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600000018

第18章 飞行员首次打破空中和平 空中作战成战场一大景观(2)

可惜好景不长,1915年4月19日,加罗斯的飞机因发动机失灵,迫降在距荷兰前线64公里的一片林间空地。未等他烧毁飞机,德国人就把他本人连同飞机一起俘获。这下德国人如获至宝,运回柏林后发现,原来飞机座舱上装了一挺美国人霍奇斯基发明的新式机枪,枪口朝向螺旋桨方向,也就是飞机飞行方向,而朝向枪口的螺旋桨,则由楔形钢片保护,使打在桨片上的子弹转向。

德国参谋部特地从德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厂请来了一位年轻的荷兰技师。

这位技师名叫福克,被公认为是当时欧洲最好的飞机设计师,他没有上过一天机械学校,却在20岁的时候,就能设计制造当时飞行最快和最坚固的单翼飞机。他把自己设计的飞机呈献给他的祖国荷兰,但遭到了冷遇,然后他又转向法国、英国和俄国,但结果都像在荷兰一样,参谋部的军官老爷们根本瞧不起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不相信他能有什么惊人之举。

而德国人却非常赏识福克的才华,把他网罗到德国,许以优厚的待遇,让他为德国设计飞机。等缴获来的飞机一送到柏林,德国参谋部官员就把一挺步兵用的汽冷式机枪交给他,让他在48小时之内设计出一种超过法国机载武器的武器。福克尽管在此之前从未操纵过机枪,但还是与他的助手一起,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试制成功了飞机同步机枪。他发明了一个凸轮系统,使机枪只有在螺旋桨与枪口形成间隙时才能发出。

福克把这种同步机枪与自己设计的单翼飞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福克1型战斗驱逐机的雏形。尽管德军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6个月之后,一位驾驶这种飞机的德国飞行员重演了法国飞行员加罗斯的那一幕:飞机由于迷航而在协约国占领区着陆,飞行员连同飞机一起被协约国士兵俘获,于是战争双方共享了这项技术。

后来福克又为德国人发明了E-111型飞机,上面装备有双管机枪,威力顿增,略占空中优势,给协约国飞行员以沉重打击,史称“福克灾难”。在1914~1918年的大战期间,福克共为德国人设计了近千种不同型号的飞机。英国人这时才认识到他的才能,提出来如果他来英国,为皇家空军设计飞机就给他1000万美元,可惜为时已晚。

尽管空中火力越来越强大、技术越来越完善,但这丝毫没有降低对飞行员勇气的要求,于是,“空中撞击”战术应运而生,成为勇敢者空中决斗的方式。

1914年9月8日,俄国飞行员彼得·尼古拉耶维奇·涅斯捷罗夫上尉驾驶一架功率80马力、速度164公里/时的“莫拉纳”式轻型单器机,用自己机上钢管焊接的起落架撞击一架奥地利双座侦察机,两架飞机挂在一起,双双坠地,同归于尽。从此,空战史上正式出现了空中撞击战术。

涅斯捷罗夫牺牲时年仅27岁。1947年,前苏联在他牺牲的地方建了一座碑,上面刻着:“着名的俄国飞行员、特技飞行创始人彼得·尼古拉耶维奇·涅斯捷罗夫上尉在此英勇献身。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空中斤斗和空战中采用撞击战术的人”。

当然,运用“空中撞击”战术的机会毕竟不多,在大战的头两年,飞机的主要任务还是侦察。空中侦察的重要作用在第一次马恩河会战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1914年9月3日,法国的5架侦察机发现克鲁克指挥的德国第1集团军已经不再向巴黎以西疾进,而是向东南方向的马恩河推进,由于侦察发现敌军动向,使英法联军能事先有所准备,阻止了敌人前进。正如历史学家所说,前进到马恩河的德军各集团军如果没有被牵制住的话,战争也许几周内就结束了。

而德国之所以能被牵制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中侦察全面地提供了关于德军部署的精确情报。这次会战,宣告了德国速决战的破产,使它从此失去了战略进攻的主动权,陷入长期消耗战的泥潭。

