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100000058

第58章 惊天动地明清案英灵之冤泣鬼神(12)

四月十三日,清军抵达辽河。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遣人至清军,报告农民军攻陷北京的消息,并向清军乞援,当此形势突变之时,多尔衮显示了惊人的应变能力。他没有丝毫迟疑,而是立刻改变策略,接受了临行前大学士范文程的建议,把农民军当成主要敌人。他又征询洪承畴的意见,洪承畴除同意范文程的建议之外,还着重指出,应派先遣官宣布,这次进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扫除逆乱、消灭农民军,有作内应及立大功者,将破格封赏。为了争取时间,应计算里程,精兵在前,辎重在后,限以时日,直趋北京。

十九日,清军到达翁后,吴三桂再次派遣副将杨坤致书多尔衮。多尔衮正式复信吴三桂,表示对“崇祯帝惨亡,不胜发指”,声称这次出兵的目的是:“率仁义之师,沉舟破釜,誓必灭贼,出民水火。”并且一定要做到“唯底定中原,与民休息而已”,明确表示要统一中国才肯罢休。同时又拉拢吴三桂说:“伯(吴的爵位)思报主恩,与流贼不共戴天,诚忠臣之义,勿因向守辽东与我为敌,尚复怀疑。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国仇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俨然以全国最高统治者自居。以这封信为标志,清政权彻底改变了打击目标,由反明改为进攻李自成农民军。

四月二十一日,清军一昼夜行军二百里,至昏黑时在距山海关15里处安营。当天,李自成亲率二十余万大军到达山海关,将吴三桂部包围于关城之内,并开始了夺关激战。吴三桂自知不敌,屡屡遣使向清军告急。多尔衮与多铎、阿济格计议后,仍不敢轻信吴三桂,故当夜清军“披甲戒严,夜半移阵”。李自成与吴三桂激战的隆隆炮声彻夜不止。

二十二日凌晨,清军进迫吴门五里许,吴三桂见清军至,遂炮轰大顺军,率诸将十余员直驰清营,拜见多尔衮。多尔衮在军前将吴三桂晋爵为平西王,树立了一个给明朝降将加官晋爵的样板。多尔衮令吴三桂先行,开关迎降,多铎与阿济格分率劲兵驰入关门,多尔衮自统大军继入。复以吴三桂作右翼先发,出关敌李自成。李自成自知边兵强劲,成败在此一举,挥军与吴三桂死战,但清军却蓄锐不发。及午,多尔衮见吴三桂不支,乃命三吹角,三呐喊,派多铎、阿济格率铁骑数万从三桂阵右出,直冲敌阵,发矢数巡后,但见刀光闪烁。是时狂风大作,一阵黄埃自近而远,直扑大顺军阵,农民军败溃。仅一食之顷,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弥满大野。是役,刘宗敏负重伤,李自成收败兵急忙退回北京。

在李自成大军被击溃之后,多尔衮下令关内军民皆剃发。并谕令全军,“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又在进军途中四处张贴安民文告:“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唯闯贼。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这就完全改变了以往清军数度入关到处烧杀抢掠的野蛮做法,使得关内的官兵百姓纷纷归顺。这样,清兵每日奔行一百二三十里,未遇任何抵抗,五月初一日便到了通州。在这前一天,李自成已满载辎重,放弃北京,向西撤去。

