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400000030

第30章 岁时食俗

定历法本为农耕,是专家的工作,先民却认为这是自己在跟天互动,从而视此为节日,届时总要欢天喜地表达一番。庆贺之时,不免大开美食盛宴,于是,这流水席中国人一吃就吃了五千年……

岁时,本来是古人观测天象以自冾于宇宙的算计,即历法。传说上古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夏后氏于是以建寅为正朔,即以今之农历一月为正月。

定历法本为农耕,是专家的工作,先民却认为这是自己在跟天互动,从而视此为节日,届时总要欢天喜地表达一番。

夏历正月,寓意生命起始。万物经过冬藏之后,开始萌动,春之意即此。但入春的首日,往往在正月前几日,称为“立春”。

◆立春日

宜食春饼,以面筋糊在热鏊上滚过,形成极薄面皮饼;再以粉皮、萝卜和芹、韭之类生菜,加味料拌和后,裹入面皮饼中食之。春饼加生菜称春盘,这样的吃法叫“咬春”,以萝卜芹菜等生蔬象征春天。

此俗由来甚久远。晋人在立春日以生菜相馈赠;明代“凡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东坡有句曰“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酒试春盘”。近代以降,春盘愈益精致,常以韭黄、蛋皮、肉丝、粉条、各类时蔬加入;春卷亦有油炸之法,风味俱佳。只是咬春之意稍不如前。

◆正月初一称“元日”。

王安石曾有《元日》描摹其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指的是一种药酒,据《遵生八笺》,酒内配有大黄、白术、桔梗、花椒、桂心、乌头、脐菝葜。元日饮屠苏酒,为的是延年祛病。

饮时,一反食礼:幼者先饮,长者最后。苏辙在《除日》诗中自寿“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轼则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晋人董勋对这个礼俗的解释是: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所以最后饮屠苏者是老迈之人。

1976年的元日,距周恩来过世仅二十余天。张春桥将上面那首王安石的《元日》书出,当时国人都不解何意。其实他恐怕正是以屠苏典故喻毛泽东、邓小平已老,该他上台了。此亦近乎诛心之论,戏说可也。

元日除进屠苏酒外,还有五辛盘,即以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芫荽拌食。据药王孙思邈说,食之能辟疠气、开五脏、去伏热。去年所受伏热,经过一冬郁结,必须清除,这是古人养生经验。

屠苏酒、五辛盘未能流传至现在。现时北方元日多食饺子,南方大鱼大肉而已。元日备办筵席,多尚丰富,大部分地方都要吃到破五,也消受不完。

◆正月初七为“人日”。

女娲先六日分别造了鸡、狗、猪、羊、牛、马,第七日乃抟土造人,所以初七为人日。

自晋开始,人日时庭中食煎饼,俗称熏天,想来是告天感恩之意。南方则以七种菜煮羹。此俗延至唐宋后,逐渐式微。

今人不解人日,颇多笑话。成都杜甫草堂有名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伧夫假充斯文,在茶馆对人宣讲曰:“那上联是锦水春风公占却,写得好!那下联……那下联有些记不得了,总之是什么什么‘人日我’……”众皆愕然,一齐拱手说:“不敢!”

◆正月十五叫“上元”,亦称元宵。

元宵即汤团,或谓汤圆,届时,举国皆食。汤团以水磨糯米粉填以糖馅团成,如浑圆玉珠,香甜可口。

有一年上元,光绪帝拜谒太后慈禧,正遇老佛爷在吃元宵,“上问食未?不敢回已食,乃曰未。旋赐食。再问饱乎?仍回未饱,再赐。如此者数四,至腹胀不能尽食,暗藏汤元于袖中。归则内衣尽污,狼狈不堪……”足见光绪在慈禧跟前整个一窝囊废,就不敢说个不字。上元节被汤圆撑得走不动路,衣袖里还装满了黏糊糊的糯米包糖团子,这皇帝也当得太可怜了!

