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2900000080

第80章 宋文(2)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6],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7];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8],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9],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10]。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B11],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B12],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B13]。西望穆陵[B14],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威公之遗烈犹有存者[B15]。北俯潍水[B16],慨然大息,思淮阴之功[B17],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B18],瀹脱粟而食之[B19],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B20],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

[1]哺(tān):食。啜(chuò):饮。与”欢“通。醨(lí):淡酒。[2]中:指内心。[3]盖:遮蔽。[4]眩:原意为两眼昏黑发花。[5]乌:何。[6]钱塘:县名,宋时为两浙路治所。即今杭州市。胶西:指山东胶河以西地区。这里指密州,冶所在山东渚城。[7]采椽(chuán):采伐的木椽,不加雕饰。此指简陋的房屋。[8]岁比:连年。登:庄稼成熟。[9]安丘:县名,在今山东潍县南。高密:县名,在今山东胶县西北。[10]葺(qì):修理。[B11]马耳:山名,在今山东渚城县南五里。常山: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县南二千里。[B12]庐山: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县南三十里。本名故山,因卢敖而得名。[B13]卢敖:燕国人。秦始皇时博士。14穆陵:关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朐东南大岘山上。[B15]师尚父:吕尚,即姜太公。齐威公:即齐桓公,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B16]潍水:即今潍河。[B17]淮阴:指西汉潍阴侯韩信。[B18]秫(shú)酒:黄米酒。秫,粘性谷物的通称。[B19]瀹(yuè):这里指煮的意思。[B20]子由:苏辙,字子由,苏轼之弟,当时为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

【译文】

凡是事物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只要值得观赏,就都能够使人得到快乐,不一定怪异、稀奇、雄伟、瑰丽才这样的。食酒糟、饮淡酒,都可以使人醉倒,瓜果蔬菜,甚至野草树皮,也都可以充饥果腹。以此类推。我们到哪里会感到不快乐呢?

那些为了求幸福而躲避祸患的人,认为幸福令人高兴而祸患使人悲哀。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但能够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对美好、丑恶的辨别常在心中斗争,而应放弃的和应争取的可供选择的东西又交替出现在眼前,那么可以快乐的就很少,可以悲哀的就很多。这倒可以叫做求取祸患而舍弃幸福。但求取祸患而躲避幸福,哪里是人之常情呢?这是外物遮蔽了心灵的缘故。那些人只在外物之内活动,而不到外物之外去求取。外物本身并没有大小之别。从它的内部来看,没有不既高且大的。它挟持着高大之势向下俯视我们,就使我们常常头晕目眩犹豫反复。好像从缝隙中观看别人争斗,又怎能明白胜负的原因呢?所以美好与邪恶就交错产生,忧愁和喜乐夹杂出现,那可不是极大的悲哀吗!

我从钱塘调任密州知府后,失去了江河乘船的安逸,而承受坐车骑马的辛苦;离开雕墙画栋华丽的住宅,而栖身于粗木建造的陋室;离开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而奔走在种植桑麻的荒郊僻野。刚到的时候,庄稼连年歉收,盗贼遍地,诉讼案件充满公堂,而厨房里也是空荡荡的,每天只吃些构杞菊花之类的野菜当做蔬菜,人们自然会疑虑我不会有什么快乐了。在这里住了一年,我的面容却丰腴起来,白头发也日见变黑。我已经很喜欢这里民风的淳朴了,这里的官属和百姓,也都习惯于我的笨拙了。于是我便整修园林菜圃,清扫庭舍屋宇,砍伐安丘、高密山上的树木,用来修补破损之处,做暂时修治的打算。在园子的北边,原来靠城墙建造的高台已经破旧了,就略加修理,使它面貌一新。我时常和友人一起登台,放眼远眺,毫无拘束地开怀抒情言志。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山、常山在云雾中忽隐忽现,若近若远,这里也许隐居着君子吧!而在高台东面,有庐山,那是秦朝博士卢敖逃匿隐藏的地方。向西眺望穆陵关,隐隐约约像座城郭,当年姜太公、齐桓公留下的赫赫功业,在这里还保存着遗迹。向北俯瞰潍水,不由感慨万千,大为叹息,追思淮阴侯韩信当年巨大的战功,凭吊他没有得到善终。台子既高又稳固,既深广又很明亮,冬暖夏凉,在那雨洒雪飘的清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来这里的,客人也没有不跟着我一起来的。平时,我们摘采园里的蔬菜,捕捞池中的鲜鱼,拿出自己酿造的米酒,煮熟刚脱粒的小米饭,以此作为食品,大家边品尝边赞叹道:”多快乐啊,像这样自由自在的游玩!“

