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900000014

第14章 曹皇后:王朝巨轮的幕后掌舵人(2)

看到这里大概很多人会觉得曹皇后一直处处忍让,在错综复杂的后宫斗争中靠着自我的牺牲来换取生存下去的权利,如果这么想那么就错了,事实上在遇到关乎原则的问题的时候,曹皇后历来是寸步不让,即使是对身为皇帝的仁宗,曹皇后也会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出言顶撞。有一次,后宫之中的一个宫女与一个禁卫黄衣士卒私通,被人发现。按照当时宫中的规定,宫女与侍卫私通按例应当问斩,但是巧合的是这个宫女正是张美人的侍女,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张美人,她深受仁宗的喜爱,曾一心想立为皇后而不可得,最后还是死后晋升为皇后。张美人是皇上的宠妾,听说了自己的近侍将要被问斩,岂能坐视不理,于是连夜觐见仁宗,见到仁宗后跪倒便拜,哭诉道:“臣妾侍女闯下大祸,希望陛下您重重责罚。”仁宗十分诧异,连忙问她是怎么回事。张美人哭着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仁宗,并且泣道:“这个侍女按例当问斩,但是她追随我数年,身份虽为主仆,情谊却是如同姐妹,现在妹妹要被问斩了,做姐姐的心中悲痛,忍不住流下泪来,希望陛下您千万不要见怪。”仁宗看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哭得梨花带雨,怎么能够不心疼,连忙扶起张美人道:“你千万不要如此悲痛,留神哭坏了身子。既然你们情同姐妹,等朕将这件事看看究竟再从长计议。”张美人一听这件事还有转机,连忙对皇上道:“贱妾的侍女生死就在一线之间,希望陛下您能够体谅我的苦心,赦免了她吧。”说罢又是一阵痛哭,仁宗无奈,忙命人传他的手谕,赦免了犯下死罪的侍女。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后宫,曹皇后也知道了这件事,她感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绝不是是否将侍女处斩的问题,而是严明后宫,整肃禁廷的大事,身为皇后,曹皇后感到对于这件事自己责无旁贷。这一天曹皇后将平时受封接见的礼服穿戴一新,要求拜见仁宗,仁宗见到曹皇后大吃一惊,问曹皇后何故如此,曹皇后长跪道:“我为天下人来劝谏陛下,希望陛下能够处死犯罪的侍女。”仁宗一听,知道曹皇后此行的目的,他自知理亏,但一方面对于自己恩宠的张美人,仁宗实在不忍心让她悲伤,另一方面自己身为一国之君,怎么可能出尔反尔,让天下人耻笑。于是他连忙扶起曹皇后,道:“区区侍女而已,你怎么还亲自前来,她所犯的并非是杀人越货的大罪,朕以仁爱治天下,已法外开恩,将她赦免了。”

曹皇后不依不饶道:

“大宋之所以兴盛,是因为陛下您的英明,赏罚分明,所以文臣争相进谏,武将殊死报国。侍女之事虽小,但是于家规国纪却并不是小事,希望陛下您三思。”仁宗知道这次如果没有达到目的,曹皇后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便退一步道:“诚如你所言,这名侍女确实是罪责难逃,但朕已将她赦免,俗话说君无戏言,问斩已不可能,我特准将她痛打一顿,以此来正名律例。”曹皇后依然不卑不亢道:“如果能以痛打来代替死罪,那么后宫之中将人人犯罪,对于律例谁还有半丝敬畏之心?到时候恐怕不但后宫不宁,就是大宋江山也实难康健啊。”仁宗看皇后态度坚决,想缓和一下气氛,便赐皇后坐下慢慢谈,但曹皇后此时神情激动,面对着仁宗的赐座竟然拒绝坐下,曹皇后道:“陛下请以身作则整肃禁廷,您何时处死这名侍女,我何时入座。”刚烈如此,实在是令人很难不敬佩。

我们之前已经从仁宗“废郭氏”中知道,仁宗是个个性十分强的人,虽然在处置侍女这个问题上,仁宗确实是理亏,但是身为皇帝,他还是十分看重自己的颜面,痛打侍女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现在曹皇后这样步步紧逼自己斩杀侍女,对他自己来说,不啻为一个巨大的侮辱,因此曹皇后在表明不杀侍女绝不落座之后,两人竟然僵持了两个时辰,按照今天的计时单位来算,曹皇后竟然在原地站了四个小时,仍然是寸步不让。终于仁宗坚持不下去了,他看曹皇后虽然站了这么长时间却仍然没有善罢甘休的意思,便挥了挥手,道:“就依皇后的意思,将有罪的侍女拖入东园处斩。”这件事最终以曹皇后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前面已经有了终日与青灯古佛为伴的“郭皇后”的例子,但是曹皇后却仍然无所畏惧,面谏仁宗,其浩然正气,流芳千古。