◆正月中最有意思的节日当为二十五日的“填仓”。

《酌中志》说是“醉饱酒肉之期也”!经过一冬的消耗,仓廪、人腹都已虚空,需要充实,故曰填仓。二十五那天,所有人家都准备了丰盛美食,只要来了客人,便拖住不放,苦劝进餐,像填鸭似的将其塞满酒肉……故《帝京岁时记胜》描述说:“念五日为填仓节,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

亦有说认为,此俗是祭仓神。

◆二月初一龙抬头。

是节食糕,食龙须面。相互赠以百谷瓜果种子,暗祷当年丰收。

◆春社。

仲春之月,在春分前后起社祭神,祈雨,称春社。

祭神用酒、肉、糕、饭、粥、面,祭神之后分食神物可以得福。

◆寒食,在清明前数日,起源甚早。

寒食节时,不能举火,冷食,预先准备杨花粥、麦糖粥、糕饼、冻肉、香椿面筋、柳叶豆腐等等冷餐食品,其实就是在春天开冷餐会。

此节缘起有诸种说法,《后汉书》说初起太原郡民感念介子推焚骸故事;又有说为周人防止森林火灾;再说为周礼“改火”之典。改火,就是古俗每年清明断旧火,起新火。杜甫《清明》中有句“朝来断火起新烟”即此。

◆清明,仲春与暮春之交,在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

与寒食无大别,过节冷餐,祭祖扫墓时分。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张籍《寒食内宴》)“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领导在办公楼内吃喝打马球,科级以下跑到郊外找乐。自然这只是唐宋风尚。

齐人有一妻一妾甚穷,专拣清明至坟地,饱餐扫墓人家遗弃的祭奠肉菜,满嘴流油回家,谎称赴贵人之宴。看来清明自古就是好吃好喝的佳节。

◆三月初三上巳节,古之吉礼,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原本是为“会男女”,称高禖之祀,恋爱的节日。春秋后衍为求子嗣、水中衅浴自洁、祓除不祥。

《后汉书·礼仪》云:“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因为高禖在郊,所以活动总是在野外、水边。杜甫有《丽人行》记其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皇亲贵胄提倡,社会群起效尤,虽然不是人人野餐都带着驼峰、鲍鱼之类“八珍”,但是曲水流杯,沐春风饮于花下,也足以陶醉。

◆立夏,当太阳黄经四十五度,在四月初三或是初四。

斗指东南万物长大,食鲜正其时也:河豚、鲥鱼、海螺;枇杷、樱桃、杏子;蚕豆、黄瓜、苋菜,皆时鲜,可大饱口福。

孩童胸前挂熟蛋作斗戏,欢天喜地。立夏对女人来说也是个好时光,因为“立夏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

◆四月初八浴佛日,释迦佛祖诞日。

节食各地不同,而京都结缘豆有趣:“京都浴佛日,内城庙宇及满洲宅第,多煮杂色豆,微撒盐豉,以豆箩列于户外,往来人撮食之,名‘结缘豆’。”施主结善缘,与共产主义风格无异。

◆五月初五名端午,起源不详,多以为纪念楚人屈原。

是节有龙舟竞赛,兴尽而食粽子咸鸭蛋,喝菖蒲酒,旧时酒内加雄黄令小儿饮,据说可防毒虫叮咬。白娘子就是酒中被下了雄黄现出原形的……

◆夏至,太阳高悬在黄经九十度,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通常出现在农历五月廿日或廿一日。

北方民谚:“冬至馄饨夏至面。”据《帝京岁时纪胜》,京城夏至家家俱食冷淘面,俗称过水面。山东则凉面。

南方大异,夏至或食蚕豆饭,或食粽子、烤鹅,事见《岁时杂记》。岭南最奇特,说是“冬至鱼生夏至狗”,夏至那天满世界撵狗,吃荔枝就狗肉!

◆伏日在六月。

入伏后暑热难当,人不思茶饭,有倦态。其间历朝官方都有赐冰之例:“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分布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燕京岁时记》)

民间食冰,则有专事藏冰者贩卖。据《清嘉录》,伏天贩夫沿街售冰,称凉冰。冰中冻以杨梅、花红、桃子,称冰杨梅、冰桃子。每临宴,先进冰果。冰果以鲜藕、鲜核桃、鲜菱、鲜莲子杂小冰块,食罢再上热菜。

无论官家民间,藏冰皆在冬日,贮之冰井,夏时取出食用。现在制冰甚便,藏冰者早已失业,官方也不再以此优渥下属而改赐更实惠的东西……

◆七月初七称“七夕”,传为牛郎织女会期。

中国三百五十一个皇帝中,唐玄宗李隆基堪称浪漫冠军。每至七夕,则偕同杨玉环夜宴华清池,求恩于牛、女二星,事见《开元天宝遗事》。也许香进错了?玄宗与贵妃终于还是马嵬坡阴阳相隔,生离死别。