五月二日,明朝的旧官出北京朝阳门外五里,以帝王之礼迎接多尔衮。多尔衮升座武英殿,正式接受明朝降官降将的拜谒。

进入北京之后,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提出,“初得辽东,不行杀戮,故清人多被辽民所杀。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这个建议遭到了多尔衮的断然拒绝。多尔衮继续采纳汉官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的建议,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一系列笼络明朝士人的措施,为崇祯帝发丧,以帝礼葬之。同时将周后、袁贵妃、熹宗张后、神宗刘贵妃等,“丧葬如制”。改变对明王室的态度,规定“故明诸王来归者,不夺其爵”。有一个明廷宗室来投诚,受到欢迎,后来还让他作了保定知府。表彰明朝“殉难”诸臣,照旧录用故明各衙门官员,对一些有影响的人还加以重用,如冯铨、陈名夏等明朝降官,都任命为大学士或尚书,对降官穿戴明朝衣冠也暂不加限制。七月,山东巡抚朱朗嵘向他请示,新补官吏能不能仍以纱帽圆领的明朝官服“临民莅事”,多尔衮说,目前军事方殷,衣冠礼乐未遑制定,近简各官,姑依明式,对明陵采取保护措施。八月,派大学士冯铨“祭故明太祖及诸帝”,又“以故明太祖牌入历代帝王庙”,还规定“明国诸陵,春秋致祭,仍用守陵员户”。申严军纪,取悦百姓。

当时,多尔衮把多数清军留在城外,“凡军兵出入城门者,有九王标旗方得出入”。规定“军兵出入民家者,论以斩律”。对于清军中一些违反禁令者,则“悉置重典”。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收买人心,即范文程说的:“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事实证明,这些办法确实起到了笼络明朝士大夫和安定民心的作用。当时随清军入关的朝鲜人就指出,“九王入关之初,严禁杀掠,故中原人士无不悦服”。这对清朝统一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

清军入关后,对于清朝应否建都北京,要不要统一中国等问题,在满洲贵族内部有着激烈的争论。当时,由于到处是战火,漕运不通,北京一带“公私储积,荡然无余,刍粮俱乏,人马饥馁”。而这时的关外则是“禾稼颇登”。因此,八旗官兵“皆安土重迁”,对于立即移居北京多有怨苦者。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候,五六月间又谣言四起,“有讹传七八月间清兵东迁者”,“将纵东兵肆掠,尽杀老壮,止存孩赤”。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的同母兄八王阿济格就主张,将诸王留下来镇守北京,而大兵或者还守沈阳,或者退保山海关,这样才无后患。对于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清朝命运的战略问题,多尔衮非常坚定,他驳斥说:既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特别是在目前人心未定的情况下,更不可弃而东还,动摇人心。他坚定表示:“燕京乃定鼎之地,何故不建都于此而又欲东移?”

为了安定民心,六月间多尔衮明确宣布建都北京,并派遣辅国公屯齐喀、和托、固山额真何洛会等,去迎接幼主福临。他还反复宣谕说:“民乃国之本,尔曹既诚心归服,复以何罪而戮之?尔曹试思,今上(福临)携将士家属不下亿万,与之俱来者何故?为安燕京军民也。昨将东来各官内,命十余员为督、抚、司、道等官者何故?为统一天下也。已将盛京帑银取至百余万,后又转运不绝者何故?为供尔京城内外兵民之用也。”这既是对京师人民而发,也是对八旗内部的军民而发。他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决计建都北京,以统一中国。这对中国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九月,福临入山海关,多尔衮率诸王群臣迎于通州。福临到北京后,马上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并为他“建碑纪绩”。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弟多铎也都升为亲王,济尔哈朗则仅被封为“信义辅政叔王”。至此,摄政王只有多尔衮一人。

十月一日,福临在北京“定鼎登基”,宣告“以绥中国”,“表正万邦”。从此,清王朝把统治中心从关外转移到关内,在统一全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这个历史大转折的关头,多尔衮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决策人。

兴利除弊统一全国

清朝定鼎北京后,多尔衮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明末“三饷”(辽饷、剿饷、练饷)数目之多,已为明朝政府正常赋税的数倍,实是明末最大的苛政。这种无休止的加派,使得明末人民处于贫困交迫之中,人民对加派恨之入骨。清军入关后,有人建议清朝也按明末的数字进行加派,遭到多尔衮的反对。他在顺治元年十月下令,革除三饷及正税之外的一切加派。于是,每年赋税减少了数百万两,穷困已极的人民得以缓一口气。这是清入关后最得民心的一条措施。

