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600000013

第13章 《乡党》篇

【本篇引语】

本篇共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例如孔子在面见国君时、面见大夫时的态度;他出入于公门和出使别国时的表现,都显示出正直、仁德的品格。本篇中还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原文】

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注释】

(1)恂恂:音xu,温和恭顺。

(2)便便:辩,善于辞令。

【原文】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2)如也。君在,踧踖(3)如也,与与(4)如也。

【注释】

(1)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

(2):音yin,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

(3)踧踖:音cuji,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4)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原文】

君召使摈(1),色勃如也(2);足躩(3)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4)如也。趋进,翼如也(5)。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1)摈:音bin,动词,负责招待国君的官员。

(2)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起来。

(3)足躩:躩:音jue,脚步快的样子。

(4)襜:音chan,整齐之貌。

(5)翼如也:如鸟儿展翅一样。

【原文】

入公门,鞠躬如(1)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2)。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3)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4),逞(5)颜色,怡怡如也。没阶(6),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

(1)鞠躬如:谨慎而恭敬的样子。

(2)履阈:阈:音yu,门槛,脚踩门槛。

(3)摄齐:齐:音zi,衣服的下摆。摄: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摆。

(4)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5)逞:舒展开,松口气。

(6)没阶:走完了台阶。

【原文】

执圭(1),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2),足蹜蹜(3),如有循(4)。享礼(5),有容色。私觌(6),愉愉如也。

【注释】

(1)圭:一种上圆下方的玉器,举行典礼时,不同身份的人拿着不同的圭。出使邻国,大夫拿着圭作为代表君主的凭信。

(2)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

(3)蹜蹜:小步走路的样子。

(4)如有循:循:沿着。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

(5)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

(6)觌:音di,会见。

【评析】

以上这五章,集中记载了孔子在朝、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和善的老实人;他在朝廷上,则态度恭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敢于讲话。他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所有这些,为人们深入研究孔子,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原文】

君子不以绀緅饰(1),红紫不以为亵服(2)。当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缁衣(5),羔裘(6);素衣,麑(7)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8)。必有寝衣(9),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10)。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释】

(1)不以绀緅饰:绀:音gan,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緅:音zou,黑中透红,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

(2)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红紫色。

(3)袗絺绤:袗绤:音zhen,单衣。絺:音chi,细葛布。绤:音xi,粗葛布。这里是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

(5)缁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麑:音ni,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音mei,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

(9)寝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

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

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

不以吊:不用于丧事。

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原文】

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

【注释】

(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原文】

食不厌精,脍(1)不厌细。食饐(2)而餲(3),鱼馁(4)而肉败(5),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6),不食。不时(7)。不食,割不正(8),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9)。唯酒无量,不及乱(10)。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1)脍:音kuai,切细的鱼、肉。

(2)饐:音yi,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

(3)餲:音ai,变味了。

(4)馁:音ne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5)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6)饪:烹调制作饭菜。

(7)不时:应时,时鲜。

(8)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9)气:同“饩”,音xi,即粮食。

(10)不及乱:乱:指酒醉。不到酒醉时。

脯:音fu,熟肉干。

【原文】

祭于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1)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两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超过三天,就不能再过夜了。

(2)祭肉:这是祭祀用的肉。

【评析】

以上4章里,记述了孔子的衣着和饮食习惯。孔子对“礼”的遵循,不仅表现在与国君和大夫们见面时的言谈举止和仪式,而且表现在衣着方面。他对祭祀时、服丧时和平时所穿的衣服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单衣、罩衣、麻衣、皮袍、睡衣、浴衣、礼服、便服等,都有不同的规定。在吃的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且对于食物,有八种他不吃;吃了,就有害于健康。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1),瓜祭(2),必齐(3)如也。

【注释】

(1)菜羹:用菜做成的汤。

(2)瓜祭: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祖。

(3)齐:同斋。

【原文】

席(1)不正,不坐。

【注释】

(1)席: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原文】

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

【注释】

(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原文】

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

【注释】

(1)傩:音nuo。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2)阼阶:阼:音zuo,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在这里欢迎客人。

【原文】

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2)。

【注释】

(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评析】

以上6章中,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原文】

康子馈(1)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2),不敢尝。”

【注释】

(1)馈:赠送。

(2)达:了解清楚。

【原文】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原文】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1),必熟而荐(2)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注释】

(1)腥:牛肉。

(2)荐:供奉。

【评析】

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孔子对国君十分尊重。他在与国君吃饭时,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

【原文】

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

【注释】

(1)东首:头朝东。

(2)绅: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评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

【原文】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入太庙,每事问(1)。

【注释】

(1)此章重出。译文参见《八佾》篇第三之第15章。

【原文】

朋友(1)死,无所归,曰:“于我殡(2)。”