我的弟弟子由恰巧在济南为官,听到这件事便作了一篇赋,并且命名此台为”超然“。因为看到我无论到哪里都不会不快乐,这是由于我能超脱于事物之外吧。

放鹤亭记苏轼

【导读】

本文是作者仕途失意后的作品。文章的主旨是”南面之君“的乐趣不如隐居山林的乐趣。文章记放鹤亭,却不实写隐士之好鹤,而是多次写鹤,刻画其”清远闲放“的形象,并且另寻出酒字,与鹤字作对,两相比较更见隐居之乐。文章透露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有明显的出世倾向。文章写景与叙事相结合,寓议论于对话之中,文笔诙谐,很有味道。

熙宁十年秋[1],彭城大水[2]。云龙山人张君主草堂[3],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4],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5],或翔于云表,暮则愫东山而归[6],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7],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8],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9]。周公作《酒诰》[10],卫武公作《抑戒》[B11],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B1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B13],葛衣而鼓琴[B14]。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注释】

[1]熙宁十年:即公元1007年。熙宁,宋神宗年号(1068一1077)。[2]彭城:县名。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3]云龙山:在今徐州市南。山人:隐士的称号。张君:指张天骥,因隐居云龙山,故称云龙山人。[4]陂(bēi):水边。[5]愫(sù):向。[6]郡守:郡的最高长官。[7]宾佐僚吏:这里泛指宾客僚属。[8]卫懿公:春秋时卫国国君。[9]《酒诰》:《尚书》篇名。[10]卫武公:西周时卫国国君。[B11]刘伶、阮籍:西晋时”竹林七贤“中的两个人物。[B12]黄冠:黄色帽子,古时为道士所戴。[B13]葛衣:用藤本植物葛的纤维织布做成的衣服,较粗劣。

【译文】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一带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房,大水淹到大门一半高的地方。第二年春天,水退落了,他便把家搬到原来住处的东面,东山的山脚下。在这里登高而远望,发现一处风景特异的地方,就在那上面建造了一所亭子。

彭城的山,山冈丘陵四周合围,隐隐约约像个巨大的环子,惟独缺掉了西边的一个角,而云龙山老人所筑之亭正好补上了那个缺口。春夏之交,花草繁茂,树木参天;秋天月明之夜,冬季雪飘之后,千里一片银白色;刮风、下雨,天色或阴或明的时候,俯视仰望山间的景象,更是变化百出、气象万千。山人饲养了两只仙鹤,训练得很驯服又善于飞翔。清晨向西山那个缺口处放出去,任凭它们自由飞翔,有时停立在水边的田地里,有时翱翔在天上,傍晚便向东山飞回,所以把这座亭子叫做”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宾客僚属前去看望云龙山老人,在放鹤亭里饮酒,感到十分快乐。曾斟酒举杯向山人敬酒,并对他说:”您知道隐居的乐趣吗?虽是面南而坐的帝王,也无法与他交换的。《易经》上讲:’鹤在幽深的角落鸣叫,它的小鹤便应和着一起鸣叫。‘《诗经》上也说:’鹤在沼泽处鸣叫,声音可以直传到天上。‘大概是因为仙鹤这种鸟,清高旷远,悠闲自在,超然于尘世之外,所以《易经》、《诗经》的作者,都用它采比喻贤人君子。隐居的有德之士,亲近它,玩赏它,应该是有益无害的,但是春秋时卫懿公却因为喜爱仙鹤而使自己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使人荒唐迷惑,败家乱国,再没有比得上酒的了。可是魏晋时的刘伶、阮籍这些人,却以饮酒促全了自己的真性情,从而名传后世。唉!面南而坐的君王,即使是清远闲放像仙鹤那样的鸟也不能喜好,喜好它便会亡国。但是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人,即使是酒那种能使人荒惑败乱的东西,却不能对他们构成危害,更何况像鹤那样美好的飞禽呢?由此看来,隐居的乐趣和做帝王的乐趣,是截然不同,不能在同一天里相提并论的。“云龙山老人高兴地笑着说:”真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我便作了放鹤、招鹤的歌。歌词是:”仙鹤飞去啊,飞向那西山的缺口,在高高的天上飞翔,向下俯瞰啊,选择最合适的地方。翻动着收起翅膀,好像准备降落了啊,忽然发现了什么,又矫健地搏击长空。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来回啊,嘴啄青苔脚踩白石。仙鹤飞回来啊,回到东山的北面。山下有人啊,他戴着黄色的帽子,踏着草编的鞋子,身上穿着粗布衣服,正在弹琴。他自己耕田,收获粮食以自给啊,把多余的用来喂养你。飞回来飞回来啊,西山不可以长久地停留下去。“