多尔衮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反对贿赂。多尔衮对明末广行贿赂的恶劣作风严加斥责。顺治元年六月,他在《谕众官民》中说,“明国之所以倾覆者,皆由内外部院官吏贿赂公行,功过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员,有财之人虽不肖亦得进;无财之人虽贤亦不得见用”,“乱政坏国,皆始于此,罪亦莫大于此”。因此,他责令:“今内外官吏,如尽洗从前婪肺肠,殚尽效力,则俸禄充给,永享富贵;如或仍前不悛,行贿营私,国法俱在,必不轻处,定行枭首。”因此,当时的一些汉官都认为,“王上(多尔衮)新政比明季多善,如蠲钱粮,严禁贿赂,皆是服人心处”。这使得清初的吏治比较清明。

明末太监势力极为猖獗,除操纵朝政外,对一般百姓迫害亦甚。当时宫廷中的宫女多达九千人,内监更多至十万人。清入关后,太监的势力仍然很大。当年七月,太监照旧例到京郊各皇庄去催征钱粮。多尔衮认为这样“必致扰民”,没同意这样做。八月正式下令,不准太监下去征收,而改为地方官征收,这是对太监势力的第一次打击。对太监的第二次打击是,禁止太监朝参。本来,明熹宗以后,每值上朝,太监也要着朝服参加。清政府迁北京后,这种制度并无改变,每遇朝参,太监总行礼在文武诸臣之前。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多尔衮批准礼部的奏请,规定上朝时“内监人员概不许朝参,亦不必排列伺候”。经过这两次打击,太监在宫廷政治和经济上的势力大为收敛。

剃发问题也是清入关后的一个大问题,它是清朝统治者执行的民族政策之一。早在努尔哈赤时,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凡是投降满洲的,都要以剃发作为标志。清兵入京后,多尔衮仍以剃发与否“以别顺逆”。但他很快发现,“剃头之举,民皆愤怒”。于是,在进京的当月,多尔衮就改变前令,宣布“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在剃发问题上作了暂时让步,这使清朝在攻下江南重颁剃发令以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同北方汉族人民的矛盾。

另外,多尔衮对当时北方农民军和各地人民的反抗,采取大力招抚的政策,下令各地方官,按能否招抚农民军将士定各官之功劳。对投降的农民军将士,则委以不同的官职。顺治元年六月,顺天巡抚柳东寅见“流贼伪官一概录用”,认为很不妥当,主张“慎加选择”一番。多尔衮则说,“经纶之始,治理需人,归顺官员既经推用,不可苛求”。多尔衮这个政策对于瓦解农民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很快被招抚平定,使刚入关的清政权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后方。

以武力统一全国是多尔衮既定的方针。然而,当时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都很强大。明福王朱由崧刚刚在南京建立的南明弘光政权,集合江淮以南各镇的兵力,仍有五十万之众,并且雄踞长江天险。而清军入关时,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总共不过二十万人。清军要在辽阔的中国腹地同诸多对手作战,兵力不足,并且会顾此失彼,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多尔衮审时度势,根据柳寅东的建议,制订了统一全国的作战部署,先怀柔南明政权,集中力量攻击李自成农民军,这样做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第一,证明多尔衮宣称的清得天下于“流贼”的口号,正付诸军事行动,以便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广泛支持。第二,便于清军集中主力各个击破敌人,避免两面同时作战,从而取得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动地位。

确定了作战部署之后,多尔衮命英王阿济格经土默特、鄂尔多斯,由绥德攻击西安;命豫王多铎在攻打江南之前,也顺道追击大顺军。

与此同时,多尔衮实施对南明的迷惑工作。他传檄江淮等地说: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攻“贼”,共保江左者,也在情理之中,我不禁止你们。但是应当通和讲好,不负我朝,要永记我们替你们复仇灭寇之恩,共同发展睦邻之谊。这就给弘光政权造成一种错觉,好像清朝准备同南明搞南北分治,只打农军民,而不再进攻江南。南明果然放松了对清的警惕,不但不抵抗清兵,反而派出使臣,携带大量金银绢缎,到北京与清谈判,幻想效法宋朝故事,以每岁贡银十万两为条件,向清求和。福王还幻想联合清军,共同镇压农民军。

