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期的英国已经完成了由手工向机械的过渡,并建立起来了大大小小、初具规模的工厂。仅以棉纺为例,英国本土那些建在沿河地带依靠水力驱动的纺纱机与织布机,能以人力不能企及的效率,生产出价格低到难以置信的棉纱棉布,并能保障其具有良好而统一的品质。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和产品的统一销售又进一步压低了产品的价格,而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品质更是销路的保障。而在同一时期,美国本土生产的棉纱和布匹仍以手工纺纱、织布为主要来源,在产量与人力成本上与英国产品相比,毫无竞争能力可言。
由于美国本土市场狭小,绝大多数美国“倒爷们”的海上贸易,不过是在重复着将一地的商品贩往另一地从中赚取差价而已。美国本土真正能拿出手的出产,无非是英国本土工厂所需的工业原料——木材、棉花、毛绒等。北美对于英国来说,只是一个一流的原料供应地和一个二流产品倾销地的综合体。既然杰斐逊政府已经踹开了汉密尔顿那个“建设一个工业强国”的理想,将国策定义为“不断拓展的农业国家”之上,那么这种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可以认为是美国人所追求的。而所谓的繁荣,说穿了,是建立在全美那些大大小小的“世界倒爷”之上的。
再一次和英国人濒临决裂
“和平和富裕!除此之外,这个世界还能显示什么呢?”一位以“世袭地保有者”为笔名的英国作者在1791年,就英国社会状况撰写并且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文章:
“但是,当我庆贺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具有如此不同于其他国家、如此不同于我们旧时代岛国的幸福命运时,我的欢悦却立即受到了压抑……因为我听到了街上的吵闹声。我推开楼上房间的窗户,朝下望去,看到了8个或10个粗野人手执棍棒,急匆匆地走了过去。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诚实的、眉目清秀的年轻人,看来是被他们逮捕了。我问起这件事,有人告诉我说:这是海军在抓壮丁。”
抓壮丁的事情在现在人看起来荒唐而邪恶,但那会儿毕竟不是20世纪,抓丁在那个年代里是司空见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因为在当时的旧大陆上,只要是个国家,就会在战时从平民中抓捕壮丁来充实军队解决人员缺口问题。至于被抓丁者的个人意愿,当时的政府可是没半点兴趣去理会。当然,这里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虽然当时欧洲各国都有抓丁这种传统,甚至英国陆军在战时也是抓得乐此不疲,但是风评最差的却当属海军无疑——英国海军的抓丁名声之响亮,以至于留名青史成了强征入伍的代名词,成为了当时多数英国爱国者的创伤。
然而,风评归风评,抓丁归抓丁。上面提到的那位有强烈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世袭地保有者”能做的也就是说说而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莫过于三点:
首先,因为英国海军巨大的规模和艰苦的条件,海军虽有世代服役的军官世家,但却没有多少人有兴趣去当一个普通水兵。疾病、战死导致的大量减员是家常便饭,而志愿应征者却少之又少。不靠抓壮丁强征,海军将如何维持?
其次,英国的势力在当时遍及全球,军港几乎遍及世界,同样也只有英国海军这种规模的舰队需要如此多的人员来维持。而英国海军又有别于其陆军,是一支在和平时期仍旧要维持一定规模的庞大舰队,对于人力的需求是长期的。
最后,英国法律不承认本国公民变更国籍的行为,从法律角度一律视其为非法——正所谓:生为英国人,永为英国人。而生为英国人,就有义务在必要时接受英国武装力量的“就地征募”。美国政府对英国海军的抓丁行为并非没有反应,早在1806年,国会即通过了所谓《抵制进口法》,禁止进口一些美国本土能自给自足的商品。一个月后,随着英法之间对抗的加剧,英国海军开始全面封锁欧洲和法国有关的各个港口,而这也势必将严重影响美国和欧洲的贸易。作为报复,杰斐逊政府禁止了和不列颠群岛的一切贸易,从而使得美英之间的对抗达到了顶峰。
1807年夏天,英国舰队以抓捕逃兵为名,悍然使用武力攻击并劫持美国军舰“切萨皮克”号,抓走了四个身为美国公民的年轻水兵。无疑,这一事件正戳中了美国人的G点,势必将引发全美舆论的极度高潮!
这一事件不但影响到了发生地所在的汉普顿港、诺福克港,以及北面的波士顿、纽约,甚至影响到了内陆的费城、巴尔的摩,总之这一事件引发了北美舆论的轰动效应:1艘美国军舰,在望得见美国海岸的地方居然遭到了英国海军的袭击,遭受了不小的人员伤亡不说,还被抓走了四个人?
