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6000000037

第37章 寻找世纪良方(4)

而且在元老、贵族和保民官之间,权力争斗、尔虞我诈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暗杀手段也是家常便饭。恺撒不甘于仅仅做“保民官”,打算称帝,结果被元老们所杀。对于恺撒,这是悲剧;而对于一个古国的民主制,即是迫不得已。只要人类的历史仍处于封建制度的历史时期,民主即使制度化了,也无法保证国家的公权力不被权力欲极大的人个人化。

又比如拿破仑……

(3)

古罗马帝国后来形成了意大利公国。由于这个公国曾有过以上历史经历,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实属必然。那时的意大利,资本主义已见端倪,资产阶级已经产生。任何一个新阶级都必然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的阶级。资产阶级不屑于仅仅充当封建贵族阶级文化的“异己继承者”,对于劳动人民的大众文化又看不上眼,所以备感文化饥渴。如果不能尽快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那么将不但在文化方面被封建贵族阶级所蔑视,也会被劳动人民所讥笑,这是意大利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的初衷。

只要有阶级存在,文艺就既不但注定具有阶级的形式特征,也注定具有阶级的思想色彩。复兴来复兴去,不同于封建贵族阶级的文艺产生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想也悄然形成。像孔子“克己复礼”是由于有一个周天朝的“样板”存在过一样,意大利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也是由于有一种古罗马的民主制曾存在过。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想一经形成,资产阶级的革命行动随之发生。那一行动之目的在于颠覆帝制。肩负那一使命的群体叫“党”,具体说是“烧炭党”,因为他们经常装扮成贩卖炭的脚夫进行串联,凝聚力量。

《牛虻》中的主人公亚瑟后来便是烧炭党人。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小说《法尼娜·法尼》,内容写的便是一位意大利贵族小姐与一名青年“烧炭党”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司汤达曾作为法国的外派官员在意大利生活过多年。文艺复兴的接力棒一经传到法国,于是演变为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的革命随之在法国全面爆发。民主是需要用血来换的。法国资产阶级流不起那么多血,便将平民阶级鼓动起来,和他们一起造反。平民阶级对于造反这类事一向很来劲儿,资产阶级反而被吓着了,就反戈,再与封建贵族阶级联合起来,镇压平民阶级的造反。封建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平民阶级,三方面都死人无数;三方面人的手上,都交错沾染了别的两方面的鲜血。比起来,平民阶级所流的血最多。人类用血浇铸出了一部《人权宣言》,它使人类的血总算没白流……

(4)

民主对于人类而言,只有在西方的启蒙运动之后才牢固地确立了其文明意义。

封建的王朝统治最长的也不过二三百年,还要依赖于封建专制的手段。其不可持续,已无需证明。

人类希望借民主政体,以使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最大程度地享有公民权——人权。

这一种可能性,也已无需证明。故民主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全人类的精神生命。

在独裁的、专制的政体和泛民主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状态之间,民主的管理方式,无论对于哪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幸而人类已经进入了理性时期,较能够靠理性包容各种民主制度的差强人意之点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子替封建帝王们所出的这一统治招数是最阴损的,也是今日之中国人最应予以唾弃的。

归根结底,民主乃是使一个国家在思想上不沉睡的“脑白金”。近代的中国之所以长期落后而不自知,首先就是由于统治者的卑鄙,致使国人在思想上集体睡着了。所以我们这一头“东方睡狮”,当年被外国人用大炮来轰,起初却仍一眼开一眼闭,半醒不醒……

6.权力与美学

依我浅见,权力与美学之间,大约是有些关系的。君不见,古今中外,人类为权力不是设计了不少象征么?王冠、王杖、王宫或皇宫,是也;专车、专列、专机,是也。中国古代的“乌纱帽”,是官居几品的象征。而中国古代的官员们一旦被定了罪,便会被当即摘去乌纱。玉玺和官印自然更是权力的象征。现在中国的官员们比起古代的官员们,不必再操心的一件事那就是——免去了守印之累:官印已不再叫印,叫名章,叫公章。名章就是名章,并不能单独当了公章来用的;丢失了,再刻一枚就是。而公章,由专人保管;丢失了,作一次内部的或报上的声明就是。即使被盗用了,一般也不至于将责任直接追究到官员头上,而由保管者承担。但在古代,官丢了印,那对于他可是件天大的事,只有高官,“行政待遇”方面才配有“护印”官之类的专职服务人员。

依我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人,无不生活在权力制约之下。“统治者”、“公仆”、“领导”……当然,也不只是叫法不同了,权力性质变了。“公仆”或“领导”与“统治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往往为所欲为,而前者必须接受监督。现在全世界的官都害怕同一件事,那就是揭发检举。

正是在此点上,我认为权力和美学发生了关系。

我认为相对权力,民主和监督不但是政治话语,其实也是美学话语。权力是一柄双刃之剑。它足以使也很容易使权力拥有者的人性和人格异化,结果经由权力,往往伤害了并且异化人们的人性和人格。世界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之下,美好又从何谈起呢?

