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雕像大卫像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最伟大的作品。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如果当年在雕像完成以后,不是米开朗琪罗在关键的时候果断地退后一步,相信那个伟大的作品就永远没有了面世的机会。当年,米开朗琪罗刚刚完成了大卫的雕像,主管那次雕刻任务的官员去看大卫像时,深感不满意。“有什么地方不对吗?”米开朗琪罗问。“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员说。“是吗?”米开朗琪罗站在雕像前看了看,大叫一声:“可不是吗?鼻子是大了一点,我马上改。”说着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叮叮当当地修饰起来。随着米开朗琪罗的凿刀,掉下好多大理石粉,那官员不得不躲开了。隔一会儿,米开朗琪罗,爬下架子,请那位官员再去检查:“您看,现在可以了吧!”官员看了看,高兴地说:“是啊!好极了!这样才对啊!”送走了官员,米开朗琪罗直接到洗手间洗手,原来他刚才只是偷偷抓小块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面做做样子。从头到尾,他根本没有改动过原来雕像的一丝一毫。
我们不得不佩服米开朗琪罗的聪明机智,当时如果米开朗琪罗不这样做,而是执著于自己的想法,拘泥于形式,不肯在适当的时候,退一步,而跟那位官员争执起来,不愿修改,恐怕就没有这个伟大的作品了。
古时候,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非常喜欢古玩。有一天,他在家中把玩最喜欢的瓷杯。突然一不小心,瓷杯溜了手。好在将军身手敏捷,立刻把它接住。不过,他也因此吓出一身冷汗。将军心想:“我统领百万大军,出生入死。从未害怕过。今天为何只为一个小小的瓷杯就吓成如此呢?”一刹那间。他开悟了,原来是他的心“被瓷杯操纵”使他惊吓啊!
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真正的释然是心灵的释然。对事物过于执著,就遮盖了内心原本的自在。当你不再执著于“瓷杯”这样的外物时,你的生命就会开始豁达,心扉也会悄然打开。人生的一些痛苦恰恰源于过于执著。
有一位母亲,总想让自己的独生儿子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孩子。为此,她常常对儿子说:要身怀大志,处处做强者。进最好的学校,学多科的知识,争一流的成绩。自小到大一直如此灌输,果然收效明显。儿子非常乖顺听话,小学至初中,综合成绩都是前一二名。可谓品学兼优。然而,进入高中之后,在强手如林的情势下,儿子便显得不那么出类拔萃了,综合成绩总在10名前后徘徊。为此,母亲感到有些失望。她认真帮儿子找教训,一次次地叮咛:“非争一二(名)不可……”可是,儿子不管如何努力,长进却不大。这样,转眼几年过去了,儿子17岁了,到了升大学的时候。可正当此时,有一天,学校突然打来电话,报告了一个晴天霹雳:儿子不幸自缢身亡!这位母亲顿时蒙了。后来,她发现了儿子的遗书:“……真没用,争一二不成,升名校无望,……愧对妈妈,没脸见人”看着遗书,直到这时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才翻然醒悟,原来是自己的执著心害死了儿子。
人们总是有一种追求极致的心态,执著于名校、执著于第一名……因为第一名总是拥有无尽的荣誉,总是备受瞩目。但是过于执著反而会迷失人生的方向,过于拘泥于外表的华丽,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本真。其实,人生很简单,尽力而为即可。生与死,得与失,荣耀与耻辱,成功与失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中的坦然与放松。
释放贪婪,学会知足
贪婪是人性最大的弱点。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贪婪之心,只是程度不同。当你欲壑难填之时,就是你走向罪恶的开始。贪婪是一个恶魔,一旦附身,就会使人难以善终。有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它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河水冲走了。可见贪婪来自于不断的比较,来自于对自身现有事物的不知足。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利益而身败名裂,失去自由甚至生命。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国君郑武公的王后武姜,她生有两子,长子郑庄公,次子共叔段。武姜生郑庄公时难产,因此她非常讨厌庄公,给取了一个极有歧视性的小名——“寤生”,意思是倒着生出来了,而对共叔段宠爱有加。甚至想废掉郑庄公,立共叔段为太子。由于郑武公的阻拦,而没有得逞。
郑庄公在武公死后继位。姜氏见扶植共叔段继位的计划失败,便替共叔段请求庄公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毅然拒绝了,原因是这个地方凶险,不吉利。后来武姜又要求庄公把京邑封给共叔段,庄公欣然应允。事实上京邑这座城面积超过300丈,城墙很高,易守难攻,人口众多,共叔段拥有此城极有可能危及郑国的安全。
郑国大夫知道后立即向郑庄公进谏反对把这座城池封给共叔段,因为按照惯例分封的都城方圆超过300丈的就会危及国家,按照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大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封共叔段在京邑是不合制度的,日后会难以控制他。郑庄公回答道:“这是我母亲要求的,我不能让他不高兴。”
