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300000033

第33章 青.海(3)

有一次,两车相交,司机仍未放慢速度,车与车是擦身而过,车与路基可以说是与死神擦肩而过。我后座的一位女同志大概注意到了危险,惊呼了一声,估计是怕影响别人,她很节制,但我可以想象到她的害怕,因为大男人我也吓得不轻。

还有几次车子在盘山路上转弯,司机也没减速,就似在玩特技。我几次想喊:司机同志,车速慢些!但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下。也许司机有司机的想法,一是他开惯的险峻的山路,已司空见惯,胸有成竹了,二是要赶六七百里山路,还要让我们有时间游玩,不开快些,能按时到吗?

还算好,一路都是有惊无险,在我看来险象百出,在司机眼里可能稀松平常。

终于到目的地了,我心里在说:谢天谢地,总算平安到达。

这样的山路,乘车时惊心动魄,但过后回味,实在是感觉不错,人生难得的经历啊。

互助土族自治县一瞥

我真的没想到互助竟是个县名,而且还是个土族自治县,没去之前,我们常把土族与土家族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土族在青海省,土家族在湖南、湖北省。

我们到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城时,恰逢庆祝建县50周年的日子,全城的马路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很是喜庆。

晚饭后,我们上街去观光观市容,发现这个城市是十字交叉两条街,以十字交叉口的一座明代钟楼为中心,分别叫东街、西街、南街、北街。那座钟楼是明天启年间建的,距今有380来年历史。

这个城市最起眼的是青稞酒厂,号称中国最大的青稞酒厂,估计是当地的龙头企业。

我们转了其中的三条街,几乎见不到沿海城市随处可见的洗浴中心、洗脚屋、洗头房、夜总会、休闲中心、茶吧等,连网吧也很少,从中可以推测这里的经济状况。

大街上最多的是小饭馆与吃食摊。我特地去看了看,水煮土豆是当地人爱吃的一种食品。剥了皮,倒些调料,就可当饭或当点心了。另外就是拌面与烙饼,吃得实在很简单。

那些在旅游点打工的土族女孩子,一天才5元钱工资。我问她们为什么不到沿海城市去打工,她们说:去过的,又回来了。再问她们为什么回来?姑娘们或笑而不答,或答非所问地说:“家乡好嘛”。

后来细聊后才发现,她们读书不多,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很难为沿海城市的人们接受。她们也深感融入当地社会的困难,甚至觉得有受歧视之嫌,所以最终打道回府。这可能与某些洋插队去海外打工的,很难融入当地国主流社会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尤其在外地当个心情压抑的打工仔打工妹,倒不如回家乡,大家彼此彼此,至少落个心情愉快,保持一份尊严吧。

互助县属西部的一个县城,与沿海城市比,自然经济滞后了些,但与自己的历史竖比,应该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桑科草原之夜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应该在晚饭前到达桑科草原。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在晚饭前骑骑马,在辽阔的草原上扬鞭跃马驰骋一下,该多么诱人啊。天黑后,还可参加藏族歌舞晚会,与藏族的姑娘小伙一起跳锅庄舞,那又是一种怎样的乐趣与人生体验啊。

然而,由于国道堵路,时间全无端耗在了路上,等赶到桑科草原时,已是舞歇人散,篝火也熄了,只残留星星点点的余火,告诉我们这里刚刚热闹过,狂欢过。

夜已深了,夜幕笼罩了整个草原,蓝天、白云、远山、绿草、羊群、帐房都隐在了夜色中,更不要说那草原上艳丽的野花与精灵般的云雀。除了说遗憾还能说什么呢。

可能我们毕竟是个二十多人的团体,或许是看在我们都是作家、画家、摄影家的面上,他们专门为我们燃起了篝火。不一会火燃起来了、旺起来了,火苗窜得老高老高。有几位藏族姑娘小伙跳起来了,跳着跳着,又要求大家手拉手一起跳,反正不求舞姿,只求快乐,好几位平时甚拘谨、矜持的,也活跃了起来,放肆了起来,似乎忘了年纪。

