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84年,地球经历了被幸存者戏称为最终审判日(TheLastJudgmentDay)后,幸存下来的人类逃离到了Noah号空间域[1],Noah[2]城临时政府在地球恢复平静之后,决定返回地球重新振兴人类文明,在未通过全民表决的前提下,政府首脑找到了当时Noah城里“最具有智慧的人”知名学者吴洵非[3],请他帮助完成新城市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吴老先生尽管已经130岁高龄,但思索一会儿,还是答应了。
在此后的两年里,由吴洵非为负责人,集合了各界精英人士的城市规划小组拿出了城市规划的最终决定案[4]。并且向市民公示,临时政府决定在5年内所有居民回到地球上定居,并为新城取名叫波里城,名字的建议来自吴洵非,据他本人说,“波里”在希腊语中是城邦的意思,柏拉图的理想国将在这座城市实现。
此后,事态的发展并不在临时政府掌握之中了,左翼[5]知识分子严正抗议,说政府是未经人民选出的非法政府,这个政府下达的命令,人民没有必要遵守。吴洵非在这时反驳了左翼的意见,认为两年中临时政府没有被推翻,而且Noah城内没有出现大的反对当局的运动,社会契约已经达成,并且现在的社会呼喊自由民主的时代已然过去,贤人政治应当被接受。由于吴洵非的努力,城内的大型游行示威活动平息下去,但左翼顽固势力仍然坚持反对回地球建新城,尤其是新城的设计方案在他们看来尤为不合理,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甚至是违背伦理,削弱人的主体地位的,他们甚至要求临时政府举行全民公投。
在吴洵非的建议下,全民公投开始了,议案是关于是否废除新城建设方案的,最终,方案以微弱多数得以保存。但是在左翼的运作下,原来偏向吴洵非的右翼势力与左翼一起反对该方案。在政治上被孤立的吴洵非主动要求再次公投,他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几段讲话,陈述了自己方案在解决就业、社会福利和高等教育等问题上的建设性措施,赢得许多青年人的支持,随后的公投结果出乎左翼势力的想象,这次的结果是以三分之二多数使方案通过的,右翼势力沉默,重新回到吴洵非的阵营,在此后的政治斗争中,左翼做出各种努力,均被临时政府压住了,吴洵非提出建议,建立两座城,一座由支持波里城的居民组成,另一座由反对者组成,依据人口数量划分建设资费,临时政府本来准备称另一座城为Opposer(反对者)城,左翼代表拒绝了,并决定为另一座新城取名Liberty(自由)城,决议获得通过,新城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最终在2200年,两座新城正式建成,虽然比预计的时间要晚,但支持两方的民众依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吴洵非先生在助手的帮助下,在著名社交网站上开设了专栏讲解新的波里城的国家结构,和公民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并且断言波里城将会成为有史以来最自由,最民主,最平等的城市,甚至超过地球上曾经有的任何一个资本主义或是社会主义国家,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当时,波里城的民调支持率达到了超乎想象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尽管Noah城里的总人口连千万都不到。
2201年,正式开启人口迁移运动,Noah号空间域着陆,人们看着自己曾经的家园,已是满目疮痍,遍地焦土,只有那两座城市如同桃源仙境一般遗世独立,心中不禁感慨,这些年在Noah城经历的如同难民般的生活,虽然生活上并不至于穷困潦倒,但是精神上的归属感缺失却是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打击,空间域里只有人造的花草,人造的河流和人造的一切,失去了大自然,他们仿佛是早早离开母亲子宫的孩子,奄奄一息了,而对于那些在空间域出生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怀念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家园,他们也正是吴洵非计划中的希望——天然与机械文明和平相处的一代,因为波里城并不是和那些人想的那样充满了自然界的事物,吴洵非希望城市中排出一切与自然有关的因素,但他并没有在一开始的城市规划中提出来,他深知这个问题的严肃性,所以他选择了回避。
到2202年所有人口正式迁移至两座地球上的新城,所有的政策法规在一开始按照吴洵非的遗愿都采取放缓,一点一点开始实行,之所以说遗愿,是因为吴洵非此时已经去世,原因不明,葬礼在私下进行,到新城建立起来,并没有选举新的政府,这在居民们的意料之中,因为吴洵非已经提过,这座城市的全部事物将有以量子计算机[6]作为硬件基础,来搭载人工智能,完成一切事物的决策,说他有真正的民主,是因为在规划中指出所有的事物全民可参与决策,所有居民拥有唯一的身份代码以及与代码相匹配的移动终端,再加上覆盖整座城市的量子通信网络,使得快速了解城市动态和参与决策成为可能。
但值得引起思考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7]并非是民主政治,而推崇的是贤人政治,吴洵非不可能不知道民主政治带来的后果,所以笔者猜想在波里城所宣扬的民主政治背后一定存在不属于民主政治的成分,如果我进一步猜想正确,这种政治与吴洵非的离奇死亡有关系。
