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700000014

第14章 人生絮语(2)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唯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丁丑腊月二十一日寒夜)

本文紧扣“思考”,以时间为序,先写停电燃烛,引发思考,接着写自己关于时光的思考与感悟,最后写来电打断思考。表达了作者要珍惜时光避开尘嚣,抓紧每寸光阴进行艺术创作,继而实现一个文学家再造生命奇迹的宏愿。作者在烛光散布中的尽头看到北宋天王雕像,凝视它陷入深思,运用设问,表现作者的感悟,也将读者带入凝思境界。

1从文中看,北宋天王木雕像保存了哪些“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

2“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3从文中找出与第三段画线句相呼应的句子。

选材,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去思考。“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是选材的高境界。

责任

重庆考生/张晓敏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20世纪初有一位美国的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史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他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当寄去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通过了这场考验,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什么也没留下;通过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人们会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

我们都知道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泣。因为这是他的责任。

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

愿我们所有的人们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正如文中所说:“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因此,许多以“责任”为话题的文章都难逃刻板、教条、沉重及过于严肃的风格。而本文却不然。责任是“一个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给予你的却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形象且颇有韵味的比喻激起了读者的共鸣,拓展了话题的意义。详略安排得当的事例令内容充实,令主题鲜明。

1本文开头的引用有怎样的作用?

2本文第四段使用了什么写作技法阐述“责任的存在是考验”这一观点?好处何在?

3为本文的主题服务,你还可以选取什么样的素材?试举一例。

审题,要吃透题目中的隐含文体。从文体上看,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从内容上看,是写自己的亲身体历,还是写所见所闻;从选材上,是写正面的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事,还是写反面事例,引导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诸如此类的暗示都要认真审清。

择死与择生选自《长沙晚报》,2005年1月23日,有删改。

安巧林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抑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唯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着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是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临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本文以屈原和司马迁为例,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择生与择死的问题,含蓄婉转地指出,屈原和司马迁的生死观对中华民族崇高生死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详写屈原择死,略写司马迁择生,中心明确突出,语言简洁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1第一段中所说的“这中国式的生命”指的是什么?

2“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一句在文中如何理解?

3简述“屈原择死”与“司马迁择生”的崇高意义?

写记叙文最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自己独特的感悟,写议论文要注意选材取正反两事例加以论证,切忌空洞的说教式的话语。

生活如戏

董清秋

生活如戏。从你出生的那刻开始,这场戏就拉开了序幕,然后,时间任由你这个主角在自己的舞台上消磨。

生活如戏。只要它拉开了序幕,就不管你是否有所准备。你可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演上一出毫无意义的闹剧,也可以浓墨重彩、有板有眼地演上一出震撼人心的好剧。

生活如戏。懂得这出戏一生只演一回的人必定会额外地善待演出,孰不见,为了一句短小的台词,他们都会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因为他们知道,观众不是他们自己,评判演出效果的尺子装在群众的心里。只有愚蠢透顶的人才会自己评判自己。

生活如戏。吃透这出戏本质的人善于勇敢地面对这没有脚本的演出,他们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而在大风大浪面前,从不气馁。只有没有勇气的“杞人”,才会在“忧天”中中断自己的演出。

生活如戏。悟出这出戏深意的人明白戏的演出要靠灯光、道具、音响,要靠演员与演员的配合,因而他们总会加倍珍惜这舞台上的所有东西。他们清楚,自己的演出是否成功,在一定意义上还是要看这舞台的环境。这样的角色也必然会得到这舞台环境的尊重。只有自以为是的人,才会蔑视周围的一切,而这种人,也势必会被周围的一切所蔑视。

生活如戏。了解这出戏的人也深知,不是所有的好角色在演出的同时就能红极一时,因而他们总能耐得往没有观众没有掌声的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努力努力再努力,拼搏拼搏再拼搏,终能在数年后被人们尊称“名角”。只有那些庸俗肤浅、急功近利的人,才会在没有成功的鲜花的空气中窒息。

生活如戏。但你不能将生活当作演戏,也不能将演戏当作生活。愿你在谢幕的时候,能无愧于此生这唯一的演出。

本文对材料的安排,并没有突出“如何把生活当戏来演”,而是深刻地揭示了“生活如戏”的诸多表现,哲理性极强,读后令人获益匪浅,拍案叫绝。文章主题突出,条理清晰,结构也异常紧凑。

1“生活如戏”,生活在哪些地方如戏?

2“你不能将生活当作演戏,也不能将演戏当作生活。”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3有人说:生活如歌。也有人说:生活如水。你认为生活像什么?

