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是参与谈话的双方,就同一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针锋相对地论争。在论争中通过质疑、诘难和驳斥等手段揭露对方的矛盾,从而占据优势,确立自己的论断,最后,取得正确认识,肯定共同的见解。辩论的作用在于探求真理,明辨是非,正如马克思所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
要想在论辩中取得成功,必须做到情与理的密切结合,综合运用、交替转化。没有情感的配合,只是说些抽象的道理,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及共鸣,难以使人折服。
在情理结合的基础上,辩论中还有很多可以随机发挥的口才技巧,只要能够灵活地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辩论的过程中,就一定能够成为辩论中的赢家。不过,辩论与谈判一样,决不能把现实的功利当作胜负的唯一标准,那样的评判未免有失偏颇。
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对方心服口服,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有针对性地掌握在辩论这个特殊的场合中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
用声音买味道--让对方自相矛盾
一个商人自夸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又吹嘘自己的盾坚不可摧。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样呢?那人哑然。
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对方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某些悖论,借用原话,指出其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对方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能像上逻辑课那样,指出对方的逻辑错误,也没有必要那样做,因为如果都这样就会影响人际关系。但是如果遇到诡辩的时候,反驳对方时,能够将逻辑与机智融为一体,便会使反驳更加有力、更加有趣。
有一天,古希腊的文学家欧伦斯庇格去饭店用餐,店主的牛肉没烤好,可是他很饿了,店主这时建议说:"谁要是等不及正餐,就可以随便先吃点现成的东西。"于是,他就吃了不少干面包。
吃饱之后,他坐到烤肉炉边,等到肉烤熟后,店主请他上桌就餐,他随意回答说:"烤肉的时候,我闻味儿都闻饱了。"说完之后就躺在炉边打起盹来。最后,当店主来收烤肉钱时,欧伦斯庇格因没吃烤肉,而拒绝付钱。店主则说:"掏钱吧!你不是说你闻肉味儿都闻饱了吗?所以你应与吃肉的人付一样多的钱。"
于是,他掏出一枚银币扔到长凳上,对店主说:"你听到钱的声音了吗?"
店主说:"听到了。"
欧伦斯庇格马上拾起银币,重又放回了钱袋:"我的银币的声音正好够付我闻了你的烤肉味儿的钱了。"
店主无可奈何。
在此例中,店主将"吃肉"的概念偷换成"闻肉",这种混淆是非的诡计被聪明的文学家看穿了,他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钱声"付"肉味"的钱,自然顺理成章。
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一位擅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高手。据说有一天,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不便直接回绝,于是,煞有介事地向四周环视一圈,然后,神秘而小声地问:"你能保密吗?"
朋友回答:"当然能。"
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那么,我也能。"那位朋友先是一愣,接着很快领悟了罗斯福的言外之意,尴尬地一笑,不再追问了。
用无理对无理--以谬制谬
从前有个吝啬的地主,雇了三个小孩当长工。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孩子们要求地主给点柴火,好能生火烧炕来取暖。
但是,狠心的地主却说:"怕什么冷?俗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要烧什么炕?"硬是让孩子们睡凉炕。
有一天,地主家来了客人,地主便吩咐小长工去烧开水,可是等了老半天,还不见开水烧出来。地主急忙到厨房一看,只见地上放着一壶凉水,三个小长工屁股对着水壶,正坐着聊天!地主看了勃然大怒,大声喝道:"你们在搞什么名堂?"
"烧开水呢!"
地主听完,更是火冒三丈:"你们连火都不点,这样怎么烧开水?"
其中一个小长工不慌不忙地答道:"老爷,您不是说过吗?小孩屁股三把火,我们三人共有九把火,怎么会烧不开呢?"地主又气又恼,要发作又说不出话来。
长工在这里巧妙地引用了地主曾说过的话,并机智地把地主驳得又气又恼,但又无可奈何。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以谬制谬、以毒攻毒",是在言语论辩中用对方的荒谬逻辑推出更为荒谬的事物来反驳对方,可令对方哑口无言。对方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观点不攻而破。
洞察对方的荒谬论点,看其论点是否真实,其论据是否能支持论点,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就可以把对方的荒谬论点夸大,使其暴露得更为明显,以达到反驳的目的。
妙用两难推理--左右夹击
传说,古代有一位国王,制定了两种处决犯人的方法--绞刑和杀头。
行刑前,国王允许犯人说一句话,并根据这句话的真伪选择施刑的方式;如果犯人说的话是正确的,他将被送上断头台,如果他的话是错误的,他将被送上绞刑台。
这个国王颇为自己的发明感到得意,可是有一天,他的得意被一名闪犯的回答给打碎了。
那位死闪在行刑前对刽子手叹道:"看来我一定会被绞死。"这一句话倒使国王左右为难,如果把囚犯送上绞刑架,那囚犯的话就是正确的,按国王的原则就应该送他上断头台,但如果把他送上断头台,囚犯的话又成了错误的,所以依国王的原则又该送他上绞刑架。聪明的囚犯抓住了国王行刑办法中的言辞漏洞,把一个两难推理送给了国王,最后,国王无可奈何地下令该囚犯免死。
还有,在战国时期,荆国有一位弓箭手,见传递官正准备送长生不死药给荆王,便问:"这药人可以吃吗?"
