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是想和父母做朋友,但一开口却发现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有的朋友是父母总是对自己的选择习惯性发号施令,要是选择不同的话,就很容易造成矛盾;
有的朋友是遇到问题想让父母帮助,但是发现父母已经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处境;
有的朋友抱怨自己好不容易可以很理性处理一些事情了,结果遇到拧不清的父母。
这些问题不光是你们有,我也有。
比如我从来就不能向我爸爸解释清楚什么是PPT?为什么教别人学PPT也能赚钱而不是骗子?更不用说我无法解释那个所谓的独立意志的东西,一不能直接换钱,二不一定能让你更安逸,为什么还值得追求?
至于和父母做朋友,我觉得有时候不要太刻意追求。比如我父母永远把我当孩子,担心我不会照顾自己,见了我就自觉把自己当老妈子来服务我。这样的心态下我父母怎么可能和我交朋友,我只能努力做一些我父母在意的事情,让老人家开心开心,如此而已。
我读大学时,其实很少想着和父母沟通,我也从不想家,我是个比较没心没肺的人。离家万里孤苦伶仃黯然神伤不是我的菜,我读大学的感觉是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从此没有人管的日子好爽。当然我还是给家里写信的,一开始还汇报下近况,免得父母挂念,到后来写信主要是因为又没钱了。
其实仔细想来,我那时候是用距离逃避了和父母冲突的可能性,每次寒暑假回家我也会嫌妈妈罗嗦,不是到同学家去玩一整天,就是盼着早早开学。
逃避可以让矛盾暂时不被激化,但是并没有解决矛盾,一旦到了某个具体环境里还是会爆发。
如果爆发了矛盾,又无处逃避,很多人会选择另外一个策略:对抗。年轻人很容易对父母采取攻击性的态度来处理冲突,这种攻击更可能是言语上的冲突和刺激。我猜测和父母大吵一场的朋友,也许内心有一种特别想在父母这里证明自己成熟的冲动,但是和父母争吵很难解决问题,这恰恰不是成熟的人会选择的做法。
我当年和父母最大的冲突是我的结婚对象,就是我现在的老婆,双方父母都不同意,我们如果选择正面和父母争辩的话,一旦激起了双方的怒火,就真的很难在一起了。
有些父母对孩子从小到大的路都指手画脚,孩子也养成了听父母的话的惯性,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很容易选择第三种沟通方式:服从。
放弃的人就是放弃自己的立场、想法还有愿望,也就是选择牺牲自己的意志来满足父母的意愿,这种结果是“子女输里子父母赢面子”,暂时解决了问题。要是父母的选择还真不错的话,子女将来也会理解父母的安排,但是要是子女不满意父母的选择,这个事情将来还是要让彼此纠结的。
如果孩子和父母僵持不下,双方可能会请一些信任的人来疏解,这种情况下,就相当于大家共同把决定权交给了另一个权威人士(通常更有权力或威望)来掌控。这种沟通方式就是:放弃。
这种事情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其实就蛮多。如果你找对人,结果会不错,但是如果你找的人建议未必真理想,或者有他自己的私心在,就比较麻烦了。
那么人和人之间正常的沟通方式其实是:妥协。
妥协不是逃避问题,也不是制造对抗,而是经过沟通找到大家都觉得可以接受的方案。一般而言,妥协得到的方案未必是最理想的,但往往是最可行的。
和父母的沟通,我觉得比较好的结果就是父母能听你讲道理,帮你分析利弊,最后大家找到妥协的方案。
很多朋友问我是回家考公务员还是在大城市就业,其实完全可以就这个问题达成妥协,你可以现在大城市找工作,找到工作同时准备公务员考试。要是我,我会非常卑鄙的让我妈来大城市给我做饭,我节约出时间搞定工作和复习,等熬一年后,看看我能否考上,考得上就多一个选择,考不上这事自然拉倒,工作经验也攒了一年。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情况,不过我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的话,提出这个妥协方案,我妈会来给我做饭的,这个我敢打包票。
当然还有更好的结果,就是一起想出创造性的方案,达成“双赢”。
比如昨天一个姑娘问我她既想回国在上海实习,又想最后一年多陪陪父母,怎么办?我的答案就是你完全可以在上海租一个房子,让父母过来住,顺便在上海周边走走玩玩,你白天实习,晚上还可以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不是很好的双赢解决方案吗?
但是妥协和双赢是理想的情况,真正的情况是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往往都首先带着情绪沟通,而不是基于理性沟通。但人和人处于情绪中的时候,沟通的结果很容易走向对抗,而对抗的结果往往是意志力弱的一方服从意志力强的一方。
在我们家就比较典型,我其实是有想法必然会千方百计搞出来的人,我弟弟其实是想得多做得少的人。那么在和我父母沟通时,我往往对父母的不理解采取逃避的态度,父母说我我都当没听见,也不辩解。自己跑掉,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做成了再告诉父母,反正结果不错的话,父母都会开心。因为他们担心来担心去,就是怕你过得不好,要是这个没有问题,其实没有什么不好解决的。我弟弟反而更容易在言语中去争辩,争辩完了其实精力也耗费在制造情绪上了,也没有什么用。
这样看来,和父母有冲突时有逃避、对抗、服从、放弃、妥协、双赢六种方式,我觉得在不同的环境下,六种方式其实都可以采取的。理性和不理性的人区别并非是不会和别人冲突,而是理性的人是为目标去努力,不理性的人是被情绪驱动去沟通。
再说一句,今天聊的六种沟通方式,不仅仅是父母之间,也是你们未来和同学之间,和恋人之间,和老师之间,和你未来的职场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方式。
对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对抗的方式,但也不要只会逃避和妥协,那样你牺牲了你的意志,也未必换得来安宁。
实操训练
了解人际沟通的六种模式
这六种沟通方式其实都需要在和人沟通过程中不断加以练习的,和父母的冲突其实是练习风险最小的一种。因为父母虽然未必能理解你,但他们对孩子的爱,总是最后选择包容你的选择,甚至是任性。我的建议是,下次你和父母沟通之前,先问问自己,我和父母要讨论的问题:
1.逃避的方式是什么?可行吗?
2.对抗的方式有赢家吗?
3.服从的方式明智吗?
4.放弃的方式有可靠的权威吗?
5.妥协的方式有哪些事情可以互相让步?
6.双赢的方式我有好点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