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000000018

第18章 孙子兵法(17)

动而胜人:动,举动,这里指出兵、用兵。动用兵力就可以战胜敌人。梅尧臣注:“主不妄动,动必胜人。”

先知:事先察明敌军情况。

不可取于鬼神:不能通过占卜、祭祀鬼神等迷信方法达到先知。张预注:“不可以祷祀而取。”

不可象于事:不能用对相似事物进行机械类比的方法去推测敌情。张预注:“不可以事之相类者拟象而求。”

不可验于度:验,验算、验证。度,度数,此处指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不能靠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位置去判断敌情。

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本句意为从熟悉了解敌军情况的人那里取得。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五种间谍同时发挥作用,能使敌人无法摸清其中的规律。梅尧臣注:“五间俱起以间敌,而莫知我用之道。”

是谓神纪:是,这。纪,法则、道理。神纪,神秘莫测的道理。这可称作神秘莫测的法则。贾林注:“纪,理也。言敌人俱莫知我以何道,如通神理也。”

人君之宝:人君,国君。是国君的法宝。

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因,凭借、根据,此处指利用。乡人,本地之人,一说即乡大夫的略称,是春秋战国时的地方官。本句意为所谓因间,是利用敌国的当地人作为间谍。杜佑注:“因敌乡人,知敌表里虚实之情,故就而用之,可使伺候也。”

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官人,此处指敌国的官僚吏员。所谓内间,是利用敌国的官吏为间谍。杜牧注“敌之官人,有贤而失职者,有过而被刑者,亦有宠嬖而贪财者,有屈在下位者,有不得任使者,有欲因败丧以求展己之才能者,有翻覆变诈常持两端之心者。如此之官,皆可以潜通问遗,厚赐金帛而结之,因求其国中之情,察其谋我之事,复间其君臣使不和同也。”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所谓反间,就是收买敌方的间谍为我所用,成为我方的间谍。张预注:“敌有间来,或重赂厚礼以结之,告以伪辞。或佯不知,疏而慢之,示以虚事,使之归报,则反为我利也。”

为诳事于外:有意向外散布虚假情报,以欺骗和迷惑敌人。杜佑注:“作诳诈之事于外,佯泄漏之。”

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让我方间谍知道故意散布泄漏的虚假情报,并传给敌方间谍,以使敌人中计。因为事发之后我方间谍往往不能生还,故称之为死问。王皙注:“诈而间,使敌得之,间以吾诈告敌,事决必杀之也。”

生间者,反报也:反,同“返”,返回。所谓生间,就是能够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杜佑注:“择己之有贤材智能,能自开通于敌之亲贵,察其动静,知其事计所为,已知其实,还以报我,故曰生间。”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全军上下应该是对间谍最为友善。杜佑注:“若不亲抚,重以禄赏,则反为敌用,泄我情实。”

赏莫厚于间:赏赐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张预注:“非高爵厚利,不能使间。”

事莫密于间:了解军务内情没有比间谍更为机密的。杜佑注:“间事不密,则为己害。”

非圣智不能用间:没有超人的智慧,是不能使用间谍的。圣智,超凡杰出的才智。王皙注:“圣,通而先识;智,明于事。”

非仁义不能使间:如若吝惜赏赐,就不能以诚相,就不要使用间谍。仁义,此处指不吝封赏,以诚相待。

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妙,精细巧妙。实,实情。本句意为如不是用心精细、手段巧妙,就不能从间谍那里获取真实的情报。梅尧臣注:“防间反为敌所使,思虑、故宜几微臻妙。”

微哉微哉:微妙啊,微妙!梅尧臣注:“微之又微,则何所不知。”

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先闻,事先听说。本句意为用间的计谋尚未施行,如果走露了消息,那么间谍和知情者必须处死。陈(白皋)注:“间者未发其事,有人来告其闻者,所告者亦与间者俱杀以灭口,无令敌人知之。”

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守将,守城将领。左右,守城将领的身边亲随。谒者,负责通报传达的官吏。门者,负责守门的官吏。舍人,守将的幕僚、门客。杜牧注:“凡欲攻战,必须知敌所用之人贤愚巧拙,则量材以应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必须搜查出敌方派来刺探我情报的间谍。

