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00000021

第21章 改弦又更张(1)

武则天在接连不断地废黜太子以后,受到了来自李家宗亲以及部分臣子的强烈谴责和质疑。甚至有人发动叛乱反抗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为了铲除这些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平叛活动。叛乱被平息后,武则天登上了皇位。

李旦的悲哀

早在龙朔二年八月,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了,取名李轮,他是武后最小的儿子,遗传了高宗文人方面的特质,自幼喜爱文学、书法。因为是老小,很少想做皇帝的事儿,所以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做学问上。高宗和武后原本并没有指望他能承担起皇帝的大任,也就没给他过多的政治教育,但也并未亏待他。先是封了个豫王,接着改做冀王,后来又封为相王、右卫大将军。到了凤仪二年又改封豫王,改名为李旦。

多年来的宫廷争斗,使李旦看清了母亲对待威胁她统治的人绝不手下留情的现实。于是,处处小心,以免引火烧身。唐中宗被废以后,武皇太后就剩下这么一个亲儿子可以立了。虽然他对政治不敏感,但自己好控制些。如果说武皇太后之前就想要做皇帝的话,她不会在高宗死了之后还迟迟不肯动手。而反复废立自己的儿子,定会引起人们的怀疑,武则天不会这么没有脑子。她可能在某一个时刻曾经有自立为帝的想法,但时至今日她还是更多地偏向于做操纵者,而非名副其实的君王。

在中宗被废的第二天,李旦即位了,就是唐睿宗。睿宗被立为皇帝之后,不能在正宫听政议事,武皇太后临朝称制。李旦只顶着皇帝的虚名,在宫中读书写字。朝廷上的事都由武皇太后一个人说了算。

接下来发生了后面我们要提到的扬州叛乱一事,武皇太后在平乱的同时要还政李旦。李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料定母亲也不会这么轻易放手权力,所以坚决不同意武皇太后的还政要求。武则天也没过多推辞,继续临朝听政。第二年,武皇太后为了安抚李旦和朝臣,将李旦的几个儿子封为亲王,这是向朝臣表明自己不会称帝。睿宗看着自己母亲所做的一切没有丝毫办法,他现在只是个傀儡而已。

公元689年(有资料显示为690年,我们取多数资料记载的时间。),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与此同时,改元为载初。武则天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兆。为了避讳,自此,所发布的诏书改称“制书”。之后有人上万民表,请求武则天实施改朝换代。当时,很多宗室和大臣因为反对武则天都惨遭灭门。

这个时候睿宗不能不说话了,他也上书给武则天,请求武则天登基,并赐自己武姓。皇帝做到这种地步也够窝囊的了。武则天自然求之不得,一番谦让之后,高高兴兴地同意了儿子和臣民的请求。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登基,赐皇嗣武姓,李旦将名字改回“轮”,迁出东宫,没有帝位继承权,刘氏降为妃。睿宗这次在位没有任何动作,更别说是作为了,他只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然而,想做个逍遥人也是不容易的。

武皇太后宠信的户婢韦团儿喜欢上了这个曾经没有实权的皇帝,想要与他建立情人关系。李轮知道自己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若发生什么,对自己十分不利,所以就拒绝了她。韦团儿心怀怨恨,在武三思和武承嗣的指使下,她在李轮的妃子刘氏和德妃窦氏住所埋了一根木头人,告发她们诅咒武皇太后,是为厌胜。公元693年,刘氏、窦氏被武皇太后处死,偷偷地埋在了宫中。两个妃子突然失踪,睿宗不会不知道,但是睿宗不敢声张,因为他知道是武则天所为。这就是睿宗的聪明之处,他知道无法与母亲斗,便在武则天面前装作没事儿人似的,以此来保全自己。即使有人出面为刘、窦两位妃子鸣冤,睿宗也默不作声。

睿宗的沉默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为以后的再次登基保存了实力。但是这段时间,睿宗是相当悲哀的,二十好几的人了,顶着个虚名在宫里行走,谁见了都暗地里腹诽,睿宗的心里也不会好受吧!