【注释】

(1)朋友:指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人。

(2)殡: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这里是泛指丧葬事务。

【原文】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评析】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原文】

寝不尸,居不客。

见齐衰(1)者,虽狎(2),必变。见冕者与瞽者(3),虽亵(4),必以貌。凶服(5)者式(6)之。式负版者(7)。有盛馔(8),必变色而作(9)。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

(1)齐衰:zicui,指丧服。

(2)狎:音xia,亲近的意思。

(3)瞽者:盲人,指乐师。

(4)亵:音xie,常见、熟悉。

(5)凶服:丧服。

(6)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遇见地位高的人或其他人时,驭手身子向前微俯,伏在横木上,以示尊敬或者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礼节。

(7)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当时无纸,用木版来书写,故称“版”。

(8)馔:音zhua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

(9)作:站起来。

【原文】

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

【注释】

(1)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2)内顾:回头看。

(3)疾言:大声说话。

(4)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

【评析】

以上这几章,讲的都是孔子如何遵从周礼的。在许多举动上,他都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帖。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在谈起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

【原文】

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4)”子路共(5)之,三嗅而作(6)。

【注释】

(1)色斯举矣:色:脸色。举:鸟飞起来。

(2)翔而后集:飞翔一阵,然后落到树上。鸟群停在树上叫“集”。

(3)山梁雌雉:聚集在山梁上的母野鸡。

(4)时哉时哉:得其时呀!得其时呀!这是说野鸡时运好,能自由飞翔,自由落下。

(5)共:同“拱”。

(6)三嗅而作:嗅应为狊字之误。狊:音ju,鸟张开两翅。一本作“戛”字,鸟的长叫声。

【评析】

这里似乎是在游山观景,其实孔子是有感而发。他感到山谷里的野鸡能够自由飞翔,自由落下,这是“得其时”,而自己却不得其时,东奔西走,却没有获得普遍响应。因此,他看到野鸡时,神色动了一下,随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同类推荐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神断张问陶

    神断张问陶

    小说《神断》以严密且传奇般的推理手法作为读者欣赏的重要方面,以大宅门内的恩怨、宫廷皇族的秘事、官场名利场之争斗等为主要情节线,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个既有历史特色又新奇耐看的推理世界。
  • 雄霸异界

    雄霸异界

    无限悔恨的他,遇上不甘命运的他,完美契合。从此异界修真界风起云涌。
  • 依言倾城

    依言倾城

    李依言爱上徐昂西的时候,她把他当做她的全世界。她以为,这份爱,渺茫无前途。可是,她却不知道,其实,她爱上他的时候,徐昂西早已经爱上她了。他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其实不过幸福而平淡的事。
  • 蔚然成疯

    蔚然成疯

    在最好的时光里,那些青涩的誓言,回荡在少年们悸动的心中。那年的我们,你们,他们小心翼翼地给自己涂上一层保护的色彩,掩饰那雀跃不止的心跳。抬头仰望,柔白的云朵、瓦蓝的天空、花季的少年们迷惘着、彷徨着、欢笑着、尽情挥霍着灿烂的年华。花季的青春,犹如那枝丫间细碎的阳光,犹如夏天湛蓝无痕的天空。当你白发苍苍时,也许你会后悔自己失去的太多了,而人生只有一次。这是一个关于花季雨季的美好故事,足以勾起心底珍藏的那份回忆。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枭雄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枭雄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双重面

    双重面

    讲述身为间谍混在一帮从小就认识的朋友中的花野翾,她该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呢?她的选择,是逃避,还是面对?面对自己的伙伴,她该如何下手,是杀了他们,还是杀了自己?
  • 南宋大相

    南宋大相

    一个普通的少年,曾经有一段奇怪的梦中世界经历。与岳飞一起成长,与秦桧同朝为官。一个南宋宰相的故事,一个逐渐改变历史的过程。穿越,本就是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段遗憾的南宋历史,且让我们用心弥补。
  • 爱情劫:腹黑少校的娇妻

    爱情劫:腹黑少校的娇妻

    简介: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归来可好?此身君子意逍遥,怎料山河萧萧。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寒剑默听奔雷、长枪独守空壕。醉卧沙场君莫笑、一夜吹彻画角。江南晚来客,红绳结发梢。——季歌待卿长发及腰,我必凯旋回朝。昔日纵马任逍遥、俱是少年英豪。东都霞色好,西湖烟波渺。执枪血战八方,誓守山河多娇。应有得胜归来日,与卿共度良宵。盼携手终老,愿与子同袍。——萧若阳
  • 总会花开

    总会花开

    写下这本书,不过是为了纪念下青春的张扬与疯狂中的羞怯,即使是初三,我想,这也是青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