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和他的合伙人就跟在她的身后。一见险情发生,他们马上跑下楼,设法把电梯门打开,并通知了警察。马上就来了一辆救护车,接电话的人听说有个女人从电梯内掉了下去,断定她会在去医院的途中死亡。但德林并没有死,在坠落的过程中,她抓住了中央电缆。那时正巧是寒冬,她戴了厚厚的手套,还穿了皮大衣,因此保住了一条性命。她掉到了电梯底部,只受了轻微的淤伤,因为是从电缆上滑下去的,所以手臂有些擦伤。他们把她送到医院,做了检查后,她很快就出院了。她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但意外的是,没过多久,她接到救护车上随行医生的电话,他问德林好不好,并约她出去。那个救护车上的医生,后来成为她的丈夫。原来缘分是如此而来!
没有人能为悲剧做好一切准备,我们不可能每天等待着悲剧的来临,但必须有面对它的正确心态与无畏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从别人的痛苦中学习到一切,就像俗语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自己受苦,在逆境中成长。我们应当学会从生命的每个不幸和艰难中不断学习,我们必须学会做一些事情。一些出其不意的机会,往往是在生命中最痛苦的经验里出现的。我们必须面对挑战,让奇迹发生。意外事故、病痛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挫折并非毫无意义。即使是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愿意去寻找,希望就会存在。即使身体受到伤害,在其后的复原期间,也会伴随着一种独特的内省——一个自我发现的机会。
临床心理学家梅尔文·金德写过许多畅销作品,例如《聪明女人/愚蠢选择》、《男人爱的女人、男人离开的女人》、《欲速则不达》。他形容儿时的一次意外事故如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最终为他打开创作生涯的大门。
11岁的时候,他跟邻家一女孩进行骑自行车比赛。他们在宁静的街道上骑车,他骑在马路中间,企图闪开路上弯弯曲曲的坑洞。可突然间出现了一辆车子,迎头撞上了他。据目击者形容,他飞向空中约20英尺,掉在马路边的大石头上。他有5分钟失去意识,醒来后,看到大约有5英寸长的断裂的白色大腿骨,刺进了他的大腿。不用多说,他当然很惊恐,以为再也不能走路了,至少也会失去一条腿。他在医院呆了3个月,医生保住了他的腿。把他送回家时,他身上从胸部到脚趾都裹着石膏。接下来的6个月,他不得不躺在床上。之后的6个月,他又换了石膏,可以勉强用拐杖走路。起先他很难过,觉得很难看,并心里暗自认为,一定是以前做错了什么事,因为邻居的其他小孩并没有如此凄惨的遭遇。他变成了“跛子”,成了父母的负担。
他的同学来看他时,他让妈妈说他睡着了。让他们看见自己如此无助地躺着,他实在是觉得丢脸。他的班主任每周会来一次,布置作业给他做,并收走他上周的作业。没有客人时,他退缩到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完全包围了他——一个阅读文学、历史作品的世界。他感到不再需要外在的刺激,也不再哀伤失去体育运动的能力与机会。每隔两天他就央求母亲到外面给他买或者是借几本此类的书。在真实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事能比得上希腊马拉松平原的战争;圆桌武士追寻圣杯;蓝斯特洛和他的武士在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中,展现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勇敢的潜水艇艇长悄悄靠近可怕的德国潜艇……那些冲在对方门前等待和争取攻门机会的橄榄球或是足球运动员也都成为勇敢的象征。他原本强健、迅速发育的身躯逐渐变得软弱无力了,但这并不再困扰他。复原的日子一长,他成了一名不餍足的读者。最后;他上了大学——对阅读的热爱与求知的欲望,为杰出的学术成就铺了路一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他在小时候的那次灾祸。
在生活中,再也没有像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那样,有机会和机缘去丰富你的灵魂。凡事都得看受难者如何利用这种机遇。如果他只是依靠一些小手段和投机取巧,他就错失了机会,他不会变得更富有、更伟大,反而会因为他的痛苦,变得更刁钻、贫穷和渺小。但如果他能正确应对,苦难的时光就是他生命的转折点。世界就是在这种二元对立统一中存在着和发展着。
实际上,生命中充满惊喜,每一次失败也许就是一次新的崛起。失败与成功之间可能就隔着那么一层薄薄的纱,捅破了,前面的黑暗就会转变成希望之门。我们不愿在碌碌无为中虚度此生,忍受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我们也不愿永远浸润在痛苦与失望之中,那扇门就在你面前,它是希望之门,去叩开它。我们应毫不畏惧失败和挫折本身,唯一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是在遇到挫折时的六神无主和惊慌失措。成功的人都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其实这种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奋斗,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积攒而来的。任何人成功的前提都是要充满自信,在失败与挫折、斥责与嘲弄中勇往直前。既然上帝已经赐予了我们崇高而伟大的生命,我们自己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去完善和充实它。很多人对于幸福有着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解,他们往往认为幸福就在于你轻而易举地实现你的所想。真正的幸福并非在于这种幸运的所得,而在于对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始终不变而历经艰辛。活着就是超越。当你感觉你已经试验过一切方法时,记住,其实你还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就是这样。
伟人也好,凡人也罢,遭遇贫困恐怕是极其常见的事情。对于许多人来说,贫困就是一座监牢,它制约着人们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为发展的障碍。很多人往往就是因为无法走出贫困而郁郁终生。然而,其中也有一些人,由于怕一辈子受贫,于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找出路。而成功往往就蕴藏在对贫困的挑战之中。乔治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父亲去世时,家里一贫如洗,那年他才14岁。从此,他不得不辍学,在一家保险公司当送信人。他不仅工作勤奋,而且每天晚上坚持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素质。20岁时,他得到了一家银行低级职员的位子。他终于能够赚钱了,为此,他准备去圣多明哥度过他平生以来的第一个假期。有人建议他在美丽的景色边留个影,所以,他才憋足了劲买回了照相的全套器材。照相器材体积太大了,他戏称它是马驮的担子。旅行归来后,他感到用湿感光板照相太累,太费劲了。不久,他在一本英国杂志上滨到一篇介绍如何制造十感光板的文章。于是,他就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闷在家里试验他的干感光板设计。他常常工作到深夜,次日一早又得赶去银行上班。这样的生活持续了3年之久。最后,他终于获得了成功。随后,他找到一间房子开始正式生产干感光板。但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的工序存在明显的缺陷,产品质量不过关。一次,由于销售了一批不合格的于感光板,他几乎断了所有的业务联系。又花了相当长的时间,他才攻破了这一难题,从而使他的相机走向千家万户。
所以,贫穷之类的挫折及其对它们的恐惧能够成为成就大事业的催化剂。梦想能够变成现实,但为此每个人都得长途跋涉,勇挑重担。生活中可能到处布满艰辛与坎坷,你要随时准备像迎接朋友一样地迎接困难与挫折。只要你下定决心朝着既定的目标进发,并且在逆境中持之以恒,艰难就一定会被征服。一点点运气,加上一些辛勤的工作,再加上在困境中坚忍不拔的毅力,将令你越来越接近梦想。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不停止蹬踏,你就不会摔倒。反之,它绝不会让你静止屹立在生活的路上。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竭尽所能,竭尽所知,持之以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就是做成别人认为做不成的事情。
豁达地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