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要么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要么是道听途说。到了大学毕业后,很多同学对这个社会表示了极大的不适应,想辞职,想去考研。
我读大学时,也曾觉得社会很黑暗,作为一个把“正直”当作第一人生信条的人,我是最见不得社会上那些虚伪的人。
但是,上班后发现自己的想法不是真实的。人具有两面性,我也有两面性,在我的身上绝非只有正直和善良,也有不宽容和不慈悲。
一个人在描述自己的时候,难免会美化、夸大,这方面我不能免俗。所以通过文字想象一个人的生活,往往是你想象中的样子,不是完全真实的我。
我每天在博客微信上回复大学生的信,兢兢业业,坚持了六年了,不容易吧,很多人表示要向我学习,将来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你看,网上的秋叶似乎没有一点世俗烟火气,不收钱,不图利,这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真实的我每天都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被人认同,然后希望出本书能大卖,赚点稿费。因为我也得吃饭睡觉,赚钱养家。只不过我能骄傲地说,我是站着挣钱的,这钱不是靠坑蒙拐骗或者依附权力赚来的。
一个人正直还是虚伪,评价的标准是自己还是别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别人,那是不正确的,坦率地说我明白这个道理差不多过了30岁。
为什么我在前面学习的方法里强调要培养多维的思考框架?就是这个社会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社会上的事情并不是简单可以用好或者坏来划分,很多问题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
恰恰是那些不了解社会的人,容易依据看到的现象就对社会上的事情下断言,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就速速做结论,这恰恰是我们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这几年,网上时不时会出现“老人摔倒不扶”的热点话题,很多人认为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沦丧。
不扶并非完全是社会风气沦丧的表现,还有其他的原因。
在有人围观的情况下,我会打电话报警,但我是不敢主动去扶的,我也害怕被“彭宇”了(假如你不了解彭宇案,可以去百度下)。不帮扶老人不能说明我们变坏了,而是不好的制度设计让做好事的人没有好报,所以不扶成了正常人趋利避害的正常心理。如果改变制度设计,愿意做好事的人会很多的。
这个社会是变得冷漠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妖魔化一切看起来冷漠的行为。
心理学上,有一个“旁观者效应”。这个效应是说在紧急情况现场,假如旁观的人很多,大家都以为别人会对受害者提供帮助,自己就没有去帮助,结果是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想各位假如了解这个效应,就可以让我们对人性稍微恢复一点信心。有些人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帮扶,有些人只是误以为自己不需要去做,因为肯定会有别人去救。
很多人以为自己比别人更道德,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善良,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客观,可惜这些优势是靠不住的。真相是你大概不比其他人更好,当然也不会更坏。只不过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时候你展示的是让人喜欢的一面,有时候展示的是让人讨厌的一面。
进了大学,一定要找机会深入了解这个社会。学习是一种方式,阅读是一种方式,交友是一种方式,旅游是一种方式,打工是一种方式,公益是一种方式,支教也是一种方式。这些都是让你了解社会的窗口,就好比盲人摸象,只有多摸才能尽量了解全貌。
千万不要因为融入社会时,遇到不期而至的挫折和打击,就变得偏激,甚至用更恶的恶来对付那些对你不好的人。
想了解我们国家和美国对孩子的社会教育有什么不同吗?推荐一本书《美国学生社会技能训练手册》,假如你们要出国,这本书也用得上。
实操训练
找一个参加过山区支教的老生做一次采访
搜索“麦田计划”,或者了解下你们大学的山区支教活动,找一位参加过活动的同学,和他约一次采访,问问他:
1.你为什么要去支教?
2.在支教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3.支教让你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哪些改变?
和与你拥有完全不同经历的人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也是了解社会的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