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能出版算是一个奇迹,因为它其实不是我们几个老师作者写的,它的内容可以说是8万名大学生和我们一起创造的。这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微信公众账户“秋夜青语”里面超过10万个大学生的提问,我们把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提问和我们的回复原汁原味呈现出来,我们希望这些问答能用其最真实的力量,让我们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做自己。
我们把这些问题原汁原味地分享出来,是因为我们相信:
1.每一个大学生都会看到,你成长中的问题,也是别人成长过程中的痛,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请拿出勇气和智慧面对。
2.我们希望更多教育专家、社会名人看到中国的大学生真正担心、真正烦恼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能否今后在帮助他们的时候更接地气一点?
如果这本书能起到一点这样的作用,那我们就觉得的确为社会做了一点有价值的工作。
下面的这篇文字是我在2013年9月23日古典老师北京“做自己”论坛的发言,这篇发言大概也可以交待这些提问的由来,作为这本书的前言正合适。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很高兴能在北京和大家聊聊我的故事,我想分享的是我是怎样利用微信做中国大学生的午夜树洞的。
现在我的微信,每天晚上可以听到超过25000名大学生的各种吐槽。在他们的问题里,我发现很多年轻人:
不会选择,不敢选择,不坚持自己的选择——他们就是今天主题的反面:不能从容做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大学老师,我不搞科研,不搞论文,我天天花时间通过微信给全国大学生答疑,这不科学!
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我觉得我是一名真正的大学老师,因为我一直想教会年轻人学会独立思考,用自己的大脑解决自己的困惑。
我想请各位回忆一下,在今年的热门电影《致青春》里,郑薇遇到了情感困惑,她选择了问谁?
郑薇遇到情感问题时,她没有找父母,她没有找同学,她更没有找老师倾诉。她的选择是——午夜电台情感热线。
说起来,午夜电台热线是一代大学生的集体记忆,特别是我们这些70后大学生,每天晚上都是听着午夜电台入睡的,我相信今天来的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回忆。你们有吗?非常好,原来我们的成长经历都是一样的!
有些故事,年轻人愿意分享给师长;有些故事,年轻人愿意分享给朋友;有些故事,恰恰因为涉及到身边的人,年轻人更愿意分享给陌生人寻求帮助。
午夜电台就是这样的一个陌生人。
后来又有了一个更时髦的说法,说这个叫树洞——一个能把你的故事埋进去的地方。
树洞,真是一个好名字,我相信这样的倾诉的需求,过去存在,现在也一样存在。
不过回想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拨打热线电话给午夜电台主持人,也是因为一位好主持人的声音,能让我们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进而愿意把自己的问题告诉他,希望能够从他那里获得力量和启示。
在电波时代,能够承担这样角色的人是电台主持人,到了互联网时代,论坛版主、知名博客都可以成为这样的角色。2008年开始我就通过博客给全国大学生答疑解惑。三年前流行的是微博,我于是通过微博给全国大学生答疑解惑。
2012年,微信开始火爆;2012年8月18号微信推出公众账户。微信一推出公众账户,我就很自然地想到:能否把微信变成一个微树洞?
仔细研究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后,我发现微信的确比微博更适合承担一个树洞的功能。
首先,微信在大学生中普及率很高。通过微信,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着手机吐槽。
中秋节前我在微信给他们唱了一首《董小姐》,结果一个晚上就引发了超过1500条回复,比较打击我的回复是:大叔,用了你的歌声做闹钟铃声,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起不了床了!
现在很多同学有了苦恼会马上拿起手机给我说,他们有的给我发文字,有的给我晒照片,还有很多人用语音给我说自己的苦恼。当然很多同学为了矫正我的音准,专门唱了《董小姐》给我听,在上一周,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听《董小姐》版本最多的人。
特别好的一点是,微信没有微博的传播性,所有人对微信的回复问答都只有微信公众账户运营者,也就是我才能看见。
其实作为微信公众账户的运营者,我并不需要实时响应这么多提问,我可以集中一个时间回复,很节约时间。
最最最重要的是,借助微信提供的关键词搜索等功能,可以使我过去回答的问题被新关注的朋友看到。现在我的微信粉丝很多都依据我设置的规则查看历史文章。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今年3月份,我正式推出微信账户“秋夜青语”,开通我的微信树洞。
2013年4月,我的微信粉丝越来越多,每天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开始坚持每日真人回复大家的问题,有问必答。我相信只有我先付出诚意,大家才会信赖你的努力。
嗯,你们知道大学生最喜欢提问的时间段是什么时候吗?没错,就是深更半夜。
所以坚持答疑的一个后遗症就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
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我,他们是这样称呼我的:大叔,树叶大叔,秋夜老师,秋帅,秋大大……
现在我每天要回复50~200个问题,然后我每天花在微信答疑上的时间差不多是2~4个小时。
那这些大学生都在微信上问我什么呢?
其实没有什么奇葩的问题,和我们当年一样,我觉得差不多。
比方说爱情吧,我回答最多的三个问题是:
1.你相信爱情吗?