七夕是个多愁多情的忧郁节期,据说最初为楚怀王所置。七月流火,天要凉了,怀念远人,赶制冬衣,都在此时。

七夕南北皆食糖面做的巧果及饼,缘起为何?无考。

◆立秋。

暑去凉来,阳气渐收而阴气渐长。当此之时,宜多食酸味果蔬润肺,以芝麻、糯米、蜂蜜、枇杷等等滋阴。

根据国人食疗养生之说,“肺主秋”,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饮食宜以滋阴润肺为主。

民俗在立秋日,全家围桌啃西瓜,谓“啃秋”。中原各地自汉代起即有秋社,做社粥、社糕、社酒。至清代,始流行立秋日悬秤称人,看体重较立夏时轻了多少,轻则立补。因为夏日厌食,所食清淡,掉膘。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正好多食烤肉炖肉烧肉,谓之曰“贴秋膘”。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中分仲秋之月,故名中秋。

中秋因何赏月?祖制:春日祭日,夏日祭地,秋日祭月,冬日祭天。北京天坛、地坛、月坛、日坛就是皇家祭所。民间亦祭,表达各不相同的亲和之意:以敬畏亲天,以感恩亲地;以端肃亲日,以柔情与淡淡的忧郁亲月。

故而人当中秋,分外脆弱,感物伤时,追怀往事,思乡思亲,叹息人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就连心胸似海的东坡先生,也禁不住生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慨叹。

中秋之夜,清辉世界。皓月当空,冰清玉洁,难免有落寞冷清之感。对那些难解离愁别恨的多情之人,当是刻骨铭心节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所以中秋节吃月饼,饮桂花酒,以圆暗祷家人生聚无虞。

◆九月九日重阳节。

宜登高望远,尊亲思亲;饮菊花酒,食菊花糕。

◆冬至,大雪后第十五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谓为“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此后便将渐入佳境。北方以饺子、馄饨、围炉相贺;南方则汤圆、红豆羹,或肥甘进补,吴门风俗有“肥冬瘦年”之说。蜀中冬至,家家炖羊肉,或呼朋引类痛吃火锅。

◆腊八,在腊月(夏历十二月)初八日。

腊通猎,《四民月令》释腊:“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既然是以田猎祭祀先祖,那林子大了,猎物满地乱跑,只能逮到什么是什么,用以敬献祖宗。所以“腊八粥”里什么都有,暗喻猎物丰富。蜀中以腊肉、萝卜、青笋、菜头、豆腐干、胡萝卜切丁,入粳米中熬粥。南方用红枣、赤豆、花生、薏米、核桃仁等熬糖粥。腊月初八恰是释迦成佛日,所以腊八粥可献与佛祖,但蜀中腊八粥除外,因为佛祖不沾荤腥。

◆祭灶,在腊月廿四日,就是祭拜灶神。

始传祝融为灶神,可见是为了祭祀最先发明用火的先人。因为有火,所以有灶,家家才得熟食,否则只能茹毛饮血。

灶神自然是个重要职务:天天守在人家的锅边,他们吃了些什么、吃的时候说了些什么,都没法瞒住灶神。结果,灶神就多了一项使命:做国安工作,定时向上汇报人的罪愆。据《抱朴子·微旨》说,“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状”。

民间对此又敬又怕,所以祭灶时采用笼络之法。《燕京岁时记》说“民间祭灶唯用南糖、关东糖、糖饼……”目的是粘住灶神的嘴,以免他上天胡说。糖饼、糖糕、糖瓜、糖花因此成为祭灶日食品。

◆除夕,年三十。

一年将尽,去日苦多。有许多遗憾,有许多割舍不下。于是老少齐集,合家欢宴,宴罢守岁,至于通宵达旦。年夜饭吃得越久越好,不撤席。席间相互致意,多吉祥如意话语;儿女辈常作局戏玩耍,且玩且吃;儿童盼望各位长辈发压岁钱,兴奋不已;妇女在厨中备办元日食品,时闻瓢勺砍斫之声,此真难得合家欢乐。

所以哪怕远在天涯,旅人也一定要赶在年三十回家。吃不上与家人在一起的年夜饭,就是存心破产不为家!

