的旅途邂逅爱情,这是幸或是不幸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清水河的故事

    清水河的故事

    若是风起,便追太阳,若是云散,便追月亮,家乡人如此,作者亦如此。将书页卷起,树枝开始摇晃,又轻轻放下,树叶噤若寒蝉,人生亦是如此,写作也应如是。作品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清水河上、下两村三代人的情感故事,其中内容多为作者多年农村生活的真实见闻。作品文字优美、叙爱唯美,兼具乡土文、幽默文、农科文的特点,欢迎广大读者点击阅读。
  • 咫尺清风剑

    咫尺清风剑

    清初康熙年间,一代大侠欧阳连城制造出威力惊天的火器“流星火箭”,不久,欧阳连城一家人一夜之间被截杀于川西道上。十八年后,欧阳连城后人突现江湖寻仇,随着谜底的一步步解开,武林各派各自不安,江湖中暗流涌动,更是牵连到了当时的朝鲜、扶桑以及西夏皇族后裔,一时间,江湖风生水起,尔虞我诈,明争暗斗……
  • 青春不哭

    青春不哭

    那年18岁,我以为自己遇到了疼爱我的人,可是没想到的是,他只是一个胆小鬼,彻头彻尾的混蛋。
  •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五十赞佛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元极限传说

    天元极限传说

    一身傲骨的少年,一块强者为尊的大陆,一个力量至上的世界。将会发生什么呢?自然力:一般人通过特别的修炼法门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通过特殊的方法使用或吸收得到的力量叫自然力。自然力很狂暴,不稳定不可以大量存储在体内。主要包括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九大系.通过绝对领域进行计算圣灵力(魔元力):自然力的进阶,比自然力更纯洁,更稳定威力更强。修炼者可以通过一定的修炼法决将自然力转化为圣灵力(魔元力)并大量存贮在体内。圣阶及以上强者都具备这种能力。部分特殊群体和个体也具备这种力量。神之力(魔之力、修罗力):圣灵力的进阶,某些神坻的力量。本源力:圣灵力(魔元力)的进阶,最精纯的自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