随着军事上不断取得进展,北京日趋稳固,多尔衮便对南明亮出了自己的真面目。顺治元年七月,他在致南明大学士史可法的信中,令福王“削号归藩”。他说:“如果不削号,那便是天有二日,就是我大清的劲敌。这样,我将拨出西征的精锐部队,转旗东征。现在是兵行在即,可东可西,南国的安危在此一举。”这是威胁弘光政权投降。十月,又发布檄文,严申“擅立福王”是“王法所不赦”,定将问罪征讨。同月,南明使臣陈洪范、左懋第、马绍瑜抵达北京。多尔衮有意贬低他们,下令说:“陈洪范经过地方,有司不必敬他,让他自备盘费。”清廷收纳陈洪范等所带银十万两、金千两,蟒缎二千六百匹,而待之以藩属朝觐之礼,将福王的“御书”视为“进贡文书”。大学士刚林奉多尔衮之命严询南明使臣:“尔福王奉何人之命僭位?”当堂朗读檄令,历数“擅立福王之罪”,宣布“旦夕发兵讨罪”。在压力下,陈洪范变节,将江南的实情泄露给清。十一月,陈洪范请回江南策反南明诸将降清,并请扣留另外两名使臣。多尔衮依计而行,立刻遣人将这一新情况告知带兵在外的多铎。

多尔衮顺治元年十二月,多铎率清军在潼关与大顺军激战近月,重创大顺军。顺治二年正月十八日,清军攻占西安。二月,多尔衮接到多铎“克定全省”的捷报,立刻命令他,“初曾密谕尔等往取南京,今既破流寇,大业已成,可将彼处事宜,交与靖远大将军英亲王等,尔等相机即遵前命,趋往南京”。又责成阿济格率吴三桂等,追击大顺军。五月底,阿济格追击大顺军于湖北通山县,李自成在九宫山遇害。顺治二年四月,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山与豪格率领的清军相遇时,不幸牺牲。此后,大顺军、大西军余部继续抗清。

顺治二年四月十五日,多铎率大军抵达扬州,明大学士史可法死守。二十五日城破,史可法死于难。扬州城经历了空前浩劫,清军大肆屠戮,史称“扬州十日”。五月六日清军渡江,弘光政权军队不战而溃。十四日,清军占领南京,福王逃往太平,很快被俘,弘光政权的大批文武官员及二十余万军队投降,清军继续向南方各省进军。

清军占领南京,很快把自己的统治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由于当时清军再度强迫人民剃发,激起了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清军继续统一南方的行动受到阻挠。在这个紧要关头,多尔衮又灵活地改变了策略。顺治二年七月间,他以“大兵日久劳苦”为名,把南方人民最恨的多铎召回北京,而改派福建籍的大学士洪承畴“招抚”江南。他要利用洪承畴在南方汉族地主阶级中的影响,来“节制”南京、江西、湖广等地区,进一步消灭刚刚建立的唐王政权和鲁王政权。在洪承畴临行前,多尔衮称他为自己“心爱之人”,鼓励他“此行须用心做事”,并特铸“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印”,授权他“便宜行事”。

同类推荐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兰州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兰州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兰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宁夏农村改革发展30年

    宁夏农村改革发展30年

    本书以综述、专题研究、文献摘编、报刊资料、大事记五大板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宁夏农村改革发展30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 天庭编外人员