为了迫使英国政府把部队和武器撤离法国,德国从1915年1月起开始轰炸英国本土。

1915年1月19日,德国“齐伯林”飞艇第一次从1500米的高度空袭英格兰东部地区。接着于5月31日夜间空袭伦敦。空袭伦敦的飞艇为LZ-38型,机长是林纳茨上尉。当时伦敦的防空力量很弱,探照灯照不到飞得很高的飞艇。飞艇投掷的炸弹使7人丧生,31人受伤,还破坏了一些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建筑物。

但轰炸造成的心理效果更大,市民纷纷逃离,伦敦处于一片混乱状态。10月20日夜,又有11艘“齐伯林”飞艇飞往伦敦,但有3艘毁于强风。1916年,英国改进了对空射击的方法,全年击落德国飞艇12艘。到1916年10月德国最高统帅部已认识到飞艇战是无效的,因此自1917年始只利用暴风雨的天气进行空袭。

这增大了英国防空作战的困难。但德国的轰炸效果也不大。由于飞艇损失严重,事故增多,所以陆军的飞艇于1917年停止了对英国的轰炸,海军所属的飞艇于1918年8月5日进行了最后一次轰炸。飞艇轰炸主要集中在1915年和1916年这两年,共投了196.5吨炸弹,炸死500多人,伤1300人。约有80艘飞艇毁于协约国的炮火和风暴。

从1917年起,德国改用飞机对英国实施轰炸。1917年德国已拥有更先进的“哥达”式飞机,这种飞机发动机的功率为2×260马力,能携带300~420公斤炸弹,最大时速140公里,航程840公里,英国首都伦敦及英国东南部大部分城市都在其轰炸范围之内。1917年5~8月德军以大编队(10~22架“哥达”式飞机)轰炸了伦敦。1917年6月13日,德国第3轰炸机联队出动了22架“哥达”式飞机对英国实施攻击,其中17架轰炸了伦敦,投下了4吨炸弹,炸死了162人,伤432人。其后,7月7日又投下4.5吨炸弹。

德军最后一次白天空袭英国是8月22日。由于英国用歼击机和高射炮加强伦敦防空,迫使德军于9月初转入夜间轰炸。

1917年9月2日德军派出2架飞机首次夜间轰炸多佛。从1917年9月到年底共轰炸了19次。飞机对伦敦的最后一次轰炸是1918年5月19~20日的夜间。为实施这次攻击,德国派出了42架(一说43架)“哥达”式和“巨人”

式轰炸机,其中有13架到达目标上空,使英国遭到很大损失。英军竭尽全力进行防空作战,其高射炮部队击落德军飞机3架,英国歼击机也击落敌机3架,至此,德军结束了对伦敦的轰炸。

自1915年1月19日至1918年8月5日,德国出动飞艇208艘、飞机435架次对英国实施空袭,其中飞机空袭52次,飞艇空袭51次,投弹约300吨,造成约1300人死亡,3000人负伤,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损失达300万英镑。轰炸使英国工业产量下降,并使英国国民对轰炸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心理。但从另一方面却促进了英国防空系统的建设和英国独立空军的组建,因为英国人认识到最好的防空对策是对敌人实施反击。

在索姆河战役中,英法两国航空兵让德国人吃了大苦头。战役之前,由于法军拥有了“纽波特”等更加完善的新飞机,因此在整体实力上略胜德军一筹,英法航空兵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不仅能完成战术任务,而且还能对德军纵深的战役后方和战略后方如西西里亚、洛林等地进行空袭。对空防御也有了发展。

这时的对空防御包括防飞机的大炮和机枪,以及用于防空目的的观察哨、报知哨和通信哨。在组织航空兵同步兵协同方面也采取了初步措施,如航空兵派出代表进驻各集团军司令部,以便同步兵协同行动和联系。英法联军的歼击机飞行员用歼击机的火力扫射德国军队,收到很好的效果。飞机从低空掠过敌方步兵,能挫伤敌人的士气并予敌以杀伤,直接配合地面军队作战。应该说这是空战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仅仅半年之后,德国飞行员便在“血的四月”之战中向英国皇家飞行队报了这一箭之仇。

