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2900000031

第31章 汉文(5)

况且,危急的事情是人们常常会遭遇到的。太史公说:从前舜被困于谷仓和井底,伊尹背着锅子和砧板做厨役,傅说隐匿在傅岩做泥工,吕尚因在棘津卖食,管仲被戴着手铐脚镣囚禁,百里奚给别人饲养牛,孔子在匡地受到威胁,在陈蔡两地绝粮挨饿而面有饥色。这些都是读书人所说的有道德的仁人,他们尚且遭到这种灾难,何况普通的人而处在动荡衰微的乱世呢?他们遭遇的祸害又哪里说得完啊!俗话说:”怎么知道仁义?已经得到了他的好处,他就是有德的人。“伯夷认为周人灭商可耻,因而饿死在首阳山,但周文王、周武王的功德并不因为这个缘故而被贬损;盗跖、庄跻残酷暴戾,但他们的党徒却对他们的义气称颂无穷。由此看来,”窃钩的人受到诛杀,窃国的人封为王侯。只要是王侯家门,就有仁义存在。“这可不是假话。现在那些偏狭的学士抱着短浅的道义,长期孤立于世,哪里比得上那些议论不高、跟随时俗、与世沉浮而获取声誉的人啊!那些平民出身的游侠之辈,信守取予承诺,他们的义气千里传诵,为别人牺牲生命,不顾世人的非难,这也有他们的长处,并不是随便就可以做到的!所以士人在困厄窘迫之时能把性命托付给他们,这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圣贤豪杰一类杰出人物吗!假使让乡曲里巷的游侠与季次、原宪比较地位和能力,效力于当世,那就简直不能同日而语了,要从办事见功效和说话守信用来看,游侠的义气又怎么可以缺少呢?

古代的平民游侠,他们的事迹不得而知了。近代延陵季子、盂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因为是王侯的亲属,凭借他们有封地和卿相地位的富有尊贵,招揽天下贤士,扬名于诸侯,不能说他们不是贤人。这好比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快,但是风势把喊声激荡到远处去了。至于民间的游侠,他们只凭修养德行,磨砺名节,使自己名闻天下,而天下没有谁不称赞他们的贤明。这才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儒家、墨家都摈弃游侠而不记载他们的事迹。秦朝以前,平民游侠都湮没不闻,我对此深感遗憾。根据我所听说的,汉朝兴起后,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一班人,虽然他们常常违犯当世的法律禁令,然而他们个人的操守却是廉洁谦让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他们的名声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士人依附他们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至于那些朋党强宗豪族,互相勾结,凭借钱财役使贫民,仗势欺凌势孤力弱的人,放纵私欲,以求快活,这是游侠也认为耻辱的。我深深惋惜世俗之人对游侠的思想不了解,随随便便地把朱家、郭解和那些豪强暴戾之徒看作一路货色而加以取笑。

滑稽列传《史记》

【导读】

封建时代,臣下不敢直接劝谏君主,常采用一种婉曲的方法旁敲侧击。他们机智幽默,言明大义,而不犯颜直谏,《史记》称之为”滑(gǔ)稽“。

《史记·滑稽列传》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的淳于髡、楚国的优孟、秦国的优旃等滑稽之士的传闻逸事。

文章叙事写人,简练精彩,生动传神。淳子髡幽默风趣的言谈举止,其富于形象性、哲理性和启发性的深刻见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拍案叫绝、感佩不已。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1]。《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导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2],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3],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4],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5]。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6],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穰田者[7],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8],污邪满车[9],五谷蕃熟,穰穰满家[10]。’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旁,御史在后[B11],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带鞲鞠跽[B12],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间之会[B13],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B14],相引为曹[B15],握手无罚,目眙不禁[B16],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B17]。日暮酒阑,合尊促坐[B18],男女同席,履舄交错[B19],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B20],微闻芗泽[B21],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注释】

[1]六艺:即六经,《礼》、《乐》、《书》、《诗》、《易》和《春秋》,为儒家经典。[2]恢恢:宽阔广大的样子。[3]滑(gǔ)稽:指说话圆转自如,外似平易,内藏睿智。[4]蜚:通”飞“。[5]《田完世家》:《史记》篇名。[6]赍(jī):赠送。[7]穰(ráng):祈祷鬼神消灾。[8]瓯窭(ǒulóu):狭小的高地。篝(gōu):竹笼,指盛粮器具。[9]污邪(yé):地势低洼的田。[10]穰穰(ráng):形容五谷丰饶。[B11]御史:这里指监视酒政、纠察失仪的官。[B12]带:同”卷“。鞲(gōu):袖笼。鞠跽(jì):躬身下跪。巹,同”跽“。[B13]州间:乡里。[B14]六博:古代的一种棋,双方各执六子。投壶:将箭投入壶中以多少定胜负的游戏。[B15]为曹:结伴。曹,辈。[B16]眙(chì):直视。[B17]参:同”三“。[B18]尊:盛酒之器。[B19]舄(xì):鞋。[B20]襦(rú):短袄。[B21]芗泽:同”香泽“,香气。