只是桑科草原之夜的温度太低了些,在篝火前,前胸烫,后背冷,待久了受不了,不一会都逃回了帐房。

帐房里有小伙子给大家又弹又唱。

等烤全羊送上来时,藏族姑娘小伙开始向我们一个个敬酒。那青稞酒很烈,不会喝酒的受不了。但姑娘小伙很执着,唱得你非喝不可。我曾去过内蒙古与新疆,知道牧民风俗,我接过酒杯,用食指蘸酒向上一弹,表示感谢上苍;再用食指蘸酒,向下一弹,表示感谢大地;再用食指一蘸,在敬酒女孩额上一点,表示祝福,然后把酒杯放到嘴边,象征性喝一下,就算过堂了。有位能喝的小伙子逞能,结果被逮住了喝了好几杯,最后差点醉了。

烤全羊真得很香,又无丁点膻味,只可惜我们南方人不习惯吃羊肉,再香再好吃,吃了几块后就吃不下了。真佩服藏民能当主食吃。

桑科草原之夜虽说未能尽兴,但已很难忘。

青海湖畔尝鳇鱼

导游一看我们这个团全是苏州的作家、画家、摄影家,以为我们个个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家,他来了个丑话说在前头的策略,说中午就在青海湖边上的饭店吃饭,青海湖比不得西宁市,只能随便吃点,请大家谅解云云。

好在我们只在乎青海湖的风景,所谓秀色可餐,面对仙境般的高原湖泊,我们早把吃放到次要地位了。

正在大伙儿准备随便对付一顿的时候,菜端上来了,第一道是红烧鱼,那鱼不大,形状近似鲟鱼,端菜的服务员淡淡地说道:“红烧鳇鱼”。

马上有人用怀疑的眼光瞧着服务员,似乎在说:“当我们阿木令啊,这是黄鱼?”有位曾到过青海,吃过此鱼的老法师欣喜地说道:“这是鳇鱼?!”

鳇鱼我听说过,如今是一种极名贵的鱼种。据说早先藏民是不吃鱼的,后来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进青海的汉人开始捕食鳇鱼,没想到一吃吃出了味,也吃出了名。

哇,是无鳞鳇鱼,大伙儿胃口立时被吊了起来。

肉质蛮嫩的,近乎江南的鲇鱼味。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又端来一盆清蒸的鳇鱼,再过一会儿又端来一盘清炒的鳇鱼块,最后端来的是一碗汤,还是鳇鱼汤。

据导游说:因为青海湖是高原咸水湖,水又冷又咸,鳇鱼生长极慢,十几年才长斤把肉,所以如今己限捕禁运了,即便在西宁也很难吃到鳇鱼了。

没想到这湖边的饭店靠湖吃湖,上来的主打菜竟是鳇鱼,让我们大大喜出望外地品尝到了青海湖最珍贵的馈赠——鳇鱼。

日月山下的牦牛主人

青海湖边上不远有一座日月山,相传唐代时,这日月山就是大唐与吐蕃的分界线,当年文成公主就是沿着这条线路进藏的。故而如今在日月山的两座山峰上分别建了月亭、日亭,半山腰建了文成公主的汉白玉立像,并竖了回望石,以示文成公主回望家乡,回望故土。

这一来,日月山就成了旅游景点,吸引了海内外不少游客。

这也给了当地人一个生财的机会,譬如有藏民牵了牦牛来让人骑着拍照,收个五元十元的,生意不要太好呢。

我特地采访了一位小伙子,他用不算很流利的汉语告诉我:他叫旺玛伽,今年20岁,那头黑白相间毛色的牦牛已养了8年了,到这儿来让游客拍照也5年了。我开玩笑说:这牦牛卖吗?他连忙说:“不卖!”我说给1万元卖不卖?他很坚决地说:“不卖,不能卖!”我见他这样认真,愈发来劲了,故意说:“给美金给法郎呢?”旺玛伽看看我说:“给黄金也不卖!”

“为什么?”我问。

“没有了牦牛就没有了我。”旺玛伽一脸真诚。

我回到车上时,因有一位游客到点了没来,只好等,正好车边上又有一头牦牛,一位二十多岁的藏民小伙子趁机向我们兜生意。他喊道:“五星级的牦牛,日月山最漂亮的牦牛,快来拍照……”

虽不无夸张,不过这匹牦牛全身白毛,只四蹄与耳朵有黑毛,确实人见人爱。

我和他聊了起来,他说他叫海玉奎,又告诉我汉语是跟老师学的。他在这儿也干了四五年了,每年可挣两三万,但每月要交300元税。这自然比种庄稼干地里活收入多得多,难怪他脸上永远乐哈哈的。