很快,诸如被英国海军扣留船只没收货物的走私船船主,曾被英国海军强征过手下水手的船老大,在关税和临检问题上吃过英国人亏的贸易商,以及成百上千个因为老公、儿子被英国海军抓了壮丁而濒临破碎的家庭,因为廉价质高的英国货充斥市场而破产的小业主,也先后加入到了这股狂怒之中。政府一度成了众矢之的,被美国民众贴满了“不作为”、“软弱”、“漠视纳税人的人生安全”等标签,而总统杰斐逊在不久之后的国会报告中,也坦承“在最近的三年内,英国‘征用’我海员的事件已达6057件”,这种一而再再而三无视美国人民感情的征用行为,显然是对“合众国的挑衅”。
由于战争的气氛已经显现,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局面,在当年10月,杰斐逊向国会提出申请,要求拨款85万美元,以武装188艘炮舰。同时,必须立即武装3艘快速帆船,以应对当前随时可能发生的紧要状况。除了对战争的准备,杰斐逊还派遣特使门罗赴英交涉,要求英方道歉、赔偿,并调回一切在美国海域内的战舰,并应当立即停止所有强征的挑衅性行为。正在欧洲全力布置对付拿破仑大局的英国政府方面能给出的答复自不待言,一概予以拒绝。
正如上述最后一点所表述的那样,英国法律是不承认英国公民变更国籍的。因为这样,任何一个居住于海外的适龄英国人,理论上都会成为海军捕拿充军的对象。会被抓丁的也包括美国人,因为现自称“美国公民”的那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曾“生为英国人”。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尽管有1782年签署的《美英巴黎合约》的约束,双方一直没有采取任何直接的敌对行动。但在此期间,英国海军从未停止过强征美国船员入伍的行动。美国虽然自称建立于1776年,但英国却并不真正承认这种独立。既然根本不存在什么“美国人”,那么原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从英国本国的法律角度来说,仍属英国公民并受到英国法律管辖。因此他们自然就有义务为英国的武装力量服务,被抓丁和强征也是“活该”——谁要他生为英国人?
11月,局势进一步转坏,英国枢密院颁布了新的敕令:一切驶往哥本哈根港和特勒港的船只必须先行驶入英国港口付税,否则将会遭到英国舰队捕拿。身在米兰的拿破仑得到消息,当即下达了“米兰敕令”作为回敬:任何国家船只不得遵从英方敕令,否则法国舰队将对其进行捕拿。真是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门罗在回国前依照杰斐逊授予的权力,下令停泊于英国港口的全数美国船只悉数返航。在收到了特使门罗“交涉失败”的通告后,杰斐逊政府即抛出了《禁运法》(Embargo Act),并于12月18日获得国会通过,法令从1809年1月1日起至4月1日止,在这三个月内禁止一切美国船只驶离本国海域前往外国港口。共和派政府希望借此使美国船只避免被捕获、毁坏,人员免于被强征入伍,竭力避免美国卷入欧洲大陆上的武装冲突中,进而威胁到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1808年,照例是四年一次的总统改选。深为政治纷争所扰的托马斯·杰斐逊已经决定追随乔治·华盛顿的步伐,不再谋求连任。于是,已经当了八年国务卿的共和派二号人物詹姆士·麦迪逊,毫无悬念地被选为第四任总统。杰斐逊走了,他在上任之初曾许诺给美国带来“政治和解”以及繁荣而富足的生活,但在他走的时候,留给美国人民的只是一个晦明不定的未来。美国和英国在巴黎和约上凝结的疤痕已经开始破裂,这道旧伤开始流血,看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战云密布
杰斐逊在离任前干的最后一件事情,是要求“严厉地执行”《禁运法》,并且向国会再三呼吁将法案再延长3个月时间。不过他的意愿恐怕很难得到尊重,因为这严重损害了部分纳税人的利益。至于《抵制进口法》更是早已成为笑柄,因为伴随这一法案到来的不是进口的终止,而是走私的猖獗。
马萨诸塞、罗德岛、康涅狄格、纽约这四个州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对外贸易,虽然此前来自这几个州的代表在屈辱感和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同意了为期3个月的禁运行动,但假使这种行动再继续下去,那么“恐怕我们所代表的那些公民就将面临破产的下场”。至于南方以种植业为主的各州,禁运就意味着无法向欧洲特别是英国出口他们的主要产品,长此以往,种植园主们的下场也只有破产一途。在此后的一年时间内,美国的对外出口额下降了整整80%,进口额则减少了大约55%,东部沿海的各港口内一片萧条,失去生活来源的人数以千计。