1916年12月,罗贝尔·尼维尔任法军总司令。他一上任便计划对努瓦莱突出部的南北两翼发动攻击,由英军攻打索姆河以北,法军攻打索姆河以南,吸引德军的注意力,然后由法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发起主攻,企图一举突破德军阵线,并将他们赶过莱茵河,迅速结束战争。

为实施尼维尔的进攻计划,牵制德军,英军于1917年4月9日开始在阿拉斯附近日旺希以南20公里宽的正面地带发起辅助突击。为配合地面作战,皇家飞行队于4月4日,即发动地面战役前5天发起空中进攻,企图肃清天空,把德机逐出该战役地带。以便协约国的侦察机和炮兵校射飞机开展活动。为争夺制空权,英德双方发生了激烈的空战。英国在阿拉斯的进攻,最后取得有限的胜利,但与这相配合的空中战役,却伤亡惨重,因此英国皇家飞行队把1917年4月称为“血的四月”。

皇家飞行队发起空中进攻一开始就遇到了坏天气:阴雨、低云。仅在头5天的战斗中,英国至少损失了75架飞机,此外还发生了56起飞行事故,总计131架飞机坠毁。飞行员伤亡105人,其中19人阵亡,73人失踪,13人受伤。

这时,德方占有很大的空中优势,英国的侦察机编队只有在大量使用歼击机护航的情况下才敢升空。也就是说,执行一次任务至少要12架飞机。

像15架歼击机护送3架侦察机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盛行的西风很容易把英国飞机吹到德国战线一侧,增加了英皇家飞行队的伤亡。许多被击伤的飞机本来可以飞回己方战线,但他们无法逆风返回协约国战线,结果都损失了。

皇家飞行队在4月进攻中惨败的教训给所有交战国家的飞行员上了生动的一课:第一,飞行员训练不足。英方急于把大量新飞行员调到西线服役,不得不大量削减训练时间。参战新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间只有25小时,这对歼击机飞行员来说显然是不够的。第二,英国飞行队刚装备“布里斯托尔”式歼击机,由于训练时发生了许多事故,加之飞机本身在投入使用之初构造上的一些缺陷,经验不足的年轻飞行员把这种飞机称为“杀人犯”。尽管后来作了些改进,但原先的坏名声影响了飞行员对这种飞机的信心。第三,战术上墨守成规,不论形势如何,一味按老一套被动应战。

相比之下,德国飞行员比英国飞行员更老练、成熟,更富有经验。飞行员对新式的“阿尔巴特罗斯”和“哈贝施塔特”式飞机已能熟练地掌握。尽管这种飞机性能不比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式强,但飞行员很了解它的特性,用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德国人掌握着空中战术主动权,他们能随意冲进和退出战斗。

单架的德国侦察机竟敢于攻击协约国的整个编队。冯·里希特霍芬领导的第11歼击机中队共击落敌机89架。里希特霍芬本人在4月份至少击落协约国飞机20架,占其生前击落飞机总数的1/4。另外,德国人在“血的4月”所获得的成功和赢得的许多声誉还同他们改进编制有关。当时,德军建立了独立的歼击机中队,又将这些中队组成相当于联队规模的单位。合理的组织体制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德国人还充分利用其铁路运输系统,用铁路货车运送歼击机中队到需要的地方。歼击机中队这种流动转移的方式很像利用火车到处巡回表演的马戏团。因此里希特霍芬的空中游猎中队获得了“飞行马戏团”的绰号。

在随后的康布雷战役、皮卡迪3月进攻战役、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和亚眠战役中,航空兵的使用日益频繁,争夺制空权的斗争十分激烈,随着交战双方对飞机性能的改进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空中优势时有转移,谁也不能牢固地掌握制空权。同时,飞机大量集中使用的原则已基本确立,参加一次战役的飞机多达1000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另外,英、法、德、俄各国航空部队也相继涌现了一大批王牌飞行员,被各自国家吹捧、崇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影响的一次空战却是由参战最晚的美国人一手策划并导演的。这一点,令英国人、法国人颇不服气。

