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与“智能生活家”的合作推出之后,开始有学员咨询,让我们似乎又燃起了一点希望。李小陶负责这一块的推广,过一段时间会去店面持续跟踪,却发现发放的宣传单都已经不见踪影,负责人换的换,门店关门的关门,真是叫人没法省心。
好歹有几个人报名了,不过,一股“涨价风”又开始盛传,自5月1日全面“营改增”以来,驾校原有的操作方式又受到了影响,本来教练是挂靠制,缴费也只是交千儿八百的人头费,可是缴税是按照一个学员几大千来计税,还说营改增导致税负加重,一句话,不涨价不行了!驾校纷纷发文,挂靠费要涨,并且教练得把学费全额上缴,驾校依据进度再将培训费返还给教练。
一石激起千层浪,驾校涨价,教练必然得跟着涨价。可是,市场接受吗?
教练圈再次被当枪使,懂行的人算了下,驾校涨的挂靠费算下来比以前赚的还多,说白了,暴利不但没有被制止,反而因此变本加厉;教练手上所有的钱都被驾校收了去,现金流全到了驾校手中,驾校之前因为各种投资转型的亏损找到了资金维继;再者,国家的“营改增”本意在于减少重复征税和减低税负,驾校言之凿凿的计算根本上就缺乏依据。
好一个“一箭三雕”之计,打着政策的旗号,为暴利做垂死挣扎,可在这样一个时代,哪个行业还能关着门挣钱。靠着权利吃饭的日子总会过去,大家都会逐渐转变成靠服务吃饭。当然,有个前提,政策和体制必须得跟上。
教练圈哀嚎一片,比起3月中旬的涨价有过之而无不急。对驾校的埋怨和对抗空前高涨,学员能报外地报外地,能报其他驾校就报其他驾校,本来居住证一来,市场就急剧萎缩,江都2016上半年的招生人数只抵得上15年的30%左右,不少驾校为了招生,挂靠费一降再降,教练们肯定是哪低报哪,整个市场乱成一片。
这时候,根本不明事实真相的媒体又出来了,地方报纸和电视台“江都学车费用骤降,2***就可以学车”的报道不绝于耳,只有懂的人明白,这个价格根本做不出来,教练和驾校的利润得不到任何保障。可是,学员愿意相信。
这一下,驾校慌了,自己把价格坚挺着,别人把生源抢走了,便又冒出一招,卡学时。想来也是好笑,打卡本是一个好事,如若全部严格要求,学员必定学得更加扎实,教练的收入也随之增加,可是,自学直考的学员没有任何学时限制,为什么找专业教练的学员还必须得有这样一个限制?
办公室每天打来拉推广的电话倒是不少,中央电视台、创业节目、线上门户网站、媒体纷纷打电话来发各种推广方案。闹得人心烦,别说没钱了,就算有钱做推广,目前这市场也是打水漂。
这天小陶又接到一个电话,商标注册的,正在我们商标不是都已经公示并且成功了么?差点就把电话挂掉,结果对方的说法让我们心里又多了新的隐忧,公司注册的是35类,结果通过的服务项目却是35类里的会计、药品零售和批发以及人事管理咨询。也就是说通过的项目和我们的核心业务根本不相关。对方将查询的结果截图都发了过来,由不得我们不信。
商标很神秘,代理公司告知我们成功时,我们认为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而在审核过程中核心项目被驳回时,代理公司也并未告知。
原来,我们申请的图片商标也被做成了中英文组合商标的解析,中文部分与“驾”相似度极高,这个商标注册申请时间早我们两个月,以“驾”为商标把我们想要的核心项目给注册了,所以我们被驳回,只剩下这么几个不知所谓的核心项目。
可就连这个商标,都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公司不可能等着商标审核下来再去进行自己的商业活动与推广,而面对这样的结果,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我们该取个什么名字,再次申请还要等一年半,中途再冒出相似的怎么办?一坑出来又入一坑,一年复一年,明年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