◆挽狂澜于激流,能慎行而洁身

仁宗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但是膝下无子,仅有的几个孩子也是幼年早夭,这种情况之下,选立嗣君就成了朝野上下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尤其是仁宗越来越年迈,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就显得十分的急迫,早在景佑二年,仁宗就曾将宗室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宗实接入宫中,由曹皇后代为抚养,仁宗打算在百年之后,将他作为继嗣,继承皇统。到了到嘉佑七年,仁宗此时已经五十三岁了,膝下仍然无子,并且身染疾病,身体每况愈下。这个时候宰相韩琦、知谏院司马光以及重臣包拯等人开始不断地劝说仁宗早立太子,以备不测。终于,仁宗在这一年将宗实立为太子,并且赐名为曙。

就在赵曙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也就是景佑八年的三月底,仁宗皇帝突然驾崩。此时距赵曙当上太子仅仅才有半年之久。仁宗的去世十分突然,时值深夜,仁宗甚至还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身后的遗言便撒手而去。这个时候,曹皇后身为后宫之主的责任便体现出来了,她不仅有劝谏时的据理力争,有平叛时的英勇无畏,在这个非常之秋,曹皇后还显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才能。历来天子更迭都是极易发生错乱的时候,维护王朝稳定、保证政权顺利移交的重任压到了曹皇后的肩头。

左右宦官知道了仁宗驾崩的消息之后,对曹皇后建议道:“先皇已逝,当今之计应该召集宰相及朝中重臣妥为商榷。”按照常理,宦官的建议不无道理,皇帝逝世,事关家国天下,理应召集宰相。但曹皇后考虑得远比他们长远,此时正值深夜,容易横生枝节,更何况赵曙虽为太子,但到底是宗室之子,再加上仁宗生前没有遗诏留下,很容易给留下口实。于是曹皇后当机立断道:“此时正是非常时期,宫门岂可轻易开启?只能天亮之后,万事稍安之后方可作为。”曹皇后随之命令宫中知晓消息者不得出宫门一步,并将各门的钥匙全部收集起来,对于已经知道仁宗死讯的御医派专人看管,同时命令御膳房照例给仁宗递送粥食,一切都装作仁宗仍然健在的样子。与此同时,曹皇后又密令手下立刻前往东宫将太子赵曙接入宫中,以备万全之策。

曹皇后赶在第二天大臣上朝之前将诸事安排妥帖,第二天一大早,宰相韩琦带领着朝中诸位大臣正要从内东门经垂拱殿来到福宁殿上殿议事,突然听得宦官在旁喊道:“皇后在此。”韩琦赶忙退在一旁,心中十分纳闷,曹皇后为何身临此处?正在忖度的时候,只听得帘内曹皇后低泣道:“上天不幸,昨日夜间皇上上仙了。”韩琦等人一时反应不过来,等到他明白怎么回事,赶忙连同大臣们哭了起来。曹皇后在帘内试探韩琦道:“您是国之栋梁,现在皇上已然仙逝,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皇上没有子嗣,应该怎么办?”韩琦忙跪倒道:“皇后何出此言?当今太子正位处东宫,怎么能说皇上没有子嗣留下呢?”曹皇后又假意道:“赵曙虽为太子,但到底是宗室之子,现在若立为皇上,恐怕天下人不服,到时候不免枝节横生,于社稷无益啊。”韩琦道:“皇后所言差矣,太子虽为宗室之子,但皇上在世时已立为太子,怎可轻改先皇旨意,更何况此时乃是非常时期,岂能再拟皇位人选,皇后请勿复犹豫,请当机立断才是啊。”

曹皇后看韩琦所说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知道朝中众臣也都是相同的想法,虚实已经明了,这才命人掀开帘子,大声道:“太子在此。”众臣再看时,只见赵曙此时正端坐在帘后。韩琦等人连忙退下,饶是韩琦这样历经宦海沉浮的老臣也一边退下一边抹汗叹道:“刚才的情形真是惊险万分,倘若自己说话有半分差池,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曹皇后在驭臣之术上的确有自己独到的办法。

朝中重臣的人心安定之后,曹皇后又开始着手为赵曙的登基做准备。她一方面下诏让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另一方面又下令召集京中的朝臣到殿内听旨意。满朝的大员只有部分知道先皇驾崩的事情,大多数仍然被蒙在鼓里,当他们被传旨到殿的时候仍然穿着吉服,等到听了宰相韩琦宣读了遗制之后,他们才反应过来,纷纷解下金带及鱼袋,痛哭起来,按照礼制,他们随后到东楹拜见新帝赵曙,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悉的宋英宗。

