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600000026

第26章 希特勒进兵欧洲危及美国 罗斯福守中立仍扩军备战(2)

在罗斯福的多次呼吁下,美国国会于1933年和1938年两次通过扩建海军的《文森法案》,共拨款20亿美元,以建立一支足以对付德意日三国联合舰队的庞大海军。陆军建设结束了威尔逊和哈定时期的18万人的左右徘徊局面,到1934年,参谋部已把有名无实的陆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整编为22个师,其中包括正规军和国民警卫队,并组成4个野战集团军。在此基础上,麦克阿瑟还希望利用国防经费建立一支拥有40万兵力的“紧急战略部队”,以便能够应付真正危急的情况,特别是对日作战。后来麦克阿瑟的继任者马林·克雷完成了麦克阿瑟的目标。国会开始出钱为国民警卫队进行每周操练,并且立法规定,被调用的国民警卫队部队将不打破建制,要求警卫队军官保留联邦预备役职权,适用正规陆军的标准,以此领取训练津贴。

美国轻型坦克根据《国防法》,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组建了一个计划参谋班子,对国家工业能力和军队预计的战时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这个参谋班子又得到了新建的学院-陆军工业学院的帮助,该院的教职员和学员对各种工业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于1922年成立了陆海军联合军火委员会,从军种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对工业计划进行了研究。工业界和贸易社团十分认真地对待了陆军部原始的研究报告,大约1.4万名工业界的意见征求者,其中许多是预备役军官或第一次世界大战动员时期的老兵,为他们提供了信息和建议。经过认定,陆军部于1930年提出了第一份正式的、包罗万象的工业动员计划,使之对战时经济甚至对战时劳力征集都提供更为集中的指导。

当时,还建立了战争资源署,该署设1位主任,其权力实际上要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工业委员会大得多。陆军和海军的计划制订者和各公司的经理们都对此设想表示支持。从1925年起,陆军部大约耗资62亿美元。在这些资金中,有8.54亿美元用于武器的采购和研究发展,以使部队达到现代化。到1934年,陆军部确定了现代化的先后顺序:坦克和炮兵机械化,野战部队摩托化,飞机,通信设备和新式半自动步枪。3年后,又将高射炮和目标定位设备摆在首位。

两名美军轻型坦克驾驶员在坦克前虽然陆军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按欧洲标准给野战部队换装,但几种武器已达到了一流水平: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榴弹炮和M-1型加伦德式步枪。并且根据在耗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武器弹药库存之前很难再从国会取得用于现代化的资金这一状况,陆军选择了保存人员力量的做法,力争保留训练有素的士兵。这期间,军界发生了两起争论:一是对现代化先后顺序和未来新式武器使用等的激烈争论,人们认为,如果最可能的对手是墨西哥,2个师的骑兵和马拉大炮要比部署在欧洲的全部坦克要有用得多;如果最可能的对手是日本来进攻运河区或菲律宾,那么海岸炮兵就比坦克或骑兵更为重要。为应付未来的各种情况,美军的正规陆军和国民警卫队当时都保持了种类齐全但装备落后的部队。

二是论证了装甲部队。认为坦克应支援步兵作战,因此坦克部队只能编入正规步兵进行训练。美军的坦克部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战中创建的,他们在战后开辟了将火力和机动结合起来使用坦克的新途径,部队将把坦克、机械化和摩托化的炮兵和步兵、侦察部队,以及飞机结合在一起。理论家们说:一旦通过敌军阵地,装甲部队将对敌军指挥部和后勤部队造成极大破坏,严重打击敌军士气,迫使战斗部队撤退或瓦解,这样就恢复了地面进攻作战的决定性。

这些论证简明易懂,但却难于实践。为此,陆军部长德怀特·戴维斯观看了一支早期的英国装甲兵部队的演习后,授权参谋部组建一支类似的部队。陆军部绞尽脑汁进行研究,组建起两支不同的装甲兵部队,并进行了演习。当时只有几名热心的军官认识到了装甲部队的巨大潜力,积极宣传装甲部队的意义。骑兵部队的训练军官对机械化十分欢迎,因为现代化武器已经表明了骑兵的局限性。根据法律,骑兵部队不能拥有坦克,因此,骑兵改革者们在1933~1937年间创立了一支试验性的机械化旅。

这支骑兵部队以轻型坦克,或称“战斗车辆”为核心,强调骑兵传统的运动性和突然袭击,而不是强调机动火力-向骑兵机械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与此同时,发明家沃尔特·克里斯蒂也设计出了中型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陆军在使坦克与野战部队配合使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从1933年开始美国重新武装海军。舰队被视为防卫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并认为海上防御体系是抵抗外来侵扰的屏障,而不是进行进攻的工具。10年之后,美国海军已初具规模。于是罗斯福总统为让海军保持对日本的威慑,使其不敢在亚洲和西太平洋轻举妄动,并保护西半球不受外国武力侵犯的想法出发,大抓海军建设。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全美发表电视讲话当然,这些很大程度上与白宫新主人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关。

