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000000008

第8章 孙子兵法(7)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策,筹算。等失之计,作战计划的得失利害。本句意为谋算得当就能知道作战的得与失。杜佑注:“策度敌情,观其所施,计数可知。”梅尧臣注:“彼得失之计,我以算策而知。”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作,此处指诱使、挑动。本句意为有意挑动敌人,以了解敌人的行动规律,也就是使对方示形。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形,以假象示敌。本句意为示敌人以假的军事行动而知敌人的兵力部署。张预注:“形之以弱,则彼必进。形之以强,旨彼必退。因其进退之际,则知彼所据之地死与生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角,较量。本句意为以试探性的进攻来侦察敌人的虚实强弱。张预注:“有余,强也;不足弱也。角量敌形,知彼强弱之所。”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形兵,军队部署有意表现的假象。本句意部署兵力造成假象但却不让敌人看出来。杜牧注:“此言用兵之道,至于臻极,不过于无形。”

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深间,隐藏很深的间谍。窥,窥测。本句意为即使隐藏很深的间谍也不会窥测到,而再聪明的敌人也算计不到。

因形而措胜于众:因形,凭借敌情变化而应变。本句意为因为对敌人形迹判断而让大家看到胜利。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形,形态。意为人们都看到了我军取得胜利的情况。

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人们并不知道我军获胜的原因。

故其战胜不复:获胜的方法不重复。李筌注:“不复前谋以取胜,随宜制变也。”

应形于无穷:应形,依据敌情。张预注:“但随敌之形而应之,出奇无穷也。”意为根据敌情而制定作战计划。

兵形象水:兵形,用兵作战的规律。孟氏注:“兵之形势如水流,迟速之势无常也。”本句意用兵作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像水一随势而走。

因敌而制胜:根据敌情而制定胜利的方案。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本句意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程式,就像水流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一样。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神,神奇。曹操注:“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本句意为能根据敌情变化运用谋略而取得胜利的人可谓是用兵如神。

故五行无常胜:五行,金、木、水、火、土。本句意为金木水火土没有哪一样是永恒占优势的。

四时无常位:没有哪一季是是常驻不动的。

日有短长,月有死生:白昼的时间因季节而有长有短,月亮有盈有亏。杜佑注:“兵无常势,盈缩随敌。日月盛衰,犹兵之形势,或弱或强也。”

【译文】

孙子说:用兵打仗的一般规律是,先进入战地等待敌人,就会显得安逸从容,而后进战地仓促应战,就会非常被动而疲劳。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表现出的特点之一,便是能调动敌人而不会被敌人所左右。他们之所以能使敌军自己到来,是因为诱之以利;之所以能使敌军不敢前来,是因为设法阻挠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安逸的敌军可以使它变得很疲劳,如果敌军粮饷供应充足,就设法使它变得匮乏。如果敌人守备安稳就要设法调动它。

我军出击之处应是敌军无法支援的地方,这军发起奔袭应能出于敌方意料之外。行军千里而不致劳累,是因为行进在敌军没有设防的地区。我军进攻必能成功,是因为攻打的是敌军防守空虚的区城,防守使阵地稳固,是因为防守的是敌人无法攻破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人,让敌人不知道如何防守。善于防守人,让敌人不知如何进攻。隐藏的是如此微妙,以至敌人察觉不到一点形迹;谋划的是如此神妙,以至敌军听不到一丝声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敌军命运的主宰。

我军发起进攻之所以不可抗御,是因为所攻之处是敌军防守空虚的地方。我军撤退之所以不会被追击,是因为行动迅速,敌军无法追上。

所以说我军想出战,敌军主力即使修筑了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锋,这时因为我军进攻的是敌人必须救援的地方。相反,如果我军不想战,虽然是画了个地方在那里防守,敌军也不会来进攻,这是因为我军诱使敌军搞错了进攻的方向。

