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石头思前想后,既然现在的模式看上去已是死路一条,干脆再博一博。报名--学车--考试分离的学时付费模式虽然难度极大,却是我们目前唯一的思路,固然冒险,但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陋习;而且行业改革总会到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首先就是名额问题,我们试图再找合作的教练好好聊聊,不管价钱高低,名额多少,总要先去做了才知道是否可行。找到了曾经合作的区教练,虽说“淘宝”模式并未成功,可总归给他介绍了学员,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小阳啊,名额我这有,但是至少要2000才卖得出来,不然我这名额就浪费了,我手下还有教练不是,我也不能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啊”。区教练的话让我心凉了半截,他给教练发工资,还需要给教练商量个屁!还是想耐着性子和他磨呗,谁叫我们有求于人,约他见面好几次,可是左也不空,右也不空,心一横,**的,不找你了。
其实在这个阶段,教练们并没想通一个问题,就算三者分离,毕竟名额和权利还在教练手上,我们肯定会有所倾向,在很大程度上会游说学员,尽量去报名的地方学习,一样可以保障教练的后期收益;这一直是新设想最大的埂,我们目前是绕不过的,只是希望做一个尝试。不知道究竟是因为教练没想通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担心留不住学员。
“要不我们再找杨宇教练聊聊吧,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只是好不好而已”。
事到如今,也只有他还愿意和我们静下心来聊天了。更何况他还是比我们更直接地接触这个市场,希望能从他这里寻找到一些新的灵感。
“杨哥,说真心话我们现在有点走不出来了,老模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和竞争对手拼,所以还是想走学时付费新模式。希望你能提供帮助,你就是我们的老师,希望你知无不言,言无不语”。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在于信任与坦诚,自14年年底接触以来,杨宇和我们接触不多,但大致知道我们经历的低落迷茫,自我否定,到现在还在为寻求突破口不停折腾,一切他都看在眼里。大概也因为他还没有成为“老油条”,对政策的开明抱有和我们一样“幼稚”的期待,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走到一起。
谈话的重点就是我们的新模式。有哪些问题,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石总,名额的问题现在没有放开,只能通过教练,通过教练车拿,所以风险很大,且仍然受制于人。但是如果你们需要,我可以不加价提供给你,我也相信能凭自己的服务留住学员,即便学员不在我这学,我也不会为难学员,为难你们,该报该约的我帮你们处理好。不过,我一个人一个车名额太少,前期学员不多还可以,后期还是得去继续找靠谱的教练合作。”
名额的问题我们早知道无解,但是如果有好教练愿意协助我们,困难解决了一半,此事可为。
“学时以前随便打,听说后面要严查,还要抽查摄像资料。这样一来,新模式可换教练,学时该如何操作?这还不是教练收不收打卡费的问题了,教练想打都打不了。对学员来说有什么吸引力?”杨宇对学时卡和换教练之间的矛盾分析一针见血。
“再者,听说以后场地也不能市场化经营了,挂靠哪个驾校,就得在哪个驾校的场地练车。这还不光是对你们有影响,对教练的影响也很大,本来住西门,但是驾校场地在东门,教练还必须舍近求远跑到东边去,学员怎么适应?”
关于场地的事情14年底我们也有听说,并且有驾校在这样操作。这意味着学员的场地基本是固定的,如果要换教练,我们的可换教练还必须得是一个驾校的,那么之前已作的教练招商工作全部要重来,并且还得找同一个驾校的。
三个人在茶室聊了一下午,满心感激的我们坚持邀请杨哥吃晚饭,他都着尽量想帮我们节省一点。杨宇又不抽烟,又不喝酒,还顾家,简直是个好男人啊。之前因为他计划退出这个行当,我们一个学员都没有给他介绍,他还如此真诚以待,如果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