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4300000016

第16章 龙之族(4)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王士禛在《陇蜀余闻》中的一段话:“貔貅产峨嵋,自木皮殿以上林木间有之。形类犬,黄质白章,庞赘迟钝,见人不惊,群犬常侮之,其声似念陀佛,非猛兽也”。按这样的描述,貔貅差不多就是熊猫。

也许是貔貅容合了猛兽和非猛兽两类动物的缘故,后世的人们便将招财、旺财的功能赋予貔貅,说貔貅喜欢吸食魔怪的精血,并能将其转化为财富;又说貔貅喜闻钱的味道,并能够将其咬回来给主人。还有“貔貅以财为食”、“善纳四方之财”,“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若有貔貅神兽帮忙,就能咬住任何生意机会,促成买卖顺利、交易成功”等种种说法。

至于貔貅的形状,也被做成有嘴无屁股的样子,喻其能够“吞万物而不泻”。那些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赛马、收藏等行业的人,一般都会在公司或营业场所或家中摆放一只加有龙神座的貔貅,且将其头向着门或窗外。

在港、台、澳地区,貔貅常被用为灵物来护身,或作为风水瑞兽来化煞。据说貔貅相貌凶猛,“坐镇在家,霸气十足,妖魔鬼怪见到它,都得畏惧三分,不敢乱来”。一旦有煞气入侵,如尖角煞、暗箭煞及顶心煞等,貔貅则会发挥自己的威力,帮主人化煞,让你“平安顺遂,事业发达”。

若以科学观视之,上述说法难脱“迷信”二字,但从心理暗示、精神鼓舞来说,其正面意义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造神都是为了实用,若没有用处,人们也就不造它了。

浙江、广东等地流行貔貅舞。浙江省龙游县的貔貅舞,于清朝乾隆年间兴起,延续至今。它集驱邪纳吉的期愿和娱乐健身的功效于一体,具有刚柔相济、矫健灵活、起伏交错、造型别致等特点。一般由十只貔貅结队出演,动作有“绕头”、“摆威”、“转葫芦”等十多种,尤以“爬板壁”、“树牌坊”

等绝技为人称道。龙游貔貅舞曾多次外出表演,在全省广场文化艺术暨民间舞展演大赛中获奖。其士元乡瓦桥头村的貔貅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创新,遂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收入。广东貔貅舞是吴川市梅录镇特有的民间广场喜庆舞蹈,具有奇、险、趣的特点和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的风格。舞时,先由数十人搭成三层人塔,貔貅踩着人梯登上“塔”顶,在上面表演起舞、采青等动作,蔚为壮观。

二民族

从伏羲的联合九夷、黄帝统一部落、夏禹的会合诸侯,直到秦汉的“大一统”——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地球的东方建立,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由融合而形成的过程,而龙,正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标志者。之后的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扞卫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56个民族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共同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同时,也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强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而龙,当然还有凤凰等,正是这种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标志和象征。

在汉族所崇拜的神物中,龙排在首位,其次是凤凰、麒麟等。各少数民族的崇拜物比较复杂,有龙、凤凰、麒麟等神物,也有牛、马、犬、蛇、鱼、蛙、鹰等具体动物。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容合的系统,各少数民族所崇拜的具体动物,几乎都可以成为龙的容合对象。也就是说,龙具有容合、统摄其他崇拜物的功能。于是,古往今来,尽管各少数民族的具体崇拜物依然存在,但自从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或接受龙、认同龙,或欣赏龙、尊重龙。随着龙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图徽标志和文化象征,各少数民族也就团聚在了龙的旗帜之下,成为中华巨龙的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1.汉族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其族源是传说时代的炎黄部落联盟。由于炎黄部落联盟是以龙为图徽和标志的,因而从远古到如今,汉族的龙崇拜源脉流续,如大江大河,宏博而精深。一方面,大约从秦汉开始,专制帝王将龙作为自己比附和象征的物象,龙随之被提升到了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地位,龙的纹像在宫廷中比比皆是,甚至被作为国旗用图。这是龙之所以会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物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是龙文化中需要认真清理的部分。另一方面,龙崇拜在汉族民间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渗于各种行当、各个领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龙王庙遍布各地,龙灯龙舞丰富多彩,龙舟竞渡年年举行,龙形龙像随处可见。

汉族龙的节日,是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这一天,北方农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习俗,并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认为这一天的阴晴可以预卜一岁的涝旱,天气晴好主旱,天阴下雨主涝。