又过了一年,各种制度严格实施起来,包括类似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8]的生育措施,其具体内容有所出入,在于波里城的生育仍采用有性生殖,生育活动仅限于生育院[9]内,波里城公民均有贡献生育的义务,女性受孕后将在生育院里接受照顾,直到孩子出生。孩子一旦出生,便属于国家,成为公民,并被送进教化院,也就是说,波里城里没有血缘的关系,血缘是许多道德准则的根基,如果是我,我或许会采取类似的办法。
在经济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这座城市得以步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绝对公有,产品按需分配,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尽管公民们的意识!形态参差不齐,社会生产依然在运转。农业生产占据了大片土地,并且完全的机械化,智能化,全年的农产品供应充足。工业部门完整,重工业被大部分淘汰,由于城市建设完成后,钢铁,石油等重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因此,轻工业,电子工业,高端化工被放在了发展的首位。整座城市的工业生产完全脱离手工劳动,全部由人工智能操纵的无人机来完成,而人类从事的工作,就是监督无人机工作,在人工智能失效的领域操纵无人机工作,和丰富人工智能的数据库,人们通过并不繁重的劳动就能得到丰富的劳动产品,着实令人感动。
但乱子还是有的,早先几年,爆发了反对生育措施的运动,但运动虽然触发了俾斯麦机的议会系统,但经过表决,系统裁定当前的生育措施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否决了该项议案。此后还有,闲的没事做的政治哲学家提出要给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以与自然人平等的人权,虽然社交网站上也出现激烈的讨论,但俾斯麦机同样予以否决。
又过了5年的过渡期,所有制度步入正轨,人们开始完全依赖于社会管理计算机组,反对者也层出不穷,在2210年,抗体组成立,城市在设置了公安来维持稳定之后,又有了抗体组维持城市的“纯洁性”
于是,这一切的故事就要开始了。
我之归来,万马千军。(斯巴达克斯语,大概吧。)
注释(该注释由笔者提供):
[1]空间域:构想出来的,超越空间站容纳能力的航天器。
[2]Noah:诺亚,方舟名,庇护所。
[3]吴洵非:Noah城里最负盛名的学者,为城内大学教授,但由于多种学科均有涉猎,笔者不知道如何让称呼他才算合适,因此不冠以教授之名。其本人博学温和,一贯不与人为恶,但似乎是深藏不露。
[4]最终决定案:波里城最终规划,由吴洵非及其团队完成,整部规划含有公开部分和机密部分两部分组成,涉及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5]左翼:基本解释为作战时处于正面部队左侧的部队。在政治中,“左翼”,与“右翼”相对。是用来称呼一些政治信仰的专有名词,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则有不同的意义。一开始,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左翼是指在议会中坐在左侧,反对君主体制,支持激进改革的人。以上内容引自互联网,此处要做一个说明,当时的世界局势下,联合国格局瓦解,中国的崛起使的很大一部分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到Noah城建立之前,全球一半的国家采用了与中国类似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由于亚洲在最终审判日受灾比较严重,Noah城里是欧洲国家的势力比较强大,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与之相妥协,最终决定,Noah城摒弃国家与意识!形态的隔阂,暂时采用资本主义政体,而左翼右翼的说法才会存在。
[6]量子计算机:基于量子传输,量子信息储存的新型计算机,在当时已经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量子并行处理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量子算法不同于经典算法,普通的量子计算机计算速度,要比超级电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强大上亿倍。
[7]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在理想国中,构想了有三个部分组成的城邦,即生产者,护卫者和护国者,其中的护国者柏拉图认为,应该由哲学王来担当。理想国给出了最早的乌托邦的原型,同时也是在民主的雅典,提出贤人政治的作品。
[8]《美丽新世界》:作者是阿道司·赫胥黎。该书主要描写了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未来生活。虽然笔者这么说,但笔者对于吴洵非方案中的这种制度并不持反对意见,我并不认为自然的生殖行为是符合人性的,相反,人类应该通过更高级的生育行为达到更高的人性,我的观点可能过于激进,大概是受尼采的影响。
[9]生育院:每个妇女每年应在生育院受孕一次,男性也有义务到生育院提供生殖细胞,具体时间会通过终端通过隐秘通道传输,但具体的次数不设上限,在生育院的受孕过程中,女性与男性并不知道对方的任何信息,不用为该行为负任何责任,生下来的孩子直接交由国家进行抚养。这使得生育院成为了人口的管理机构,和欲望的发泄之所,所有生育院之外的性行为都视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