当然,这种自我封锁的行为和多数决议一样,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北方的手工业者和各类业主就对此颇感欣慰。因为数年来,从欧洲,特别是英国涌来的廉价商品,已经压迫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英国织布厂使用机械纺织出来的棉布即便算上关税和跨洋运费,售价仍比美国本土生产的同类产品便宜1/4,在质量上也是只好不坏。由于1806年的《抵制进口法》,英国的便宜货在北美一度绝迹,而更因为《禁运法》的存在,南方种植园主们的收成无处可卖,被迫以低廉的价格在本土贱卖,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本土棉纱和布匹的原料价格。然而总的来说,受益者远比蒙受损失的人少得多。这招《禁运法》的效果,堪称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1809年3月1日,法案在实施了两个月后,国会以及任期只剩三天的总统杰斐逊,迫于广大“受害者”的压力,签署文件通过了撤销该法令的决议。同时,对《抵制进口法》的修改提案亦得到了通过。修改后的该法令缩小了抵制进口的范围,除了仍不允许美国商人与当时正处于交战状态的英、法两国进行贸易之外,不再限制从欧洲其他国家输入产品。
尽管指责声颇多,但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这两个貌似自残的法案却也从实质上损害到了英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是严重地损害了。
由于失去了从美国获得的廉价优质棉花,英国的纺织业面临着无米下锅的窘境。而美国的突然禁运更是加重了这种危害,并迫使英方立即做出代价不菲的应对措施。虽然南美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亦出产棉花,但其棉花出产区从产能和品质上和北美有着相当的差距,而且改从南美运输原料势必要付出更多的运费成本,如果英国的纺织业想维持产品价格不变,那么这种成本上的增加就必然会削减他们的利润。
因禁运而蒙受损失的不只是英国的工厂。失去了来自北美价格低廉的沥青与软木等必需品,英国的商船与军舰也同样面临着运转不灵的危险。防水涂料沥青以及修补、堵漏材料软木的供应不足使英国海军有类似“牙疼”一样的体验。为了合理使用减少浪费,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两种必需品被迫采取了配给制。而此前一直被用作英国船只桅杆的整棵北美白松,也因为禁运而来源中断。为了恢复供应,英方必须在加拿大另辟新的采伐场,但是在伐木场的产量足够满足英国需要之前,英国海军和造船业就必须花费多出近一倍的费用,从挪威来获得替代品。
禁运带给英国的痛苦是全方面的。来自北美价格低廉的农产品供应消失以后,英国本土的食品与基本生活品价格开始节节走高。生活支出的增加结合大量工人因为工厂缺乏原料停产而失业在家的背景,英国民间的苦楚可想而知。大多数人开始反对敕令,因为美国人的报复令他们感到难受,只有贸易商人才会拥护政府的敕令,因为敕令确实一举扫清了那些来自美国总能给出更低价格的竞争对手……
在这种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的气氛下,美国迎来了1810年的中期选举。由于联邦党人坚定而且不合时宜的亲英态度,更多的共和派进入了立法机构,联邦党所掌握的阵地进一步萎缩。新晋成为参议员和众议员的共和派,多为激进的主战派分子,他们认为,政府对于英国侵占美国领土、支持印第安人骚扰西部边境、打击美国商业的做法“已经容忍得太久了”!这群主战派自进入立法机构后,就一直大肆鼓噪将合众国的疆域向北拓展至加拿大,向南夺取西属佛罗里达。对于少数仍保持审慎态度的议员,这些年轻的北美民族主义者警告说:“如果哪个政府不能保证国民的利益并维护国民的荣誉,那么它就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不论是共和派议员还是新晋的主战派议员,他们对于英格兰的厌恶是共通的。憎恨英国人对美国无休止的侮辱,促使了这些民族主义者逐步向着共和派靠拢,而共和派及其领导者正打算用行动来证明其统治能力。而这种行动的最好体现就是——发动战争。
混乱的局面业已成形,两个利益缠绕在一起休戚与共的国家,却基于各自的偏见和一亩三分地之利,即将展开一场无聊至极的角力。而一个组织——联邦党——将不幸地卷入这场无聊的斗争,并在一片愤怒的声音中彻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