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崇尚狮子的自由意志和挑战、超越自我的英雄气概;松下幸之助推崇狮子自立自强的精神。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成功的道路上,最小的目标也值得我们付出最大的努力。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就大业。
§§§第一节 “经营之神”的赞美——自立自强的狮子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对狮子培养幼狮的方式非常推崇,他说:“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到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虽然这种作风太严格,然而,在这种严格的考验之下,小狮子在以后的生命过程中才不会泄气。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涧之后,它拼命地、认真地、一步一步地爬起来。它自己从深谷中爬起来的时候,才会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的力量前进’的可贵。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
在狮子的生命中,这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出来的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正是凭借这种品质,狮子才能适应大自然严酷的生存环境,雄踞森林、驰骋草原,成为百兽之王。雄狮成年之后(两三岁左右),就必须离开原来的狮群,独立生活,在草原上流浪,直到寻找到新的家庭。在此期间,这些健壮的“小伙子们”独自捕猎,与成群的鬣狗争夺食物,在战斗中逐渐成长,变得更加凶猛和强壮,才有资格成为新家庭的一员。
一、“狮子型”教育方法
今天,在韩国,人们正悄然地实践着松下幸之助推崇的“狮子型”教育方法。在韩国人看来,幼狮从一开始就要去面对真实的世界。当幼狮面对困难的时候,公狮或母狮并不急于出手干预,除非幼狮遇到真正的危险。它们与幼狮保持着安全的距离,但并不是零距离。只有在这样的距离下,幼狮才能独立成长,成为未来的百兽之王。同样,在培养和教育孩子时,我们也要给孩子机会独立地面对社会和解决问题。成年人应当站在安全的距离之外守护孩子,这是“爱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
一些成功和富有远见的人在培养后代时,经常采用与狮子相同的方式,磨炼孩子的意志,激发其自立自强。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有一次带他的小孙子爬梯子玩,可当小孙子爬到不高不矮(不至于摔伤的高度)的地方时,他原本扶着孙子的双手立即松开了,于是小孙子就滚了下来。这不是洛克菲勒失手,更不是他在搞恶作剧,而是他想让小孙子幼小的心灵感受到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即便亲爷爷的帮助有时也是靠不住的。
同样,一位美籍华人为了使16岁的儿子能够成才,狠下心来,把他送到一所远离住所却十分有名的学校去念书。那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每天都要转3次公共汽车,换2次地铁,穿越纽约最豪华和最肮脏的2个街区,辗转3个多小时。众所周知,纽约的地铁是世界上最脏乱、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每天都有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的事件发生。但这位美籍华人始终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一关,都要穿越这样的危险地带,否则就难以在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人生的道路上充满危险,而每一步跨出去都是自己不曾熟悉的道路,如果稍有不慎,整个人生都将遭到打击。因此,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语重心长地写道:“孩子,你渐渐会发现,当你一个人独行的时候,会变得格外聪明;当你离开父母的时候,你才会知道父亲是对的。你应该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并且用这种习惯去面对世界上的一切。”
“把巨额金钱留给孩子们的父母最终将使孩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枯萎。”一个世纪前,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这样断言。果然,1992年,有3位经济学家对拥有15万美元以上遗产的继承人的纳税记录做了调查,发现这些人中已停止工作的竟占20%。他们的结论是:很多有钱人不知不觉地就把他们的孩子搞垮了。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自立自强的精神。一个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其人格也是不健全的,不仅心灵孱弱,更谈不上去竞逐王者的地位和荣耀。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往往成为猎物,而不是猎手。
二、狮子山下
香港有座狮子山。借助大自然几百万年的鬼斧神工,狮子的身形清晰可见,狮子头面向九龙西边,狮身连尾巴完整地伏在山上。