传递官答说:"可以。"
他听后,便一把夺过长生不老药,并且吃了下去。
荆王知道后大怒,下令杀掉弓箭手。
弓箭手说:"是传递官说可以吃的!"
传递官说:"我是说这药人可以吃。"
"我也是人,当然我可以吃。"弓箭手的这句话更激怒了荆王,他呵斥说:"吃了我的不死药还要狡辩,快把他杀掉。"
弓箭手又说话了:"大王,这药是假的,您吃了也没用。"
荆王说:"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弓箭手回答道:"如果这药是真的,我吃了就杀不死,如果我死在大王的刀下,那这不死药就是假的,可见有人在欺骗大王!"
荆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放了他。
在这里,弓箭手用了两难推理,即,如果我吃的确实是长生不死药,那么你绝对杀我不死;如果我吃的不是长生不死药,那么即使我吃了也不该杀死我;这药或者是长生不死药,或者不是,所以我要嘛是杀不死,要嘛就不该杀。在这个两难推理面前,荆王进退两难,因为他既无法杀一个长生不死之人,也不愿当众杀一个不该杀的人,所以就放了他。
论辩中的两难推理法,又称腹背夹击法或左右夹击法。这种技巧应用于言语争论时,可以使对方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
把皮球反着踢--让对方自食其果
美国一家电视台派人采访中国知青出身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待采访进行到最后收尾时,记者让摄影机停止拍摄,并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字,例如"是"或"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
当摄影机再度开拍时,记者立刻将麦克风拿到梁晓声的嘴边,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的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
梁晓声略为一怔,没有料到对方竟会问这样的问题,但他立即镇静下来,随即反问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你们就没有以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呢?"美国记者当下不由得一怔,摄影机也立即停止拍摄。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5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
再如:1972年5月,美苏举行高峰会谈。27日凌晨一时,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季辛吉在莫斯科的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美苏关于签署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会谈情况。季辛吉微笑着透露说:"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大约是每年250枚。各位先生,如果在这里我被当成间谍抓起来,我们知道都得怪谁。"这时,无孔不入的美国记者马上敏捷地接过话头,想探问美国的军事秘密:"我们的情况呢?我们美国有多少潜艇导弹正在配置的分导式多弹头?"
季辛吉耸耸肩膀说:"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的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它们是否是保密的。"
记者说:"不是保密的。"
于是季辛吉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么请你告诉我是多少呢?"
这位记者顿时傻了,只得"嘿嘿"一笑了之。
在这里,季辛吉想避开记者的追问,佯装不知道潜艇数字是否保密,他似乎是在迎上前去暗示记者:如果不属于保密之列,将公诸新闻界。急于抢新闻、争时效的记者不知是计,连忙告知:"不是保密的。"他们以为这样一米,季辛吉便会和盘托出。岂料季辛吉放的是"烟幕弹",烟幕一过,他便留给记者一个难题:既然你们说是不保密的,那就是公开的了,既然人所共知,那么就让消息灵通的记者自己来回答这个众所周知的数字吧!当记者为这个突然来临的"难题"傻笑时,季辛吉轻而易举地脱身了。
有些人专门把掌握所谓的"秘密"作为自己的乐趣。特别是一些记者,常常在记者招待会上,通过向官方人员提出问题,来证实自己的猜测和社会上的流言蜚语,有时甚至提出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通过你的口来证明一点什么,这时你可采用皮球反踢、回锋逆转的方法,将踢来的球无须费劲地顺势踢回,不过回答时要准确无误,无懈可击。当球回转到对方脚前,对方已很难再发起攻势了。
转个弯再奔主题--出其不意
一次,有两个人上法庭打官司。其中一人说另一人欠他许多黄金,另一人硬是不承认,坚持说:"我是第一次见到他,从来没有向他借过金子。"
"你要他还的黄金,当时是在什么地方给他的?"法官问原告。
"在离城不远的一棵树下。"原告说。
"你再去一趟,把那棵树上的叶子带两片回来,我要把它们当见证人来审问,树叶将会告诉我实情。"法官提出这样一个奇怪的建议。
原告便动身去摘树叶,至于那个大喊冤枉的被告则留在法庭上。法官没有和他谈话而转过头审理别的案子,这位被告在一旁无所事事,于是津津有味地看起法官审案。正当一个案子审到高潮时,法官突然回过头来轻声问他:"依你看,他现在走到那棵树了没有?"
"依我看,还有一段路呢。"
"既然你没跟他去过那儿,你怎么会知道还有一段路呢?"法官立刻抓住他的语病质问起来。
被告这才知道自己露了馅,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诈骗对方。
在这里,法官用的是由远至近之术,他不问被告是否知道那棵大树,而是故意让原告去找树叶,接着又去审理别的案子,并把被告放在一边,待他松懈之后,再用看似轻描淡写的一问,使对方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说出了实情,法官再抓住其回答与原先供词相矛盾的漏洞,乘胜追问,使得其不得不承认罪行。
由远至近、由此及彼,是论辩术中常用的技巧,就有如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后攻其核心,对方就不会再有反驳的余地。
由远至近的论辩方法是一个推理过程,使用此技巧时要注意:
一是不要过早地暴露目标,以防对手有心理准备;
二是一开始的话题要隐蔽得有分寸,不能"隐"得太深,且更不能与主题离得太远,要注意与主题的联系;
三是要注意论辩推理过程的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