扬州叛乱

李敬业扬州起兵

公元684年,睿宗带着王公以下的文武百官在武成殿为武皇太后上尊号。自此,武则天亲自临轩执政,而皇帝则住在别殿,不问政事。武则天临轩称制后,百官朝贺。一时间,祥瑞之说甚嚣尘上。什么“瑞鸟”、“瑞麟”、“瑞云”全出来了,这表示大家对武则天执政的拥护。武则天以为自己执政没有太大的阻力了,谁知才高兴到一半就杀出个程咬金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嵩阳令樊文又献了一块“瑞石”,武则天拿着这块玉石让百官观赏。尚书左丞冯元常上书说这是谄谀欺骗的说法,武则天意识到朝廷中还有一部分人对自己执政不满,于是把冯元常赶到陇州做刺史去了。

武则天临轩执政后,将大唐的旗改为金色,东都洛阳为神都,官名进行了一次大改换,官服也改了颜色。在以后的叙述中我们可能用到官职名,为了不至于混淆,我们将改动的官职列举一些: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依次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门下省改为鸾台、中书省改为凤阁;改侍中为纳言,中书令为内史;御史台改为左肃政台,增加一个右肃政台。其余的省、寺、监、率名称,都按各部门的职权另改名称。正在武则天花样翻新地折腾官职的时候,一件叛乱发生了。发动这场叛乱的是扬州大都督李勣的孙子——李敬业。

李勣是高宗时期的老臣,为高宗和武则天的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高宗和武则天很是器重他。但是李老丞相的孙子却不怎么争气,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贪赃枉法,后因东窗事发被贬职。他打着恢复李氏江山的旗号,聚众谋反。参与这次谋反的还有一个叫魏思温的监察卸史,这个魏思温因为犯法被贬为盩厔尉,他有些政治头脑,因此成为这次叛乱的“军师”。

按照李敬业和魏思温事先商议好的计策,先让同伙监察御史薛仲璋请求出使江都,等薛仲璋到了江都后,再让韦超告发扬州都督长史陈敬之谋反。这样一来,薛仲璋便可以用中央派遣出使御史的身份逮捕陈敬之,薛仲璋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扬州。薛仲璋等依计行事,果真掌握了扬州的军权。接着宣布叛变,改回嗣圣元年中宗的年号。武则天千方百计想要杜绝的事还是发生了,这些人果然打起了自己儿子的旗号来反对自己。叛军找了一个酷似李贤的人来冒充已死的太子,到处宣扬说,李贤没有死,而是逃到了扬州,在扬州招兵买马,任命李敬业为上将军,兼扬州大都督。紧接着在扬州设立了三个府衙: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府。又任命了一些官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他写了一篇留名千古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后收到《古文观止》中改名为《讨武瞾檄》。大肆宣扬武则天的罪行,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武则天执政。

武则天对叛乱是有所准备的,当听到扬州发生叛乱时,她并不十分惊讶。之前不是有冯元常被贬之事么?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早在意料之中。当她读到骆宾王的《讨武氏檄》后,还大赞骆宾王的才学渊博、妙笔生花。她说像骆宾王这样的人不用,是我们帝王的过失,可见武则天的帝王之器。关键时候还能为敌人送上赞美,这是需要胸怀和智慧的。对于武则天的泰然自若,大臣们从心底佩服起来。

武则天在赞完了骆宾王之后,放下手中的檄文,命令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领兵三十万前往讨伐。武则天认为这样还不能彰显出自己的威严,于是把李勣的官职给剥夺了,还派人挖了他的坟墓,捣烂了他的棺材,接着又恢复了李勣的原姓。武则天要让天下人看看反叛自己的下场。

李敬业不通兵家之事,临到阵脚便六神无主,只好找大家来一起商议该怎么办。军师魏思温说:“您还是以匡扶李室为名,率领着众人击鼓行进,直捣东都洛阳。这样的话,天下人就知道你是为了李家江山在打拼,那么就会群起响应。”薛仲璋不同意出兵洛阳,他坚持守住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再渐渐向北进军。魏思温反驳说,山东有粮有兵,就等着我们到那里去呢!如果不趁着这个形势立功,而是自顾自地保存已有的领地,那么,起兵的人听了,谁还会响应我们呢?

李敬业没有谋略和胆识,没有听进魏思温的建议继续进攻,而是兵分几路,攻占江都周边的地区。魏思温叹了口气说:“兵力集中力量就会强大,分散了就会弱小。敬业不渡过淮河,收取山东进而夺洛阳,我们的失败就在眼前了。”之后李敬业带领着叛军主力攻下了润州。

守润州的是李敬业的叔叔李思文,李敬业原本想拉着李思文一起造反,但李思文拒绝了,接着向武则天告急。李敬业占领润州之后,魏思温提出用李思文的脑袋祭旗,李敬业不肯。润州司马刘延嗣被抓后,李敬业要杀了他,魏思温说这是他的旧相识请求赦免其死罪。就这样,两个人都被关进了大牢。