传说是很有趣的:一千多年前,玉皇大帝对武则天这位女士穿龙袍坐龙椅看不惯,就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司管天河的白玉龙,即《西游记》中驮唐僧西天取经的那匹白龙马——大概是一路上遍尝了人间疾苦吧,不愿意看到天下百姓因颗粒无收而饿死,就违抗天命行了一场雨,结果被玉帝压在一座山下,并竖碑一通,云:“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受惠的百姓多么想搭救玉龙啊!可金豆是什么豆呢?一个老婆婆背一袋包谷去街上卖,不小心撒了,看到一地的包谷粒金黄金黄,人们心头忽然亮堂了:这不就是金豆吗?炒一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奔走相告,约定二月初二这天,各家各户都炒“金豆”,并将炒开花了的“金豆”,供在当院。压玉龙的那座山原是太白金星的拂尘变的,太白金星人老眼花,见遍地金豆开花,就将拂尘收起。

于是,玉龙重返蓝天,吸卷天河,普施好雨。玉皇大帝得知后,尽管有些生气,将太白金星批评了一番,终究无可奈何。从此,二月二炒包谷花儿的习俗便流行开来。有的还一边炒一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大巴山黄官一带,人们把二月二称为“春龙节”。为了喜迎春龙,山民们全家起大早,将居室内外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趁早吃龙须面,面拉得越长越好,意思是龙须绵长,象征吉祥。吃面时,由年长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间,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包谷棒子粗又大,高粱谷子舞龙头”之类的吉言歌诀。中午吃龙鳞饼,饼上有村妇们精心制作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花纹。这一天还禁止妇女做针线活儿,因为传说神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

传说和民俗都有它诞生的依据。从节气上讲,“惊蛰”就在农历的二月初二前后。蛰者,动物冬眠也,是动物们对冬季寒冷且食物不足的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春二月,天气转暖,春雷渐渐,蛰居了一冬的无脊椎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及许多哺乳类动物都受到了惊动,要从藏身的地方钻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了。

在龙的容合对象中,不少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惯,如蛇、鳄、蜥蜴、熊等。

随着春天的来临,它们从昏睡状态苏醒过来,要爬出洞穴,眨眨眼睛,抬头看看亮丽的天空了。我们说龙的容合过程具有模糊性,这个“模糊”,既表现在容合对象的多元,即取材的多样性,也表现在容合的结果和容合的对象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代。这便是人们有时既将容合起来的神物称龙,有时又将蛇、鳄、蜥蜴、猪、马、牛称龙的原因。古书上讲的“畜龙”、“豢龙”、“御龙”、“屠龙”、“食龙”等,其龙当然不会是成为神物的龙,而是龙的某种取材对象,如鳄、蛇、马、鱼等等。同理,人们说龙抬头,实际上是说蛇、鳄、蜥蜴等动物抬头;反过来,说这些动物抬头,也就意味着龙抬头。

龙的容合对象,不光有动物,还有天象。云、雷电、彩虹、星象等,都在龙的取材对象之列。所谓龙抬头,还含有地上的龙和天上的龙相感召、相会合的意思,或可言地上的龙已经昂首起身,就要飞升到天上去了,就要变成滚动的云团、叱咤的雷电、壮丽的彩虹、璀璨的星宿了。而云团、雷电、彩虹等都是和雨水密切相关的天象,这也就是说,龙一抬头,“贵如油”的春雨就要普降大地,润泽四方了。

2.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

壮族信奉的神只很复杂,可以说什么神都信,自然神、祖先神、民族英雄神、道教神、佛教神、基督教神,等等,都予以奉祀。其中属于龙崇拜范畴的有南壮信奉的大火龙王、小火龙王,北壮信奉的五海龙王;与龙崇拜密切相关者有雷崇拜、蛙崇拜、树崇拜等。

蛙崇拜具有图腾崇拜的性质,是壮族最主要的崇拜对象。蛙崇拜还有一个神话基础,这便是壮族人世代相传的故事。说蛙是老大雷公与三妹蛟龙私通所生,能呼风唤雨,解除旱象;能口吐大火,把入侵之敌烧为灰烬;还能充当雷公的助手,所谓“雷公举斧劈恶人,青蛙提刀后面跟”。这样的传说,实质上是把蛙崇拜与龙崇拜联系在一起了。因为雷是龙的主要取材对象之一,雷和龙具有同一性,雷神本质上就是龙神,因而所谓“老大雷公”,亦可视为“老大龙公”。而“三妹蛟龙”,已明确称其为龙。可见,从神物产生和神物崇拜的角度看,蛙可以说是一个龙子;蛙崇拜完全可以统摄在龙崇拜之内。