    天庭编外人员

    天庭停摆,妖魔作怪,可怜的徐勇,作为一名临时工,一边要镇压妖魔,一边还要为天庭增加信众。总而言之一个浑身毛病的普通人的不平凡旅程
  • 重生之东晋太子爷

    重生之东晋太子爷

    一现代的大学生,在一个雨夜,莫名的回到了东晋,之后的历史会因他而发生改变吗?当太子,与梁祝结拜,保卫没落的东晋王朝。书写一段神奇的重生之旅。
  • 神级国画大师

    神级国画大师

    穿越大棠当画师,去过风一样的生活;超级绘画黄金手,画出万千世界。点石成金,画地为牢,雕梁画栋,诗情画意。孟汉卿说:画虎画皮难画骨。韩风笑说:老子不仅能画骨,画心也不是事。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国画大师韩风笑所作。
热门推荐
  • 天仙配:蓬莱岛的孽缘

    天仙配:蓬莱岛的孽缘

    不知道你信不信,缘分都是天注定,也许曾经以约定,今生以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只好勇敢的接受它。于他而言,也许,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爱,也许,他的一生不会有任何女子进入他的世界然而,从她的出现,也就注定了他不会孤老终身。于她而言,也许,她从来没有想过要爱,也许,她只要安安静静地做一个蓬莱公主就好了,可是,他们为了彼此,抛下了一切,只是因为当初的一句玩笑话“我等你回来娶我!”
  • 爱上你身不由已

    爱上你身不由已

    如果爱情需要不顾一切的话,青儿说她要勇往直前,只是他呢?他给她爱,却不让他走进的的世界......
  • 辟妄救略说

    辟妄救略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雷龙耀世

    雷龙耀世

    洪荒带给人们的并非光明,浓稠的黑暗变成世界的主色调。罪恶达行其道,正义瑟瑟发抖。与此同时,人们以弱小为借口,咒骂邪恶,祈求一位天赋丁奕的英雄挺身而出,与邪恶力量殊死搏斗。在这时,西门家族一声巨雷化作一条雷龙在家族上空缭绕,突然雷龙一声巨吼,钻进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丹田里面,奇怪的是没有人记得这一幕,救世的人已经出现。西门问天将带着自己的一身本领,与自己的结灵同恶势力斗争,胜负落在谁家,敬请关注
  • 网游之三国群雄

    网游之三国群雄

    本人是个三国迷,看了很多的三国小说,希望能够有一本自己喜欢的三国梦,希望大家支持。
  • 可以,这很江湖

    可以,这很江湖

    “给我一个信仰,我还你一个江湖。”这是叶云在穿越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带着重重疑问,叶云来到这个诡异的世界,上演一段江湖中的传奇。什么你说儒家浩然正气张口可杀人?墨家的机关铠甲又坏了?那个那葫芦喝酒的人是个剑仙?“可以,这很江湖!”叶云在这个另类的武侠世界中发出内心的咆哮。在这里,什么样的信仰决定什么样的能力,试看一位毫无信仰小人物如何一步步成长。
  • 主宰大魔神

    主宰大魔神

    人,魔,神,谁才是主宰?什么是人?什么是魔?何而为神?实力,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世界里,巅峰的实力,就是主宰。
  • 失控边缘

    失控边缘

    血染的一夜,他的人生巨变……他悲伤,他憎恨,他无力,他淡漠如水。直到另一个人的出现,他再也无法保持平静。他们原本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的相对存在却越来越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过去是敌人,现在是朋友,将来会是……?
  • 名扬天下之天武

    名扬天下之天武

    人之初性本善,奈何天地不仁,君亲不义,强大的规则必将被打破,巅峰的战役王者争锋。金子永远都会发光的,一个倔强的少年,两个绝世的强者,将会迸溅出怎样的火花?演绎出什么样的快意恩仇?
  • 天使之冥清贵族魔法学院

    天使之冥清贵族魔法学院

    她,一介孤儿,却身含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一介校草,身上有着非同凡响的魔力;他,一介校草,身上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他,一介校草,却一直把她当做妹妹一样对待……当她遇见他们,她,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