李孝逸的大军赶到后,李敬业着急了,赶忙从润州退出来守江都。他在高邮县屯兵,命令自己的弟弟敬猷守卫淮阴,韦超、尉迟昭守卫梁山。李孝逸因为初战失利而不敢继续进攻,担任监军的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对李孝逸说:“现在天下的安危在此一举了,原本天下太平,是贼子先叛乱,搅动得天下不安,人们都盼着尽快平定叛乱,而今将军只守不攻,不是令天下人失望么?如果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必定会改派其他的将军来剿灭叛乱,将军你打算怎样应对呢?”李孝逸一听,可不是这回事么?我这里不进攻,朝廷迟早会知道,到时我没法交代啊!于是,下令进攻,结果斩杀了叛将尉迟昭,这人有时候真得有点压力才行啊!如果李孝逸不是被魏元忠吓了一下,怎么会下令攻打叛军呢?

十一月,武则天果然派左鹰杨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统领大军增援李孝逸。李孝逸听到消息后,再次攻打梁山,而叛将韦超坚持不迎战。李孝逸拿不定主意是攻是战,大家在阵前开始讨论起来。魏元忠建议先攻打李(徐)敬猷,其他将领不赞同这样做,他们认为要先进攻李敬业。魏元忠说:“我们应该先进攻李敬猷,李敬业人多,又凭着显要的位置死战,如果我们失利,那么,我们就危险了。李敬猷没有什么能力,根本不懂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再加上势单力薄,大军一到就会被攻克,因此李敬业必定会想办法来救自己的弟弟,到时必定来不及。现在我们舍弃好攻的,去攻打难攻的,是下策啊!”李孝逸听了魏元忠的意见,先攻打韦超,接着攻打李敬猷,李敬猷大败。接着,挥军进攻李敬业。

李敬业借着河水死守,李孝逸几次攻打都没有成功,想退到石梁。魏元忠接着劝说:“这个时节芦苇都干了,又是顺风,不如用火攻,此时是不能后退的。”李敬业的军队此时也精疲力尽,失去了斗志。李孝逸采用火攻的计策,将李敬业的大军烧得七零八落。

李敬业一看完了,大势已去,于是率领着轻骑兵进入了江都城,带着一家老小准备从润州入海,投奔高句丽。结果逃到海陵界,被大风阻住,无法渡海。其他的将领看到没有什么希望了,便杀了李敬业和李敬猷兄弟,带着他们的头去投降。叛将唐之奇、魏思温也被活捉了,只是骆宾王下落不明。李敬业叛乱被平定了。

武则天平定了李敬业的叛乱后,对李敬业一家进行了处置。只有李文思被留了下来,并提拔为司仆少卿,赐武姓。

平定李敬业的叛乱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而且战争只在扬州和楚州范围内进行,因此对百姓没有构成大的危害。大唐的安定以及社会经济生活还在继续发展。武则天之所以能平定李敬业的叛乱,与中下层的官员和百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她在位时所实行的政策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拥护。扬州叛乱平定以后,武则天的统治进一步加强了。

裴炎之死

裴炎是绛州闻喜人,自幼勤奋好学,在学校里是个乖学生。在弘文馆学习期间,一直刻苦努力,每到节假日,同学们都外出游玩,他却留在弘文馆里读书。他的老师很喜欢他,想直接推荐他去做官,相当于现在的保送生。裴炎却推辞说自己的功夫还没到位,还想学一些东西,其实是他自己不想被保送,他想凭真才实学进入政府部门,这样腰杆子才硬啊!经过一番拼搏,裴炎一下子“明经及第”登上了仕途。

裴炎也是一步一步从基层管理员上干上来的。他先在濮州做司仓参军,就是管理粮食的官。后来调进京城,担任御史、起居舍人等职。这些职位虽然都不是重要的职位,但是与皇室的接触比较多。因为有接触皇帝的机会,所以他的才能很容易被发掘。公元680年,他被封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官衔,成为当朝的宰相。后来还当过侍中和中书令。裴炎的工作能力很强,就是有一点,为人太骄傲了。这样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人,裴炎的祸端就是他这种性格造成的。

公元681年,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打败了反叛的突厥,招降了可汗阿史那伏念。裴炎却说伏念是在大军威逼下“计穷而降”的,难保他以后不再反叛,坚持要把他给杀了。这让裴行俭大丢面子,因为裴行俭曾经保证不杀伏念,裴行俭也因此没有得到赏赐。裴行俭是代表国家许下的诺言,而裴炎却违约把人给杀了。高宗和武则天也没办法,反正是个败军之将,又是突厥人,杀就杀了吧,难道还因为一个叛将得罪自己的大臣不成。但高宗、武后、裴行俭都对裴炎不太满意。