因而利之:乘机收买并利用敌方间谍。

导而舍之:导,劝导、开导。舍,释放。设法对敌方间谍进行开导,然后交给他任务,放他回去。

因是而知之:从反间那里了解敌方情况。是,此处指反间。杜佑注:“因反敌间而知敌情。”

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乡间、内间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使用。

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这样就可以使死间把假情报传给敌人。张预注:“因是反间,知彼可诳之事,使死间往告之。”

生间可使如期:如期,按期。可以使生间按时返回汇报敌情。张预注:“因是反间知彼之情,故生间可往复如期也。”

反间不可不犀也:厚,厚待。本句意为五种间谍中,反间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能不给予优厚的待遇。杜牧注:“乡间、内间、死间、生间四间者,皆因反间知敌情而能用之,故反间最切,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殷,殷朝,即商朝。兴,兴起。公元前17世纪,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以亳(今河南商丘北)为都。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又称殷。

伊挚在夏:伊挚,即伊尹。原为夏桀的臣下,商汤任用他为相,打败了夏桀。夏吕牙在殷:吕牙,即吕尚,叫姜尚,字子牙。曾为殷纣王的臣下。周武王姬发伐纣时,任用他为“师”,打败了商纣王。

以上智为间者:上智,有高超智谋的人。用间谍要用那些有高超智谋的人。

此兵之要:要,要害、关键。本句意为这是用兵最为关键的地方。

三军之所恃而动也: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来采取行动。恃,依靠。杜牧注:“不知敌情,军不可动。知敌之情,非间不可,故曰:三军所恃而动。”

【译文】

孙子说:大凡兴兵十万,出征千里,平民百姓的物质耗费,国家公务的开支费用,每天都需要花费数目巨大金钱;全国上下内外,因之而动乱不安,民夫兵卒奔波耽搁于路途,不能正常从事自己的工作的,就会有七十万家之众。敌我两军相持数年,为的是争求有朝一日的胜利。所以,那些吝惜钱财官爵,不肯通过用间谍而了解敌情的将帅,实在是没有仁爱之心到了极点。这样的人,不配做军队的统帅,不配做国君的辅佐,也不能成为战争胜败的主宰。英明的国君,优秀的将帅,他们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取得的成功超过一般人,就在于用兵之前便了解掌握了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决不能依靠鬼神的启示,也不能用某些事件现象的类比推测,更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去验证,而只能从那些真正熟悉敌情的人那里获得。

间谍的运用方式有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五种间谍同时活动,使敌人不能知道我国用间谍的规律和途径,这就是所谓的神秘莫测的方法,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因间”,是利用敌国居民中的普通人做间谍;“内间”,是利用敌方的官员做我方的间谍;“反间”,是利用敌人的间谍来为我们做间谍工作;“死间”,是潜入敌营,将假情报送给我方间谍,然后传给敌方间谍的特殊间谍(因真情一旦败露,此类间谍难免被杀,故称死间):“生间”,是指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

所以,对于统领三军、用兵打仗的国君和主将来说,全军上下没有比间谍更该亲近的人,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交待处理的事务没有比间谍更机密的。不是睿智聪明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精细算计的人,不能获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呀,微妙!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使用间谍。如果间谍工作尚未进行就泄露了用间的消息,那么,间谍和告密者都应该处死。

凡是我军想要攻击的敌军,想要攻打的城堡,准备刺杀的敌方官员,都应该事先了解敌方的守将及其左右亲信、掌管通讯联络和把守门户的官员、以及幕僚门客的姓名,这些情况我方的间谍一定要侦察清楚。

必须查出来侦察我方情况的敌方间谍,用优厚待遇和金钱收买他们,对他们进行引诱开导,然后交给他们任务,放他们回去,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成为反间,为我所用了。因为有了反间提供的情报,所以就可培植、利用乡间和内间了。同样,根据反间提供的情报,死间传播的假情报,就可以通过反间而告知敌人。也是因为有了反间,我方的生间就可以按预定的时间回来汇报敌情。对于五种间谍的情况,君主必须清楚地知道,而更应该懂得,关键又在于利用反间,所以,对反间的赏赐待遇不能不是最优厚的。

