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2500000022

第22章 嘉州画院(1)

煞费苦心 创办画院

1979年开春,李琼久便着手筹划嘉州画院。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尚无民办文化社团首例。李琼久甘冒风险创办画院,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其一,栽培弟子。在画院成立前后,李琼久一再强调:“我们办画院,就是为了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写生,边学习边创作,搞学术活动,最终是拿作品说话。”并说:“师母也一再交代我要关照学生,考虑他们的前途。”

其二,断子绝孙之痛,让他甚为孤独,此时更需要朋友相伴弟子绕膝。正如吴耀回忆所说:“李老当时不去北京,省委书记杨超请他去成都,到省诗书画院当副院长他也不去。他自己搞个嘉州画院,和朋友弟子们一起游玩、画画、写生,自由自在,当然潇洒。”

其三,集中活动,开展学术交流。自1962年接收弟子以来,要组织一次集体写生、创作活动非常困难。平时常去的,是城南清华瓷厂,有时也在大佛寺、乌尤寺小小的斗室中,这样长期漂来漂去地“打游击”也不是办法,应当有自己的“基地”。再则,要组织跨省区的写生或学术交流活动,带一帮人出去,名不正言不顺,需要有一个合法的学术组织,出师有名。

好不容易才落实政策,解决了自己的饭碗问题,对身无分文、一穷二白的李琼久来说,办一个文化机构,完成一项群体事业,谈何容易!创办画院,有三个必备条件:经费,场地,官批。比起经费和场地,最难的是“官批”。

此时,李琼久唯有将希望寄托在热心支持艺术活动的黄高彬身上。

黄高彬比李琼久小几岁,中学文化,凭借城市贫民出身和党员的优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调任乐山县文化馆馆长。此后,无论升迁何职,“黄馆长”便成为大家对他的尊称。黄高彬谦和良善,为人热情大方,与社会各阶层打交道游刃有余,简直就是个天生的“外交家”。自任文化馆领导后,对书画艺术的喜爱与日俱增,十分尊重新老画家,尤其对李琼久关怀备至。到大佛寺文管所当所长后,经营得井井有条,特别善于利用大佛寺这个对外接待窗口,热情接待来自省内外写生、考察的文人墨客,收藏了如郭沫若、陈子庄、冯建吴、李可染、费新我、程十发、关山月等国内一大批书画名家的墨宝,丰富了馆藏。

李琼久要办画院,黄馆长便成为他合作的最佳搭档。

面对李琼久迫切的期盼和决心,黄馆长主动承担起责任,承诺可以利用大佛寺山上闲置的庙产,在东坡楼开辟书画活动场地,由文管所提供茶水纸笔,若有大型活动,费用则由大家均摊。“文革”刚结束不久,要通过“官批”,对黄高彬来说是个十分棘手的难题,他一面在地方官场斡旋,一面着手争取省里的支持。

李琼久的影响日益扩大,精心培养的一批弟子也羽翼渐丰,“嘉州画派”的影响在省内与日俱增,为争取省里支持,关键时刻,需要一个从中穿针引线之人,此时,他们想到了吕林先生。

河北汉子吕林,身材瘦高,脸膛黝黑,生性耿直,是个戎马出身的延安老革命,时任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版画家,尤好水墨丹青,对嘉州山水情有独钟,与黄高彬、李琼久过从甚密,尤其仰慕并推崇李琼久的艺术。得知李、黄二人的计划后,自然十分支持,并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大造舆论,二是争得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美协主席李少言的支持。吕林甘当说客,让省美协秘书长龙月高做李少言的工作,故此制定出自下而上三步走的策略:

一、在短期内组织一次《乐山中青年国画习作展》以造声势,凭实力在川内扩大影响,促成省领导的支持;

二、由黄高彬负责做好地区宣传部部长张浩和地、县两级地方政府的工作;

三、待时机成熟请李少言、龙月高来乐山考察,趁机建言。

笔者和曾经担任过画院秘书工作的温吉言先生,多次参与画院策划筹备工作。细心的温吉言有过详细日记笔录,在他所著《嘉州画院诞生纪实》一文中有如下记载:

“1979年2月15日,李琼久先生召集市中区、五通桥、夹江等地的部分学生在大佛寺座谈《乐山中青年国画习作展》有关事宜,拟向社会展出新作成果。

“1979年4月26日,省美协主席李少言,省美协秘书长、美术摄影展办公室主任龙月高,在大佛寺会见了琼久先生及其在城区的部分学生,观看了《乐山中青年国画习作展》的部分作品,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1979年5月1日,由乐山大佛乌尤文物管理所、乐山中国画习作组联合举办的《乐山中青年国画习作展》,在大佛寺东坡楼隆重开展。这次共展出琼久先生的学生盛志中、黄仲新等十九人的山水、花鸟、人物国画作品八十九幅,充分展示了以琼久先生为代表的嘉州画派的艺术风格,受到美术界和社会人士的极大关注……李少言、龙月高专程前来参观了这次画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希望琼久先生及其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第二年春节去成都开展。龙月高还在《成都晚报》发表文章,介绍此次画展的情况,首次披露了以琼久先生为代表的嘉州画派。

“1979年8月5日,琼久先生与文管所所长黄高彬,召集部分学生在大佛寺藏经楼商谈成立画院一事。琼久先生说,这次画展的成功,说明我们的作品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明年的画展是省美协交给的任务,而且要求我们在这个画展的基础上再创新作。鉴于时间紧、任务重,现在看来,没有个组织就没有凝聚力,也把大家召集不起来。少言、吕林、月高希望我们尽快组织起来,把嘉州画派的作品推向全国,与外地的画家进行学术交流。与会人员都表示应成立个组织,便于艺术创作,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并就组织形式、名称、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黄馆长说:‘这个组织要吸收有艺术造诣的人员参加,文管所的美工组归入这个组织,我把这个组织作为文管所的一个部门向市委汇报,这样有助于解决经费和活动场地问题。’在讨论到组织名称时,琼久先生说:‘我认为这个名称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问题,例如凌云书画社或嘉州画院,它除了书画创作,还包括学术研究性质。’经过大家讨论,这个组织暂名为‘凌云书画社’,暂定黄高彬为社长,李琼久为第一副社长,郭志全、黄仲新为副社长,杨允中、杨风、刘朝东为艺术顾问,积极准备明年春节赴蓉展览的作品。琼久先生在会议结束时,语重心长地说:‘少说点、多画点,让自己作品来说话,不要骄傲,少说别人的短处,要以团结为重,不要排斥其他画种,要相互帮助、相互尊重,不要搞小圈子,要为中国画发展作贡献。’

“1979年底,琼久先生再次召集部分学生在峨眉山伏虎寺商谈画院筹建事宜,经过大家认真的讨论,决定采用琼久先生提出的‘嘉州画院’这个名称……由琼久先生题书院名,成立时间暂定在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

“1980年初,李少言、吕林、龙月高下榻嘉州宾馆,琼久先生及部分学生前往拜访,并向他们汇报了嘉州画院的筹备情况,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

“1980年3月15日,嘉州画院成立筹备会在大佛寺东坡楼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乐山市委(县级市)书记刘超,乐山文馆所黄高彬、唐明中,老一辈画家李琼久、刘朝东、杨风、陈蜀樵、张志成、何康成、李龙罕、王朝翔,乌尤寺主持遍能,乐山城区美术界万一宾、毛明祥、陈烈、杨协华等及李琼久学生。

“筹备会经过民主协商,推荐出嘉州画院第一届领导班子:刘超为名誉院长,李琼久为院长,黄高彬、杨风为副院长,唐明中为秘书长。聘请遍能、朱佩君、杨允中、李世南、刘朝东、李道熙、张志成、何康成、李农罕、李方惠、万一宾、童谣为顾问。画院成员有盛志中、黄仲新、卜敬恒等二十八人。”

据温吉言珍藏的当时筹备会议原始笔录所载:1979年参加《乐山中青年国画习作展》作品八十九幅,参展十九人为:陈泽生、康汝昌、吴跃、吴熙、漆志才、杨俊、罗明波、姚文俊、徐志学、黄仲新、盛志中、郭志全、卜敬恒、何庭光、袁茂林、葛小灵、余龙、温吉言、谢光福。

首批嘉州画院成员名单:(28人)

黄仲新、郭志全、康汝昌、杨俊、温吉言、卜敬恒、罗明波、吴跃、盛志中、河川、何庭光、袁茂林、谢光福、姚文俊、杨俊奎、李忠纯、吴熙、陈泽生、许源立、周连城、苏国超、苏卜基、胡芳、李善灵、邓传贤、周吉耻、葛小灵、何可。