我们要察明敌人的情况而自身不显露形迹,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兵力而敌人却不得不分散兵力。我军的兵力集中在一处,而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那么我军就能以十倍的兵力去进攻敌人,以造成我众敌寡的局势。能够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少数敌人,这样与我们作战的敌人力量就相对小了。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无从知道,既然无从知道,那敌人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很多。敌人防备的地方多,与我们交战的兵力就必然会少。所以说敌军防御了前面,那后面的兵力就会减少;调动兵力防御了后面,前面的兵力便会减少;防御了左面那右面的兵力便会减少;防御了右面那左面的兵力就会减少;处处都设防,便会到处兵都薄弱。之所以兵力薄弱,是由于到处分兵设防;之所以兵力集中,是由于迫使敌人处处设防。

所以说,只要能够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作战,应该在什么时候作战,哪怕是千里出师也无所畏惧。相反,如果不了解作战地点的地形,也不知什么时候交战,那就会陷入左军不能救援右军,右军也无法救援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无法救前军的被动局面,更何况要在远至数十里近至数里的距离内互相救援呢?依我的分析,越国军队数量虽然多,但对于作战取胜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经过努力来争取的。敌军虽然很多,却可以使得他们没有机会与我军主力交锋。

用兵打仗要通过认真的筹算来了解敌方计谋的得与失,要通过诈术挑动来了解敌军活动的规律。通过佯动示形,以掌握敌人地形的有利及不利。通过试探性的进攻,以探明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

我军伪装示形要达到不显露一点形迹的最佳状态,以至藏在我军内部的间谍也无法窥见底细。深于谋略的敌人也无计可施。我军根据敌情,灵活地采取对敌措施取得了成功,即便把胜利摆在人们面前人们也无法领略其中的奥妙。人们只知道我军克敌制胜的作战方法,却不能知道我军所以能取胜的奥妙。因为每一次作战取胜所采用的战法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适应不同的敌情灵活运用,变化无穷。

用兵打仗的规律就像流水,水流的规律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而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其虚弱之处。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用兵则应根据敌情制定不同的取胜方法。所以,用兵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水流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能够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措施夺取胜利,就可称为用兵如神。所以用兵也像自然规律一样,一行相生相克没有固定的常胜,四季依次更替没有哪一个季节是永驻不动的。一年之中的白天,有时长,有时就短,而一月之内月亮就有盈有亏啊。

【故事论述】

199年夏,袁绍消灭了盘踞幽州的公孙瓒,统一了河北后,自恃地广兵多,便想进军许昌消灭曹操,统一北方后图取全国。这时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这时谁把曹操给灭了那不仅是为汉除奸,而且也就可以挟天子了。当时政治可说乌烟瘴气。可对袁绍的这一战略决策,其内部又发生了分歧:沮授认为,刚破公孙瓒,将士连年征战,身心疲惫,加之仓廪空虚,百姓困苦,不宜劳师远征。应务农息民,待机再取中原。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袁绍根本听不进去这一良言,只想着据天下为己有。好像任何时代一定会有溜须拍马的要人,而这样的朝臣一定会出一些馊主意。这时袁绍手下审配、郭图趁机进言:“以明公之神武,跨河北之强众,灭掉曹氏易如反掌。”这话袁绍爱听,于是决定南渡黄河,妄图一口吞掉曹操。