从前,殷商的兴起,得力于伊尹(伊挚即伊尹,商汤任他为相)曾在夏朝做过官;西周的兴起,得力于姜尚(姜尚又名吕尚,号子牙,武王伐纣时为军师)曾在殷商为臣。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良的将帅,能使用智慧高超的人做间谍,一定能取得极大的成功。这是用兵作战的要决,整个军队都要依据他们提供的情报来决定军事行动。

【故事论述】

公元前265年前后,秦国日益强盛,不断向四周扩张,而北方的赵国成为秦王的心腹之患。因为,赵国出了个赵武灵王,此人文韬武略,大胆向少数民族学习,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让士兵穿北方民族服装,学他们骑马射箭的绝技。赵国军事力量逐渐壮大,足以与秦国相抗衡。

公元前262年,秦国首先向韩国不宣而战,韩国连战连败,最后只好割地求和,韩王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市)十七县求和。上党地处韩、赵交界地区,秦国占领上党就等于打到赵国的家门口了,赵王(赵武灵王之子)很为此事发愁。

说来也巧,上党郡守冯宁却违背韩王的圣旨,不愿投降秦国,愿将上党献给赵国,请赵抗秦。赵国不费力就取得上党十七座城邑,但也引来了灭国之祸。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的不满。大臣范雎趁机向秦王建议说:“赵国是秦成霸业的最大敌人,必须早早地除掉它,现在就是最好的理由。”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公元前261年秦派大军攻赵,上党的赵军兵力薄弱,很快被秦消灭。赵王派老将廉颇到长平拒秦,廉颇不愧是一名老将军,他看到秦强赵弱,于是采取固守有利地形、坚垒不战的方法。秦国劳师远征,哪能经得起这样旷日持久的消耗,秦王急得夜不得安。大臣范雎又向秦王提出一计说:“赵王此人不懂得军事,并且生性嫉妒,对老将廉颇的赫赫战功一直不屑一顾。可用……”他附在秦王耳边窃窃私语,秦王听罢开怀大笑。

很快便有人在赵王面前说:“廉颇已经老了,在前线不思进取,从不敢向秦国发起攻击,连秦国人都说我赵国没人用一个老头来支撑局面。”也有人传言:“廉颇准备投降了!”原来秦国采用了离间计,派人携千金到邯郸去活动赵王左右权臣,散布流言。

秦国还放风说:秦国的将军根本不把廉颇放在眼中,最害怕赵国老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听了对廉颇更加不满。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当年曾打败过秦兵,将门出虎子,赵括从小熟读兵法,问起他用兵之道,他总能对答如流。

一日,赵王向丞相蔺相如提出撤换廉颇的事,相如说:“今秦强我弱,廉颇的作战方法是对的。”赵王听了很不高兴;他又派人到赵家去询问赵括的母亲,就连赵括的母亲也说:“我儿虽谙熟兵书,但只知‘纸上谈兵’,千万不可用赵括去代替廉颇。”这就是成语“纸上谈兵”的由来。

赵王求胜心切,几次派人催促廉颇转守为攻,廉颇未听。赵王错误地认为是廉颇胆怯了。公元前260年7月,赵王派赵括统率一部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将。赵括一到便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弄得官兵人心涣散,斗志消沉。为了执行赵王的意图,他改变了廉颇的防御部署,积极做进攻准备企图一举击败秦军。

秦王得知赵王派赵括代廉颇为将,便增加兵力,调任白起为上将军,并令军中严守秘密,以麻痹赵括。

白起是秦国最负盛名的将领,此人果断勇猛,智勇双全,手段狠毒。针对赵括没有作战经验,鲁莽轻敌的特点,他采取后退诱敌,伏兵围歼的作战方法,一支部队担负诱敌任务,待赵军出击后,即向预设壁垒撤退,引诱赵军深入;以主力坚守营垒,阻止赵军的进攻;以25000人的奇兵,布置在壁垒两翼断赵军退路;以骑兵5000人插入赵军中间;分割赵军。

