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同学跟我说有同学生病,学校号召大家献爱心,他家庭条件不好,其实不想捐款,但大家都捐款,自己不捐款就显得没有爱心,所以还是捐了一笔钱,但生活费就紧张了。他很想知道,如果不捐款,是不是就是一个自私的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在单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
爱心不应该是被逼来的。用慈善的名义逼别人行善,本身就是一种恶。只有善意才能慢慢培养出善意,这种功利性慈善往往会培养出一堆借助慈善投机的人。
每个人有捐助的自由,也有不捐助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因为自己捐了款就有了道德优势去指责别人不行善,那样,行善就变成一种功利行为。
公益慈善行为应该量力而行,善心不分多寡,嘉行不分高下。做慈善不只是捐款捐物,慈善的形式本来多种多样,平民百姓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接济,也是慈善。每个人让自己生活好,这也是慈善,因为我们不需要社会救助,就是节约了社会救助的资源去帮助其他的人。
有的人行善对回报有期待,这样的慈善也应该肯定。实际上大部分人还做不到做慈善不求回报,这回报也许就是一句“谢谢”的感恩之言。
很多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在公交车上给妇幼老弱让座,结果被让座的人坐得理所当然连句谢谢都没有,这种让座的尴尬,可能让你下一次就不愿意让位给妇幼老弱。
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西方社会,慈善行为是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在我们国家,富豪们的慈善行为更多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这里面的行为模式有巨大的差异,不能要求中国的企业一下子就能与世界接轨。
在中国,很多企业做慈善更多地是一种公益营销,甚至是一种通过从事政治上正确的事情为自己的事业和财富建立安全感的行为,但这样的慈善依然是值得鼓励的。因为一个社会善良的言行多了,才会走向积极正面。
当然,最好的慈善是低调行善。所谓低调行善,就是我帮助你,未必要你回报我,也未必要世人知道你接受过我的帮助,只需要你将来有能力时,也如我一样去帮助别人。
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受资助者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因此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在大学,一个接受了贫困助学金的同学,一旦抽烟、喝酒、配手机、用电脑,就可能被取消受资助的资格。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受助者普遍抱有这样的看法:
他接受了我的钱,应该给我写信言谢,否则就是不感恩;
他接受了我的助学款,就要按我设计的路线读完大学,否则就是违背了我的助学初衷。
毫不客气地说,类似这种要求受助者作出种种承诺的行为,实质是资助者自命拥有的道德高点,对受助者进行“道德绑架”和“意志依附”。
为什么受助者一定要报恩捐助者?为什么受助者一旦接受捐助就无法按照自己意志去生活或学习?为什么捐助者不想想,很多受助者其实是很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接受别人帮助而不能自立?
受助者接受帮助后,依然有按自己的意志去生活的自由。接受捐助但不对捐助者做出承诺,并不意味着就是背信弃义、忘恩负义。受助者日后如能在别人帮助下,摆脱困境,拥有一份体面工作,敬业爱岗、辛勤劳动,这何尝不是回报社会?
行善应该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愿望,套用一句话:“无论是贫困还是富有,无论是疾病还是健康,我都愿意尽我所能去做善事。”大凡宗教,例如佛教就鼓励人多布施。世间万物,都是菩萨分身,你不是在布施,而是在践行对佛的忠诚。
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一定要有回报社会的意识。不能说等我有能力了再回报社会,这个观念本来就是错误的,每个成年人都有能力回报社会,问题在于你想不想做而已。
过去有一句话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是说慈善就是捐款,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捐助给需要的人,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义工其实都是行善的方式。
西方国家非常强调小孩子要参加社区义工。联合国认可的民间慈善组织国际狮子会的宗旨就是强调慈善应该是志愿行为。国际狮子会的理念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致力于帮助全球需要帮助的人们,亲力亲为——出钱、出力、出席、出心。不能把慈善简单等同于捐款行为,要把慈善变成自己对身边的人、社区的人长期的服务行为。
实操训练
了解社区义工慈善模式
百度关键词“狮子会”“社区义工”“麦田计划”“立人图书馆”等关键词,了解国内一些公益活动的运营模式,了解下你们学校所在的城市有类似的公益项目可以参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