为了使更多的普通人都能够感觉到世界毕竟是美好的,少数人拥有的权力必须合法产生。为了使一切权力拥有者的言行也受到制约,那么必须赋予一切普通人监督他们的权力。人类的社会既不能处于没有权力的局面,又不能允许少数人通过权力变为人上人,便自然而然产生出对于权力从形式到性质所寄托的种种合乎公愿的理想。而凡赋理想之事,皆附美学内容: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为地占者不能成土,为禄仕者不能成政。”“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中国古代先贤先哲们关于权力的那些思想,多么美好啊!如是,则权力拥有者是“美人”也,则权力本身亦美矣。只不过,在以王权为全社会的权力基础的古代,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权力阶层根本不可能达到那么理想化的程度,权力本身也不能。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我们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有些什么不好的东西舍不得丢掉呢?”

众所周知,以上都是毛主席生前庄庄重重讲过的话。对于权力,健全的政治体制和成熟的经验,与思想理念是同等重要的。

这一种形式和性质的统一,在美学上,当可曰为“和谐美”。不和谐,则权力被人异化,人反过来异化权力,皆难“美”矣。

今天,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已经比从前健全多了,司法体制也比从前健全多了,并且在继续改革进步着。因而今天,对于权力,我们有了对被赋予权力的人和权力本身,寄托更加符合美学原则的希望。广泛的人性认知水平是美学的基础。我们希望代表权力的人和权力本身更美好些,也就是希望它和他们更智慧些,更仁慈些,更经验丰富些,从而更人性化一些。

智慧、仁慈、平等、公正,明智、克己奉公的精神,无怨无悔的责任,丰富的经验和雄辩的风采以及幽默的方式,我以为,一个人他个人的品质美点越多,越具有人格之魅力,当他被赋予权力之后,那一种权力也就会变得像他本人一样,成为别人愿意自觉服从的权力,而不是反过来;同样道理,若我们对权力本身产生的方式,被赋予的仪式,行使的范围和受监督的前提思考得越周到,越符合公愿,它就越接近着是一种体现我们人类“思想之类”的“东西”,而即使某个并不优秀的人拥有了它,也或许由于它的要求渐渐变得优秀起来。起码,不至于变得恶劣。最后我认为,迄今为止,人类一切关于权力的文明的进步的思想成果,都是大体上符合美学原则的思想成果。而“权力美学”,这一定是将来有人会深入研究和总结的一门政治学科。

7.与欲望兵团打个平手的一辈子

人生伊始,原本是没有什么欲望的。饿了,渴了,冷了,热了,不舒服了,啼哭而已。那些都是本能,啼哭类似信号反应。人之初,宛如一台仿生设备——肉身是外壳,五脏六腑是内装置,大脑神经是电路系统。而且连高级“产品”都算不上的。

到了两三岁时,人开始有欲望了。此时人的欲望,还是和本能关系密切。因为此时的人,大抵已经断奶。既断奶,在吃喝方面,便尝到过别种滋味了。对口感好的饮食,有再吃到、多吃到的欲望了。若父母说,宝贝儿,坐那儿别动,给你照相呢,照完相给你巧克力豆豆吃,或给你喝一瓶“娃哈哈”……那么两三岁的小人儿便会乖乖地坐着不动。他或她,对照不照相没兴趣,但对巧克力豆豆或“娃哈哈”有美好印象。那美好印象被唤起了,也就是欲望受到撩拨,对他或她发生意识作用了。

在从前的年代,普通百姓人家的小小孩儿能吃到能喝到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偶尔吃到一次喝到一次,印象必定深刻极了。所以倘有非是父母的大人,出于占便宜的心理,手拿一块糖或一颗果子对他说:“叫爸,叫爸给你吃!”他四下瞅,见他的爸并不在旁边,或虽在旁边,并没有特别反对的表示,往往是会叫的。

小小的他知道叫别的男人“爸”是不对的,甚至会感到羞耻。那是人的最初的羞耻感,很脆弱的。正因为太脆弱了,遭遇太强的欲望的挑战,通常总是很容易瓦解的。此时的人跟动物是没有什么大区别的。人要和动物有些区别了,仅仅长大了还不算,更需看够得上是一个人的那种羞耻感形成得如何了。

