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瓷点头不止,“当然好,于人于己都方便,这个方法可以双赢。你们可以赚些银钱,山里的猎户也省得奔波劳碌。不过就是有点危险,每次进山最少要三、四个人同行才好。再有就是,这个计划其实冬天实施更好,只不过,冬天大雪封山,人要进去卖东西,可就要受大罪了。”
玉瓷用叹息的目光看着林淮,没想到这人的脑子这么灵活,连赚取差价的生财之道都被他想到了。
不过,好像也在情理之中啊,毕竟这人可是都想到用科考用书赚大钱了……赚学生的钱什么的,这可是和赚女人、小孩儿的钱一样有前途的事业啊!
“劳累受罪些倒是无妨,总比一辈子穷困潦倒要好。”林淮语气平静道:“小林村的百姓,都是穷了几辈子的老实人,不是没有赚钱的心思,可惜人都有些迂腐,也有些木讷,想不到什么好办法。这次进山卖货的事情,若是大哥知道,定是会同意的,就连大曲叔,怕是也要狠下心去闯一闯……”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卖瓷器的地方,玉瓷挑了普通的坛子买了二、三十个,后来想到林淮说的“脱贫致富”“生财之道”,就心思一动,又买了三十个。
她能帮到林淮的地方很少,但做吃食却是一把好手,不管是做果酒、果干,以及别的美味糕点、小吃等物,都非常有心得。若是可以,她也愿意默写几个做吃食的小方子,传授给小林村的百姓;再不行,就做出果酒等成品,让小林村百姓看见赚钱的曙光,再把这些方法传授给他们。
……这样一来,想必多多少少也能帮衬到小林村百姓些许。
*
林淮再次回到交赋税的站点时,时间刚好到正午。此时老王叔和大曲叔正坐在车上唠嗑,旁边还围了五、六个小林村的叔伯。
林淮大致数了数,发现排在老王叔前边的,大概还有十几户人家,轮到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而饭点也到了,收赋税的衙役也要去用饭,等他们回来继续收麦,怕是耽搁的时间更长。
“二郎回来了?吃过饭没有?”老王叔笑哈哈的问林淮。
“吃过了。”林淮回道:“碰上一位友人,和友人一同用的饭。”
话落音,就又和大曲叔他们打了招呼,一边将背后的背篓卸下来。
“老王叔,我带回来些包子馒头,你们先吃些垫垫肚子。”林淮背篓里装了满满当当的东西,看起来非常重,其实不然,诸如猪肉、大骨等较为沉重的东西,玉瓷都搬进画卷里了,林淮这背篓里虽然塞得满满当单的,但都是些玉瓷晒的干货,做的糕点等轻巧物品,虽然占据空间很大,但背起来并不费力气。
——玉瓷精心准备了许多东西,要送给林淮家里。因而,现在只能让林淮背着东西出现在人前晃一晃,不然,回头林淮就没法交代了。而她原本的计划就是,让大家都意识到“林淮的朋友”送了不少东西给他,等回了小林村,到了林家门口,她再把其余装在瓶罐里的肉酱、咸鸭蛋,卤肉、卤蛋等取出来。
届时,即便村人说漏嘴,道是林淮的友人慷慨送了许多东西,林母也不会警觉,这就最好不过了。
不说那些远的,却说眼下,村人看着林淮手中一大包白白胖胖的包子、馒头,都忍不住吞咽一口口水,摸了摸自己怀里揣着的干粮饼子、硬面馒头,几个大汉都忍不住红了脸。
赶紧推辞,“不用不用。这东西贵重,回头给您母亲尝尝鲜。叔们都带吃的了,来时你大娘、婶子他们专门做了饼子、馍馍,还带了点咸菜,这个挡饿。”
林淮知道村人淳朴,不爱占便宜,也不多劝,只把东西交给老王叔,让他分给诸人。“这是友人买的,是她的一点心意,叔伯们不用客气。”
老王叔纠结万分,最后看了眼真挚诚恳的林淮,眉头微蹙一下,也就同意了。
“快吃快吃,既然是二郎友人特意买的,咱们就别客气了。大不了吃了二郎的东西,等会儿多掏些力气,帮二郎把粮食抬上去,以后二郎家有事儿了,大家也多伸把手,多帮衬帮衬。”
老王叔话虽如此说,不过分东西时,却也只是一人分了一个大胖馒头,肉包子却一个没动。
最后还是林淮又一人分了一个,才将一大包吃食解决一半。而这些叔伯,拿到肉包子后,也舍不得吃,都用之前包饼子硬馒头的纸,又把包子,或是连带馒头一块儿包起来塞进怀里,林淮权当看不见,心下却不平静,都是穷闹的。
轮到小林村百姓交赋税时,已经是半下午了,等一行十多人交完粮食,太阳都开始西斜了。
期间还发生一件可乐事儿,一件糟心事儿。
可乐事儿便是,不少大爷大娘,看见站在一群汉子中的斯文俊秀的林淮,都热情的过来寒暄,打听这小伙子今年多大了,成亲没有。
得知这小伙子是读书人,还没娶媳妇,大爷大娘们都动了心。
一个个都隐晦的向老王叔他们打听,林淮家有几口人,父母兄长都好相处不好,显见是有结亲的打算。
老王叔和大曲叔他们也乐见其成,将林淮好一番夸奖,和那些大爷大娘相谈甚欢,让林淮很是无奈。
另外一件糟心事儿便是,小林村一位大伯家的赋税粮斤两不够——其实这些粮食在家都是上过秤的,斤两只多不少,可惜,衙役要吃回扣,上边官员也要贪些粮食下来,一层层剥削,百姓只能多加几十两粮食进去,委实让人怒火攻心,却也没有办法。
好在,之前这种事情就有发生过,村人都有准备,每家每户都多带了几十斤粮食,倒是能及时“填补”上,如此,也算是顺利交完了赋税。
一行人架着牛车立即往回赶,等到了小林村时,天早就黑透了。
林淮在大曲叔家门口下了车,大曲嫂子就出来了,看见背着竹篓的林淮,立即说,“二郎回来了,你娘刚还在嫂子家等你呢。刚才是你嫂子过来,说是文睿发烧了,你娘和你大哥才火急火燎回了家,二郎也赶紧回家看看,再吃些热乎的暖暖身。”
林淮应了声好,随即从背篓中拿出一包糖果,两串糖葫芦给睡眼朦胧的盛子,便在大曲嫂子的不好意思中,转身回了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