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几天,焦嵩联系了米亚,把她那里关于中州省内的国企改革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同时,焦嵩厚着脸皮联系了他读研究生时候亦师亦友的导师吴仕平教授,找寻沿海地区关于国企改革的资料。
在精心准备了将近一个多星期后,他拿着自己整理的报告,敲开了肖岚处长办公室的屋门。
焦嵩拿着稿子,恭敬地走到肖岚办公桌对面,双手把材料递过去,说道,“肖处长,您好。前段时间我看到市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的文件,然后找了找相关材料,起草了一篇文章,想发表。所以,今天想请您把把关,提高提高。”
肖岚接过焦嵩的报告,看着焦嵩问道,“怎么不请虎援朝帮你看看呢?”
焦嵩笑着回答道,“我和虎哥讨论过,然后形成了这篇文章。只是今天虎哥没有来,我又想赶快投稿,所以请您指点指点。”
肖岚听完笑着看向了标题,脸上的笑意突然消失了那么一下,赫然看见文章的标题就是《关于商水市国企改制推进现状及下步措施的思考》。这个课题她曾经交代给虎援朝,让他跟焦嵩一块完成。肖岚跟虎援朝说起来调研文章的时候,虎援朝还说焦嵩不熟悉工作,给出来的意见不符合实际,都是自己在整理。这会焦嵩怎么也给她一篇国企改制的调研报告。
想到这里,心里虽有疑问,但是肖岚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仔细的往下看去。
文章从商水市国企改革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现在国企改革进行的阶段及特点,目前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其他地区国企改革的重点和经验措施,并提出了下一步商水市国企改革的重点和措施。
肖岚很快就看完了。与之前虎援朝的那篇文章相比,焦嵩交给她的这篇文章不论立意深远,分析深刻,逻辑清晰,而且从下一步工作来说,这篇文章的措施逻辑更明晰,论述的更清楚。虽然整篇文章语言有些激进,但是瑕不掩瑜,这已经是一篇深刻的调研文章。
想到这里,肖岚放下文章,看着焦嵩问道,“是你自己想写的?还是谁交待给你的任务?”
焦嵩强装自然地答道,“是我自己想写的。前段时间和虎哥一直在交流国企改革的内容,后来我就琢磨着写点东西提高自己,一方面让自己把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工作上,另一方面是想为商水市国企改革做点贡献。为此,我还专门咨询了我的导师吴仕平教授。”
肖岚听到吴仕平三个字不由得精神起来,笑着对焦嵩说道,“吴仕平教授?就是那个被经济学界成为北吴的吴仕平教授?”
焦嵩坦然回答道,“是的。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有幸跟随吴教授,跟他学习了三年。”
肖岚微笑颔首道,“很不错。知道要学以致用。这样吧,文章先放到我这里,一会我再仔细研究研究。”
肖岚看着焦嵩走出办公室,纤细的食指不禁轻轻地敲着办公桌。刚才焦嵩脸上强装的表情逃不过她的眼睛。想到虎援朝,肖岚的内心不禁一阵恼怒。虎援朝明知道张市长点名要发表的关于国企改革的署名文章,专门让焦嵩全程参与,为的就是能提高整篇文章的理论价值。结果倒好,虎援朝竟然还和焦嵩内耗上了。肖岚暗自决定要对秘书二处整顿整顿。处室内部可以竞争,可前提是不能出现工作上拖后腿的情况!
