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新功法方面。因为基础就代表着受众广,就代表着要面对更多的人。所以在某个遗迹出山的时候就经常会出现那些似乎闪烁着各种华光的看上去就很牛的法宝总是没有宗门会花大力气去取,反而是那些低级的看上去其貌不扬,偏偏数量还不多的各类记载在普通兽皮上的的基础功法(一般来说,比较牛叉的功法都被记录在玉简上)更受欢迎。如果这些基础功法被认为很有效,甚至于那些什么特色都没有只是说一句“修炼本功法筑基成功率会提高一成”之类的再普通不过的功法可能就会让被指派过去的各个宗门长老为之争夺甚至打出脑浆来。为什么呢,之前说过,越基础的越难。这种有功能的基础功法往往带有相当不错的研究价值,对于宗门来说,一本能够给宗门的基础功法带来改进的功法,绝对比虽然高深但是用不太上以及虽然有用但是终究是死物的各类法宝有用的多。当然,如果那些功法高深到了仙家大,法的程度,法宝厉害到了先天灵宝的地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般来说,太上宗得到新的基础功法之后就会放在长老殿进行研究,这也是长老殿地位尊崇的原因之一,但是因为近百年来太上宗韬光养晦很少再取得什么可供研究的功法的原因,长老殿倒是很久没有行使这个职能了。在王易出现之后,长老殿为了一名顶级天才弟子重开研习堂,这也算是一桩美事。而现在,王易感觉应该准备好了,就打算过来看一看。
。。。。。。我是密谋的分割线。。。。。。
这里是长老殿的一个密室,密室很简单,只有一副桌椅,桌子上除了一些笔墨纸砚之外就只剩下一盏淡淡的烛火,亮得很干净。此时一位须发皆白,慈眉善目的老人正坐在这里,但是神态中却失去了一直带有的慈善的笑容,变得充斥着怒气。这是大长老,而二长老则显得年轻很多,至少他的眉毛是黑色的。而在二长老的后面,还站着几位长老,此时正看着二长老在对着大长老说些什么。
“不行,这点我绝对不同意”大长老直接一拍面前的桌子,果断的回绝了二长老的要求,但是二长老明显有点不依不饶,
“只是加一个后门而已,对王易本人没有任何影响,只要他不背叛宗门,甚至于这个小装置还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他的踪迹,及时在他危险时出现保护他”二长老劝慰道,似乎认为王易不太好控制,打算在功法后面开个小后门似的。
大长老对二长老的话不屑一顾,但是为了试探一下这些人的真正想法,就顺着这些人的话道:“那么,这个控制法诀要给掌门一份吗?”
二长老一下子有点噎住了,半晌才道,“掌门对王易太过溺爱,为了让这份控制法诀真的起作用,还是不要给掌门了”
大长老冷冷地笑了,“不过是一群野心家而已,还把自己说的这么高尚,只不过是想通过控制王易来让掌门投鼠忌器从而让自己获得权力而已,给我滚,不要忘了现在的局面到底是谁带来的,滚!”
终究是大长老的威势更强,尽管在后面有几个年轻的长老似乎想要动手,但是依然摄于威势不敢有所动作。
看着二长老带着一群人离开了密室,大长老有点无奈,这个长老殿,就真的不能跟掌门殿好好相处吗?为什么不去好好地修炼,还在这这么多鬼蜮伎俩,令人心烦。想到了王易,尽管跟他并无直接交流,但看着十三岁的小孩子都要为宗门的未来焦虑,去努力,不禁心里有些惭愧。之前终究是想过要跟掌门殿争争一些权益,所以二长老才会出现,但是终究是有点尾大不掉了,既然王易愿意为宗门付出,那么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做了,尽管这个小子可能不会在意,但是终究还是要做啊。
暗暗下了一个决心,忽然感觉王易似乎到了门口,大长老没说什么,顺手划出一道门,就走了进去。
王易刚刚在犹豫要不要直接进去,因为听说里面挺忙的,害怕打扰了某位长老,毕竟人家确确实实帮自己做了好多事情,可是直接离去又有点不太甘心,就有点犹豫。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之前这里是有看门人的,但是今天居然不见了(其实是被拉去跑腿了)。王易叹了口气,刚打算敲敲门,只见一道空间门突然在背后展开,王易吓了一跳,但是自己的感知并没有报警,那么看来是没有危险的。王易就耐心等候了。
看到出来的是大长老,王易急忙行礼,不同于掌门那个老不修,大长老完全是一副仙家气象的样子,相比于掌门,实际上大长老的形象要优秀很多,而且真的可以说得上仙风道骨。唉,真是有趣。
“王易,所来何事啊”大长老未语先笑,瞬间就让王易对其的观感好了许多倍,而后王易就恭恭敬敬地作答了,“我是想看看我的功法如何了”
“哦,想着你也快着急了”大长老笑呵呵的,然后拿出了一个玉简。“我们之前想过要怎么能够适应你以后境界更高深之后的变化,尤其是等到你到了逍遥、真人乃至太上境之后能不让你频繁地更换功法,而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适应新的功法
虽然我们这期间请教几位太上长老和太长老,而且也确实收获匪浅,甚至于有位长老还突破了境界,但是我们始终找不到那种理想中的功法。而后我就问了一位好友他们宗门是怎么处理顶级天才的功法问题的,他说我们其实已经做到了足够多了,但是我们认为总有点不够的地方
于是我就反过来思考,与其把事情我们都做完,不如把平台搭建好,然后让你自己来决定你功法的样子,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就成功找到了真正适合你的功法
那就是——《太上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