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青插队的那些年间,妈被分配到陕西省寨子村,那是一个通讯,交通都非常不发达的地方,寨子村座落在一座高山的山顶上,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山上没有路,如果想从村里走出山去,恐怕走三天三夜也出不去。各家各户都住窑洞,每个窑洞之间离的很远,但治安是相当好的,谁家出去都不锁门,从来没听说过谁丢了东西。确实,本身家里就没有什麽东西,一张炕席,几床被子,一个水缸,一口大铁锅,和简单几样碗勺之类的,衣服也是数的出来的那几件。山上没有水,喝水必须赶着毛驴走上几十里路去挑水,挑完后运回山上。
想互相传递信息的时侯,就对着那家的方向高喊:“老张,在家吗?”
对方高喊着回应道:“什么事呀老李?”
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双腿,好一点的家庭,赶着用毛驴拉的车子出来,跟本就没有汽车。生病了如果想去县城里的医院,要走上好几天才能到,所以,大多数人生病了会选择不去医院,自己在家用点土方子治一治就得了。妇女生孩子也是在家里,请上个接生婆,把炕席卷起来,在炕上撒上黄土,就开始生了,要是顺产倒好,很多母亲因为孩子胎位不正难产死去,还有因为环境不卫生感染死去。
为了改善这样的局面,村里成立了卫生院,把妈送到县城的医院简短培训了三个月,就正式上岗了。来这里插队的时侯,她还是一名未满十八岁的高中生,从未上过什麽医科学院,虽然经过了培训,也只是对医学的理论知识少许掌握,实践的很少,特别是手术,跟本就没做过。但是宜川县组织部,还有寨子村村长和村民们却对她寄于厚望,重大的压力和责任摆在她面前,妈利用任何的空闲时间看书学习,每年放探亲假回京的时侯,她都会买很多书带去那边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妈的第一个手术,是给一头黄牛妈妈做的。那天,桃曲大队的一个小伙子急匆匆赶来,满头大汗,说要买催产素,黄牛难产,三天三夜也没把小牛生下来,妈决定跟着他去看看,她带上酒精,麻药和剖宫手术包来到牛住的窑洞里,看到黄牛有气无力地躺在那里,腹中的小牛已经因为缺氧死去,妈蹲下去摸了摸牛肚子,想判断一下小牛的体位,然后用手伸进母牛的子宫协助它把小牛生出来,初步判断小牛是横位,当她把手伸入子宫口时,发现母牛骨盆狭窄,想用手把小牛拉出是不可能的,时间一长母牛也有生命危险。于是果断做出决定:实施剖宫产术!妈讯速借来村民剃头用的刮刀,给母牛的肚子备皮,然后又用酒精消毒,打麻药,就逐层划开了母牛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最后找到子宫,划开子宫拉出小牛和胎盘,又一层层缝上这些组织,这个手术做的很顺利,母牛活了下来,她非常有成就感.到了秋收的时侯,它还去拉收庄稼的车,村长给妈送来个大锦旗,上边写着:“知农模范”四个大字。
尽管村子里成立了卫生院,村民们生孩子还是不愿意去医院,仍然延续着过去的老传统,只有情况十分危急的时侯,才来到卫生院。有一天晚上,椿曲大队的几个人来到卫生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后,妈打开门问:“什麽事?”他们说:“一个婆姨大出血!”在当地,管已婚妇女都叫婆姨,妈拿了手术包和一些药品,跟随他们来到“婆姨”家,刚一进门,巨大的血醒味扑面而来,炕上混杂着大量黄土和鲜血,产妇的头发被绳子栓住捆在墙上的木撅上,整个人被吊了起来,她面色苍白,神志恍忽,一点力气也没有。孩子是个早产儿,已经死亡,产妇的胎盘一直没出来,所以出血不止。这是当地的土办法,认为被吊起来有利于子宫里的血排出,其实是极为错误的,大出血后,血压下降,全身器官缺血缺氧,很容易发生休克甚至死亡。此时应该平卧,增加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尽可能减少休克的发生。妈说:“病人应该平躺。”但家属们极力反对,认为平躺违反了老祖先延续下来的传统,此时,妈果断地上炕把病人从绳子上解下来,让其平卧,用温水清洗病人的身体,然后,在炕上铺上无菌治疗巾,消毒她的外阴和自己的双手,用手把她的胎盘取了出来,出血情况明显好转,妈又给她输了代血浆,过了一会儿,产妇的脸色逐渐红润了一些,和她讲话,她也能对话了,大家都很高兴,家属们不断的说谢谢。
没过多久,妈又做了第一例人的剖宫产术。村里的一个“婆姨”已经生了八个孩子,在怀第九个的时侯,怀到36周,突然无痛性大出血,家里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跑来找妈,那时侯是凌晨两点钟,妈赶到她家,看见她坐在家里的大瓦罐上,那种瓦罐家家都有,就是当便壶用的,夜里有大小便全拉在那里,早晨再倒掉。妈一看,瓦罐里全是血,用手摸了摸她的肚子,诊断出为前置胎盘。再这样下去她会有生命危险,但是,送到县城里的医院需要几天时间,县城离这里120公里,那时侯又没有汽车,就是送过去到了那里人也活不了了。于是妈决定给她实施剖宫产术。先用两张桌子搭起一个临时手术台,铺上几块无菌治疗巾,让她裸体在上面平卧,没有电灯,就让家属去左邻右舍借来很多盏煤油灯,在手术台周围高高举起,然后,给病人输上代血浆,导尿,备皮,皮肤消毒,局部麻醉,开始剖腹。除了切口切的大了点以外,其它方面一切顺利,母女平安,挽救了两条生命。
在那里还有很多的故事发生,虽然工作条件很简陋,妈一直坚持了下来。自从有了村卫生院,村民们生病后得到了及时诊治,他们不再相信不科学的土方法了,农妇生孩子也都愿意去医院生,既安全又卫生。很多村民还主动提出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学医,为村里做贡献。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边远山区的医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