1973年香港电视台开始播放一部单元剧《狮子山下》,一直轰动全港。至1994年,播出跨度达21年,讲述着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强的励志故事。由黄霑作词,罗文演唱,红透香江的经典歌曲《狮子山下》,唱出了香港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旋律。狮子山也因此成为香港精神的象征。
人生中有欢喜
难免亦常有泪
我地大家
在狮子山下相遇上
总算是欢笑多于欷歔
人生不免崎岖
难以绝无挂虑
既是同舟
在狮子山下且共济
抛弃区分求共对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一起去追
同舟人誓相随
无畏更无惧
同处海角天边
携手踏平崎岖
我地大家
用艰辛努力写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2002年,香港经济萧条期间,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梁锦松在宣读他的首份预算案后,朗诵起《狮子山下》的歌词;而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向香港市民深情吟诵起这份歌词,号召香港人民发扬狮子精神。
靠着狮子精神,香港人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走过了“9·11”之后的世界经济低迷,走过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很多香港人在一夜之间财富化为乌有之后,精神不垮,仍然顽强拼搏,东山再起,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狮子精神。
香港律政司司长黄仁龙的经历就是对自强不息的狮子精神的经典诠释。他生于狮子山下,家庭贫困。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跟着身体虚弱的父亲卖雪糕帮补家计。中学时,黄仁龙成功入读著名的皇仁书院。在家里,周围都是打麻将的嘈杂声,黄仁龙仍然专心地刻苦读书。考取大学时,由于成绩优异,黄仁龙获得菲力普亲王奖学金,然后赴英国剑桥大学修读法律。
学成归来后,黄仁龙进入律师行业,仍然住在村屋里。在他成为一名律师,正式开始执业后,日子仍然不好过,坐了几个月的“冷板凳”,门可罗雀。后来工作慢慢有了起色,黄仁龙不放过任何案件,曾连续两个月不间断地工作,没有休息过一天,从而建立了自己的信誉。事业有成之后,他用一句古语来诠释狮子山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同样,香港的“手套大王”叶建明用自己艰苦创业的历史生动诠释了“赤手空拳打天下,爱拼才会赢”的狮子精神。
叶建明出生于福建泉州。一家5口人(父母、哥哥、妹妹和他),住在一间10来平方米的出租屋里,靠在供销社上班的父亲每月30多元的工资和母亲搓麻绳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13岁的时候,家里养了6头猪。从此,叶建明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去买喂猪的豆腐渣。自行车的两侧各挂一个大桶,车后还放着一个大包,100多斤的重量超过了叶建明的体重。
16岁时,叶建明到当地一家铸造工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多元。但没干多长时间,叶建明因为被烧伤,被迫辞去了工作,至今左眼边还留有烧伤的疤痕。
没有了工作,叶建明开了一家小杂货店。虽然杂货店的生意不怎么样,但叶建明却发现了另外的商机。当时,一到夏天,就有人在街上背着小桶叫卖冰棍。叶建明动起了脑筋,他找到冰棍厂,提出替他们批发冰棍。由于没有冷藏设备,叶建明就用大木桶和棉被来代替。他每天凌晨两三点骑车一个多小时到冰棍厂批发冰棍,然后再销给沿街叫卖的商贩。每天的收入居然有二三十元,超过了在工厂做工一个月的工资。
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建明来到一个工业手套配料厂,意外地发现这里的生意很好,拉货的人都排起了队。一个念头萌发了,他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开一家这样的工厂呢?在做了一番调查之后,叶建明揣着借来的两三千元跑到上海、厦门,购买机器、原材料,请工人。手套工厂开工了,那一年,叶建明才19岁。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工厂逐渐有了规模,机器增加到100多台,产品也很有销路。就在这时,他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了。
叶建明与香港的妻子结识并结了婚。1985年11月,23岁的叶建明揣着200元来到香港,开始了新的创业生涯。来到香港的第二天,叶建明就找了份工作:在一家工厂负责包装棉纱,一天可以挣到60多元。每天站在流水线旁包装滚烫的棉纱,工作非常枯燥,半年后,叶建明辞职去了一家生产蜡烛的工厂。
这里的工作更加艰辛。叶建明一个人要看管200台模具,将滚烫的蜡油倒入模子后,必须趁蜡油还没有冷却的时候,就用手将蜡烛起出。厂房里不但热,而且到处弥漫着蜡油的味道。一天下来,人就没有了任何食欲。炽热的油桶把叶建明的腿烫出了大泡。不到半年,叶建明又离开了这家工厂。
其后,他到一家生产服装垫肩的工厂做工。不到1年的时间里,叶建明把工厂的每一个工种都干了一遍。有人找到叶建明,提议合伙开垫肩厂。叶建明想方设法借来了钱,再度创业。为了推销产品,他跑遍了香港各地,只要是有服装厂的楼宇,就钻进去,一家一户地敲门推销,受尽了别人的白眼与呵斥。
1986年下半年的一天,叶建明到位于元朗的一家羊毛衫厂催款。不久前,他还给这里送过货。这次来却突然发现,羊毛衫厂已经关闭。50多万元的货款泡汤了。叶建明在香港的首次创业就这样失败了。
1986年11月,叶建明的大儿子出生。由于香港的生活条件艰苦,只好把孩子送回内地老家,请父母帮助抚养。在家人的鼓励下,叶建明决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生产手套。