【译文】

孔子说:”六艺对于治理国家来说作用一样。《札记》用来节制人的言行,《乐经》用来促进社会谐和,《书经》记述往事用来供人借鉴,《诗经》用来表情达意,《易经》用来发现事物的神明变化,《春秋》用来阐明道义。“太史公说:宇宙的规律恢宏广阔,难道不大吗!言谈能巧妙切中要害,也可以解除纷扰。

淳于髡(kūn),是齐国人招赘的女婿,身高不满七尺,说话巧妙,善于辩论,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屈而有辱使命。

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语,喜欢无节制地作乐,通宵饮酒,沉溺酒色,不理国事,把政事都委托给公卿大夫。百官政事荒疏、混乱,诸侯纷纷入侵,齐国危急,亡国只在旦夕之间。身边的臣僚无人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中有一只大鸟,停息在大王的宫廷,三年不飞也不鸣,大王知道这只鸟为什么这样吗?“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罢,一飞就要冲上天去;不鸣则罢,一鸣就要惊人。“于是齐威王就召见全国各县的长官七十二人,赏了一人,杀了一人,振奋军队出战。诸侯震惊,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给齐国,齐国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这些事记载在《田完世家》中。

齐威王八年,楚国大举发兵进犯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到赵国去请求救兵,让他带上黄金百斤、车马十乘作礼物,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在下巴额下的帽带子都断了。齐威王说:”先生认为礼品太少了吗?“淳于髡说:”怎么敢!“威王说:”仰天大笑又怎么解释呢?“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方来,看见路旁有一个祈求田地丰收的人,他拿着一只猎蹄和一壶酒,祷告说:‘高坡上狭小的瘦地,收的谷物装满大筐,低洼的渍水田,收的谷物装满车子,让五谷丰登,粮食堆满我家。’我看见他拿来祭祀的东西太少而希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品增加到黄金一千镒,白璧十双,车马一百乘。淳于髡辞别威王而去,到了赵国,赵国给了齐国精兵十万,战车千乘。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撤兵而去。

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摆下酒宴,召见淳于髡,赐给他酒喝。威王问:”先生能饮多少酒才醉呢?“淳于髡答道:”我饮一斗酒也醉,饮一石‘酒也醉。“威王说:”先生饮一斗酒就醉了,怎么能饮一石呢?其中的道理可以说出来听听吗?“淳于髡说:”在大王面前您赏赐的酒,监视酒政的官站在旁边,纠察失仪的官站在后面,我胆战心惊,俯身伏地而饮,饮不到一斗就醉了。倘若父亲有贵客,我卷起袖子躬身跪着,在他们面前侍奉饮酒,他们时时赏赐我残酒,我举杯祝酒,屡次起身,饮不到两斗酒就醉了。如果是朋友交往,好久不见,突然相逢,高兴地叙述往事,互吐衷肠,可以饮五六斗酒才醉。至于乡里集会,男女混杂坐在一起,行酒缓慢,还下棋,投壶,互相招呼,结为一群,握妇女的手不受责罚,目不转睛地注视她们也无人禁止,前面有掉下的耳饰,后面有遗落的发簪,我心中暗自高兴,可以饮上八斗才有二三分醉。傍晚时分,酒席将散,把壶里的剩酒合在一起,大家挤在一块儿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纵横满地,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堂上的烛光熄灭了,主人留下我而送走其他的客人,侍女解开丝罗短袄的衣襟,可以隐隐闻到一股香味,这个时候,我心里感到最欢乐,能够饮一石酒。所以说:’饮酒过度就会生乱,玩乐过头就会生悲。‘一切事情都是如此。这话说明事情不能走到极端,走到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讽谏齐威王。齐威王说:”好!“于是取消了通宵达旦的夜饮,任命淳于髡作接待诸侯的主客大夫。齐国的王族宗室举行酒宴时,淳于髡常常在场监督。

货殖列传序《史记》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货殖列传》的篇首部分,是司马迁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考察了人们从事的各种活动的终极动机所得出的结论,典型地体现了司马迁关于社会生产和交换方面的经济思想。

文章明确指出,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是行不通的。人类的本性就是要追求物质利益。只有积极从事生产和交换,才能富国强民。

文章集中地反映了司马迁重视社会经济活动、主张发展工商经济的朴素唯物论思想。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1],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2],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3],虽户说以眇论[4],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榖、、旄、玉石[5],山东多鱼[6]、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7],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8],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9]。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10],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B11]?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12]。“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B13]。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B14],地潟卤[B15],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B16]。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B17],敛袂而往朝焉[B18]。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B19],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B20],位在陪臣[B21],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B22]。“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主,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B23]!