能够靠羞耻感抵御一下欲望的诱惑力,这时的人才能说和动物有了第一种区别。而这第一种区别,乃是人和动物之间的最主要的一种区别。

这时的人,大约已五六岁了。五六岁了的人仍是小孩儿,但因为他小小的心灵之中有羞耻感形成着了,那么他开始是一个人了。

如果一个与他没有任何亲爱关系可言的男人如前那样,手拿一块糖或一颗果子对他说:“叫爸,叫爸给你吃!”那个男人是不太会得逞的。如果这五六岁的孩子的爸爸已经死了,或虽没死,活得却不体面,比如在服刑吧——那么孩子会对那个男人心生憎恨的。

五六岁的他,倘非生性愚钝,心灵之中则不但有羞耻感形成着,还有尊严形成着了。对于人性、羞耻感和尊严,好比左心室和右心室,彼此联通。刺激这个,那个会有反应;刺激那个,这个会有反应。只不过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人性感想。

挑逗五六岁小孩儿的欲望是罪过的事情。在从前的年代,无论城市里还是农村里,类似的痞劣男人和痞劣现象,一向是不少的。表面看是想占孩子的便宜,其实是为了在心理上占孩子的母亲一点儿便宜,目的若达到了,便觉得类似意淫的满足……据说,即使现在的农村,那等痞劣现象也不多了,实可喜也。接着还说人和欲望的关系。五六岁的孩子,欲望渐多起来。欲望说白了就是“想要”,而“想要”

是因为看到别人有。对于孩子,是因为看到别的孩子有。一件新衣,一双新鞋,一种新玩具,甚或仅仅是别的孩子养的一只小猫、小狗、小鸟,自己没有,那想要的欲望,都将使孩子梦寐以求,备受折磨。

记得我上小学的前一年,母亲带着我去一位副区长家里,请求对方在一份什么救济登记表上签字。那位副区长家住的是一幢漂亮的俄式房子,独门独院,院里开着各种各样赏心悦目的花儿;屋里,墙上悬挂着俄罗斯风景和人物油画,这儿那儿还摆着令我大开眼界的俄国工艺品。原来有人的家院可以那么美好,我羡慕极了。然而那只不过是起初的一种羡慕,我的心随之被更大的羡慕涨满了,因为我又发现了一只大猫和几只小猫——它们共同卧在壁炉前的一块地毯上。大猫在舔一只小猫的脸,另外几只小猫在嬉闹,亲情融融……回家的路上,母亲心情变好,那位副区长终于在登记表上签字了。我却低垂着头,无精打采,情绪糟透了。

母亲问我怎么了。我鼓起勇气说:“妈,我也想养一只小猫。”母亲理解地说:“行啊,过几天妈为你要一只。”

母亲的话像一只拿着湿抹布的手,将我头脑中那块“印象黑板”擦了个遍。漂亮的俄式房子、开满鲜花的院子、俄国油画以及令我大开眼界的工艺品全被擦光了,似乎是我的眼根本就不曾见过的了。而那些猫们的印象,却反而越擦越清楚了似的……不久,母亲兑现了她的诺言。

而自从我也养着一只小猫了,我们的破败的家,对于学龄前的我,也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家了。欲望对于每一个人,皆是另一个“自我”,第二“自我”。它也是有年龄的,比我们晚生了两三年而已。如同我们的弟弟,如同我们的妹妹。如果说人和弟弟妹妹的良好关系是亲密,那么人和欲望的关系则是紧密。良好也紧密,不良好也紧密,总之是紧密。人成长着,人的欲望也成长着。人只有认清了它,才能算是认清了自己。常言道:“知人知面难知心。”知人何难?其实,难就难在人心里的某些欲望有时是被人压抑住的,处于长期的潜伏状态。除了自己,别人是不太容易察觉的。欲望也是有年龄阶段的,那么当然也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和生命末期。