焦嵩退出肖岚办公室以后,整个人的心都在扑通扑通狂跳的。因为他这样已经是越级汇报工作,在任何单位都是不允许的。他也知道这样会让领导对他有看法。只是他没有选择,如果不这样的话,错过了国企改制这个能展示他能力的机会,下一次机会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交了文章的焦嵩并不后悔,只是需要思考将来如何在秘书二处立足了。
等待的时间总是很漫长,焦嵩把报告交给肖岚处长已经三天了。对于肖岚那里是什么意见,他完全不知道,可是越不知道就越担心,不晓得自己这步险棋走的值不值当。
突然,一天上午,肖岚处长推开了秘书二处的门,对虎援朝喊道,“虎老哥,今天张市长要去国企调研,你坐我的车去。魏恒,你开着我的车,在门口等一下。”
正在虎援朝收拾东西的时候,肖岚对着焦嵩说道,“小焦,你也跟着去。年轻人,多出去跑跑,涨涨见识。”
然后就这么转身下了楼。虎援朝听见肖岚让焦嵩跟着一块去,收拾东西的动作停滞了那么一秒,然后又恢复正常,走到小焦身边,拍拍焦嵩的肩膀,笑着说道“年轻人,多见识见识,很好。”
说完就走出门口,只是走出办公室的一刹那,整个人的表情都是阴沉如水。
焦嵩被他拍的也很尴尬,看着办公室只剩下安萌自己,只好冲安萌耸耸肩,就拿着本子和笔赶快向楼下飞奔而去了。
等到楼下的时候,魏恒已经把肖岚的车开到了政府办公楼门前,停在了一辆中巴后面。而肖岚则在中巴车门口跟人在汇报工作。等焦嵩走近一看,肖岚汇报工作的对象赫然就是常务副市长张雅茹。
肖岚看见焦嵩后,超自己的车努努嘴,焦嵩立即会意,上了小轿车。不一会肖岚就走过来,坐上小轿车的后排。
魏恒开车,焦嵩坐在前排,肖岚和虎援朝则在后排坐着,在交流今天的调研情况。
焦嵩就这么坐在前排,因为他不知道肖岚是否会把调研报告让虎援朝看,所以整个人的心都是吊着的,一路上也如坐针毡。
索性,调研的地方距离市政府不是很远,很快中巴就开到了调研目的地。
今天调研的是市属的大型棉纺企业,拥有员工近万人,曾经是商水市重要的纳税大户。等中巴车开到的时候,厂门口已经站满了人,打着欢迎条幅,等待张市长的到来。
张雅茹市长在参观完棉纺厂车间、仓库以后,就在棉纺厂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
会上,棉纺厂的厂长郭玉安汇报了棉纺厂经营状况、困难以及对于改制的想法。
焦嵩从听到郭玉安汇报说想要政府继续补贴的时候就意识到棉纺厂并有改制的欲望,相反,郭玉安还想继续工厂经营下去。
张雅茹听完了郭玉安的汇报,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问起会议室各位在座各位与会人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看到对面棉纺厂的人都摇头摆手,
问到焦嵩时,焦嵩看向了肖岚,肖岚微笑颔首,并且虚托了一下手。看到这里,焦嵩知道是领导是想借他的口说出来国企改革。想了想,还是把自己写调研文章时候的感悟说了出来。
“那我就发表一下本人不成熟的意见,抛砖引玉。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
然后焦嵩清了清嗓子,说道,“目前,从各项数据来看,国有企业仍然是商水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现在国企经营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第一个就是效率问题,主要有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效率低下。第二个就是企业市场意识不强,市场竞争力不强……”
等焦嵩发言结束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将近10分钟。期间棉纺厂厂长郭玉安几次想打断都被张雅茹用眼神制止了。
听完焦嵩的发言,张雅茹说,“敢于发表意见,虽然不成熟,但是也不失为一个思路。”
接着,张雅茹又让其他人发发言。但是有焦嵩的美玉在前,其他人的发言都如同嚼蜡。
所有人发言结束后,张雅茹目光扫过对面的棉纺厂领导们,说道,“国企改革必须推进,但是咱们都改革不能牺牲工人的利益,不能让为企业辛苦一辈子的兄弟姐妹们吃亏。”
然后对着厂长郭玉安说道,“玉安啊,市政府就算给你资金,咱们棉纺厂就能起死回生么?生产制度、管理制度不改革,不提高效率,怎么去和市场上灵活多变的民营企业竞争?产品卖不出去,拿什么给大家发工资?”