在历史上因为帝位变动所引发的喋血事件实在是不胜枚举,而曹皇后身为一介女流,能够在仁宗驾崩、英宗登基这样的非常时刻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妥为安排,巧妙部署,既周密又妥帖,即使是韩琦这样的老臣都被她暗中安抚妥当,试想如果没有曹皇后的运筹帷幄,在宫廷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身为宗室之子的赵曙能否顺利登上帝位实在是尚未可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曹皇后的政治手腕不可不谓高明。

相比仁宗来说,英宗显得十分的羸弱,据说当曹皇后告知他仁宗驾崩的消息之后,英宗既悲且惊,几乎泣不成声,当听到曹皇后让他继承帝位的时候,英宗甚至面如土色,一边向外面跑一面大喊道:

“我不敢当,我不敢当。”还是曹皇后当机立断,命令侍卫将英宗拦住,给他改换衣服,勉强接见群臣,即位登基。

大概是因为在登基的时候所受的惊吓过度的原因吧,英宗登基刚刚四天便突然染上了怪病,不省人事,当时正值新皇刚刚登基,朝中诸事未妥,正是多事之秋,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大臣们联名上疏奏请皇太后也就是曹太后主持政事。太后考虑到此时正值非常时期,自己若是能够代为处理政事,对于稳定人心无疑有很大的作用,于是在百般权衡之后,毅然决定垂帘听政。

我们已经从之前的诸多事件中窥到曹皇后的政治手腕,在处理政事过程中曹太后除了具有高明的政治手腕,她为人谦虚谨慎、低调平和的秉性也显露了出来。曹太后处理政务从来不以个人的好恶为出发点,在对待十分重大的问题的时候也能够遍询重臣们的意见,从来不一意孤行。在曹太后辅政的这段时间里,她日夜将自己的心扑在朝政之上。虽然身为太后,但毕竟并非皇族,历来外戚因为皇帝羸弱而当权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时曹太后正是当权之时,但她却有先见之明,在她当政的这段时间里,她对曹家人的管束更比从前严格,没有一个曹姓的外戚受她提携,更加不允许曹家人随意出入宫闱之中。手中握有重权而能够守住节操,曹太后虽然是女儿身,但在这一点上不知道胜过多少铁骨男儿。

第二年的五月,英宗的病终于痊愈了,此时已经当政一年的曹太后见英宗已经病愈,处理政事并无大碍,便毅然命人撤去隔帘,将处理政务的权力交还给英宗。自古象征着无限权力的帝位是多少人粉身碎骨也要苦争狠夺的东西,以曹太后的政治手腕,在英宗手中夺取帝位应该并非是难事,然而曹太后竟然能够在英宗痊愈之后不贪恋帝位,拱手相让,不能不让人赞叹。

英宗当政期间,曹皇后的胞弟曹佾(也就是后世人们传说中的“曹国舅”)在地方任职期间官声极好,清正廉洁,很受官民爱戴,在当时政绩也十分突出。英宗对他早有耳闻,朝中大臣联名推举曹佾出任宰相,英宗根据大臣们的一致意见,下诏拜曹佾为相。这件事被曹太后知道后,十分不悦,亲自找到英宗,竟然将拜曹佾为相的诏书锁了起来。英宗知道太后此意乃是为了避嫌,便对太后道:“推举曹佾为相之事并非是朕为讨好您所为,实在是诸位臣工联名推举啊,希望您不要多想。”曹太后道:“陛下此言差矣,你岂不知道‘瓜田李下’的道理。现在我身为太后,怎能令曹佾为相?赵家王朝不能因我个人而有半点纰漏啊。”英宗据理力争道:“太后用心良苦,但古语还有云‘举贤不避亲’,朕拜曹佾为相,实在是出自于国家公利,而绝非个人私欲,朕身为皇帝,封王拜相之说岂能儿戏,希望太后明察。”曹太后见英宗言之凿凿,所说之话又全在情理之中,再加上曹佾是大臣们联名推举的宰相,自己一味驳斥,似乎也实在不是稳妥之举。曹太后左右权衡,思索再三,才将拜相的诏书交还给英宗。

◆辅朝三代,掌舵更历风雨;临终善言,清名永留青史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 谍海幽灵