我正想骑上海玉奎的五星级牦牛照一张时,导游喊开车了,我只好歉意地与海玉奎挥挥手道别,他也挥挥手,并没因为没做成生意而有任何不快。

土族“新娘”

吃过饭后,我们到了青海互助小庄土族的一个院落。

一下车,就有土族姑娘来献哈达,敬青棵酒。

可能因为我们是二十多个人的一个旅游团,他们专门为我们安排了安召舞、轮子秋、土族婚礼等,由两位长得最漂亮的年轻土家女孩装扮成新娘,然而由扮伴娘的来拉两位游客充当新郎,再然后是“夫妻对拜”啊,喝交杯酒啊,洗澡啊(所谓洗澡就是由伴娘把一瓢吉祥水灌到“新郎”裤管中,最后是入洞房,让你过把“新郎”瘾,不过这艳福你得埋单,等进了新房就由不得你不掏兜了。

说起来没硬性规定,一定要掏多少喜钱,但再少,50元总不能少吧,通常100元,大方点的给200元也有。你出手大方了,新娘就会对你有亲热的表示,你掏50元,还不很情愿的样,新娘对你就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了。

后来听说:两位新娘是固定的,一是须长得俊俏,二是必须是没结过婚的处女,而伴娘则是轮流当的。

凡到这小庄吉祥土族风情园打工的男男女女,每天仅5元的工资。早先是每天10元,但自从有外地人来此开起了同样性质的土族风情园,就有了竞争,生意就淡了,好在他们是这儿唯一一家正宗的土家族自办的,还算有点竞争力。

因为不是随便哪个姑娘可以出任新娘的,所以新娘的报酬就大不一样了,新郎给的喜钱就相当于小费,新娘与伴娘可以对分,这无须上交给老板。

不知是否这个原因,“新娘”的笑容始终很灿烂,劝喝青棵酒的本事也一套套的,她能把现成的歌词改后随口唱出来,唱得你非喝了不可。

如果生意淡时,客人只一批,新娘自然很专注,但假如游人来了几批,那“新娘”就顾此失彼,难免给人“喜新厌旧”感觉,那些前新郎,见刚才还与自己有说有笑的新娘又去与第二位、第三位新郎喝交杯酒,拜天地时,难免会酸溜溜的。

同来的游客明知是游戏而己,可就有人起哄,气氛始终热热闹闹。

或许是那位叫吉琴的“新娘”见我们那一拨中的“新郎”很文气,临别时还叫新郎把合影照给寄过去呢。

事后我们议论:将来那两位“新娘”正式当新嫁娘时,不知是否还会有激情。

去土族农家串门

青海互助小庄吉祥土族风情园在西宁到互助县30公里处。风情园后面就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土族村落。

我们这次去青海采风的都是作家、画家、摄影家,自然对原始状态的土族自然村更感兴趣,在我们的要求下,一位叫李世秀的女孩带我们去了村里。

村周围的地里种着小麦、油菜、土豆、蚕豆等农作物,据说这是土族的主要农作物。

李世秀先带我们去她自己家,结果门关了,家里没人。她准备回风情园取钥匙,我说那不必了,就邻近的一家看看吧。

李世秀有些为难,犹豫了半晌,她说:“这一家是村里比较穷的一家,没啥可看的。”

我倒觉得这更真实,更应该去看看。在我们坚持下,我们推开了那虚掩的木门,院落不大,种着蔬菜与果树,有一对老夫妻正在忙碌着。见我们是陌生的游客,头上包着蓝色头巾的女主人很好客地把我们迎进了屋,男主人却悄悄地出了门,再没露面。

屋子里陈设很简陋,靠窗有一炕,炕上有一小方桌,边上有两叠被子,炕靠墙处用花布钉在墙上,相当于墙纸吧。墙上还贴着几幅宣传画,屋顶则用报纸糊着。屋里比较显眼的是一只组合式大衣橱,中间有一只电视机。我们提出与女主人拍照,她执意不肯。开始我以为她害怕拍照,就向她解释:我们是作家,来了解了解她的生活状况……

女主人想了想,转身去开了大衣橱,拿出一大串手工缝制的香包,向我们推销,当时我己向李世秀买了两只。但我知道如果不买香包,要想拍照、采访恐怕有点困难,最后我们进去的三个人各买了一个香包,十元钱一个。我挑选了一个京剧脸谱图案的,明黄色底子,极漂亮。

