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190旅一路急如星火、风尘仆仆地奔向前线的时候,突然—声爆炸,一辆坦克随之报废了。亚古里发现以军只是道到了小股埃军阻击,哪里放在眼里。他命令部队先后从不同方向发起了攻击,每次出动一个坦克连的兵力。但出人意料的是,三次攻击均告失败,先后有35辆坦克被击毁击伤。亚古里感到大丢面子,按照他的逻辑,“王牌旅”只能打胜仗,哪里能受这种气?盛怒之下,亚古里将剩下的85辆坦克全部集中起来,准备再次向埃军进攻,以保全“王牌旅”的盛名。这种结果,正是埃军所求之不得的。
原来,埃军打的是一场有计划的伏击战,当以色列命令190旅开往前线的时候,埃军破译了他们的密码。于是埃军根据以军的一贯行动规律,派遣其第2步兵师在以军必经之道上布设了伏击圈,单等190旅自投罗网。第2步兵师师长阿布萨德是一位精通战术、老谋深算的指挥官,他将伏击阵地选在道路两俩200—300米的位置,利用沙丘进行伪装隐蔽,并构筑了单人掩体。为了打好伏击,阿布萨徳还组织机关参谋人员到实地检査,逐一确定了导弹射手的发射位置。
首先与190旅遭遇的,实际上只是第2步兵师先头部队的一个营。这个营给190旅以迎头痛击之后,师长阿布萨德分析,以军的“王牌旅”断不肯就此自认晦气,因而他命令该营佯装败退,诱敌进入埃军主力的伏击区。
亚古里不知是计,一见埃军落荒而逃,就以为捞回面子的时机已到,即刻命令全部坦克高速开进,紧紧追击。忽然,嗖嗖而来的闪光将亚古里的美梦惊醒了。埃军的火力非常猛烈,平均每分钟内就有85发反坦克导弹击中以军的坦克。为了提高毁伤概率,阿布萨德规定,对同一目标要发射3—4枚导弹,即使对近距离目标也要发射两枚火箭弹。而成一字形摆在柏油路上的以军坦克完全施展不开,打不能打,跑又不能跑,一个个都成了埃军的活靶子。
仅仅20分钟,190装甲旅就全部被歼灭了。亚古里的坐乘也被击毁,他爬出坦克企图逃走,但被埃军当场俘获。
话说一半,点到为止
只讲表面现象,不作实质结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吞吞吐吐,似有难言之隐;似隐却露,故作弦外之音。关键性的内容言者并不明言,但却有意做出强烈的暗示,使闻者不难从中领悟辨识话中之“话”,弦外之“音”,自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此种手段的“妙处”在于:言者未曾明言,便可不承担明言的责任;言者未做结论,便无强加于人之嫌;然而言者所要表达的关键内容却尽为闻者所知,其目的已然达到。
中国古代历史上,拨弄“弦外之音”者大有人在。唐玄宗在位期间,曾发生了一场废立太子之争。受宠的武惠妃极力构陷太子李成,企图以自己的亲生儿子取而代之。唐玄宗听信了谗言,召集宰相会议,打算废掉太子。正直的宰相张九龄,从稳定政局和维护礼法的角度出发,公开反对更储,并明确表示:“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同时在位的奸相李林甫,却另有一番表现。他当众“无所言”,不发表任何意见,退朝之后却暗地里通过宦官转告玄宗说:“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此番话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更储问题做出明确的表态,但其所暗示的弦外之音却是十分明显的:既间接表明了李林甫迎合玄宗和武惠妃赞同废掉太子的态度,同时又影射攻击了政敌张九龄“干预”君主的“家事”。
有时候厚黑人士揣摩好上司的意图后,不直接表达心愿,而是利用“话说一半,点到为止”的策略,旁敲侧击,藏构陷于赞扬之中,使其有苦难言。
此种手段,多用在谗毁诬陷的场合。谗毁诬陷一般没有事实依据,倘若直截了当地生编乱造和妄下结论,其险恶用心则过于明显,而且谎言易被揭穿、结论难以成立。相反,通过运用“话中有话、弦外有音”的暗示手段,谗毁诬陷者不仅掩饰了自己的险恶用心,同时又使攻讦手段显得含蓄而留有事后自我辩解的余地。最终的结论毕竟是作为闻者的他人自行做出的,作为言者的谗毁诬陷者总是为自己保留了一条后退抽身之路。
