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朝的宫殿一向是辉煌霸气、威武壮观的,倒不是皇帝个人的需求,而是对于一个帝制王朝来说,大多数时候,宫殿就是王朝的力量的象征,这就意味着尽管汉帝每年都在头疼于有大多数的宫殿没有人住,但是汉帝仍然要苦逼地把钱投入到修理宫殿的无底洞之中。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这是杜牧的一篇雄文《阿房宫赋》的内容,作为堂堂的优等生,王易自然是会背的,以前王易一直以为杜牧是在夸张,这种宫殿就不可能出现在生产力还很低下的秦朝,现在王易依然认为这篇文章在夸张,因为这种宫殿确实不可能出现在那个时候,但是这不意味着,这种宫殿不可能出现在生产力极度发达的仙道文明的东极之地中,事实上,随着御撵的逐步接近,汉宫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刘治的眼前。
汉宫位于京城中北部,它的覆盖范围极大,在京城的正中就可以进到汉宫之中,但是仅仅由皇帝的行政和起居殿和诸位大臣在皇宫中的办事处就已经覆盖了整个京城的中北部,至于京城的北方,是一座高山,高山上错落着许多宫殿群,最高的地方理所当然的是汉帝祭祖和皇室祠堂之所在,次高的是已经逝去的皇太后原来的居所,皇后在这一代汉帝驾崩之后就会入住这座慈宁殿,而后在慈宁殿的侧下方,是皇后现在的居所,坤宁宫,再往下自然是诸多妃嫔的住所了,至于在妃嫔住所之下的,是宫女太监住所,再往下,自然是诸如掖庭、御膳房之类的所在,在山脚处,有一道宫墙,将前宫与后宫分为了两个部分,宫墙上自然是有门的,只不过敢从前宫闯到后宫的存在,绝对不会超过一只手,显然,做为太子,刘治是在这一只手之内的。
没办法,太子虽然这样做问题不大,但是毕竟是老爹的后宫,刘治这样做毕竟不太好,不过也的确没办法,汉帝昨日似乎在某个妃嫔那里入睡的,今天非要在祖宗祠堂那里见太子,刘治心下虽然有些无奈,但是更多的是凛然,祖宗面前无小事,老爹既然想要在祖宗祠堂见刘治,就说明这件事情不会小,所以暗暗做好准备,任凭着御撵带着自己越走越远——至于原来跟刘治一起进宫的皇后,在进入后宫之后就简单地与刘治嘱咐一番,就与刘治的队伍分开了。。。。。。
进入到祖宗祠堂的三里以内,刘治就自觉走下了御撵,向着祠堂步行走去,至于往来随从,随着刘治离祠堂越来越近,一队又一队地离开了刘治的背后,站到了道路两侧,等到了接近祖宗祠堂的一里以内,几乎就没有了随从和侍女跟随,最后到了祖宗祠堂,就没有任何人再跟着刘治了。站在祖宗祠堂的门口,刘治没有了动静,静静地等待着。
祖宗祠堂是由第十五代汉帝在南方重建汉王朝之后建立的,以前的祠堂很遗憾,被第十五代汉帝果断抛弃了,至于为什么,第十五代汉帝有自己的答案:
是活人重要,还是死人重要,答案不言而喻,在我看来,即使是我父亲的排位也比不上一个乞丐的生命重要——第十五代汉帝。
所以第十五代汉帝在带上了十四位汉帝的牌位之后,一个大招将北方的祖宗祠堂化作了湮粉,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北方,这种行为被儒家骂得很惨,但是十五代汉帝却直接无视了,还是那句话,对于他来说,活人比死人重要。
正在缅怀着第十五代汉帝的战绩的时候,祠堂的大门缓缓地打开了。
汉王朝总体崇尚红金之色,事实上,汉宫总体就是红金色调——为什么说是总体呢,因为有些建筑的主题色调就不是红金色调,最简单的,祖宗祠堂就不是红金色调,它是庄严肃穆的黑白色调,没有管祠堂是怎么打开的,进入祠堂之后,刘治刻意地放缓了步调,二十九位汉帝的雕像分成两列,生动地展现着历代汉帝的形象与威严,事实上,随着刘治走到了第十五代汉帝的位置上,刘治就已经有点经受不住压力,头开始慢慢地低了一点,接着向前走,似乎是因为十五代以前的汉帝都是真正的整个世界之主的缘故,威势统一要比十五代以后要强上许多。当刘治走到第一二代汉帝分列左右的最前端时,肩膀就像已经压上了两座山一般,但是刘治却坚持着挺直脊梁,你们是我的祖宗,低头也就算了,让我弯腰是休想。
在尽头之处,正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刘治到来的,自然正是第三十代汉帝。
第三十代汉帝今年六十又八,乃是当年第二十九代汉帝的嫡长子,登基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似乎是因为太过水到渠成的原因,这一代汉帝的文治武功比起前二十九人的差了一些,但是作为汉帝是相当合格的,尽管这一任汉帝比较悲催,几乎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唯一一次除去转悠一圈还险些被北边的仙国给坑了,不过也算因祸得福,虽然是程达的原因占一大半,但是汉帝也可以说是建功立业了吧。
汉帝六十八了,不比皇后保养有当,已经可以说是老朽了,但是唯独眼睛却愈发的深邃起来了,前身的刘治从来不敢直视这双深邃的眼睛,只有此时,似乎是经历了足够多的压力,此时的刘治爆发了,报复似的直视着汉帝的眼睛,然后,一股难言的悲哀不知何时透到了刘治的心中,第三十代汉帝,他身体的父皇,终究是老了,眼睛依旧深邃,但是难免的出现了浑浊的色彩,这种色彩以前是决计不会在父皇的眼中出现的,但是此时的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中的悲哀映射到了浑浊之中,让刘治的心里不禁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