第二年3月,嘉鸿公司成立。为了找销路,叶建明找来电话黄页,一家家地给贸易公司打电话推销,然后送货上门。有时要送货到很远的地方,疲惫不堪的叶建明在车上就睡着了,被一路拉到总站。就是这样,还经常被人坑害:他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时,客户并没有提出异议。但几天后,叶建明前去收款时,对方却从中挑出一两件有瑕疵的产品,说产品质量不合格,耽误了生意,声称要投诉他。
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叶建明痛下决心:绕过贸易公司,自己做出口。他从香港贸发局买来国际客户的资料,给全世界的客户寄发信件,大海捞针般地寻找客户。
1988年,当叶建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时,公司的业务逐渐有了起色,规模也开始扩大。20年前,当叶建明开始创业时,全香港的同类企业达到200多家。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如今,有30年以上历史的大企业只剩下20多家。叶建明的嘉鸿公司跻身前3名,他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手套大王”。
面对事业的辉煌,叶建明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种精神。而这就是“爱拼的精神,吃苦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狮子精神。
三、自强不息的奥运冠军
中国的奥运健儿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狮子精神。
作为一名运动员,熊倪已经站在世界的巅峰,而这条通往巅峰的路却充满着崎岖险阻。熊倪始终在心里铭记这样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这句话,伴随着他走过了整整4届奥运会,走过了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荣耀与痛苦。
熊倪于1982年进入省队,1986年参加全国跳水冠军赛,一举夺得4项冠军,随即被选入国家队。1987年熊倪首次参加国际比赛,便夺得冠军。同年,他在一系列国际跳水比赛中连连夺冠。
1988年9月,年仅14岁的熊倪站在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跳台上,向当时蜚声世界的美国“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发起挑战。但是,由于一些比赛之外的因素,熊倪只获得1枚银牌。
屈居亚军的熊倪,真正体会到竞技运动的残酷。是自己天分不够吗?不是。是自己不够刻苦吗?也不是。
他想,也许这就是自己的命。他甚至不想再跳水了。此时,一直支持他的父母向他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母亲以默默无闻的关心表达对他一如既往的爱,父亲告诉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话虽短,却发人警醒。
就是这句话,伴随着熊倪走过了痛苦和失败,使他始终憋着一股气,激励他又一头扎进了枯燥沉闷的训练当中。每天,熊倪都要在教练的指导下苦练两个难点动作,给自己开“小灶”,上百次地从高台上跃下。
在整整4年里,他从来没有回家过一次春节。熊倪说:“那时候我每天都在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作倒计时,训练一天也不敢停,停一天,我的水平就会倒退一天,而这一天的损失又要拿许多天来弥补……”经过艰苦训练,熊倪的竞技水平整体上又提高了一个档次,技术更加成熟,发挥更加稳定,他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
但遗憾却再次发生。在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命运似乎和这位天才开起了玩笑。
尽管在预赛中熊倪一路领先,以第1名的身份昂首进入决赛。但决赛的前夜,熊倪竟然失眠了,直到天亮时,他才迷糊了一阵。决赛的结果大大出乎教练的预料,熊倪竟然在207C这个仅翻半周的简单动作上失手了。赛后,熊倪说:“这个动作我跳1万次也许只有1次失手,但这万分之一为什么偏偏发生在奥运会的决赛中呢?”他这次只得到1枚铜牌。
18岁的熊倪,再次体会到竞技运动的残酷。1个多月的时间里,熊倪一直在冥思苦想,他想得越多,内心深处就越怀念自己在训练馆里那种自强不息的岁月。其实,他的梦想、他的悲欢,甚至他的生命早已和跳水联系在一起,永不分开。
于是,熊倪再次卧薪尝胆。1993年初,熊倪终于又走上了跳台,在当年的世界杯上,他一举夺得团体和个人两项冠军。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他。
这时候,长期的运动生涯带来的伤病开始困扰他,膝关节、踝关节、腰椎多次受伤,还动了手术。他强忍伤痛继续苦练,每天的量比小队员还大。同时他还做出了一个十分勇敢的决定:改练跳板。
男子跳板是中国选手在奥运金牌上的空白点,熊倪以一个中华健将特有的大无畏精神,向这个陌生的领域发起了挑战。
1996年奥运会在亚特兰大举行。有了前两次的失败,熊倪此时已经无所畏惧,即使命运对他再苛刻,他告诫自己也得像个男子汉一样站着。北京时间1996年7月30日上午10时,熊倪终于以一个完美的407C动作结束了比赛,他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一举为中国赢得第1枚男子3米跳板金牌。这也是他运动生涯中获得的第1枚奥运金牌,尽管整整迟到了8年,但是毕竟圆了他渴盼已久的奥运金牌梦。
熊倪在那一刻哭了,而在汉城,在巴塞罗那,他都没有流泪。他把头紧紧地靠在墙上,他想,那个梦不会再溜走了。他又抬起头,面对观众,努力抑制着泪水,一面五星红旗就要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