原来,美国虽然在1917年4月就已对德宣战,但航空兵的情况甚至比欧洲国家在1914年时的情况还差,根本无法参战。

到1917年末和1918年初,美国还没有自己的作战飞机,在前线的美国飞行员大多是由欧洲人训练的,作为临时措施,这批受过训练的美国人编成中队参加盟国空军作战。

1918年8月10日成立美国第三集团军后,配置在法国前线的所有美国航空部队都集中隶属第1集团军航空队,由机警干练的西点毕业生米切尔指挥。

为实施圣米耶尔战役,米切尔集中了西线任何一次战役中都没有集中过的最大的兵力,大体上是以1500架对300架的优势发动进攻。在发动进攻前几周,航空队就为袭击做好了准备,成功地限制了敌人的侦察,自己则获得了所需的情报。战役开始的头两天,恶劣的气象条件迫使大部分飞机不能起飞。9月14日和15日,天气好转,米切尔就以1/3的飞机-大约500架侦察机和歼击机支援地面部队,其余2/3飞机用于突击德军后方的目标-交通要道和设施,并扫射德国部队。突击遭到德国航空部队的抗击,但美国轰炸机的活动还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德国人被迫处于防御地位,大部分战斗活动都是在他们的战线后方进行的。

圣米耶尔战役是美国1917年正式参战以来独立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数量集中最多的一次,也是美国航空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受的最大一次考验。在米切尔的指挥下,飞行员们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侦察、轰炸、扫射、攻击及其他争夺制空权的任务。等到战争结束时,这支部队共击毁781架德国飞机和73个侦察气球,己方损失为235人和289架飞机。

米切尔也由此成为颇有名气的指挥员和美国远征军航空部队的主要发言人。

尽管美国航空队的空中翅膀还很稚嫩,供其表演的机会也不太多,但其效果还算差强人意。比较而言,美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要稍好一些,作用也更大一些。

同类推荐
  • 炎黄铁旅

    炎黄铁旅

    有些东西只有超脱了极限才能看的到!这就是自己的力量!中国特种兵语录☆要做到心随眼动,枪随心动。你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是张开的,你能感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敌人和危险。要有强烈的第六感。☆这个世界上没有弱者,只有懦弱者。☆有些职业一旦选择了,就离不开了,离开都觉得自己是耻辱的,除非有一天你离开了这个世界。比如军人这个职业。☆我们的肩膀上写着四个字——责任、信任。☆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手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信任就像是左手相信右手一样。------------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驱逐舰与登陆舰传奇

    驱逐舰与登陆舰传奇

    本书是针对青少年的军事知识读物,包括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趣闻、战机战舰知识、导弹火炮知识等多个主题。
  • 绝境反击之黎明升起

    绝境反击之黎明升起

    郑重义曾这样:“世界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正义,而我将为捍卫正义而存在。一切为了正义,一切为了明天的黎明升起,绝境反击,战出我的逆态度,战出我的不竭狂热的意志与力量,为爱逆战。
  • 残刃

    残刃

    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经受苦难。中华民族,在八年的抗战中,奠基了这个古老而强大民族,唤醒了民族的巨龙。韩涛一个军人,穿越到抗战年间,带你看中华民族如何觉醒和抗战年间不为人知的故事。
  • 在风雨中的成长

    在风雨中的成长

    李观音保是一个国家安全局人员因在敌人的区域获取情报,意外的被敌人识破身份;为了能扫除最大的头目明只自己身处危险漩涡之中,挺而走险。敌人为了除掉他把他引入距离边界线的丛林深处除掉他,不料被人救出产生激烈的争斗。李观音保身负重伤,在自己昏迷之前找到他的好兄弟好战友把情报藏匿地点告诉自己最信任的人。他的兄弟杨静强在找情报时意外发现了他的一本自传《在风雨中的成长》从而揭开他的成长历程…………
热门推荐
  • 逐神录

