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安逸,尤其是姥姥家的温度,会让人昏昏欲睡,我却放松不下来。高考的倒计时一直在心里挂着。大姨给我送了一瓶螺旋藻,还挺贵,一百多,传闻是好东西,吃完了也没感觉哪多长一块儿。圆圆的大饭桌全是我的各种秘籍和攻略,怎么看都觉得心里不踏实。看着大榜,数学太烂了,本想混个一百二十分就完事了,但总也不如愿。班里前面那帮着,都是数学比我高不少,我自己也变得轻易不敢碰数学,感觉里面是一个无底洞,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薄弱。总会是那种理论上应该会,但实际上每到大题都很吃力的那种情况。曾经做惯了强者,一直处于领先的我,看那些落后的同学,总是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跟不上节奏,还会好奇,他们的心理状态到底是怎样的,这下好了,除了题时常看不懂,剩下的什么都了解了。其实我很清楚,用于征战数学的那把自信的尖刀已经没了,并不在于你基础有多差,有多少不懂的,只要你相信也想要把他们全弄懂,你把他们当做你的一切,那么你就会做到,但是当时的我是这么认为的,考试无非是得分游戏而已,虽说高三的分数都不是那么好得,但纵观各科,光选择题加到一起的分数就有433分,占了一半以上,得与失就在一念之间。也曾经有老师开玩笑的说,只要你把选择题的分数给捞到了,说白了就是看哪个像那么回事,凭感觉选也不需要什么道理,再加点主观题的分数,弄个一本太容易了。
还剩下几个月,我不敢再来一次像英语那样从头到脚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的炼化,因为整个大综合的大头重在知识点掌握的全面性,所有小科除了物理需要动动脑子,剩下的所有科目几乎就是背出来的。为了也许可以靠运气发挥一下混过去的数学,而把用脑的侧重点放到目前已经不擅长的数学逻辑思维上去,在我当时看来,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我是个复课生,体会过一次失败,稳,很重要。我又不需要考什么全国名牌大学,没有必要去冒那个险。平时知识积累得再多,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为得分起到百分之五十的作用,剩下百分之五十还是靠发挥,虽然实际上不能这么来量化,只是做一个重要性的比喻。
对于有的人来说,3年他可以上清华,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如果想让他们同样达到类似的水准可能需要翻倍的时间,甚至永远做不到。表面上看是分数的高低,实际上是一种能力的强弱和有与无。时间在止不住的流,平时学的东西不是拿来玩耍的,如果不能在考试中加以利用,为自己在试卷上多搂两分,那就是在糊弄自己。
趁假期的自由时间,必须把数学整一整了,这里要是具备再多拿个二十来分的实力,那我在东港,基本上就可以晃着走了,什么这个校长那个干事的,都给我一边玩去。
在家这么苦做根本就是无从下手,得请高人指点了。
我拿起了电话:“喂,老师么?”
“什么事?”
“老师,这次考试,我没考好,数学太烂了,真是没办法了,我想找一个数学老师给我补一补。”
“哎呀,数学老师……我只认识一个,就是咱们学校原先教十三班的那个。”眼睛突然一亮:“就是那个脑门长得有点前倾那个女老师么?”
“对就是她,你认识啊?”
“以前一个不如我的初中同学,在她的班里随随便便就能考一百三十多分,要是能叫她补,那太好了!”
“那好,等我帮你联系一下。”
没想到命运最终让我有机会碰到她,当时的我,就仿佛一只脚已经踏进了一所好大学的校门,野心已经飘得自己都找不到了。
那就是一种迷信,赤裸裸的迷信。
“喂,我帮你联系上她了,她说教你过两天的晚上去,她家就在……我把她的电话给你,你记一下……”
“实在找不着具体位置,就给她打个电话。”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