郑大夫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现在及早处置她,以免以后滋生祸无法解决。”郑庄公沉思了一会儿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先等着吧。”共叔段到了京邑以后,不满足于现状,他把城池逐渐扩大,把郑国的西边北边也据为己有。
郑国公子吕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着急,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请您早下决心要么把王位传给共叔段,要么除掉他,不要让人民有二心。”
庄公回答道:“你不用担心,也不用除掉他,他迟早会引起祸端。”此后,共叔段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把他的势力范围向东北扩建到与卫国接壤。此时,子封又来见庄公:“再不除掉共叔段,任由他扩大土地,他就要得到民心了。”但郑庄公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共叔段见郑庄公步步退让,以为庄公怕他,更加有恃无恐。他开始修整城墙,收集粮草、准备武器,并与母亲姜氏约定日期打开城门,企图偷袭郑国都城,谋夺王位。
事实上,庄公对共叔段早有防备,当他得知共叔段与母亲姜氏约定的行动日期后,就命大将子封率领二百兵将提前进攻京邑,历数共叔段的叛君罪行。共叔段弃城逃跑,后来畏罪自杀。
贪婪没有给共叔段带来梦寐以求的王位,却把他带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昔日的荣华富贵也都成了过眼云烟。“人心不足蛇吞象”,多么贴切的比喻。共叔段本是一个王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少人会羡慕他的地位与财富,但他却只看到了在他之上的郑庄公所拥有的一切。
深海里,一只小鲨鱼长大了,开始和妈妈一起学习觅食,它逐渐学会了如何捕捉食物。妈妈对它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离开我去独自生活。”鲨鱼是海底的王者,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能伤害,所以虽然妈妈不在小鲨鱼的身边,但还是很放心。它相信,儿子凭借着优秀的捕食本领,一定能生活得很好。
几个月后,鲨鱼妈妈在一个小海沟里见到了小鲨鱼,它被儿子吓了一跳。小鲨鱼所在的海沟食物来源很丰富,它就是被鱼群吸引到这里的,小鲨鱼在这里应该变得强壮起来,可是它看上去却好像营养不良,很疲惫。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鲨鱼妈妈想。它正要过去问小鲨鱼,却看见一群大马哈鱼游了过来,而小鲨鱼也来了精神,正准备捕食。
鲨鱼妈妈躲在一边,看着小鲨鱼隐蔽起来,等着马哈鱼到自己能够攻击到的范围。一条马哈鱼先游过来,已经游到了小鲨鱼的嘴边,也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鲨鱼妈妈想,这下儿子一闭嘴就可以美餐一顿,可是出乎它意料的是,儿子连动也没有动。
两条、三条、四条,越来越多的马哈鱼游近了,可是小鲨鱼却还是没有动,盯着远处剩下不多的马哈鱼,这个时候小鲨鱼急躁起来,凶狠地扑了过去,可是距离太远,马哈鱼们轻松摆脱了追击。
鲨鱼妈妈追上小鲨鱼问:“为什么不在马哈鱼在你嘴边的时候吃掉它们?”小鲨鱼说:“妈妈,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也许能得到更多。”
鲨鱼妈妈摇摇头说:“不是这样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但机会却不是总有。贪婪不会让你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来能得到的也会失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在当今社会上,有些时候,得不到的原因不是你没努力,而是你的欲望太膨胀,来不及对自己喊停。《大学》中有句话叫“止于至善”,是指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达到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做到了知足常乐。欲望的链条是环环相扣的,实现了一个还会连着下一个,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欲望不加以约束,眼光永远盯着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我们的烦恼将是无止境的。相反,如果你能真正做到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舍得间痛惜并快乐着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业毫不关心,甚至连亲戚朋友遇到困难也不肯接济。请禅师去我家开导开导她。”
禅师就和这位居士来到他家中。果然,居士的妻子十分抠门,仅仅给禅师倒了一杯白开水,连一点点的茶叶也舍不得放。禅师并不计较,不过,不知为什么,他用两个拳头夹着杯子喝水。居士的妻子扑哧一声笑了。