罗斯福与其堂叔西奥多·罗斯福一样,都是在接近海洋、舰船和海军社交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尽管关于海军重新武装的动议要由国会,特别是卡尔·文森的众院海军事务委员会来决定。但是,国会内的亲海军派至少可以仰仗这样一位对海军富于同情心的总统。亲海军派的国会议员们的第一次试验是根据1933年的《全国产业复兴法》进行的,它采取了谨慎的做法,尝试给产业增加自我调节的自由,以刺激经济的复兴。该法案的一项条款允许总统动用公共工程基金来建造海军舰艇。于是,罗斯福总统很快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将2.38亿美元用于建造军舰。这个建造舰船的3年规划包括建造2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和一些小型舰只。

在总统的促动下,立法委员会成员在1934年又提出了另一项舰船建造计划。虽然这项计划未能在各方面都满足海军的要求,但《文森-特拉梅尔法案》

授权海军在1942年以前使其实力达到条约规定的标准。根据这一法案,海军还可建造102艘战舰,使新批准的造舰总数达134艘。这项计划运行到1937年时,海军已有3艘航空母舰和10艘巡洋舰,而41艘驱逐舰和15艘潜艇正在建造之中。

日本对中国入侵之后,对美国海军军备限制被完全取消,并把日本作为假想敌,大力装备海军。国会重新研究了舰队计划,并再度实行建立“第一流海军”的政策。1938年《海军法》第一次使舰队规模突破了条约限制。这项耗资11亿美元的10年计划规定的总吨位超出了条约限制的20%,而且批准新建造3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9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和9艘潜艇。另外,国会还批准海军航空兵拥有的飞机数量增至3000架,比当时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这项雄心勃勃的立法到1939年,使海军在与日本的实力对比中几近持平:

美国:战列舰15艘,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36艘,驱逐舰104艘,潜艇56艘。

日本: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6艘,巡洋舰37艘,驱逐舰122艘,潜艇62艘。

虽然这时美国海军不能在远离本土基地的海域作战,而且现有的基地本身也都无力适应日益增长的舰队的需求,罗斯福也无权批准耗资2.38亿美元的扩建或新建26个基地,并将9个基地确定为具有“直接的战略重要性”的基地的计划,但已有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在空军建设方面,罗斯福的兴趣也很浓。在一次大战后米切尔推动空军建设的建议热了一阵后,罗斯福又把空军建设推向第二个高潮。1938年秋季,慕尼黑危机过后不久,罗斯福就召集军事顾问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来研究空军政策。像许多美国人一样,罗斯福相信海军和空军是解决国家军事难题的最好手段。在会议结束时,总统宣布美国将拨款5亿美元使军用飞机增加1万架。这一计划还包括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内,建成一个年产2.4万架飞机的航空工业。

虽然怀疑论者们不禁回想起1917年威尔逊使美国飞机“遮天蔽日”的浪漫想法,甚至连飞机的数量也如此相似。

在罗斯福总统坚持下,计划开始执行了。陆军部参谋部和陆军航空兵计划者们奉总统的指示,及时拟订了一份计划,但这份计划因强调“均衡发展”理论而使总统不愿接受。但总统部分地接受了计划的建议,国会也于3个月后通过了经罗斯福压缩后的要求,提供3亿美元,使航空兵飞机总数达5500架,其中3251架为新型飞机。国会还批准航空兵飞行员增加3000人。

正是这些基础使美军在欧洲战火烧到家门时,能迅速组织起较高水平的军事演习。这不能说罗斯福“中立”是假的,而应该说罗斯福的政治远见和才能是真的。

有了这些基础,现在罗斯福在“中立”的声明下,更是有所作为:立即宣布国家进入有限度的紧急状态;成立“国联委员会”,下设生产管理局和物资管理局,负责战时生产以及经济工作;8月27日,国会授权总统征召国民警卫队预备役人员服现役,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强制性的和平时期兵役制度。同年9月16日,又颁布了《征兵与训练法案》。部队也抓紧进行装备更新。由陆海军组成的联合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军工生产总需求量的秘密报告,即《胜利计划》。

1940年1到8月,先后3次共追加军费78亿美元,使1940年的国防费用达到133亿美元。又拟到1941年将军费开支提高到500亿美元。同在野党合作,减少国会阻力,罗斯福任命共和党人史汀生和诺克斯分别担任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建立了两党联合内阁。此外,政府还着手制定未来的作战计划,包括进军欧洲的“彩虹5号”计划。

罗斯福虽然做了这些准备,但美国还在继续坚持它单方行动、中立和西半球安全的一贯立场。甚至在军队重新武装之际,也没有对两条战线的战争作任何反应,美国仍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当德国和日本的扩张主义者有所图谋,或英国和法国政府决定在战场上对入侵者作出软弱的反应时,美国这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仍做着不参战的美梦。