这年8月,赵括果然率军大规模出击,秦军佯退,赵括不察虚实,向众人说:“秦军已是疲惫之师,不堪一击。”于是挥师追击。

赵军进至秦的壁垒时,遭到秦军的坚强抵抗。这时秦军两翼奇兵插到赵军的后方,截断了出击赵军与本部的联系。秦军的5000骑兵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将赵军一分为二。赵军被困在秦军的包围圈中,数战不利,被迫就地构筑营垒,转为防御,等待救援。

赵王心乱如麻,后悔不该更换廉颇,丞相蔺相如建议向齐国请求援助。齐臣周子建议齐王援赵退秦兵,他说赵国是齐、楚两国的屏障,唇亡齿寒。但目光短浅的齐王摇摇头说:“赵国过去一直与我齐因为敌,我怎能出兵。”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觉得灭赵的时机已到,亲自到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子编组成军,调到长平战场,占据长平以北(今山西高平丹朱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断绝了赵国的援军和粮运,保障白起歼灭被围的赵军。

9月,赵军断粮已46天,饥饿情景可想而知,以致到了内部相互暗杀而食的地步,情况异常严重。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进行轮番冲击,企图打开一条出路,但未成功。绝望之余,他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死。

赵军因无主将指挥40万人全部解甲投降。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容易发生变乱,因此,他命令秦军:将所有赵国降兵一律坑埋。

就这样,白起坑杀降卒40万,只留下幼小的240人放回赵国,以宣扬秦国的军威。长平一战,歼赵军45万人,赵国从此由强变弱,秦灭赵国只是早晚的事了。

【名家论战】虎钤经·使间

《周礼》巡国传谋,反间也。用间之道,圣人以用兵决胜,不可不间。用间决中,不可不密。苟非大智,孰能臻于是乎?故间之行也,观事而举,其术有八焉。其一曰:两国相拒,兵抗其境,诈为疲困畏惧,潜漏其言,厚货谄敌所爱幸,因以所求中之;次使使者致玉帛子女与骏马精佩之饰以求和解;觉其骄慢,阴选精兵分道,早夜兼时,以乘不备,此以使者为间者也。其二曰:获敌生口,以所谋漏之(谋皆虚者,非实也),俾得闻焉,阴缓使遁去,令敌得所谋而信之,我行则不然也,此以敌人为间者也。其三曰:敌来间,我诈为不知也,反事示之,敌将为事,我则出不意而击之,此反求来言以为间也。其四曰:敌以间来,厚赂之,令反其言以间敌,此反以来人为间也。其五曰:与敌人战,佯为小败,亟引兵深壁示以惧色,乃选出语言鄙钝、无智虑者使于敌,令盛张皇我军之强盛,俾敌知为间者,必以我为惧,以强词来间也;既行,即举奇兵随而袭击之,此以明间而为间者也。其六曰:敌有内宠,令心腹者以金宝馈其家,使潜构敌情,此以内嬖为间者也。其七曰:敌有谋臣,则潜行赂敌亲信,构谗于内,外以事应谗者言,使君臣相疑,自相残害,此以谗人为间也。其八曰:求敌所委信者,副其所欲,阴求其动静言语者,此以乡人为间者也。是以知间者,兵家之要妙也。苟非贤智,莫能用之。故用间之道,在乎微密潜诚,此良将之所注意也。

同类推荐
  • 南回首

    南回首

    讲述的是一个将门之后,被逼远走之后荣耀回归的故事
  • 一八四零惊变录

    一八四零惊变录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敢问苍天,天下英雄,谁是敌手?誓革大清命,万里江山尽归我有。誓斩天皇首,挂于金陵魏巍城头。誓夺沙皇地,半壁江山尽入我手。誓揍英王朝,皇家大军魂断亚洲。敢问天下英雄,谁敢战否?欲知我是谁,激扬壮烈,尽在此书中。
  • 落原