石钟山记苏轼

【导读】

这篇游记叙述了作者探访石钟山命名意义的经过。作者不满足于前人的简陋记叙,能通过实地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批评了主观臆断的作风,这是可取的。但作者的调查也还不够深入,实际上石钟山命名是因为它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

文章写景和议论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文笔流畅,首尾呼应,善于烘托意境,使人赏心悦目。

《水经》云[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3],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5],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6],北音清越,枹止响腾[7],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9],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10],送之至湖口[B11],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B12]。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B13],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B14];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B15]。“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B16]。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B17],舟回至两山间[B18],将入港口[B19],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B20],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B21],窾坎镗窾者,魏庄子之歌钟也[B22],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B23],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B24],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释】

[1]《水经》:我国古代一部专记水流河源的地理著作,作者旧说为汉桑钦著,今已不可确知。[2]彭蠡(Lǐ):湖名,即今江西鄱阳湖。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县鄱阳湖畔。[3]郦元:即郦道元,字善长,南北朝时北魏范阳汲鹿(今属河北)人。[4]磬(qìng):古代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5]李渤:字浚之,唐代洛阳人。[6]函胡:同含糊,模糊不清。[7]袍(fú):鼓槌。[8]元丰:宋神宗年号(1078-1085)。丁丑:记日的干支。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日。[9]齐安:即黄州,今湖北黄冈。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安。元丰三年苏轼贬官到齐安,元丰七年移贬至临汝。[10]迈:苏迈,苏轼长子,字伯达,善为文。饶:饶州,治肝在今江西波阳。德兴:县名,属饶州,今江西德兴。[B11]湖口:县名,今属江西,右钟山所在地。[B12]硿硿(kōng):原为石落声,这里形容石被击后所发之声。[B13]鹘(gǔ):一种凶猛的鸟。[B14]磔磔(zhé):鹘鸟的惊叫声。[B15]鹳(guǎn)鹤:一种状如仙鹤的小鸟,但无红顶,全身灰白,又称灰鹤。[B16]噌吰(chēnghóng):拟声词,形容一种宏亮而沉重的钟声。[B17]涵澹(dàn):水旋转流动的样子。[B18]两山:石钟山分南北两山。南称上钟山,北称下钟山。[B19]港口:水的分流处。[B20]窍(kuǎn)坎:击物声。镗鞳(tāngtà):钟鼓声。[B21]周景王:东周国君,公元前544年至前520年在位。无射(yì):钟名。[B22]魏庄子:即魏绛,庄子为其谥号。春秋时晋国大夫。歌钟:即编钟,乐器的一种。[B23]殆:大概。[B24]斧斤:斧头之类的工具。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是由于这座山下濒临深潭,微风吹起水浪,水石两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洪钟一般。所以得名。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今把钟和磬放在水里,虽然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们发出响声来,又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李渤才去寻访它的遗迹。在潭上找到两块石头,敲击它听它发出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声音深沉含混,北边的那块声音清亮高扬,鼓槌停止敲击,而响声仍在升腾,余音慢慢地才消逝。李渤自以为找到了”石钟“命名的原由了。但是这种说法,我对它更加怀疑。石头被敲击,能够发出铿锵声音的,到处都是,但偏偏用”钟“来命名这里的石头,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乘船去临汝,同时大儿子苏迈要到饶州德兴县去任县尉,我送他到石钟山的所在地湖口县,由此能够看到人们所说的那个”石钟“。

同类推荐
  •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为著名女作家赵玫、裘山山、庞天舒三人和最新散文集,分别为《我轻声唱起忧伤》、《一个人的远行》、《带一颗心去田园》。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和艺术价值。
  •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晚上8点的阅读:与大师的精神对话