张雅茹指着焦嵩说道,“刚才这个小焦同志分析道很清楚,改了、棉纺厂还有机会;不改,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知道你舍不得棉纺厂,可是总要考虑一下一万多张要吃饭的嘴啊!回来你好好想想吧。”
说完张雅茹一行就起身离开了座谈会,乘车回到了市政府,并没有在棉纺厂吃饭。
临到中午的时候,肖岚找到了焦嵩,让中午陪着张市长一块去食堂吃顿简餐。
听到这个消息的焦嵩心情十分大激动,也很忐忑。激动是因为自己已经走进了张市长的视野,忐忑是因为焦嵩不晓得张市长和肖岚对他有什么看法没有,毕竟自己耍了一些手段。
等到了食堂,看见张雅茹已经在那里坐着了。饭菜很简单,四菜一汤,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鸡蛋番茄和烧青菜,再加上米饭,就是三人中午的伙食。
肖岚和焦嵩落座后,张雅茹说道,“小焦,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点了几道日常小炒。”
焦嵩赶紧回答道,“谢谢张市长!我不挑食,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
张雅茹笑道,“好了,赶快吃饭吧。”
三人边吃饭边聊天,张雅茹像对小辈一样,给焦嵩夹菜,这让焦嵩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吃饭的时候三个人吃饭并没有聊很多,大部分都是一些日常生活,待到吃完饭了,张雅茹让焦嵩和肖岚跟她散散步,肖岚跟在后面。
焦嵩知道重头戏来了。两人漫步在市政府对林**,凉风习习,柏油小道刚刚洒过水,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张雅茹看着路面,对焦嵩说道,“小焦,你对国企改革下一步的措施有什么看法?”
焦嵩正色道,“国企已经走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现在改制不仅仅是单纯的让企业进入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国企参与国内市场的搏杀,为未来加入国际竞争做准备。连民营企业都竞争不过,如何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张雅茹说道,“现在谈论在国际上竞争还为时过早吧?国家到现在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上被卡的很严格。”
焦嵩想了一会,组织了一下语言,“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加入,但是终有一天是会加入的。因为国内市场规模庞大,欧美国家国家都垂涎欲滴,将来为了得到市场,必然会让我们国家进入世界经济圈。这样,才能让他们都产品进入我们国家,才能通过剪刀差对我们的资源进行掠夺。”
舔舔嘴唇,焦嵩继续说道,“以今天考察的棉纺厂为例,如果将来进入国际市场那么这样的企业根本没办法得到竞争优势。因为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缺的不是钱,也不是市场理念,而是企业发展理念。”
张雅茹问道,“发展理念?说说缺少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焦嵩回答道,“追求利润的经营理念,合理运用资金的现代财务理念,更重要的是缺少创新的理念。比如融资,早上在郭厂长还期望政府能给担保贷款,这就是缺少现代财务意识到表现。完全可以通过资产剥离,建立子公司,把优质资产打包上市,虽然会很漫长,但是通过股市获得容易比银行贷款要更方便。”
张雅茹说道,“那你认为国企改革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焦嵩说道,“那我就说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改革分三步走,首先,明确改革产业领域,抓大放小。其次,政企分离,政府设立新部门并做好国有资产的的监管和保值增值,企业自主经营。最后,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张雅茹想到一个问题,继续问道,“企业那么多职工要怎么办?”
焦嵩想了老半天,也没有个思路。因为机构庞大臃肿的国企要增加效率,必然会出现减员问题,职工分流安置在所难免,而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增加很多社会问题。想要两全其美,难啊!
张雅茹看了看焦嵩,见他没有好的想法和思路,她也感叹道,“国企改革若是能兼顾职工利益,那么改革的阻力会减少很多。”
焦嵩回答道,“但是如果不进行身份置换,那么企业怎么才能提高效率啊?”
张雅茹说道,“与民营企业相比,国企最困难的莫过于人员的安置。这就看政府要怎么处理了。如果能再有几个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企业就好了,这样职工安置就不成问题了。”
焦嵩说道,“张市长,请让我思考一段时间,我一定能拿出来一个解决思路。”
张雅茹回答道,“这个不着急,国企改革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也可以咨询一下你的导师,多借鉴一下。回来就跟着我去参加调研吧!”说完,转身跟肖岚说道,“以后关于国企改革的工作,让小焦参与一下,年轻人,思路开阔,就算意见不成熟,也是可以借鉴的。”
肖岚恭敬的对张雅茹说道,“好的,张市长。我记住了。”
然后,张雅茹对焦嵩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我等着你的报告。”
焦嵩连连点头,目送张雅茹向常委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