这话让曹操听到了,自是不敢掉以轻心,各路军马严加防范。199年9月,曹操派军2万至官渡(今河南中牟境)筑垒备战。次年2月袁绍派步兵10万、骑兵万人攻占黎阳,派大将颜良率一拨人马渡过黄河围刘延于白马。刘延军伤亡惨重,白马岌岌可危。曹操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对策,荀攸献计,让他派军至延津渡口佯渡,袁绍忙派兵阻截,这时曹操却趁袁军一心集中于黄河岸时亲领轻骑,以骁将关羽为先锋急奔白马。袁将颜良怎么也没想到这时曹军会来他这里,仓促应战,怎奈关羽马疾手快,没等他拉开阵势,就用他那把著名的青龙偃月刀把颜良剁于马下。袁军一见主帅已死,自己何必在这里等死,于是就四处溃散,白马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解围了。这里又上演了一场声东击西的好戏。历史上这样的计谋可以说是屡屡被用但每次却几乎都成功了,这一计的使用必须如进化境,即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曹操又率部向延津回撤,曹操在延津献故意丢弃财物辎重然后离开,袁军追到这里,纷纵下马抢夺财物。从这点可以看出袁绍是个小气鬼,如果他足够大方,那他的将士是不可能去犯这样的错误的。如果有兵士胆敢妄动,那将官也是不允许的,可能这时从上到下都穷,袁绍这一脾气可能曹操也知道,不然他怎么会有此计呢?曹操一看他们只知抢钱而不要命全不防备,就开始回击。袁军顿时大乱,而袁军的又一大将文丑被杀。这一仗打得惊心动魄,就连惜墨如金的《三国志》在描述中说“大破之”。而颜良和文丑是袁手下勇武之士。这等于砍掉了袁绍的臂膀。这两战曹操大挫袁绍的锐气,但敌众我寡的劣势并未扭转,于是曹操决定避免硬扛,而是诱敌深入,伺机发动反攻。他命令军队后撤,退守官渡。因为退守官渡既可以集中兵力,又可以节约财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诱敌深入发动反攻。只要敌军一深入,补给线就会拉长。补给线一拉长,战争成本就会增加,胜利的可能性就减少。

这一年七月,袁绍军进阳武。八月袁军又向前推进,逼近官渡,沿沙丘安营扎寨,东西绵延数十里。两军这就相持上了。沮授给袁绍出主意:我军兵多,但战斗力不如曹军,毕竟是远征军。可曹军这时粮食却不足,敌军不利久战,我军可围而不攻,消耗敌军实力,定可取胜。这个狂妄自大的袁绍怎么会听呢?这个人只要自己认为对的就要干,而且特别喜欢和自己的谋士的正确的意见对着干,这在历史上可以说也是一大奇观。于是他就下令猛攻官渡。好像袁绍就是为了成就曹操,也是为成就历史上这场著名的战役而一定要这样做。作为一个将军,这可以说是基本的常识,可能他的谋士不给他出主意可能他还不这样做吧,谁知道呢,当一个人自负到和一切作对时,那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了。曹操这时是深沟固垒,严守阵地。袁绍就在城下堆土山,筑高楼,用强弩射曹营,曹军这边就造霹雳车发石摧毁高楼,可以说人类的许多发明都和战争有关,包括我们现在。这个霹雳车是不是像现在的大炮呢?袁军又挖地道攻曹营,曹军就挖壕沟相拒。战斗是异常的惨烈。两军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在这期间,袁绍部将张摭和谋士许攸建议袁绍应趁曹军大集于官渡,派奇兵迂回到曹军右侧。再南向袭击许昌而介袁绍可能就是被倒霉催的,一定要攻下官渡,并扬言一定要先杀死曹阿瞒。这就和刘备一定要替张飞、关羽报仇一样,置大局于不顾,一定会落个倒霉的结局,而这个结局一定还有许多倒霉的人在里面。

曹操这方面,部队本来就少,粮食又不足。让这个袁绍狂攻了一个多月,已是士卒疲惫不堪,军心开始动摇。对此曹操万分焦急,他知道,这样下去部队会抵挡不住袁绍的攻势,会全军崩溃的。于是就致书许昌的荀彧,表示想放弃官渡,退守许昌。但荀彧坚决反对:此一退就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而这时曹操已扼袁绍数日,正是出奇制胜的好机会,如果退却将是功亏一篑。曹操认为荀之言有理,于是就在官渡坚守伺机破敌。这就看出袁曹二人的不同,人家曹操是听人劝,而自己也思考,是谁说得对就听谁的,袁绍是一个另类人士,总是和一切对着干。可又让人不明白的是他一定是和对自己有利的那种意见对着干,他的这种行为可以说是让史学家都难以理解。