清朝道光年间,军机大臣曹振镛当政之时,对政敌打击往往不动声色,却“言到敌败”,非常奏效。曹振镛在乾隆年间中进士,做过翰林,到了嘉靖年间就连连升官,可谓飞黄腾达,一直升为尚书、大学士,到了道光年间,他更是如鱼得水,晋武英殿大学士、赠太傅,画图紫光阁。曹振镛81岁高龄去世后,谥赠“文正”。“文正”的谥号清朝有特别的意义,不仅是对故世大臣的最高评价,还说明了满清统治者对人的高度信任。纵观整个清代,享受这种殊荣的也不过七八个人。
曹振镛作为一位汉族官僚,是有显赫的武功呢,还是有过人的才能?这两样他都没有;那么,他为什么历仕三朝,不仅没有遇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麻烦,反而愈老愈受皇帝宠爱,仕途越来越顺,官越做越大,他到底有什么诀窍呢?
别人对他的为官之道都怀有一种神秘感。有一次,他的门生向他讨教,问他作为三朝元老,是怎样深受皇帝的宠信的,他装出一副神秘的样子,只回答了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意思是说,对皇帝、对上司,要多表示顺从,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这没有什么神秘的,对于这一点,今天的人大概体会最深,不用特别解释。但需要特别解释的是,少说话并不是不说话,不说话是傻子,少说话则是聪明人,关键看你在什么时候说话,说什么样的话了。
曹振镛对此是深有研究。
清朝的前期还是政治比较安定,经济比较发达,百姓的生活相对有所改善,但到了乾隆以后,各方面的矛盾都显现出来,逐渐有了江河日下的景象。尤其是政治,自雍正实行新政以来,出现好转的政治局面此时已今非昔比,好多政治制度已有过时之嫌,许多大政无不弊端累累,积重难返。地方官员在具体处理事务时遇到了很多问题,他们纷纷把这些情况上报朝廷,等待皇帝拿出办法。每天堆在皇帝面前等待批阅的文件有几大摞,道光实在应接不暇,搞得十分烦躁。但如果不看这些奏折,又会落的个荒废政务的恶名,这种烦躁的情绪表现得十分明显。
曹振镛经常侍奉在皇帝的周围,又善于察言观色,对此深有了解。他经过一番琢磨,决定在合适的时机向皇帝“奏上一本”,为皇帝“分忧”。他一反往日“少说话”的常态,发表了如下的高论:
“今天国家在陛下的英明治理下,已太平无事,但一些大臣偏好生事,在奏章讲一些危言耸听的话,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博取直言的虚名,哪里是对国家尽忠!对于这些沽名钓誉之徒,皇上又不好降旨治罪,如果降旨治罪,陛下就会蒙受拒谏的坏名声。依臣之愚见,陛下今后只要在批阅奏章时选择其中的细枝末节上的错误,降旨严厉斥责。臣下就会慑于您的圣明与天威,知道陛下对天下事早已了如指掌,一定不敢再上那些搬弄是非的奏章。”
曹振镛这一番奸佞之言正中昏庸的道光的下怀。此后,道光居然真的照着曹振镛的办法去做,专门挑剔大臣奏章中细枝末节处的小毛病,甚至是字体和行文上的毛病,他也不放过,动不动就降旨申斥,虽然没有杀人,倒确实使不少人为此丢官。
这种方法的确是效验若神,补偿实践,就弄得满朝文武官员人人谨小慎微甚至人人自危,不仅不敢轻易上书,就是真的发生了问题,也是尽量隐瞒着不报,有时发生了大事,实在隐瞒不了,也往往是避重就轻地说上几句,就此完事。这样一来,结果是朝廷上下形成了一股互相欺瞒,报喜不报忧和粉饰太平的恶劣作风,结果使国家的许多弊政得不到及时改进,矛盾越来越激化,终于酿成公元1850年(道光三十年)前后的全国性的大起义,几乎使清王朝灭亡。
曹振镛对军机大臣蒋攸铦很讨厌,两人面和心不和,就一直想把他排挤走。一次,琦善因处理鸦片战争后与英国殖民者“洋务”不当,被革去两江总督职。道光皇帝一日问曹振镛道:“两江总督地处南海边陲,与洋人对峙,交往很大,职位非常重要,我想派一个资深望重、久历封疆的官员去担任此职,你看谁合适呢?”