壮族的树崇拜基本上也是龙崇拜。壮族人把村寨附近的一棵大树视为龙村,每年二月举行祭龙活动。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还要于寨口立碑竖牌,谢绝外人进寨。

壮族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而与龙相关者,就有云南部分壮族的农历二月初二杀猪祭龙山,三月初三祭雷神,五月祭龙等。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节日期间,舞彩龙、耍板凳龙,是常见的节目。而“敲龙”,则是天等县壮族村民古老的娱乐活动之一。整齐、洪亮的敲龙声,表达和寄托着人们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壮族的“师公舞”与古老的巫舞、傩舞关系密切,是一种将宗教性诉求和文艺性娱乐融为一体的独特的表演形式。钦州县的“师公舞”由“三师”、“四帅”、“五雷”、“千岁”、“杀妖精”等节目组成。其中的“四帅”表现的是赵、邓、马、关四位大帅带领千军万马镇压恶鬼邪魔的场面,由四人分别戴红、绿、黑、白四种木制面具,各自依次出场后,表演一段四人集体歌舞,继而四个士卒手执三角小红旗与四帅交错穿插,变化队形,时而拧麻花,时而“龙摆尾”,发展到四帅骑到士卒脖子上,穿梭跳跃,最后搭成“人龙”,另有一人持彩球踏着轻快的步伐,引着“人龙”翻滚起舞,群情激奋,声势浩大,显示出四帅的无穷威力(据《壮族吧·壮族概况》百度2006年6月16日)。

龙还被引入壮族民间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内有“龙路”,即血液的通道(故有些壮医又称其为血脉、龙脉),其功能主要是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

壮族群众常做一种传统美食叫“龙棒”。此食品实为灌血的肠子,其称呼源于壮语的音译,煮熟的龙棒也确实盘起来似龙,切开像棒。有“猪龙棒”和“狗龙棒”之分。吃狗龙棒还有一个讲究:一般不单独吃,要搭配煮熟的狗肝和网油,构成狗肉桌上常摆的三件:一寸长的狗龙棒,切成片状的狗肝,块状的狗网油。吃时要求一次同时每件夹一块,最好是三件同时吃下,这便是闻名八桂的“里龙三件”。

龙的图案还频频地出现在壮族的工艺品壮锦、壮绣、铜鼓上。

在壮族居住区,和龙相关的景点,首推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以酷似龙之脊椎而得名的“龙脊梯田”——有“九龙五虎”、“大龙抢宝”等以“龙”命名的景观。当地人把“龙脊”四季的景色比拟为: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是广西二十个一级旅游景点之一。在景区内可以品尝到“龙脊茶”、“龙脊辣椒”和“龙脊水酒”。

3.瑶族

瑶族是一个山居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份,尤其集散在两广与湖南接壤的五岭南北地区。

瑶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部分瑶族(主要是“蓝靛瑶”)信仰道教。寨老中的“龙师”(瑶语称“楼面”或“那曼”),是一切宗教事务的主持者。瑶族崇拜的神灵,与龙相关者有“盘王”即“盘瓠神”(蓝靛瑶称“奔翁”)、“伏羲兄妹”、“神农”(单龙)、“五龙”、“五雷”等。

有关盘王的神话,存在种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盘王即汉族神话中开天辟地之神盘古——盘古与龙有关,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一种说法认为,盘王(盘瓠)与盘古有区别,属于族源神,其形象是一条狗。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古籍记载,此狗是高辛王身边的一条既忠且勇的神犬,曾咬敌王敌首立功,高辛封其侯,并妻以美女,子孙繁衍,是为瑶、苗、畲、彝等西南少数民族之祖。——此犬亦与龙有关,在瑶族《盘王的传说》中,此犬被称作“龙犬”,能“像条蛟龙迎风击浪”,能“脱掉身上的毛而变成人”。

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瑶人每到一地都要建立盘王殿,以纪念先祖。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有盘王殿数座,位于县城沱江镇的盘王殿由姑婆大山中迁来,坐北朝南,为混凝土仿古式建筑。红墙琉瓦,雕梁画栋,雄伟古朴,金碧辉煌,有“中国瑶族第一殿”之誉。其彩绘约有1200平方米,上有930条龙,608只凤,以及瑶家山水、花草、鸟兽等。