同类推荐
  • 营养湘菜集锦

    营养湘菜集锦

    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湖南地处我国中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山珍野味;湘东南为丘陵和盆地,家牧副渔发达;湘北是著名的洞庭湖平原,素称“鱼米之乡”。在《史记》中曾记载了楚地“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

    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

    巴陵与湘菜名厨过从甚密,是个美食家,他有“吃”和“食”的感观,也有“味”和“品”的雅兴。他行走大江南北,吃遍天下美食,把旅行当做美食探秘的线路,挖掘各地的风土民俗、生活习惯,以及美食的材料、味觉、制作方法。他的味觉十分敏锐,能感触细微的区别,抓住独有的味色,形成的优美的文字。《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中的作品让人读后想吃,吃后回味,形成了独特的巴陵食经。
  • 快手苏味菜

    快手苏味菜

    苏味菜,中国四大名菜之一,简称苏菜。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种地方菜组成。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本书精选了冰糖扒蹄、带子盐水虾、豆腐烧板栗、虎皮青椒、金葱牛方、藕粉圆子等好吃的苏菜。有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详解,简单易学,是您学习烹饪美味苏菜的有力助手,还犹豫什么,翻开此书为您的家庭食谱中增添几道美味的菜肴吧!
  • 实用葡萄酒宝典

    实用葡萄酒宝典

    全书包括九大部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成分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成分表,新资源食品成分表,菌藻类食物成分表,常见花和花粉类原料成分表,果实和种子类成分表,根茎叶菜类原料成分表,畜禽滋补类成分表,水产、爬行、分泌类成分表。是一本科学、权威的工具书和大众指导书。
  • 快捷拌菜

    快捷拌菜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热门推荐
  • 学生上课学习的方法

    学生上课学习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东北英雄传之侠义小子

    东北英雄传之侠义小子

    人人都知,长白有三宝:人参、貂皮、误了草。可又有几人知道,东北也有英雄侠义?侠义小子于晓光,在一场大祸之中侥幸逃离了一劫。多年后,学艺归来,为报家仇仗剑雪山,侠义恩仇,他又将何去何从?.....
  • 超级猛男

    超级猛男

    利剑兵王陈锋重归故乡,七年铁血生涯锤炼出的铁血硬汉横行都市。娇媚大总裁,精怪女记者,邻家小妹妹,冰冷女医生纷纷倾情。男儿两行泪,一行为苍生,一行为红颜。铁血兵王战都市,谱写一段动人传奇。
  • 当年天上星

    当年天上星

    当你见到天上星星,你是否会想起我?怀念当年星光闪耀的时代,于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有的是失败,不只是成功。有的是前途艰难,不只是呼风唤雨。我心中,我生活中,我笔中的星星。
  • 魔念天下

    魔念天下

    佛前三叩首,换得一句无缘;道前三叩首,换得一句无灵;有些执念,怎能放下;有些深仇,怎能不报;魔门既入,屠尽天下又何妨!
  • 幻影永恒夜之舞

    幻影永恒夜之舞

    她,夜惜嵐,一个普通的女孩却命运多舛,无父无母,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爱人,却是渣男,害她没了两个孩子,可是,这却不是最重要的,两个孩子一个是她前世的爱人,却因她无法转世,消失在人海中,一个却想要她的命,命是我自己的,如果重新来过,我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今年看最具戏剧女主角,夜惜嵐,如何逆袭这渣滓的人生……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本书分为罗伯特·胡克、依撒克·牛顿、雅格布·伯努利等部分。
  • 妖孽追来:逗比娘子别想逃

    妖孽追来:逗比娘子别想逃

    推荐新书《快穿:百变男神,轻点撩》他,南云国三王爷,一身红衣似血,俊美如妖孽。她,21世纪的普通穿越女。初遇时,异世的黑暗森林里迫于无奈的救下了这个妖孽男子,而他,却强吻了她,天亮后,她一脚踹在他英俊的脸庞上,悄然离去。再遇时,她被骗卖入青楼,而他却只用区区一两银子威逼老鸨买下了她。一个是不向皇权低头的21世纪穿越女,一个是迷倒万千少女的妖孽王爷,还有一个原主的暖男未婚夫,外加一个说是前世欠下情债的魔修,众美男是各有千秋,且看最终是花落谁家?
  • 账房白先生

    账房白先生

    人族顶尖体质“红莲眼”再次出现,却引得人心惶惶,他被冠上“主角”的光环,同时也被人与灾厄挂上等号,当历史被掩埋,记忆被篡改,当阴谋与算计的面纱被揭开,偏远的疆界,一名来自地球的少女偶然打破规则的界限,是否又会让他迎来转机。
  • 奉先意

    奉先意

    三言今古梦龙鸣,一语庸贤诗墨评;看破红尘心上雾,宁虚月静玉宵明。沉波诗友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