    落原

    万千敌中过,人零海萧阔。踏痕无匿处,只身苦含落。待一时,一飞凌绝,独览众小......
  •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作者曾作为飞行员于英国皇家海军服役33年,既驾驶过固定翼飞机,也驾驶过直升机,阅历极其丰富。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舰载航空兵的起源和发展、起飞平台、弹射器和点火装置,以及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并介绍了历史上相关国家的航母性能和舰载机的设计改革和技术创新。本书内容全面、翔实,观点新颖,为我国海军中、高级指挥员更好地熟悉和了解舰载航空兵开启了一扇窗口。同时,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供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 我的反恐之鬼影

    我的反恐之鬼影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热门推荐
  • 陈先生的柳观

    陈先生的柳观

    陈世清是个算卦的风水先生,平日里也就靠着半坑半骗的行径过活日子,可当有一天无意中拖了一只满嘴古话的将军鬼魂后,他的日子似乎变得不同寻常起来。基友做的封面,十分的满意啊。
  • 驱妖人:驱妖成瘾

    驱妖人:驱妖成瘾

    何为鬼邪何为神,神鬼为何两不分。甄家有女初长成,驱妖除鬼揽上身。情窦初开寻白首,爱恨情仇莫伤神。
  • 百家至圣

    百家至圣

    许弋惊异的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综合世界。整个世界被分为五大诸侯国,秦国、唐国、宋国、明国、清国和数百小国天下又分十大家分别为墨家、儒家、道家、武家、药家、医家、法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虽说诸国争霸,百家争鸣,但唯一的目的只有一个:修仙成圣!而许弋却发现圣人之外竟还有更大的天道!!!
  •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菜鸟法则:大神求带走

    菜鸟法则:大神求带走

    她一等一的女汉纸,不分现实和游戏。游戏里她是大神,排行榜前三名。他,在游戏是一只初来乍到的菜鸟,在现实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尾巴狼!两个身份差距极大的人变成了一组cp,从此有人不断被坑,有人则是乐此不疲。在游戏她负责冲锋陷阵,他负责补血收经验。谁又能够想得到,这位被她一手拉扯大的小菜鸟会是自己的那位上司呢?某女真想了……
  • 少年丞相本红装

    少年丞相本红装

    二十一世纪顶级杀手的她魂穿异世,双亲早逝,爷奶相依。她不信神不信佛更不信命!是女子又怎样,女扮男装行天下,书院青楼任穿梭!即便女儿身被识破,她仍旧做着世人眼中惊世骇俗之事,只因为她本就是属于异世的魂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为报家仇,看女主如何穿梭于几国,经历了怎样的光怪陆离,才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丞相!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有夫鬼罗刹

    有夫鬼罗刹

    大婚之夜,他丑陋的脸吓疯了他一直爱恋的女人。本来性格冷漠的他更是变成冰岩般不可接近。短暂的恋情,换来的是无数次的抛弃。她却习惯成自然,一点点伤心难过都没有,却因为要陪伴因她失恋而哭泣的姐姐给冰梗死。原以为重生的她得到以往一直向往的美貌后会如期的掳获这颗冰冷的心,没想到却重重的"跌"了个大跟头。
  • 许氏医案

    许氏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霸爱:亿万老公宠妻成瘾

    豪门霸爱:亿万老公宠妻成瘾

    他是身价上亿的豪门阔少,她是身世可怜的平凡女。那夜,他被人下药,她被迫沦为他的解药,一夜缠绵过后,被吃干抹净的她落荒而逃,他却食髓知味,对她身体上瘾。一场交易,她沦为了他的契约情人;每日每夜,他缠着她要不停。某女被他折腾的精疲力竭,“今晚我身体不舒服,可以不做吗?”“不舒服?”某男挑挑眉,化身为狼将她压在身下,开始扒她衣服,“宝贝,不舒服就得做,做到你舒服为止。”后来,契约结束,她转身离开,却发现怀了他的种……
  • 名门望族的继承者

    名门望族的继承者

    女主角王梓晗出生于贫穷家庭,有一个妹妹叫王紫宓和弟弟王嘉佑。女二杨佳出生于名门望族杨氏,有个哥哥叫杨震(男二),但母亲极其宠爱杨佳。男一陈正定,出生于名门望族陈府。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