这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又进言袁绍绕过曹操袭许昌,这个许攸可说是吃多少豆子不嫌豆腥气,为什么总是向这样一个心理有障碍的人出主意呢?这又招袁绍腻烦,指责许攸与曹操是一伙的,这可是真让人寒心,得,这个许某人还真就跑到曹方去了。这等于是给曹军送去了个告密者,可能许攸也不愿看到老百姓受战争之苦,想要早点结束这场战争,不然他为什么要冒一骂名而去给曹操效力呢?再看看曹操一听许攸来降,不穿鞋子就出来迎接。许攸问曹军中粮食还有多少,可曹操就是不说实话。许攸一看就直接给他点破,知道军中已无粮食。这可吓坏了曹操。因为只要许攸知道,那就等于袁绍也知道。也就是自己已走到绝路了,可人家许攸就是为了和平而来的,他给曹操献上一计,让曹操派兵往乌巢偷袭袁绍的粮草。曹操于是依计而行。这个袁绍可能是疯了,如果他不采纳许攸的意见,那他就干脆杀了他算了,为什么要让他跑到曹营去呢,这不等于是在给自己挖坟墓吗?

曹操听说了袁绍的粮草所在地,就亲率5000精骑,乘夜抄小路奔乌巢,放火烧了袁绍的屯粮,天明又集中兵力攻破袁军淳于琼部,击退袁绍援军还师官渡。袁绍的生命线一断,军心大为动摇,而当初力主强攻官渡反对张摭主张派重兵救护乌巢的郭图却不承担责任,又在袁绍面前诬陷张摭,这时即使没人推波助澜都不能保证袁绍的人不投降曹操,因为袁绍太让他的部下看不到光明了,又有人为袁绍出这种馊主意,本来就是英雄惜英雄,当时的曹操是以广招贤才而名闻天下的,这样张摭就跑到曹操那边去了。这就让曹操见出了袁绍军的不稳定,频繁的有高级将领叛降,就知反击时机成熟了。于是就向袁绍发起猛攻,这时的袁军早已不堪一击了,最后被曹操打得是落花流水。易中天对这段历史是这样说的:“战争,是一件有着极大风险的事情。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很难说谁就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将帅的意志和决策,就往往是成败的关键;而最后的胜利,则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具体到这场战争,曹操一方无疑是要以寡敌众,以弱胜强,这就需要意志,更需要坚持,需要在坚持中抓住机遇。”袁绍在这一战中是彻底地完结了他的历史使命,只是让曹操成就了一世功名。到了207年袁绍家族就彻底地灭亡了。

同类推荐
  • 雇佣兵:三棱刺小队

    雇佣兵:三棱刺小队

    世界的灰色地带,一群人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没有真正的信仰,唯一信仰的就是——MONEY。他们就是雇佣兵。一群被人遗忘的战士!(本作品是根据《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为题材所创作)
  • 抗战:醒狮少年强

    抗战:醒狮少年强

    抗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鬼子的刺刀和铁蹄,并没有让中国人屈服,而是唤醒了东方昏睡百年的雄狮,无数先烈奋起反抗侵略。最终日本无条件投降,无数鬼子命丧中国,中国损失了3500万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师子强在战斗中成长的历程,为我们再现了当年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浴血往事。“勿忘国耻,居安思危”。谨以此故事缅怀抗战中为国牺牲和奉献过的广大爱国将士和中华儿女!
  • 最终战

    最终战

    K最高指挥部向人类世界发出危险指令,调走一部分的军校新兵。阴差阳错选了新兵蓝斯和他的兄弟张若寒。在陌生的黑科技指挥部,蓝斯和张若寒定会力挽狂澜,打败侵掠者。
  • 终极激活