【注释】

[1]涂:闭塞。[2]刍(chú):以草料饲养的家畜。豢:以粮食饲养的家畜。[3]俗:风气。渐:逐渐侵染。[4]眇(miǎo)论:微妙的道理。眇:通”妙“,微妙。[5]山西:今太行山以西的地区。榖毂(gǔ):楮树,皮可造纸。:苎麻一类野牛植物。旄(máo):牦牛尾,可作装饰。[6]山东:今太行山以东的地区。[7]梓(zǐ):树木名。连:通”链“,铅矿。犀(xī):指犀牛角,珍贵药材。玳瑁:一种像龟的爬行动物,可作装饰品。[8]龙门:地名,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市东北。碣石:山名,在今河北境内。旃(zhàn):通”毡“,一种毛织物。筋角:制弓的原料。[9]大较:大略。[10]虞:虞人,古代掌管山林水泽的官,这里泛指开发山林资源的人。[B11]验:验证。[B12]匮:缺乏。[B13]辟:开发。[B14]营丘:古代地名,故地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B15]潟(xì)卤:土壤含盐碱重。[B16]繦(qiǎng):穿钱的绳子。辐:车轮中间集中于车毂上的直木。[B17]岱:泰山。[B18]敛袂(mèi):整理衣袖。[B19]轻重:贮积货币调节物价。九府:掌管钱币的九个官府。[B20]三归:管仲所筑的三归台。[B21]陪臣:诸侯对天子称臣,诸侯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B22]”仓廪“二句:语出《管子·牧民》篇。[B23]编户:编入户口册的平民。

【译文】

《老子》说:”天下盛世达到了顶点之时,邻国可以彼此望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老百姓都认为各自的食物甘美,衣着漂亮,安于他们的习俗;乐于他们的事业,直到老死都不互相来往。“到了近世,如果仍按这一套去行事,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那几乎是行不通的。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的情形,我不知道。至于《诗经》、《尚书》己叙的情形是这样,从虞夏以来,人们的耳目想尽情享受声色的美好,口中希望个享肉食的美味,身体贪图安逸舒适,而心里却夸耀着权势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众已经很久了,即使用老子高妙的言论去挨户劝说,也终究不能有所改变。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约束他们,最下等的办法是与民争利。

同类推荐
  • 花吹雪

    花吹雪

    回想起来,我可能是一个受古书旧书浸太深太重的文人,我更喜欢中国传统文人那种疏朗和纤婉的情调,那种芭蕉绿竹的情调,那种古琴古萧的情调,那种唐风宋雨的情调。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沉默也会歌唱

    沉默也会歌唱

    这是一本你我都会感同身受的书。你只身在异乡打拼,在暗夜里痛哭;你在父母的争吵里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幸,长大后一直在缝合心理废墟,整个青春是一场漫长的救灾;你感觉在某个阶段,人生的路好像都断在眼前,你想改变,却深觉无力;你在贫瘠中长大,受着蒙昧的教育,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青春被谁偷走,你丢失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几年。是的,它讲述的就是我们难以面对的痛楚和自我救赎。这本书,是一个人的大城漂泊记,是一代人的青春出走书。绿妖作为一个外地青年的标本,用自己的十年的生命写就了这本带着温度的书。她在这个城市如何努力,如何挣扎,如何沉默,如何奋起,她所遇到的尴尬和难堪,无所隐瞒,力透纸背,让你惊讶和震动。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净土旨诀

    净土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驭兽九天

    驭兽九天

    前世战乱,后世重生。三境之中,一柄剑的存在铸就一段从不结束的历史……
  • 邪帝宠妃:妖娆君后狠嚣张

    邪帝宠妃:妖娆君后狠嚣张

    她是21世纪的佣兵之王Z,任务完成,飞机失事,坑爹地穿越到异世大陆。在这个充满演技的地方,她最爱的就是辣手摧花,打脸什么的最爽了!废材?你见过她那么漂亮的废材吗?前有两神兽叫她主人,后有神秘帝君为她撑腰,这混得不要太好啊!等等!好像她的真实身份也很逆天啊!
  • 归圣之途

    归圣之途

    米奥兰大陆,属于人族的大陆。平和的岁月终将完结,放逐者们开始回归,伟大的文明走向巅峰,大陆却在一步一步的滑向灭亡......然而大多数的人族却毫无所觉.这是在这片繁荣与腐朽共存的大陆上,一个从遥远的过去归来的少女的故事。
  • 圣域狂天

    圣域狂天

    我可傲天,皆因我有资本傲。我可狂天下,全因我有实力狂。傲凌云,便是我的名字。我要天下,唯我称王
  • 时空纠错者

    时空纠错者

    解放前,两个国民党特工从纳粹那里盗取了时空穿梭原理的文件,并杀死了那名研发的科学家。回国后创建时空机。这两个特工一位被我党策反,一位流亡海外。所以现在就有两个组织拥有这门技术。国内的也就是所谓正义的是维持时空秩序的,反派的就是时空扰乱者。而时空局就是时空纠错者的聚集地。故事从时空纠错者第三代特工邓超越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第四代纠错者子琛被另一名三代特工言成解救开始。纠错者是世袭制,因为保密条例的规定。优先从纠错者的下一代选拔。我的第一次穿越故事写荆轲刺秦王。
  • 写给你的信,来自我

    写给你的信,来自我

    也许有一天你会看到,我是否还在你身边?那时请你一定记得有这么个女孩这么爱过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术冠仙林
  • 恶魔在背后

    恶魔在背后

    恶魔终将会来临,就在众人想不到的,恶魔的任务,消去世间丑陋的灵魂,被选中的人,生活在恐惧的地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