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领过报酬的工作包括大学老师,IT管理软件实施顾问,网站编辑,网络营销顾问,IT培训行业主管,机械设计师,企业内训师。我已经出了十二本书,大部分都卖得不错;我还创过业,开过两家公司,不过都关门了。
很多人会问:“秋叶,你到底是干什么的?”“秋叶,你到底想干什么?”
还有人问,现实中做出非凡成就的人不都是专注于某一行业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成功,而你却在每个领域做得不错!你是怎样处理好“通和专”的关系,这不会是有特殊的天赋吧?
没有什么天赋,只是我比一般人勤奋,做到了别人想做但没有做到的事情。
首先要说的一个事实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一种人,他不光是通才,而且在每个领域都是一等一的人才。比如达·芬奇,是画家,还是科学家,文学家。在我的微信里回复“达·芬奇”,可以看到一篇关于他的详细介绍,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大牛。
人在一生中通晓几个领域是完全可能的,通才让你获得不一样的知识,让你做人做事不拘一格,常出奇招,却合情合理,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讲叫“跨界”。
跨界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难,这辈子完全没有跨过界的人很少,很多普通人跳槽的跨度比我还大。真正的问题是跨界后,如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我的看法是:在走向通才的路上,得先在某个方向成为专才。
早年我花七年的时间做项目经理,从中学到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个世界上问题的解决模式无非是“老问题老办法,老问题新办法,新问题老办法,新问题新办法”这四种。等进入其他领域后遇到问题时,我会试着用过去学习到的方法去解决,大部分效果还不错。
别人奇怪为什么我在新领域学得快,其实,我的大脑不过在调用过去已经熟练掌握的重复性框架。
这也是会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的区别。会读书的人看懂别人思考的框架,不会读书的人记住别人思考的结论。
因为很多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是可以套用的。比如,一个好销售员绝不是只能在一个行业做销售,一个技术人员也不是只能设计一种产品,一个管理者也不是只能管理一类公司。
有的思考框架大家都知道了,意味着同样的武器大家都掌握了。此时,你又要发现新的方法,这需要不断改进思考框架。
好比分析股票的一个软件大家都在使用,这个软件的边际效应就在递减。赢家永远是采取新规则的,世界就在这样动态对抗中不断进步。
所以,不要因为某个框架在某些领域证明很成功就形成对它的依赖。我很喜欢卡斯帕罗夫在《棋与人生》中的说法:当你依赖某种模式获得巨大成功时,它就成为你最大的弱点,你看不见,但你的对手看得见。
我现在的习惯是为自己的大脑多贮存几种框架,遇到事情时,用不同的框架对比思考,这样更容易做出更好的选择。冯仑说过一个人要做大事业必须会说四种话:“官员的话,学者的话,商人的话,江湖的话。”四种话,就是四种话语结构。如果你有训练这些讲话的模式,那么与人沟通起来更顺畅。
任何行业的思考模式都需要学习。学习一个思考框架要经过“摸索→模仿→记录→表达→复用→优化”六个阶段。
一开始在自我摸索中遇到困难,人就会观察别人的做法并加以模仿。如果只是模仿不去总结,就会停留在表面的层次。所以,管理学要求把你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和经验记录下来,慢慢地,这些记录的内容,就会变成你的财富。这时,你可以把经验分享给别人,这就进入表达的阶段。
一旦其他人借鉴你的思考框架,那么你的思考框架就证明是可以复用的好框架。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经验,还可以成为组织的经验,大家可以一起持续优化和完善它。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法,对大学生而言不妨开始学一点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并非是万能的,但作为一个入门级的思维工具,很适合大学生学习。很多职场人士很喜欢用思维导图沟通,提前掌握这门武器,将来在职场是会加分的。
想学习思维导图,百度“思维导图”,或者看看思维导图发明者博赞兄弟写的《思维导图》一书。
实操训练
你是如何为书籍分类的?
有一天,你发现书柜里的书太多了,请问,怎样分类才能既便于查找又便于归类?能想出五种以上为书分类的方法吗?
再想一想这种分类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衣服分类、朋友圈分类和时间管理上吗?
现在尝试把你最擅长的一件事情,画成一个结构化的思维导图放到网上分享。比如,画一个组织班级春游或组织班会等方面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