这后,女主人和我们一一合影。

从内屋出来,女主人又忙开了,当时她正在院子里的太阳能灶上烧水,我抓拍了一张。后来我注意到,这村子里几乎家家有太阳能灶,这不失为节省能源的好办法。

我还特地到厨房间看了看,一只大灶,上有三只铁锅,大概烧柴火的,薰得很黑,多少有些寒酸。

李世秀大概怕我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又带我们去了她的亲戚家。这一家条件好多了,院子也大,新盖的平房,前半部全用玻璃搭建,又亮堂,又挡风遮雨。家里的摆设也现代化多了,有沙发,有冰箱,有彩电,有电话,客厅是客厅,房间是房间,分得清清楚楚,我们戏称:刚才看的是土族贫下中农家,现在看的是地主的家。

李世秀见我们这样议论,又执意带我们去看她老板的家,老板叫祁旦柱,是风情园的总经理。一进他的家,我们不由自主发出“哇”的声音。显然,这是土族村庄中条件最好的一家,但一问,这么好的住房,造价也只两三万元。看了三家,可以说上中下都看了,由此看来,土族村民的生活己大大改善了。虽比起江南农民来还有差距,但在青海地区,也算不错了。

有位强导

这次去青海与甘南采风是苏州文联组织的,去的都是作家、摄影家、画家等。我们戏称这是“苏联”代表团,以致后来那位导游也称我们“苏联代表团”了。

以前我们开玩笑说如果碰到姓胡的导游就叫“胡导”,碰到姓夏的导游就叫“瞎导”。但我们这回碰到了一位谁也猜不到姓啥的导游。那导游竟姓强。他自我介绍时说:我叫强锋,大家可以叫我小强,也可以叫我强导。我们当即就笑起来了,我们的导游竟然是“强盗”。

当我们有时大声叫“强导”时,边上的人会用异样的目光注意我们。

我故意逗他说:导游这职业我当最合适,因为我一当就是“凌导”。你想:一个人人喊你“领导”,一个人人喊你“强盗”,那感觉肯定不一样。

强导才二十刚出头,是旅游学校刚毕业的,现在是实习导游,要说经验还嫩了点,但他没有那些老导游的圆滑与心机。他知道多少讲多少,不胡编乱造瞎说一气,也从不刻意带我们去购物以拿回扣。

到了兰州后,我想联络甘肃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一位作家朋友,却又未带他的名片,没他电话,强导为我打了不少电话,最后总算如愿联系上。其实这不在他职责范围内,他可以不管的。

我们好几个人都买了造型美观、价钱便宜的藏刀,但飞机上连行李托运都不允许,强导去交涉没用,他答应为我们邮寄。后来邮寄也不允许,他说准备托人从火车上捎来,虽然那藏刀最后没能收到,但这位“强导”也算尽心尽职了。

忘不了他这样一位小伙子,不仅仅他有“强盗”这样一个特殊的名字,还因为他的纯真与服务态度。

同类推荐
  •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四年前,我未曾踏出过国门;四年前,我的英语四级最高38分。如今,我用自行车围着地球绕了一圈;如今,我可以同各国的朋友们随意“摆龙门阵”。当路走得足够远,当风景看得足够多,我蓦然发现,是旅途中所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支撑着我走到今天。我住过80couchsurfing和warmshowers家庭,地球居民不分国界,那一个个热情的拥抱和热切的笑脸,特别是伊朗的卡尚爸爸在离别时的潸然泪下,爱尔兰妈妈为我缝补衣至凌晨四点,一路上获得的帮助铭记终身。那些在路上的日子,每一公里都是上天赠予的美丽新世界。难以想象的艰辛与这些美好时光同在,即使我们是陌生人,终究会被这个世界温暖着。
  •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美国探亲并旅游期间,将其独特的体验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其个性化的写作和真实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的直接认知和感想,《李杭育旅美日记:美国这头公牛》记录了普通中国移民及美国年轻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截取美国城市及旅途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呈现了一个作家眼中奇特又通俗的美国故事。
  •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利用一周的时间在爱尔兰中南部进行深度旅游的独特线路。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起点,包括如今被誉为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科克,水晶制品成名镇沃特福德、香侬湖区……仿佛一场大戏,作者以亲历的方式,记叙了整个行程,并有很个性的推荐。
  • 吉安读水