同类推荐
  • 至尊特卫

    至尊特卫

    富二代小兵,不止会花钱,还会装逼逃训练。可不巧遇到了一个美女护士。看小兵如何晋升超级兵王!
  • 猫兄狗弟

    猫兄狗弟

    民国长警手握执法权,却非公务员身份,地位卑贱如衙役,待遇低微,薪饷不及普通工人或店员。人穷则诈,常侵渔百姓,在在殃民。罗烟灰鬼计百端,表面假正经。雄鸡公心浮气盛,好勇斗狠。二人相看碍眼,彼此厌恶,视对方为床下夜壶——见不得又离不了。他俩长期勾串,捞了不少义外之财。荒沟是个宝货,还成天想入非非,想做穿花蛺蝶,也想染指于鼎掺合他哥的“好事”。罗烟灰恨他弟不成器,轻骂重打。雄鸡公偏唱对台戏,饵诱荒沟上贼船。罗烟灰气得乱跳,无奈惧怕雄鸡公的铁拳,不敢跟他翻脸。日寇对重庆城实施“疲劳轰炸”,全市警察奉命参与战时防空。目睹一个个亲人在内的同胞惨死在眼前,罗烟灰等众除了满腔悲愤,还有一副愈炸愈强的心胆。
  • 征服近代之天命屠刀

    征服近代之天命屠刀

    在城市中获得了一个瓷器娃娃,它很喜欢听故事。主角就到处寻找故事。结果听了故事后,它就找到了一个平行时空,将主角锁在了故事中,如果不达成故事的良好结局。就不能回来,主角通过它的帮助,打赢了列强,确奇怪的发现,自己打下来的土地居然回到了祖国。嗯,这就是一个主角跟着大佬拿着旧武器打赢先进军队征服其他列强的故事。欧洲历史上称:遥远的异教徒为了杀戮而卷起的“圣战”黑暗的暴君举起了他血腥的屠刀。
  • 混乱序曲

    混乱序曲

    人生不过选择,似简单似复杂。人,不是没得选,只是不好选,选不好。可一旦抉择了,就不畏人言,勇于追逐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不去计较别人的目光或者评论,心有坚定,一往无前当一场恐怖活动席卷全球的时候,看那背弃少年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 铁与血的英雄传说

    铁与血的英雄传说

    只有经历过铁与血的洗礼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在英雄辈出的世界里,正在上演一场铁与血的试炼。
热门推荐
  • 翼上(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翼上(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在抗美援朝的广阔背景上,集中描写了我志愿军空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迅速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它围绕着保卫金川里大桥展开了描写,再现了我年青的志愿军与貌似强大的美国空中强盗进行的多次空战,展示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斗图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们崇高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丰富的内心活动。
  • 原来他的名字叫初恋

    原来他的名字叫初恋

    故事发生在中学的校园内。在懵懂时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抹不去的人,我们一朋友的名义在一起度过了宝贵的学生时光,但心中却总是有着友情以上的悸动。或许许多年过去,那个人依旧在心里最深处被我们珍藏。若有情人未成眷属,也请保存好彼此珍贵的瞬间。喜欢请收藏关注哦!
  • 人皇剑无敌

    人皇剑无敌

    再次续写洪荒传奇,一代美猴王,改写自己的命运。不在被奴役!不在被算计,无力反击!不在是圣人手中的棋子!一杆魔枪挑天下群雄,重生美猴王纵横洪荒。
  • 三国之董卓霸业

    三国之董卓霸业

    公元2086年,中国秘密情报组织'黑龙'组织为追查李超人后代李囿霆窃'司母戊鼎'一案,派出了特工郭凌起暗中调查,不曾想这来自商朝的文物却含有着撕裂时空的能力,偶然一次机会,当凌起触及其底部时,一阵眩光袭来.....................
  • 龙:魔龙觉醒

    龙:魔龙觉醒

    这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一把剑,可屠龙,一颗炽热的心,融化不了一个冰冷的人,走进魔龙觉醒,去感受魔龙的震撼!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天女神偷本王妃你不娶

    天女神偷本王妃你不娶

    她是一个孤儿也是一个小小的财迷,所以她小小年纪就练就了神偷之技,后来她们几个完全不搭边的人遇上了,她的人生开启了一段………她是现代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后来她来到了那个世界………他是那个世界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的阁主………“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么对我?”“你这个狠毒的女人……没有资格问我为什么。”
  • 卿本惊华,痞女太嚣张

    卿本惊华,痞女太嚣张

    一舞惊魂昭阳殿,两眼迷离,三生石上刻谁名?四流相汇,五宫凝神吹安曲,六点连心不知何所为?七月七夕话柒寒,八子垂泪,九天揽月黄泉碧落皆不见,十骨相思,百般煎熬,千里婵娟终离散,万年之缘,千千碎梦不解结,百年不遇是离人,十鬼花开漫彼岸,九曲回肠采朱颜,八股挽尊初尘,七七四九得与容若,六点风情不及夕子情澈赤色心,五魅子离余心悸,四方天地沉鱼落雁不归鸿,三两云云做锦绣,两处相思难御寒,一世无双。
  • 淮海决战

    淮海决战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