    本书是诗人洪烛在孤独地寻找自己心灵伙伴过程中绘制的一本《精神地图》,收录了《永恒的荷马》、《但丁:地狱营造者》、《加入莎士比亚还活着》等作品。
  • 立正

    立正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炼出的三种人生境界犹如人生的三味茶,我们用清茶、花茶、普洱茶隐喻人生的三重境界,作为上、中、下三篇的标题,意在对人生过程有所概括,而每篇的第一节均采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意在描述人生从青春到壮年到晚年的自然过程。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本书每篇的最后一节则采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概括,分别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热门推荐
  • 凤舞剑鸣

    凤舞剑鸣

    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将两个相爱的人分开,那一定是一场谋划已久的阴谋。(本书是由很多个小篇章组成的,每一个都相对独立)第一篇章:说是武侠吧,其实也不尽然,男女主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上一代人的错误,这一代人来承受。一对情侣被拆散,他们的后代,也天注定不能够走到一起。第二篇章:众人苦苦寻找五凤,却发现众多巧合,不得不认,这命运的玄妙。阴兵再现,殷晚用秘籍之力打退,众人都以为殷晚会同杨鸣凤一般为秘籍侵体,耗尽功力,但却没有。是上天的眷顾?阴兵退入地府,幽冥洞口被封相爱之人被拆散,反反复复,最后也不得修成正果,冥冥之中,秘籍的反噬开始,幽冥洞封印出现裂痕……
  • 坐上回忆去旅行

    坐上回忆去旅行

    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和姐姐在去日本的飞机上,姐姐告诉自己要去办重要的事情,自己却一脸懵逼,不情不愿,可是她还不知道一段美好的恋情正在等待着她……这一切是梦吗?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后倾城:重逢不深爱

    别后倾城:重逢不深爱

    时隔七年,再见旧爱.她早已没了当初的心动,只想做陌生人。奈何他爱她如故,无奈之下她嫁给帝都背景强横的墨少!她以为,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也可以相敬如宾。可是婚后的生活却将她从一个火坑拖进另一个地狱!那个喜怒难辨的男人时而待她如珠如宝,几乎让她跌入爱情的幻境。时而的暴戾狠虐,又让她筋疲力尽...七年前,她只想要一份单纯的爱情,最后得到的却是与爱情等价痛苦!七年后,她只想求一份宁静,但她却在那个男人的惩罚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无论是七年前还是七年后,她所求的东西从来没有眷顾过她。轮回重演,宿命是不可逆转的轨迹!只不过是换了人而已,她失去的比过去更多...既然如此,那么就别怪她纵情的放肆和痛快的报复!
  • 传奇小王妃

    传奇小王妃

    故事情节描述的是一个现代顶尖医生,遭到亲人和爱人的背叛后独自去旅游,就这样机缘巧合的穿到古代,还是一个被历史架空的朝代,被家人抛弃,从小被被高人收养,长大后又是一名轰动天下的奇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隐于野

    隐于野

    重生不是万能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许起点会比重生前更高,但是,阻力也会更大,这是因为人生舞台更大而已。既然如此,不如中隐好了,大隐隐于朝,政治太危险,中隐隐于市,这个考虑下,至于小隐是什么来的?
  • 戏非人生

    戏非人生

    我的戏,只为我在乎的人而演,却忘了演戏,并非就是我的人生。为了你,我愿意不去演戏;为了你,我不得不去演戏。我的人生,可以没有戏,却不能没有你。当你发现,自己除了演戏,就一无所有的时候,那就由我来当导演,将你推上影帝之位。
  • 魔魂之祖

    魔魂之祖

    创世之处,天地诞生了许多种族,经过漫长岁月的进化,他们中诞生了最强的四大种族,神族,魔族,灵族,人族!神族天生就拥有着特殊的天赋,他们中有的人可以拥有着空间之力、雷电之力……魔族乃是战斗种族,他们热爱战斗,遇强则强。灵族号称为天地的宠儿。他们的修行速度乃是无人能比。人族,人族没有任何强大的天赋,可是他们却自创属于自己的修行体系。从而成为强者。而墨阳魔族族长之子。因魔族遭到神族和灵族的进攻而其一家战死。墨阳却活了下来。父亲墨天教给墨阳一块什么的碎片……
  • 唯一仙王

    唯一仙王

    你是天才,可我比你更天才。你说我狂,那是因为我比你强。太玄大世界,仙道昌盛,无数的人求仙问道。法无仙,一个强者之后,经历低潮,凭借一卷杀人经逆天崛起,挥斥方遵,傲笑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