    吉安读水

    江西的南部,有一条美丽的水叫章水,有一条精致的水叫贡水,两条水流合二为一形成了更加美丽精致的水叫赣江。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串起了一个个明珠,其中一个闪着耀眼的红、迷人的绿的明珠就是吉安。吉安是水带来的城市,古人依水而居,富足的水才会有富足的都市。秀丽而富足的吉安,一千年前就使大文豪苏轼不得不发出“此地风光半苏州”的慨叹。
热门推荐
  • 天道运筹

    天道运筹

    这个世界分成五个大陆:东大陆、西大陆、南大陆、北大陆、中大陆。千年前,众准天与天而战,结果却不为人知。母亲身死。父亲叛离。兄弟成仇。以至于最后兄弟相残,父子相残。为何父亲要叛离?为何兄弟要成仇?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局”。这个局又是谁布下的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谜!而解谜的开始就是从东大陆开始的。
  • 瀞灵廷的刀

    瀞灵廷的刀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对的,也没有什么是错的,如果要分出对错,不外乎三种方法,他杀了你,他是对的,你杀了他,你是对的,你俩都死了,你俩都是错的!记住呦!有对错之分,就一定要不死不休呦!
  • 七里邀

    七里邀

    一朝权倾天下,一朝归隐山林,权欲与淡泊,一念之间
  • 废柴逆天:腹黑王爷狂宠妃

    废柴逆天:腹黑王爷狂宠妃

    她是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顶尖杀手,一穿越,竟重生到右相府废物二小姐身上。双眼再次睁开,她变成她。任人欺凌?无法修练?统统见鬼去吧!
  • 天途世界

    天途世界

    到小白蛇这个名字后,整个身体颤抖一下,磨盘般的瞳孔急剧收缩,似乎丢了魂,沉吟几息才说道:「护身符和皇兵有关,可能。」「皇兵。」这两字把在场的人雷倒。
  • 洛克

    洛克

    一个家境雄厚高中生,还未来得及享受美好的生活,却因一场意外死亡,又在机缘巧合下复活,得知了自己的身体秘密,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和冒险...
  • 韩娱之幸福

    韩娱之幸福

    有些人天生就属于星星,只要给他一个舞台,他就可以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照亮整个黑夜……你是千百万人的星星,你是无数人的梦想……可是,这样是别人梦想的你,却让我没有勇气拥有,虽然,你说过,我也是耀眼的星星……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璀璨的,灰暗的,闪亮的,瞬间即逝的……可我只想做你的月亮,因为,月亮只有一个。偌大的夜空,月亮是唯一的存在。有人说,幸福往往是不易得到的,你要是很容易就得到了它,那么它就不是幸福了。芯爱姐姐一直都在寻找幸福,直到碰到了塔普君才终于获得了幸福。所以,这篇文是关于芯爱姐姐和塔普君的幸福人生!更文较慢,绝不弃文,请不要犹豫的收藏吧!
  • 存雅堂遗稿

    存雅堂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玫瑰残

    玫瑰残

    清末民初,以黎、梦、梅三家不同背景势力,鼎足上海滩的“黑”、政、商代表,万没有想到,他们之间的风起云涌却是因为一个从巴黎归来的年轻后生易浓拉开了序幕。易浓,一个不想活,但又不能死的人,两年前,被姨丈梅天硕送往法国深造,主攻解剖学。一个被老师称为医学界奇才的易浓,有精湛的医术,但却不喜欢救人。他认为:人类,肮脏的躯体,腐朽的灵魂,留在世上尽显丑态,何必非要让他一臭万年呢?一个恨恶人类,想绝缘于人类的人,不幸却逃脱不掉“人类”的纠缠。一个不会爱,又好像没有爱的人,不料,却在自己曾经栖居的石洞中,爱上了从内到外都痛恨的女孩——一个缔结他仇恨根源的梦老爷之女梦裳。
  • 贪欢报

    贪欢报

    在明末繁荣发展着的短篇小说林中,《贪欢报》是广泛反映社会生活、深揭阴暗世情的一个专集。它以二十四个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揭示了一种普遍的世情:“片语投机,谊成刎颈,盟结金兰”,“欢喜无量”;一旦“弃掷前情,酿成积愤”,恣意而成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