两年多来,经李琼久与黄高彬二人联手通力合作,不懈努力,终于在最后一次筹备大会上,在地、县两级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参与、支持下,取得了名正言顺的“官批”。

民间画院第一家

1980年春暖花开之际,3月15日的凌云山上,彩旗招展、人声鼎沸,迎来自“文革”沉寂十几年后,灵山禅院最热闹的、嘉州画院成立的日子。

同类推荐
  •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将我拉回到了在甘肃省电子计算机办公室工作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南在兰州电力修造厂CAD室为他们厂的除尘器设计与绘图开发软件,由于成绩突出,通过了省电力局的验收,并进行了软件登记,被电力部评为五小成果省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能源部信息化工程研讨会和甘肃省第一届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在他们厂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的CAD工作。继而,甘肃省成立了CAD/CAM协会,担任副秘书长的小南成了我工作的左膀右臂。本书是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总裁南振岐的个人传记。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回顾过去的日子,我吃惊地发现——令我成长的不是那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时刻,反而是在奔向这些时刻的过程中经历的风雨和体验的甘苦。这是我第一次向这么多人讲述自己走过的路,我把曾经的徘徊、忧郁、坚持和信心与大家分享,除了总结过去的岁月,更大的希望是通过我的经历为更多人,特别是年轻的朋友提供一种参考。
  • 包拯

    包拯

    本书介绍了清官包拯的事迹,内容涉及:十年奉亲行孝、千里远赴端州、筑堤排沥屯田、治瘴开凿七井、端砚只征贡数、清心堂上题诗等。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了堂惟一禅师语录

    了堂惟一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暗之国

    黑暗之国

    一个神秘身影的出现打破了杨亚鑫同学原本平静的中学生活,莫名其妙的变身,从天而降的银行存款,一段似曾相识的记忆……新的生活就此开始!
  • 君凌异世

    君凌异世

    一场任务,一位天之骄子被拉入了异世之中。本是自小便无法通灵习武的废材,本是皇城纨绔……公主悔婚,父兄战死,爷爷年迈,世间毁誉,世人冷眼……李尘是如何从四面楚歌中慢慢的爬出来,一直到大陆的巅峰。且看一代牛人穿越异世,扭转乾坤
  • 永恒之僵约

    永恒之僵约

    看了那么久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心中不知不觉有了许多幻想,怀念过去的经典,但愿我写的文章可以勾起大家的回忆!!!主角很强悍,但不是无敌,可以回味一下!
  • 魔兽战神17:开启神门

    魔兽战神17:开启神门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第一百世,战无命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为自己复仇!
  • 波娜

    波娜

    一个来自宇宙中的能量奇石,投胎到地球的四维空间里成为一个天族女孩,因为翅膀不能伸缩来到三维世界的天灵山修行院进行修行治病,由于与生俱来的能量,加上天医法师的特殊指导,她能否成为天族、灵族、人族中最为神奇的金刚法师么?她的感情最后能花落谁家呢?魔龙少年是魔还是真龙呢?敬请关注!
  • 逆仙行路

    逆仙行路

    仙路的阴谋开启,争夺宿命,逆行宿命,无奈卷入,开始争夺!
  • 流年阑珊非你不可

    流年阑珊非你不可

    年少的叶流深是伴着光环长大的天之骄子,家世,样貌样样具备。不免心高气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当遇上同样心高气傲的苏阑珊,两两生厌。两人战火一触即发,周边人唯恐祸及逃之夭夭。他却把苏阑珊堵在墙角,“我要把你的不在乎变成死心塌地”她眨了眨大眼睛“我等着”。“叶流深,你混蛋”某人又亲了亲她的嘴角,“恩,是魂淡”花开那年,叶流深最喜欢的一句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我和天使老婆一起捉鬼的日子

    我和天使老婆一起捉鬼的日子

    我叫张小凡,母亲死得早,15岁时,身为道士的唯一父亲张守明也突然得“怪病”死了。我家老头子死之前,除了把他一些降魔除妖的:法器,道符等交给我外。还交给我一张看起来很旧很旧,旧得都有些发黄的一张“羊皮纸”,而我正是因为这张古老的羊皮纸,18岁那年我遇到了,我最爱的那个“她”。魔法,道术,我们一起灭僵尸,魔鬼,吸血鬼,孤魂野鬼。
  • 域武

    域武

    希望读者能从这篇文里得到真正感动与欢乐,且读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