曹振镛知道蒋攸铦刚由直隶总督任上调上来,属于道光帝想要的那一类人,但是由自己提出来,不免受人以排挤同僚的口柄,也会引起道光皇帝的怀疑,所以他不直接提出由蒋氏调任,而提正被白莲教起义弄得焦头烂额、肯定不能调任的川陕总督那彦成。于是,曹振镛说:“臣以为川陕总督那彦成资历最深。”
果然,这个建议遭到了道光皇帝的否决,说:“川陕一带,正发生民乱,那彦成不能调动。”说着又看了看曹振镛,当时军机处要员都在座,蒋攸铦亦在身旁,但是曹振镛就是不说话,环视四周,看到了蒋攸铦,马上说你就是前朝的封疆大吏,去任两江总督正合适。”此事就这样敲定了,实际上蒋攸铦由军机大臣调任两江总督,从权位与权力上,都有下放的嫌疑,所以,蒋攸铦出来后对人感慨地说:“曹公的智巧,真可怕呀!他把自己的意思含而不露,却让陛下说出来,就无可更改了,这样的排挤,真是高明至极啊!”
阮元是清朝的著名的古文学家,学问精深,着有多种著作,也深受朝廷的信任,但遭到了曹振镛的嫉妒。阮元与曹振镛都是清乾隆朝进士,且同为历事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元老重臣,但曹振镛对阮元心存疑忌,一直寻找机会排斥他。
一次,道光帝与曹振镛偶然谈及阮元,道光问曹振镛说:“阮元年青时就中进士,刚及壮年就升至二品高官,后来又历任封疆大吏,镇抚一方达三十余年,他是靠着什么过人的本领才有这样的成绩呢?”曹振镛听后,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便装出一副十分真诚而又佩服的样子说:“阮元很有才能,皇上可能还有所不知。他之所以能得意于仕途,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原因就在于他对琴、棋、书、画皆有擅长,无所不通,而其中又以学问见长。”道光帝接着问:“阮元长年做官,哪有时间研究学问,何以以学问见长呢?”曹振镛回答说:“阮元现任云贵总督,当地百业待兴,政务繁忙,若是其他督抚,必会忙得废寝忘食,焦头烂额,绝无时间研究学问。但阮元不然,他爱好行文,每天都在总督衙署与一班文人学士谈论文章,考据古籍,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是以他的学问尤好。”
曹振镛深知道光秉性,他非常厌恶封疆大吏不事公务,却谈诗论道,表面上称赞,实际上却是重重地“参了一本”。道光皇帝听后,沉默不语,不久,阮元被召回京城,调为有名无实的大学士,不再受到重用。
忍小谋大,以待将来
有一种人固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观念,结果弄得玉也碎,瓦也不全,不知轻重、不能忍小谋大的人,自己吃亏也就罢了,连累了大局,更是罪加一等。小不忍则乱大谋,务必谨记在心。
在反败为胜的过程中,“忍”字的作用不可低估。保持冷静需要忍、韬光养晦需要忍、撤退避敌更要忍。
军处不利及时退却,按理是用兵之常法。但“退”的无形阻力往往来自于内部。做出撤退的决策,你就必须忍得了误解、嘲讽、责难、失面子、丢官罢职等等一切后果。所以人们常说,忍是心上一把刀。
不过,小不忍则乱大谋。大凡古今成大事者,当他们处于不利环境时,都曾克制忍让过。清人辛启泰有过这样一句话:“不能忍,则不足以任败;不任败,则不足以成事。”意指不忍受一时的挫折,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他在这里鲜明地将“忍”与反败为胜连在了一起。