    终极激活

    想过刺激无比的人生吗?接受传承就可以了,duangduang几下轻松搞定,不过……
  • 银狼突击

    银狼突击

    银狼,江河人的古老图腾;狼性,才是江河人的最强血脉。小鬼子,到了银狼手里,你们还有指望吗?银狼,重责任,重情义,重承诺,迅捷如狼,柔情似水,真汉子也!(各位朋友,本书将改为每周一三五各上传一节。从此本书纯粹为兴趣而写,希望向朋友们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愿朋友们喜欢。至于其他,则在其次。)
热门推荐
  • 爱何需理由

    爱何需理由

    “为一人平山河,虽死不悔,”这是幽月的信仰;“没有人可以控制我的思想,在血族我就是王,”这是云翎的狂;“我想要守护的东西,没有人可以触碰,”这是洛令羽的执着。我云翎一生中最爱的一直都是你一人,你是傅逸枫也是洛辰,我们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
  • 宙石

    宙石

    一年时间能改变什么,石羽告诉你,只需一年,他就能改变全世界!重生,却仅仅只有一年!石羽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生!
  • 成为新世界的神

    成为新世界的神

    “喂喂,艾咪。你是来卖萌的吗?”“杂修,萌,就是正义嘚似。”正常的高中生森夏sama愉快地在众多动漫世界漫展并且顺便拯救异界人民的故事。
  • 先天星帝

    先天星帝

    亘古之时,先天生灵自虚无诞生,创造大道,编织命运长河,统御诸天万界,令万族臣服。时光荏苒,万古岁月前的荣光已不复存在,如今的诸天,七界争雄,万族林立,可是却不见一丝先天生灵的踪迹。贫瘠荒凉的起源之地,一个少年为了探寻自己的身世踏上修行之路。他将为这沉静了无穷岁月的万界带来怎样的波澜?
  • 千寻万古

    千寻万古

    天地复苏,是传说降临,还是毁灭预兆?身怀至宝,红尘中觉醒,循着传说去追逐消失万古的仙神踪迹。一步步打破远古的传说,揭开神话的面纱......光怪陆离,神秘无尽!
  • 霸道女孩有人宠

    霸道女孩有人宠

    她就是这样,一个霸道又坚强的女孩儿。她从不知畏惧是什么,只知道只有努力过了,才没有遗憾,追求过了,才不会不肝。她知道,曾经的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她的家早就已经被毁灭,她要去将他们救回来。他是一个冷酷霸道的人,他不会为其他人怜悯,更不会因其他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从那件事以后,他失去了他的心,他的魂。她却又突然出现,改变了一切似的出现。是阴谋,还是真相……
  •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二十三辑)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二十三辑)

    本辑是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系列丛书的第二十三辑。本辑包括学术专论、学术评论、检察官来稿、学术译作等部分。全书包含法理学、宪法学、民商经济法学、婚姻家庭法、人权法、诉讼程序法等法学具体学科的研究型论文。
  • 仙谬

    仙谬

    大道无情,长生无望;众生无知,我辈无用。修仙原来就是一场笑话。
  • 崔氏成长路

    崔氏成长路

    当下的我处在物质与精神里:有可度、不愿醒、不自知,以成长、善为生机勃勃得出“真我”的价值观!“真我”于当下人类分为27小境,清晰、回顾、汲取、过去记忆里的我时,进入“本我”,“本我”感知(看书、历世)人类觉的不同程度,可以得出自己的价值,使自己尽可能的心想事成!“真我”是健康的身体、不断圆满的精神,并在当下实现自身的价值有利于自己、推动社会的进步、活的自然长久的生命历程,并在活着时不可论无和寂!人类的觉包含了过去本能心天圆地方的封建王朝,当下温饱心日心说的德智体美,未来大爱心地“起”论疆域的探索,使人们同心同德—“真我”相同“本我”璀璨烂漫!
  • 眼通阴阳

    眼通阴阳

    命有生死。世有阴阳!当罗毅拥有了阴阳眼,眼透阴死之界!只剩下三十年阳寿的他如何逆天改命,又如何在众人的围杀之下,掀起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