在组织材料时,除了要删去无关紧要的情节、多余的例子之外,还要删去不合理、与本文风格不一致的材料,这样,我们的作文就有可能做到主题更集中,情节更紧凑,形象更鲜明。

人生,是一个深邃的话题。自古以来,人们面对多彩的人生或喜或悲或怒……留下来对人生思考的文字,成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日记、随笔成为志士仁人、学者文人记录人生絮语的最好形式,我们也不妨养成写日记、随笔的习惯,随时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作文时就不会肤浅了。

人生是什么?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以后还会让人类探究一万年。然而人生是具体的,由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件小事构成。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生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我们往往走入误区,认为学习就是现在学生生活的全部,因而狭隘了自己的人生。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人生与世间万物联系起来,才能逐渐体味人生的含义。

以“人生应该是这样的”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中心论点明确,有自己对人生的真实感悟。

同类推荐
  •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包容:好心态好情绪快乐一生

    包容:好心态好情绪快乐一生

    本书指出人应当有一颗包容之心,包容可以让我们结交众多的良朋益友,能够帮助我们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如果我们学会包容自己、包容生活以及包容我们接触的一切人和事物,那么在包容的过程中,伴随着好心态和好情绪,就会在快乐中幸福一生。
  •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去一趟荷兰,争相吐艳的郁金香会让你迷醉一个春天,去一次夏威夷,阳光海岸的异国风情能让你清爽一个夏天,去一次埃及,金字塔的古老神秘能让你赞叹一个秋天,去一次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皑皑白雪能让你回味一个冬天,现在,翻开此书,走入灵性觉醒的旅程,能让你受益一生。
  • 大师的忠告

    大师的忠告

    本书从修身、交流、财富、创业、经营、竞争、生活、说话、习惯、心态等10个方面入手,引领你走向大师们成功的阶梯。
  • 女人20几岁应该知道的事

    女人20几岁应该知道的事

    女人20几岁是女人一生中关键的时期,很多女性都在这个年龄段遇到很多困惑,通过阅读本书,女性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到20几岁时应该如何做事,如何为人。
热门推荐
  • 天师守护神

    天师守护神

    我是个孤儿,从小在山中长大。他是个孤儿,是大公司的总裁。我,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成为了他最好的“守护神”。本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后来怎么变成他做了我的守护神呢?
  • 时老慢点儿

    时老慢点儿

    初中、高中、大学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然后步入社会,又有哪个人有几个可以陪伴自己十几年的朋友,不离不弃,当朋友发展到恋人,中间会伴随着磕磕绊绊,他喜欢她十几年,但是她认为“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关系才最好,因为还有一个他让她一直挂念着,二十年,发生了太多太多。
  • 重整武林

    重整武林

    穿越到笑傲江湖百年之后,再看武林潮起潮落。江湖之中风云变幻,唯一永恒弱肉强食!他历经千辛万苦站在武林的终点,才发现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为了一探前路的风景,他只有一往无前,不断拼搏,踏着自己的血和汗,以期奔向未知的尽头!
  • 十年惨变

    十年惨变

    十月的天气并不是很冷,她只是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经历了别人不能经历的事情。她只是一个女孩啊,十八岁的年纪爱了不该爱的人,她从懵懂年少无知到成为世界首富。只是当站在高处,却心中没有一点温存。如果你来到我的世界只是来伤害我,那么,我宁愿不要这样的感情,所以,看待感情,请慎重!——致所有人
  • 第二十四封情书

    第二十四封情书

    本文共计讲述二十四个故事,从一个大学毕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入手,从友情、亲情、爱情等角度讲述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愿每个正经历成长磨砺的年轻人,都能感受到真诚和力量。
  • 恶魔冷酷的丢心丫头

    恶魔冷酷的丢心丫头

    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没关系,我追你”“好了,不要作践自己了!我要你从我视线离开”三年之后“沫沫,你还是忘不了他,对吗?”“怎能说忘就忘,我需要的是时间”
  • 农门贵女傻丈夫

    农门贵女傻丈夫

    江九月穿越了,穿到了一处绿树成荫的小山村。破屋烂墙,没油没粮,有个老娘,病的!才醒过神来,上山采药却采来一个长相过的去智商不过关的男人!怎么办?清泉眸光湛湛:我饿——九月一指木柴:劈一捆柴换一碗饭,去。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不就是破屋烂墙没油没粮吗?好!且看她一双巧手如何创业发家,带着母亲走上康庄大道,栽好梧桐树等个金夫婿!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梧桐树没有引来金凤凰,反而引来一群如狼似虎的亲戚和凶恶威武的大汉!大汉:混账,你居然敢让我家主子给你干活?九月昂首:不劳动的人没有吃饭的资格。大汉:你这个女人心机深沉,放长线钓大鱼,你到底给主子施了什么妖法,让他呆在这里不离开?九月瞪大眼:冤枉!我可是受害人,分明是他先赖上我的!
  • 盛宴天下

    盛宴天下

    龙生九子各有所长,一场盛宴,一场暗流涌动,帝皇之位,枉为亲情。一场国宴分天下,诸子争位立霸主。帝皇世家,看似风光无限,实则痛不欲生,纵然贵为天子,稍有不慎,也能命丧黄泉。拥有了权利,却失去了自由。得到了江山,失去了亲情。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谢谢你曾爱我

    谢谢你曾爱我

    “什么!你是乔汐,那我是谁!?”“臭流氓,怎么又是你,快走开...”“我到底会有多少男人...”......曾经她偷吃禁果,引上帝的诅咒百世流传。今生,她单纯,她阳光,她可爱,她是大家的宠儿。但她的命运难道真的就如此的简单?幸福的背后,父亲的被抓,母亲的隐瞒,朋友的陷害,爱人的离开。她渐渐明白,这是属于自己命运的棋盘。想做命运的主人,就得将上帝的诅咒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