裴炎当宰相以后,倒是得到了高宗的信任。公元682年,高宗去东都洛阳,留下太子李哲(李显)守京师长安,特命裴炎协助太子处理政务;第二年,高宗病重,又让裴炎护送太子到东都来探候;临终前,高宗还命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辅政大臣,这可是再大都没有的信任了。中宗继位后,裴炎作为“顾命宰相”更是权高位重。

高宗死后,宰相裴炎做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高宗曾经有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所以裴炎在高宗死后第三天,也就是太子在灵柩前即位后第二天上奏说,嗣君没有被正式封为皇帝,也没有听政,不应该“发令宣敕”,所以建议一切政令从武则天出。裴炎的建议是不是武皇太后指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样的建言对武则天是十分有利的,她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国家大事的决定权,所以武则天对裴炎感恩不尽。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本书讲述了女娲、西施、钟无盐、窦太后、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长孙皇后、文成公主、黄道婆、孝庄文皇后等中国历史上38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与经历。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本书共写第一至第十二代张天师的生平情况。作为开创道教的老祖张陵天师,作者着墨最多,占全书近一半篇幅,对张陵在道教史上的文化历史地位,及其所开创的正一道派于中国宗教文化史的影响均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九离骨

    九离骨

    九离,久离,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场长久的别离。
  • 大灰狼偷吃小白兔

    大灰狼偷吃小白兔

    苏露甜:“你……你是谁?”风漓宸:“你猜我是谁?”邪魅一笑。随即低沉地说:我是偷吃小白兔的大灰狼。”独白:看到你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你是我的宝贝,而我的心只为你而跳动。谁也不能把你夺走,否则,我是会死的。(PS:可可我第一次写文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啦!”
  • 旋风少女之心之恨

    旋风少女之心之恨

    主角戚百草与情敌慕容雪展开了一场不可开交的战争若白会如何选择
  • 诡猫

    诡猫

    午夜小巷的无头尸体,踏着血色而来的黑猫一件又一件超越科学认识的事情接踵而来普通少女该如何应对,在一次次危险中存活下来找到解决之法
  • 懒羊羊的懒洋洋生活录

    懒羊羊的懒洋洋生活录

    郝栏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懒货,美梦成真,变成了喜羊羊世界里的懒羊羊,过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吃玩睡生活,带领小羊捕捉灰太狼,巅倒狼抓羊,上演小羊疯狂的抓狼生活
  • 女昏

    女昏

    以为的幸福不过是灾难的开始,婚姻的围城中,她们被束缚于高墙之下。悲惨,不过是一个名词,却深深地将她们套牢,难以摆脱。用尊严甚至是性命抗争出来的自由,换来的,是不被理解的二次伤害,逼迫着一个正常的女性,逐渐变为一个人人憎恶的疯子。婚,女昏,女人是发了昏,才会一脚踏入这样的鬼门关。
  • 重新之爱若已成伤

    重新之爱若已成伤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那么一天,从一个天之骄女落到今天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结局,难道爱一个人有错吗?为了落十一,怎么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她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到最后,却是万虫噬体,失了骄傲,失了亲人。爱么?恨么?若是爱,那么现在遗留的只有恨与绝望。
  • 腹黑狐狸逗小猫

    腹黑狐狸逗小猫

    一只身份成迷的狐狸,一只天然呆的猫,一道电闪劈出的雷,一纸情书化成的歌,狐与猫兮,墨歌语缘分早已破土而出,你为何看不到?
  • 想问你个问题

    想问你个问题

    这些年有些和尚确实让人倒胃口,比如说他们总是干些赚大钱的事,开着卡迪拉克,拿着苹果手机,搂着漂亮姑娘到处瞎逛。这些事真的让人很不爽。总的来说我还是挺喜欢和尚,不过我要真当了和尚,我妈估计要哭死,她就我这么一个儿子,还指望我传宗接代…说到底,我还是当不了和尚。我想,起码我也可以找几个和尚当朋友,下雨天不开挖掘机的时候就跟他们学学念经打坐,学他们说那些充满智慧的模棱两可的话。要是你问我最羡慕和尚哪一点,我告诉你,那就是小和尚不用整天拍老和尚的马屁。
  • 炽天使的魅惑

    炽天使的魅惑

    《炽天使的魅惑》简介凌晨,骆言和周宇正飚车较量。比赛快结束时,一个人突然出现,被骆言的跑车撞死!第二天,事件被发布到网上。交警队王峰对交通肇事情况展开初步调查,却发现另一起杀人案件。案情扑朔迷离,真相若隐若现。是一场意外还是一次精心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