儿童期的欲望,像儿童一样,大抵表现出小小孩儿的孩子气。在对人特别重要的东西和使人特别喜欢的东西之间,往往更青睐于后者。

当欲望进入少年期,情形反过来了。伊朗电影《小鞋子》比较能说明这一点:全校赛跑第一名,此种荣耀无疑是每一个少年都喜欢的。作为第一名的奖励,一次免费旅游,当然更是每一个少年喜欢的。但,如果丢了鞋子的妹妹不能再获得一双鞋子,就不能一如既往地上学了。作为哥哥的小主人公,当然更在乎妹妹的上学问题。所以他获得了赛跑第一名后,反而伤心地哭了。因为获得第二名的学生,那奖品才是一双小鞋子……明明是自己最喜欢的,却不是自己竭尽全力想要获得的;自己竭尽全力想要获得的,却并不是为了自己拥有……欲望还是那种强烈的欲望,但“想要”本身发生了嬗变。人在五六岁小小孩儿时经常表现出的一门心思的我“想要”,变成了表现在一个少年身上的一门心思的我为妹妹“想要”。于是亲情责任介入到欲望中了。亲情责任是人生关于责任感的初省。人其后的一切责任感,皆由而发散和升华。发散遂使人生负重累累,升华遂成大情怀。有一个和欲望相关的词是“知慕少哀”。一种解释是,引起羡慕的事多多,反而很少有哀愁的时候了。另一种解释是,因为“知慕”了,所以虽为少年,心境每每生出哀来了。我比较同意另一种解释,觉得更符合逻辑。比如《小鞋子》中的那少年,他看到别的女孩子脚上有鞋穿,哪怕是一双普普通通的旧鞋子,那也肯定会和自己的妹妹一样羡慕得不得了。假如妹妹连做梦都梦到自己终于又有了一双鞋子可穿,那么同样的梦他很可能也做过的。一双鞋子,无论对于妹妹还是对于他,都是得到实属不易之事,他怎么会反而少哀呢?

同类推荐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热门推荐
  • 仙缘之朝天阙

    仙缘之朝天阙

    她说,如果你敢伤害我一分,我便转身离开从此天涯不相见!他说,我很高兴,你还在。她说,如果你敢伤害我十分,我便亲手持剑定将你千刀万剐!他说,我很高兴,你爱我。归来,承诺,仙缘,复仇,孰真孰假?孰是孰非?时隔五百年的恩怨情仇,众神与众妖的力量博弈,仙者与凡人的骄傲与劫难,苍苍大地上风云激荡。一句承诺,何人记得?几声思语,说与何人听?一曲朝天阙,千古人事水空流。
  • 那些不回头的岁月

    那些不回头的岁月

    没有人/能贯穿生命的始终/人生中/总有一段路程/要你独自行走……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
  • 友谊之路的艰难

    友谊之路的艰难

    几个人因一次偶然的机遇中相聚在一起,成为了朋友,但这段友谊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这段友谊是否能继续下去?
  •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法少女小圆之命运的逆转

    魔法少女小圆之命运的逆转

    沙耶香、小圆、杏子即将复活,复活后发现自己失去了记忆……没有人能理解焰的痛苦,焰已经被封所在了焰自己的世界里……小圆、沙耶香、杏子能想起一切吗?她们能拯救被封锁的焰吗?就在小圆要想起来的时候,焰突然消失了……而格式化的圆什么也记不清!就在这时,麻美复活了。麻美记得清一切,与小圆慢慢讲解……小圆想起来了,曾经的朋友、曾经的同学、曾经的战友……听说焰已经被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急忙去找丘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焰已经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命运能否逆转?小圆能改变这一切吗?焰能否复活?
  • 永生轮回

    永生轮回

    本以为不在世间的神佛,为何又重新回到了世间。神仙为何会在泣血,佛主为何不再慈悲,而操起尖刀……这一切都尽在永生轮回之中。
  • 记忆

    记忆

    何冉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在一个下雨天和别人走了,她那时还只5岁,和她爸爸两个人相依为命,而她因为妈妈的离去而得了抑郁性神经症,开始因为恨而活……很冷。真的很冷。那个雨天,妈妈两次抛下我的雨天,毫不留情的从我身边走过,不顾我哭哭的哀求,从我手中挣脱掉的,妈妈。一样的雨,一样的天空,一样的,如此寒冷。她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抛下我!怎么可以!!怎么可以!!一切都显得那样的静谧,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但是,有些东西已经变了。像碎掉的玻璃,回不去了。永远都,回不去了。我亲爱的妈妈,这些,你可知道?我变成这样,你可知道?这一切,都是您给我的,这样的疯狂,如果您知道,可会害怕?可会内疚?
  • 逆爱男神:爱你始终如一

    逆爱男神:爱你始终如一

    "何静优!过来帮我捶背!”“何静优!过来帮我按摩!”“何静优!帮我把衣服裤子洗干净!”恩怨情仇,女子背叛了自己的男友,遭世人唾弃,最后轮落到为前男友打工的下场?真是可笑至极。工作中,他百般挑剔,甚是让她从随从变成奴隶?女子苦不堪言,有苦无处说?时间久了,彼此默默的发现,原来他(她)一直都是原来的她(他),从未变过,只不过让时间埋没在沙漏里,真爱……始终会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 将与君心

    将与君心

    难道皇上不应该是什么唯我独尊的吗,为什么到了他却要逃婚,开玩笑的吗?不想娶女的也没说要和男的那样吧,给朕解释解释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