“忍让”比退却的含义又深了一层,它不只适用于军队陷入困境、打了败仗的时候,也适用于人生遇到挫折、不得意的时候。
人们常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来劝说那些受到了天大冤枉或怀有深仇大恨的人。很明显,这中间包含了从长计议的意思。仇是要报的,失败是要挽回的,不过眼下则必须咽下一口难咽的气D要知道,忍让是暂时的,没有今天痛苦的“退”,哪有明天扬眉吐气的“进”?韩信落魄之时,有地痞无赖逼着他钻裆而过。韩信强忍怒火,俯首听命,这次躲过了一场大难,日后才拜将封王,名留千古。
林黛玉父母双亡,既无兄长又无姐妹,可怜她孤苦一人,不得不寄居贾府。偏偏府中有一个“多情的种子”贾宝玉。一个俊哥哥、一个俏妹妹,免不了一见钟情。但有情人未成眷属。算算其中的责任,林黛玉自己恐怕要负一多半。
林黛玉的情敌是薛宝钗。林、薛之争,胜负原无定论。林家道中落,虽然是柔肠百结,却无人为她主持大事,这算是一个劣势,但宝哥哥钟情于她,这算是一个优势。薛宝钗家道殷实,深得薛母疼爱,为人又乖巧干练,这算是一个优势,而宝兄弟虽然有时也对她动些心思,但毕竟不想娶她为妻,这又算是一个劣势。可见,林、薛相较,各有短长,胜负未定。可惜的是,林黛玉不知道发挥自己的优势,却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恼。她忍不了“金玉良缘”之说,忍不了宝哥哥“见一个爱一个”,还忍不了看别人家父母兄弟团圆,跟自己过不去,终日里愁眉不展,悲悲戚戚、哀哀啼啼,最后竟泪干心死,玉殒香消。她这一死,倒让别人落得个红绡帐里鸳鸯共枕。
西汉有一个叫贾谊的才子,18岁的时候就诵诗着文,名闻远近。22岁那年,他得到汉文帝的赏识,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博士官。但是好景不长,一半由于他恃才自傲,伤了朋友的自尊心,一半由于别人嫉贤妒能恶语中伤,致使文帝很快就对他失去了兴趣。贾谊被免官削职挤出了朝廷。
受到排挤和打击,贾谊便忧伤万分,精神不振,一病不起。他怨天尤人,“自伤哭泣,以致于天绝。”可惜一代才子,就这样断送了自己远大的前程。
苏东坡专为此事写了一篇题为《贾谊论》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夫谋之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这真可谓是一语破的。不能忍受暂时的挫折,哪有来日施展才华的机会?
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刘邦、项梁共立原楚国王孙为楚怀王,继续进行讨秦战争。后来,项梁战死。楚怀王召集文武大臣共商灭秦大计,做出了分两路大军由彭城西进,彻底捣毁秦王朝统治的战略决策。其中,起义军主力由宋义、项羽率领,而刘邦则负责统领本部人马及项梁、陈胜的余部。楚怀王与众将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
在攻打关中的战役中刘邦率军首先攻进关中,项羽落在其后。由于有“先人定关中者王之”之约,为争王位,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以便借机将其除掉。而刘邦早已看出项羽的目的,但又深知项羽的势力强大,硬拼只能自取灭亡,因此只能忍辱求生以图日后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