瑶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有的为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祭龙仪式,内容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盘古、玉皇、神农等,求其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钱财顺利。此时要杀猪献供,猪由全寨人出钱购买,祭毕由全寨人分食。祭祀的同时,举行扫寨活动。祭龙扫寨活动,禁止妇女参加,也谢绝外人进入寨子,已在本寨的外寨人,必须等祭祀完毕才能出寨。云南河口大青山地区的瑶族,还过龙母上天节,时在农历七月二十。是日,当地群众祭龙,并送龙母升天。

瑶族在举行祭龙仪式时,要跳祭龙舞。此舞为单人舞,由身穿黄色法衣的主祭人舞蹈。伴奏乐器为皮鼓和小马锣,鼓点随着舞者的步伐变化而变化。舞步有颤身步、摆手步、颤跳步、褡裢步、跳铃步、斩妖步共六个动作。所有动作中突出颤抖,上身扭摆的幅度大,步法多变。

祭龙舞之外,瑶族群众还跳龙虫舞——一种在丧葬仪式中跳的舞蹈。

同类推荐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魔恋

    TFBOYS之魔恋

    关于TFBOYS,大家想看就看,无视次简介。。。”。。。。。。。。。。。。。。。。。。。。
  • 都市之逆天修炼

    都市之逆天修炼

    一次失败的婚礼,让他远走他乡,一次意外的遭遇,让他重新振作,于是不一样的他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 盛世情侠:草莽王侯

    盛世情侠:草莽王侯

    一个隐没于草莽间的北周皇室遗脉,一段旷世爱情传奇,一场鲜血染红的爱情战争,一段称霸江湖的铁血故事。兄弟相残,血溅五步;权力倾轧,彼此利用;热血男儿,肝胆相照;但为红颜,冲冠一怒……他弑父杀兄,屠戮江湖,结交邪佞,阴谋复辟;他一言九鼎,豪气冲天;他有无数红颜知己,却将一腔热血付给了一个女人。是正?是邪?
  • 穿越之终极一班

    穿越之终极一班

    本文是根据电视剧终极一班改编而来,因为有不明强大物体掉到了金时空,为了防止它落入邪恶势力手中,冥王派黎夕去寻找那个东西,也就这样,黎夕进入了芭乐高中,,,,
  • 异恶阴诡

    异恶阴诡

    一次重伤,让他拥有了触碰即可看到对方所经历看到的那一幕的能力,自然与非自然,这个世界,有你根本无法认知的东西,无非逃脱。一个重生的女子,可怕的梦境延伸到现实,两人都看到会被不知名的东西杀死。直到拥有预知能力的人出现,告诉他们逃脱宿命的唯一办法......
  • 神墓之古碑

    神墓之古碑

    摆脱了六道轮回!逆转三世的格局!他在时空的尽头返本还源!回归上古,领悟三世分身!重修十万年!看遍天地浩荡,逆乱阴阳时空。论谁与争锋……且看战天封神。
  • 刀塔之熊爸天下

    刀塔之熊爸天下

    天辉历2333年,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泛大陆所有种族永远无法忘记,那被一头熊支配的恐怖…手握世界之树,自称近卫之父,死宅熊扬摇身一变成为了所谓的神选之人,却不得不在某女(luo)神(li)的指(you)引(pian)下踏上了“争霸(爸)”大陆的旅途。死活要做“白”富美的卓尔游侠,给“糖”什么都干的水晶室女,“脑”如其名的秀逗魔导士,寸“草”不生的月之女祭司…虽然搞不懂打着DOTA也穿越是什么鬼,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近卫英雄的征召方式偏偏是生女儿,总之!这一切是阻止不了爹熊爸天下的脚步的!上吧!我能干的女儿们哟!“哦,对了,干不掉对面那邪恶的御姐军团的话,今晚的猫饲料大餐取消哦!”“⊙﹏⊙诶!”
  • 天堂茶语

    天堂茶语

    本书通过“通茶史、识茶人”、“辨茶叶、品名茶”、“赏茶具、学茶艺”、“游茶景、寻茶泉”、“知茶性、制茶膳”、“通茶风、明茶理”6个章节的内容介绍杭州西湖龙井茶的发展历史、品种、鉴别、泡制方法以及相关的名人轶事、著名景点、名菜名点等。
  • 蓦彦

    蓦彦

    一声咤天地,一掌碎山河。征程路上谁相伴,夕阳之下承伤骨。红尘世间谁能撼动,傲视苍生唯独伤,无可逐世流,尽在蓦彦间。
  • 弑命天女

    弑命天女

    前世所犯种种,让她不愿再与世人所争。但是她的一生注定不平凡,又怎能真的如她所愿?乱世之中,且看她如何从一介废女一步步成王,逆天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