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去东阿,晏子收敛锋芒,暂时放弃自己的治政之道,几乎是无所作为。但好名声却纷至沓来。如果晏子永远都这样下去,那他肯定成不了大器,而且日后那虚假的好名声终究是要消失的。晏子之所以高明,就高明在他走这一步时已经看好了下一步。当景公要封赏他的时候,他就乘机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讲述了自己的治政之道。这时候,有事实摆在面前,景公非常信服,也乐于接受。他于是得到了治理全国的机会,所以,后3年的无所作为,隐藏着更大的作为。这是第二次用到韬晦之策。
晏子在官位难保时,没有急于为自己辩解,而靠着韬光养晦,不仅戴稳了原来的那顶“帽子”,而且还获取了高官厚禄,这可以说是官场上的一次厚黑的成功运用。
处变不惊,逐件处理
突发事件令人震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人们在突发事件面前慌里慌张,不知所措,那么突发事件的危害就会成倍地扩大。惊慌使人失措,如雪上加霜,其结果,只能是走向更大的危机。
突发事件,如同夜深人静时破门而人的强盗,它给人们心灵带来的震撼是十分巨大的。
由于无人预料突发事件的结局,所以当突发事件突然降临时,最初的片刻,人人都会目瞪口呆。
一个人心理素质好,他面临大事的时候就有一股强大的定力支持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康熙即使在火烧眉毛的时候,也不皱一下眉头,而是冷静思考,沉着应变。他仅仅20多岁,就平定了一场场的叛乱,让人们领教了这位君主的威力。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人处于困境的时候,往往几个威胁同时来临,让人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处理为好。这时就要有一股“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厚黑气魄。看准了关键和时机,理淸了思路,把各种威胁各个击破。
吴三桂叛乱的消息传人京师,引起全国的强烈震动。很多人认为康熙还是个不懂事的毛孩子,怎么会是久经沙场的吴三桂的对手,因此觉得有机可乘,蠢蠢欲动。由于防守京城的精兵都先后奉调南下平叛,京城非常空虚,杨起隆就利用这一时机,在天子脚下首先发动叛乱。
杨起隆本是京城人,当他得知吴三桂叛乱时,就利用一些人对明朝的怀念,诈称“朱三太子”,秘密起事。朱三太子是明朝崇祯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明朝灭亡后,一直下落不明。因此,清朝初年各地反清起事,大多以朱三太子为号召。
经多方联系,杨起隆组织了京城百姓和贵族家奴1000余人,他们相约以额前裹白布、身扎红带为标记,定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元旦之日,以放火为号,在内城一起举事。准备趁各官员入朝时,各自杀死自己的主人,将来建立政权时,被杀官员的官职就由这些家奴充任。就在他们即将举事的时候,消息不慎走漏了。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郎廷枢的家奴黄裁缝在夜里喝醉了酒,胡言乱语,郎廷枢颇觉奇怪,就趁他醉意正浓时套出了他的话。原来黄裁缝也参加了杨起隆的密谋。郎廷枢得知后大惊失色,当即擒住黄裁缝等3人到旗主处告变。
同时,正黄旗人周公直也来吿密,说他的家人陈益正聚集30多人在家中密谋举事。于是,康熙命令正黄旗都统图海迅速派官兵前去擒拿。拿获了案犯30多人。接着,又下令关闭城门,严行搜査,捕获首要人犯数百人。首犯杨起隆闻风而逃,不久也被拿获,处以死刑。一场肘腋之变就这样被平定了。
此次政变就发生在皇帝身边,一旦得逞,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康熙对此事十分重视。他亲自过问和处理了此案。刑部先审理完了案犯,提出一份判决报告书,拟将李株、黄裁缝等200余人按“谋反律”凌迟处死,其亲属自祖父以至子孙,还有叔伯兄弟及其儿子,凡男的年满16岁者,都予以处斩;15岁以下之男子和案犯的母亲女儿妻子姐妹以及财产都被没收入官。康熙审核之时,本着从宽处理的原则,改定只将李株、黄裁缝等9人凌迟处死,蔡文以下194人改为斩首。案犯亲属,康熙不忍株连过多,一律免罪释放,其家产也免入官,受牵连之人亦不予追究。康熙的这种宽严结合的处理方法,使得京师很快安定下来。
但是,不久又发生了更大的危机。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初,河北总兵蔡禄准备叛乱响应吴三桂。蔡禄和襄阳总兵杨来嘉原都是郑成功的部将。郑成功去世后,他们率部降清,被从优提拔。当获知吴三桂在云南起兵,蔡禄内心亦萌生反意,并与起兵反清的杨来嘉书信往来,购买骡马,制造鸟枪,并命令士卒以捕鱼为名,身披铠甲,进行军事演习,密谋反清。
当时,侍卫关保前来出差,无意中侦知其情,当即火速报告康熙。河北是京畿比邻,一旦举事,必将危及京城。康熙此时却不慌不忙,沉着考虑后,当即派遣内大臣阿密达领护军速赶蔡禄驻防地怀庆。在蔡禄还没有将士卒鼓动起来之际,阿密达就已率部迅速包围了他的衙署。蔡禄的部下企图负隅顽抗。阿密达指挥若定,率部冲进衙署,将蔡禄父子同谋一并擒获,四月二十四日,押解北京。这样,一场叛乱又被扑灭了。
京畿先后发生的两次叛乱,引起了康熙的高度警觉。他感到,吴三桂叛乱已在各阶层人士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时,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尚在京城,虽然已被拘禁,但终究是一大隐患,万一再度变生肘腋,很难预计后果。兵部尚书王熙上疏康熙皇帝,请将吴应熊处死。
王熙上疏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讨结果,一致支持。但对康熙来说这却是一个难题,吴应熊虽然是吴三桂的儿子,但又是自己的亲姑父。从人伦而言,康熙不忍处死他。但为了大清的江山,为了国家的利益,又不得不处死吴应熊。最后,康熙果断决定,批准了王熙的奏疏,处死了吴应熊父子。