禅师问她笑什么?她说:“师父,你的手是不是有毛病?怎么总是攥着拳头?”禅师问:“攥着拳头不好吗?我若是天天这样呢?”“那就真是毛病了,天长日久,就成了畸形。”“哦”禅师像是悄然大悟,伸开手,却又总是挓挲着五根指头,干什么也不肯合拢。居士的妻子又被他的滑稽模样逗乐了,笑着说:“师父哎,你的手总是这样,还是畸形啊!”禅师点点头,认真地说:“总是攥着拳头或总是伸开巴掌,都是畸形。这就如同我们的钱财,若是只知死死攥在手里,总也不肯松开,天长日久,人的思想就成了畸形;若是大撒手,只知花用不知储蓄,也是畸形。钱,是流通的,只有流转起来,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居士妻子的脸红了。因为她明白了。禅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变相在劝道貌岸然的她吝啬悭贪。道理虽然她知道,但总觉得受了挫折,想给禅师出个难题,从面子上搬回来。这时,她家养了一个小猴子跑了进来。她灵机一动,将小猴抱起来,对禅师说:“大师你看这小猴子多可爱呀,跟我们人类的模样差不多。”禅师开玩笑说:“它比人多了一身毛,若肯能舍弃,就可以做人了。”居士的妻子说:“您法力无边,请想方法把它变成人吧。”居士一边训斥妻子荒唐,一边向禅师道歉。谁知,禅师认认真真地说:“好吧,我可以试试看。不过,能不能变成人,主要看它自己。”禅师于是伸手拔了一根猴毛。小猴子痛得吱吱乱叫,从女主人怀里挣脱出来,逃之夭夭,不见踪影。禅师长长叹了一口气,摇着头说:“唉,它一毛不拔,怎么能做人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丝毫不舍,如何能得?”
放弃是一门艺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既需要你作出选择,而更多的则是放弃。与其说是抉择得当,不如说是放弃得好。人生苦短,要想获得越多,就得放弃越多。那些什么都不放弃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少获得的。其结果必然是对自身生命的最大的放弃,让自己的一生永远处在碌碌无为之中。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抛弃一些东西,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抛弃了它的喙,它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接着,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努力再过三十年的岁月!
取舍的确是一种痛苦的选择,并且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但是就像老鹰一样必须舍弃一切来换得新生,只有这样才会有雄鹰在长空之中搏击的英姿。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要么安逸地死去,要么冒险来换得新生。
一个顽皮的小孩在玩耍时,把手伸进了收藏架上摆放的一个花瓶里。那不是普通的花瓶,是一件印着精美青花的瓷器古董。糟糕的是,当他把手收回来时,却怎么也拔不出来了。这下可急坏了家长,男孩的父亲试着帮他拔了几次都无济于事,便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应急智举。父亲想把瓶子砸碎,好让儿子的手“解套”,可是花瓶太稀有名贵了,让父亲难以取舍。最后,小孩的父亲决定孤注一掷,再试最后一次,不行就忍痛砸瓶,毕竟救人是大事。父亲说:“孩子,你把手伸直,五指并拢,使劲往外拔,就像我这样。”父亲边说边给儿子做撑开掌再捏拢的示范。小孩却大叫:“爸爸,我不能那样做,如果我松开手,那枚硬币就会掉进瓶里。”父亲哑然失笑,终于明白了儿子的手拔不出来的真正原因。一枚微不足道的硬币,差点毁了一件名贵的藏品。这个平淡无奇的故事把“取”与“舍”的含义诠释到了极致。
我们很多时候就像这个小孩一样,不舍得放弃眼前的一点利益,最终只会导致我们事业和人生的失败。面对诱惑需要明智,该得时你便得之,该失去时你要大胆地让它失去。有时你以为得到了,可能却会失去了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也许有可能获得许多。舍得,有舍才有得。也唯有学会取舍,才能在这充满机会与诱惑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万言道不尽的是非,何必沾染
古代有个尤翁,在城里开了一家典当铺。有一年年底,他忽然听到门外有一片喧闹声,便整整衣服到外面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门外有位穷邻居正和自己的伙计拉拉扯扯,纠缠不清。站柜台的伙计愤愤不平地对尤翁说:“这个人将衣物押了钱,却空手来取,我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您说,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门外那个穷邻居仍然是气势汹汹,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门口。尤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我明白你的意图,不过是为了度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争得这样面红耳赤吗?”于是,他命令店员找出那位邻居的典当物,加起来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御寒不能少。”又指着外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急用,还是先留在这里,等你有钱再来取。”那位穷邻居拿到两件衣服,不好意思再闹下去,只好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