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网不结实不吝于缘木求鱼!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樱雪:发布图片:假如我是长在树上的一条大鱼。
元欣在生命最低谷曾看了下《老人与海》。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有没有肉其实不是最重要。
后来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他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印度少年派17岁那年和父母一起移民加拿大,但遭遇风暴雨,船沉、家破、人亡,他搭着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同船的老虎理查德·帕克成了他的旅伴,老虎对派时刻存在的威胁反而成了派的动力和寄托。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与天真、残酷并存的人性矛盾,227天后,最终靠岸。
原著是关于成长、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的奇特的小说,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欧美国家进入了高中生必读书目。
老虎为什么叫理查德·帕克?原来,在1884年,“木犀草”号沉没,4名幸存者开始了漂流,绝望中大家曾考虑抽签决定以某个人的死换取其他人的生存,未果,后来,17岁的理查德·帕克先进入昏死状态,其余的人抓紧杀死他,活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女王诉杜德利与史蒂芬案”,最终确立了一个经典判例——危急状态无法构成对谋杀指控的合理抗辩。
该片实际上是超长篇寓言,外景80%取自李安家乡台湾省,本身就是游子对起航地的致敬。
也有人拿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来和《派》作比较,《鲁》确实是野外生存的老前辈,但如果你仔细推敲,就会发现,《鲁》其实真正鼓吹的是优等种族拓张、侵略、殖民、文化改造。日本经典童话《桃太郎》后面也是血淋淋的现实。从这个角度讲,希特勒是侵略者扩张灭族传统一脉相承的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