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革命对雨果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51年,他参加了反对拿破仑·波拿巴的起义,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在流亡期间,雨果完成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小说通过贫民冉阿让的悲惨遭遇,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前后的法国革命斗争和社会生活,用活生生的事例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下穷苦人的悲惨生活。《悲惨世界》是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的作品。小说还没有出版,就已经被译成了9国文字,震动了欧洲和美国。
1881年2月26日,60万巴黎人在雨果的窗前游行。庆贺他的80寿辰。1885年,雨果在巴黎逝世,法国为他举行了国葬,送葬的人多达上百万。
巴黎公社
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巴黎人民爆发革命,推翻第二帝国。胜利果实却落入资产阶级共和派右翼和帝制派奥尔良党人之手,成立了“国防政府”。1871年2月17日,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28日签订法德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巴黎民众纷纷要求成立公社,以监督政府。3月15日,国民自卫军251个营队的代表选出中央委员会。3月18日晨,梯也尔政府出动军队袭击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417门大炮,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员。从而触发武装起义。当晚国民自卫军控制巴黎所有政府机关和塞纳河上的桥梁。梯也尔政府成员及其军队、警察和官吏仓惶出逃凡尔赛。3月26日巴黎进行选举,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逃到凡尔赛的梯也尔同俾斯麦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法兰克福条约》,梯也尔在普军的帮助下很快对巴黎形成了包围。巴黎公社在与敌人经过几昼夜的奋战后,由于内奸的策应,梯也尔率军闯进巴黎。为保卫公社政权,公社战士奋起抗敌,他们在街道和广场筑起街垒,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最后,因为寡不敌众,在公社战士坚守的最后一个街垒陷落后,梯也尔占领了巴黎。
梯也尔重新统治巴黎后,随即开始进行疯狂的血腥屠杀,整个巴黎一片白色恐怖。先后有3万人被屠杀,被逮捕监禁的有5万多人,其中有许多人被流放异乡,还有成千上万的公社社员被迫逃出国外,巴黎居民一下减少了10万人左右。很多街道住宅都无人住,很多行业在巴黎绝迹多年。
在巴黎五月流血周的第二天,公社诗人、坚强的战士鲍狄埃怀着对阶级敌人的无比愤恨和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在敌人的死亡威胁下创作了一首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诗篇——《国际歌》。后来。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为《国际歌》谱上曲,从此,这首无产阶级的战歌传遍世界,成为无产阶级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号角。
巴黎公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第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思。这次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沉重地打击了资产阶级,也为以后的无产阶级斗争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南北战争
18世纪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由资产阶级与种植园奴隶主联合执政。但是两方面都各行其道:美国南方在种植园经济基础上发展黑奴制,而北方则发展了资本主义的自由雇佣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到了19世纪中叶,这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1860年,以呼吁维护联邦统一、反对奴隶制扩张而著称的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届总统。南方奴隶主感到大权旁落,于是开始制造分裂,蓄意发动叛乱。南部蓄奴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并于1861年2月8日联合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简称“南部同盟”)政府,定都里士满。另选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制定宪法,公开分裂国家。4月12日,南方叛军炮击联邦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公然挑起国内战争。4月15日,林肯被迫宣布南方为叛乱州,征召7,5万名志愿军,为恢复联邦统一而战。
战争初期,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使北方一度失利。为了鼓舞人民的参战热情,林肯政府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1862年5月颁布了《宅地法》;9月又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这些法令都大大提高了工人、农民和黑人的参战积极性。此后,战争开始逐渐利于北方。
1863年,北方在军事上出现转机。同年7月1日北方最高统帅格兰特水军取得葛底斯堡大捷,成为内战的转折点。战争的主动权转到北方军队手中,北方军队开始转为反攻。1865年4月,南部联军战败投降,内战结束。南北战争维护了联邦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障碍,使美国迅速赶超英、法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废除了罪恶的黑奴制。马克思称他为英雄,与华盛顿齐名。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美国肯塔基州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林肯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加起来不到1年。但他渴望获得知识,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靠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1830年,林肯随父母迁居伊利诺斯州后,开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他做事认真,获得了“诚实的亚当”的美名。1832年,林肯在一篇文章中宣布他将跨入政界,参加伊利诺斯州议员的竞选。他的演说很成功,在他所属的选区名列前茅,但在全县的竞选中落选。
1834年,林肯终于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并连续4次连任。1836年,他通过考试获得了律师资格。做律师不久,他和美丽的玛丽结婚并有了三个孩子。