    谍海幽灵

    本书内容包括卧底东京的“红谍”、德英两国间谍战、无声战场的较量、双面巨谍的蜕变、转败为胜的密码本、格鲁乌王牌特工、夏威夷窃取“珍珠”等。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三毛的流金岁月:三毛扮演者王龙基的精彩人生

    本书讲述的是电影《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父亲王云阶及母亲的故事,1948年,根据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流浪记》而改编成的电影上演后引起了极大轰动,在影片中饰演三毛的王龙基红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天才童星”。王龙基的父亲王云阶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他为40多部电影配写的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王龙基除了外形极像漫画中的三毛外,更重要的是他幼年时的贫困生活赐予了他和三毛相似的经历和一样的倔强性格。他的表演充分地展示了三毛身上的那种善良、机智、坚毅、乐观、幽默、勇敢、天真无邪和嫉恶如仇等可贵品质。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天法万物

    天法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众法现!万法归一,替天行道!
  • 法华游意

    法华游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游嗜血十二郎

    幻游嗜血十二郎

    “流连,如果这次决斗赢了可以回归真实世界了,我一定会去找你,嫁给你”“小屁孩,如果这次决斗赢了我没法和你们一起回归的话,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网虫白玉沉迷游戏因接收到了新型游戏而坠入游戏空间,为了生存,为了爱情,为了基情,为了兄弟情,不得不拼,眼睁睁的看着十一个结拜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姐妹们一个一个的在自己的身边死去,她又会何去何从?
  • 重生美人吟

    重生美人吟

    春秋战国,金戈铁马,说不尽的征战,道不尽的杀伐。注定被做为牺牲品,被和亲送入一个男人,一个坐拥天下男人的怀中。但是她的心里早已情根深种,她心里的不是大王,却是一个治世能臣。她又怎会不知道,自己是被利用,重生而来的她,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美不过真心

    最美不过真心

    文章讲述了主人公韩亚熙,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为了不愿让身边的人因为自己的病痛而痛苦,独自一人离开家门,却在公交车上见义勇为救老人的过程中病情发作,从而晕倒。当他醒来的时候,却已经在老人的家里,殊不知,老人是一个隐士高人,这一切的一起,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计划好的,他的人生,注定了不平凡。
  • 碧海灯华

    碧海灯华

    她带着前世的恨与不甘,血洗灵魂,再次回归。前世的白莲化为今世的妖花。她面带微笑,葇夷白骨生花。“你可真是厉害,玩弄权术,这天下,皆是你的掌中之物。”“你究竟是叶夜心,还是陆华灯。”“我这一世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娘,另一个便是你。”“为你,我愿意服下毒药。”
  • 不朽仙碑

    不朽仙碑

    滴血化人杰,英魂再临凡。宿命中的穿越,荡涤万古的回响。身负石碑闯天下,一杆大戟荡八荒。突破极限,挑战遗族,打破桎梏,横推万古……
  • 女风水师

    女风水师

    “逼自己长出翅膀,是重生?还是死亡的变形?如果,有一天你也和我一样跳下悬崖,你就能明白我了……”她,是现代女风水师,穿越千年,一手活盘,点解众生!她是王朝的恩人,还是力挽狂澜的阴阳女先生?她徘徊在帝王与王爷之间,跃然于文人墨客之手,是九天神女,还是如玉的画皮?她会哭、会笑、会咬人,她是一名再平凡不过的女人,一名——女风水师!“得不到,便毁去……”帝王家世代真言,他咬牙切齿,只想毁了那朵永远也得不到的红莲……“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心思缜密,音容兼美,眼看着她在皇城之中陷入淤泥,难以自拔……他该如何取舍?医者医理医五气,堪舆先生治病屋!一盘奇门闯天下,罗经在手世无忧!万千世界风与水,何处为止何处聚?大小明堂阴阳境,朝案无情枉寻龙!
  • 纪元星物语:替补未婚夫

    纪元星物语:替补未婚夫

    穿越到男欢女爱,哦,不,自由恋爱的异星球的修真废材阮媛,要努力甩掉替补未婚夫,接替爷爷当城主。搞大了肚子又如何,说不嫁就不嫁!爱情版简介:阮媛绝不承认爱他,她只是饱受封建礼教毒害,所以习惯性从一而终,谁叫他是第一个看见她小腿样子的男人呢。萧承恩不懂爱,他只知道他需要她,他要讨好她,他要让她离不开他,但是显然他失败了,她只在想搭理他的时候搭理他,在该离开的时候,她掉头就走。
  • 现代战争详解

    现代战争详解

    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军大举进犯我国,侵占我国天津、北京、直隶、山西等地,以及沙俄霸占我国东北三省的一次大规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