2.大学里恋爱会有结果吗?
3.我们分手还天天见面怎么破?
我们来看几个一字不改的真实提问吧。
1.我是一名普通211院校小本,明年打算出国留学,大四我应该为将来多考证呢还是多实习丰富履历呢?
这个问题让我很郁闷啊,他的打算明明是出国留学啊!考证和实习,对出国有很大作用吗?
2.老师,我想问简历的自我评价怎么写?是一段还是分条目?应该放在开头还是最后啊?
这个问题让我也很郁闷,为什么每个问号前面都有一个逗号啊?简历这样写真的不行啊,亲!
3.老师,什么叫喜欢?什么叫暧昧?
这样的问题是最多的,这是要把我逼成爱情专家的节奏啊!
这样的解惑,我已经坚持了200天。
真正让我惋惜的不是我的时间,而是有那么多年轻人,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不能思考,不会选择,期待从某一个人那里获得一劳永逸的答案,这才是最遗憾的事情。
也有人对我说,秋叶老师,你真的以为你这样的一句话答疑能帮助人,他们就能因此改变?你这样做是不是培养了他们的依赖性?
这是个好问题,我的回答是:
第一,有些话有个渠道释放了,心理会更健康。
第二,很多同学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人这样纠结,但是一旦看到他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他们的心理压力会大大释放。
第三,有一些有悟性的孩子,会通过别人的故事去获得成长。
对于我,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你们也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浮躁的时代,我也很浮躁。但是当我每天都能静下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我就能强迫自己远离浮躁,从孩子们的故事里,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给他们答疑,也是我修炼和成长的方式之一。
做一件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意义何在的事情,对我很重要。
其实对我而言,也是有回报的,很多孩子会买我的书支持我,我这本《不要等到毕业以后》也是因为长期坚持给大学生答疑,才能够积累一些素材和灵感。
我有一个想法,书也好,答疑也好,应该让年轻人行动起来,而且是要带着大脑行动起来。
我也知道,一本书是很难完成这样的使命的,所以我很狡猾地在书里面植入了大量的微信关键词(微信号qyxoxoxoqy),我的读者看到关键词,就可以到微信里面搜索,然后会弹出对应的文章。
比方说你们搜索“博物馆”,就可以看到全国90个城市的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清单,我希望大学生以后去旅游,除了了解自然风光,也了解下自己所在城市的文化。
比方说你们搜索“书单”,就可以看到36类大专业除了教材之外的、可以扩大视野的课外书,我希望这些书能帮这些孩子找到专业学习的乐趣。
如果你们搜索“社团”,我给全国的大学生介绍了除了学校自己组织的社团之外,一些由公益机构、世界500强企业成立的全国性社团,加入这些社团,也许能更好地开阔大学生的眼界。
我还整理了不同专业大学生可以参加的大赛名单,我希望大学生能够主动参加一些竞赛,不要局限在自己学校的小天地,和全国优秀的同龄人比一比。
对于那些为求职担心的同学,我也准备了“证书”这个关键词,你可以看到你们的专业有哪些选择。
而且我还鼓励我的读者把自己在大学里的感悟,不管是看一本书写的书评,看一部电影写的影评,策划一次社团活动写的总结,考试拿高分写的经验……都投稿给我,我配上他们的照片,给全国大学生分享。
这样的分享文章我已经搜集了37篇,我把这个叫“我要行动”系列,我希望大学生们看到同龄人的故事,激励自己也行动起来。
我用答疑服务和这些内容吸引了超过25000名大学生的关注,我还在继续努力,我希望在国庆前可以吸引到超过3万名大学生,因为在国庆后,我想我该出手我真正的武器——学会独立思考干货教程。
是的,简单的答疑没有用,除非你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
我们把目前能买到的所有的关于学会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书都收集了,我觉得他们都写得很不错,唯一的遗憾就是和中国的大学生现状相比,不够接地气。所以我们野心勃勃地开发了一系列的教程,想系统教大家一点思考的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网络连载,微信推送,每期都布置微博作业的形式,激发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头脑来解决问题,分享给别人。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工作,因为我希望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从一个学习者到思考者,从一个思考者到行动者,从一个行动者到分享者的过程。
我相信只有这样能独立思考、有行动力的年轻人多了,他们才能“从容做自己”。
一个国家这样的年轻人多了,我们才能实现“中国梦”。
这就是我最近做的一点点工作,我非常渴望能得到各位的支持,让我们一起告诉所有的年轻人,你不是一个人在前行。
谢谢大家听完我的故事,谢谢你们!
另外要说明的是,从2013年下半年我就邀请了来自西安欧亚学院的黄鑫老师、河南农业大学的卢红振老师、云南曲靖师范学院的白春雷老师、湖北经济管理学院的苏航老师、西南政法大学的胡晓老师、武汉工程大学的艾波老师合作答疑,因为答疑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一个人的确不堪重负,从大家提问的水平来看,我们的工作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