    逐神录

    大世无神魔,至尊当道,诸圣争雄,四海分九域,俊杰无数,群英遍起。叹何为神!释何为魔!若成神,便当直上九天,四海膜拜,追星逐日。若成魔,逍遥天地,狂笑狰狞,谁人敢不服?西域走出卓姓少年,身负绝代灵脉,拜师四神宫,问苍天,即为雄中雄,为何分魔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老龙借运

    老龙借运

    一百年前,祖上李文举在老龙山借了一份气运,让后代子孙在六十年内大福显贵。六十年后,却厄运连连子孙断绝。传至我这一代,二叔苦修道术十年以命换命,保住我一个人,得名李传一。因为老龙借气,有借有还,六十年一轮回。
  • 网游之嫣然cp

    网游之嫣然cp

    什么什么?自己的所有恶行全都被学长看到了?!不要啊!她不活了!淡定...一番心理安慰后,她淡定的跟了上去。没关系的,反正那些恶行也不过就是暑假的时候一个人吃了两个KFC全家桶外加一个汉堡和两杯可乐,然后和室友成天一起打游戏,一门不出二门不迈什么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且看腹黑学长如何将蠢萌蠢萌的小学妹骗到手!
  • 暗灵之罪与罚

    暗灵之罪与罚

    人说他是白眼狼,贪婪,无情,虚荣,忘恩负义!人说他是个英雄,勇敢,刚毅,果断,顶天立地!人说他是个恶魔,咆哮,撕裂,嗜血,凶残无比!人说他是个色狼,威胁,绑架,掠夺,无恶不作!人说他是个奸雄,屠戮,坑杀,征伐,所向披靡!人说他是痴情种,捍卫,守护,放弃,不惜代价!人说他是救世主,显明,拔地,参天,斩杀罪恶!当悲鸣的天雷之声再次响起,恶魔遇上天使,那黑暗中堕落的灵魂是否能够得到解放。人性的贪婪,弑血的本性,伪恶的天性,卑贱的怜悯!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生存与死亡,罪恶与惩罚!(注:弑血应是嗜血,因剧情需要,为此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 霸道总裁恋娇妻

    霸道总裁恋娇妻

    风瑾睿,直线f,上官暮雪,直线s,当直线f//直线s,两人毫无交集,而且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相交;当直线f⊥直线s,他们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本文男女主专一,无大虐,but,小虐怡情)
  • 陌路风凉

    陌路风凉

    他们曾是同学。他喜欢她,可她却不喜欢她。若晨为了她失去一切,包括朋友,父母,明星般闪耀的身份。即使失去一切他还卑微的爱着她。可当看见她病时那样依赖另一个男人时,他决心不再爱她。在穆颖病愈后,去寻找她的爱情时,看见他与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她祈求他不要抛弃她。他说“穆颖,我们的婚礼取消吧”
  • 西望:从华夏到东岸

    西望:从华夏到东岸

    很喜欢《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构建的平行世界,孤独麦客写的比较宏大,因此细节方面么,就给很多同人爱好者写手们发挥的空间,我也是其一。本篇就是针对该部作品的同人,诚如其名——从华夏到大洋彼岸。这是在细节上讲述现代穿越众,与17世纪“东岸共和国”移民在异域的奋斗故事。特此感谢“孤独麦客”作品提供的素材
  • 异界之无尽召唤

    异界之无尽召唤

    一张神秘的六芒星卡片,拥有着神秘的力量,能够召唤令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召唤不出来的!
  • 玄武天宇

    玄武天宇

    上古时期,天地诞生一玄兽—神络兽。它非豹、非貂、非龙、非雀。虽形态古怪,但实力却强的可怕。眨眼间,可衔远山、吞大江。万年之后。神络兽不幸损落,其血肉华为20块神络晶,其神骨化为远古7大玄牌。后有人言:要是有人能得1玄牌,融合20块神络晶。便可羽化神络兽。不过,传言虽传言,至今无人能证。而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