林肯踏上政界之际,正值美国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奴隶主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之时。1854年,共和党成立,林肯很快成为这个新党的领袖。1857年,他在竞选参议员时发表了著名演说《家庭纷争》,主张联邦的统一必须维护,奴隶制必须停止扩张。他的演说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愿望,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愿,林肯的大名很快就传遍了全国。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宣布脱离联邦。1861年2月4日,南方宣布脱离联邦的7个州的代表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集会,组成一个独立国家,简称“南部联盟”,推选大奴隶主杰·戴维斯为总统,公开扯起分裂的旗帜。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职,4月12日,南方军队向联邦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开炮,内战爆发。尽管联邦政府在军事工业、人力和道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战争初期,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联邦军却连连失利。1862年9月,林肯起草了《解放黑奴宣言》,并在次年的1月1日正式颁布。宣布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这个法案大大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成为北方军逆转战场形势的重要转折。
1864年11月,林肯竞选连任成功。1865年4月9日,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结束,它标志着奴隶制的彻底崩溃。但是战争的胜利并没有消除蓄奴势力对林肯的仇视,在南方军宣布投降的第五天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里看戏时。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枪手蒲斯刺杀,享年56岁。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在美国独立之后不久,随着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也开始了摆脱西班牙殖民者统治的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于1791年8月爆发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不足2万人的海地起义军在杜桑·卢维杜尔等杰出领袖的领导下,与广大黑人和混血人种一道,经过12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法国、西班牙和英国,赢得了民族解放和独立。181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告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起义首先爆发在墨西哥矿区瓜那华托镇,但是起义军在建立政权后,没有提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经济纲领,而且起义政权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后来西班牙依靠神圣同盟的帮助,加强了对殖民地的镇压。墨西哥起义领导人莫雷洛斯被捕牺牲。但墨西哥人民仍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824年成立墨西哥共和国。
南美北部地区的独立运动领袖西蒙·玻利瓦尔于1816年解放委内瑞拉后,接着于1819年12月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自任总统。1821年,厄瓜多尔宣布独立,加入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南美洲北部沿海地区和安第斯山一带全部解放。
在拉普拉他地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于1821年5月爆发了起义。随后,巴拉圭、乌拉圭等地纷纷发动起义。于1816年建立独立的“拉普拉他联合省”。1826年,联合省改组为阿根廷共和国。1818年,阿根廷民族英雄何塞·圣西丁率领起义军解放智利。1823年,玻利瓦尔率军进人秘鲁,于1824年6月在胡宁平原大败敌军。12月9日,在阿亚库乔的决战中,革命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接着,革命军乘胜东进。1825年8月25日,上秘鲁宣布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上秘鲁改名为玻利维亚。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军最后的残余力量投降。至此,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全部垮台。
巴西则是通过另一条途径走上自立的道路。1807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占领了葡萄牙本国,葡萄牙国王逃到巴西避难。葡萄牙王室在巴西实行重税政策,1816年又发动入侵乌拉圭的战争,这激化了人民的反抗情绪。1822年9月7日,彼得罗宣布巴西独立,自立为皇帝。但是,独立后的政权依然保留着种植园奴隶制度。后来,巴西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889年推翻帝制,建立了巴西联邦共和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50年代,随着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于是以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随后,英法两国即策划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以法国神父马赖在广西西林从事非法活动被杀事件作为侵华借口,英国则制造了一个“亚罗号”事件。1857年9月,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统率海陆军来到香港。10月,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也率兵到达。12月中旬,英法联军5000余人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29日占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等人投降敌人,在英法监视下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1858年4月,英法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联军发动进攻。大沽炮台在经过顽强抵抗后失陷。英法舰队随即溯白河(即海河)而上,到达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团,立即派大学士桂良等赶往天津议和。在英法的威吓下,桂良于6月下旬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可耻的卖国条约——《天津条约》。
1859年初,英、法政府分别任命普鲁斯和布尔布隆为驻华公使。6月中,英法公使率军舰到达大沽口外,拒绝清政府从北塘登陆的指定,蛮横地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换约。6月25日,英法军舰向大沽炮台发动进攻。经过整顿的大沽守军奋起反击,击沉击伤英法兵舰十余艘,毙伤侵略军四、五百名。英法联军狼狈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权代表额尔金和葛罗率大批军队再度开到中国。5月下旬,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初,法军占领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21日改陷大沽炮台,24日占领天津。清军退守张家湾、通州(今通县)一线。9月9日,联军向通州推进,21日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次日,咸丰皇帝仓惶逃往热河。10月初,联军占领圆明园,在恣意抢劫破坏之后,又放火焚烧,一座世界上最瑰丽多姿的宫苑杰作就这样毁于英法侵略军之手。13日,北京留守当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门,联军兵不血刃控制了北京城。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亲王奕沂与英、法代表先后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
日本明治维新
公元19世纪中叶。日本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与侵略者相勾结的幕府政权,因此,中下层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势力兴起了“倒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