两次叛乱的平定和吴应熊的处死,消除了京师的隐患,稳定了人心。当吴三桂得知儿子变成刀下之鬼的时候,惊骇不已,他到现在才知道,康熙是自己的真正对手,但覆水难收,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了。
对康熙来说,事情远远没有到此为止,前线军事形势非常严崚。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于宁羌,耿精忠又叛于福建,提督郑蚊麟等叛于四川……一时叛乱席卷全国,南方大部分领土都落入叛军之手。就恰恰在这个时候,京师的北边门户又传来了警报。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月,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趁机兴兵叛乱。
布尔尼是蒙古林丹汗的孙子。清太宗曾将林丹汗征服。林丹汗死后,清廷封其子阿布奈为和硕亲王,并将清朝公主嫁给他为妻。康熙八年(1669年)九月,因阿布奈失外藩朝贺之礼,免除了他的亲王爵位,带人京师,爵位由他的儿子布尔尼承袭。布尔尼是清朝公主所生,但对清廷的做法深怀不满,不思感恩,反而图谋报复。
吴三桂叛乱之后,清廷无暇北顾,而且京城八旗兵大部分南调平叛。于是,布尔尼积极准备,图谋叛乱,想起机劫回其父阿布奈。公主设法派他弟弟阿济根至京师告发。康熙觉得叛乱还未显露,而且京师兵力空虚,希望尽力安抚。于是,派侍卫塞棱等去召见布尔尼兄弟以及巴林、翁牛特部王公等进京朝见。布尔尼内心生疑,不但不进京朝见,反而扣留塞棱,同时煽动蒙古各部造反。三月二十五日,布尔尼与奈曼王扎木山一同叛乱,挥师直逼张家口。
察哈尔叛乱,对京师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消息传来,康熙一时十分忧虑,因为京师的军队几乎全部南下,已无兵可派了。仔细思考后,他马上任命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率师征讨布尔尼。京师无兵,图海就把八旗家奴组织起来。由于图海领兵有方,这支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家奴部队,显示了很强的战斗力。
四月二十二日,图海与布尔尼在达禄决战。布尔尼在山谷间布置伏兵,列阵以待。鄂札与图海率家奴兵分头进击,冒着布尔尼的炮火,奋勇向前,冲乱了布尔尼的阵脚,布尔尼的部属下都统晋津阵前倒戈,反攻布尔尼,布尔尼大败而逃。与此同时,科尔沁和硕额驸沙津亦率兵来援,不久,沙津率兵将布尔尼及其弟罗不藏全都追杀。不到一个月,就将这次叛乱彻底平定。
当叛乱发生在身边的时候,很多人都惊慌失措,但康熙一直保持冷静,一件一件地把事情办得很漂亮,靠强大的定力稳定了朝政,改变了被动局面,为最终平定三藩之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头脑冷静,从容应对
“一个统帅首要的条件是有冷静的头脑。”这是拿破仑的格言。
“我的军人生涯教导我,当你面临一个极其棘手、极其复杂的局势时,你就必须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这是蒙哥马利的经验之谈。
冷静和清醒的头脑靠什么维持?靠处变不惊的沉着。这个时候,在旁人看来就好像没那么回事儿,这实在需要极深的厚黑修养。
陷入危局或兵临败境,只有沉着应付、冷静思考、有条不紊地组织抵抗,才能将损失和失败减小到最低限度。刘邦与项羽对阵,胸部中箭,伤势很重,他却以手掩住脚,若无其事地说“射中我脚趾”,稳住了军心。在著名的敦刻尔克撤退中,英国将领亚历山大漫步在沙滩之上,不时和官兵们谈话聊天,以一种泰山不倒的形象防止了部队溃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情报部门在日本偷袭中途岛之战中成功地破译了其密码,掌握了日本作战部署的大部分情况,于是,美军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作战准备,计划将计就计,痛歼来犯的日军。就在这关键时刻,美国的一位嗅觉灵敏的新闻记者了解了这些情况,并把它作为独家新闻从芝加哥的一家报纸捅了出去。形势一下子就变得严峻起来,本来十分有利的态势忽然变成了被动的态势。日本人有可能更换密码,调整部署或计划,那样的话,美军就只能坐等挨打了。
面对如此严重的泄密事件,美国总统罗斯福却表现得异常平静,他既没有对当事人进行兴师问罪,也没有指令美军调整部署,而是装得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这种平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日本人感到迷惑不解了:芝加哥报纸所言难道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美军却为什么无动于衷?结果,日本情报机关对此未加重视,也未采取相应措施。
中途岛战役美军大胜,一举扭转了太平洋战局。
这就是沉着冷静的巨大作用。沉着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一个指挥官的成熟与否,遇事越冷静,离成功也就越近。冷静地正视失败,冷静地分析形势,冷静地权衡利弊,冷静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反败为胜就有了必备前提。
左宗棠说:“局势迫促之时,总要和气平心,从容以待,俟有机会,再起图之;断不可急于求成,反误事机。”这是对后人的一句语重心长的告诫。
沉着冷静的标准是什么?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糜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个要求虽然很高,但指挥官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平心静气地挽救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