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43000000002

第2章 书名简释(下)

(二)因缘

请问,佛教的理论是唯心论吗?

估计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然也。估计还有少部分人见此问题问得突兀,于是冥思苦想一阵,最后也叹息一声承认了。

这其实就是不能悟道的另一大根由。因为,释迦牟尼佛讲了大半辈子的道,只能说是因缘法,或者缘起论,绝不是唯心论。这一点,看完本书自然会明白。

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与根本理论,你都没掌握,那即便你悟道了,也是不彻底的,今后证果必然成问题。

人们误以为佛学属于唯心论,一则的确大乘佛教中比如唯识学等偏重了心法,突出了万法唯心;再者,人的身心二元,本来也的确是以心为主体。

但是显然,“主体”地位与“唯”是两个概念,这就好像股份公司,独资还是合资完全不同。

对此稍有不慎,就会跌入身体如衣服、灵魂永不灭的外道沼泽。

那么,因缘法与缘起论到底是什么名堂?它们凭什么才是佛家核心与根本理论?

简单来说,判定是否佛教理论或者佛教徒的唯一标准,就是看这个理论或这个人说的做的是否符合三法印,即无常、无我和涅槃寂静。

这个很重要,当年印度的小乘教徒就常年攻击大乘人不算佛弟子,因为大乘经典很多出处很奇怪,有的说是来自龙宫,有的说是来自兜率宫,有的又来自哪里,小乘人否定他们,说这些都不是佛陀所讲。事实上,到今天为止,还有这种言论。

那么,怎样才能完美地解决这一佛教内部困扰?

答案很简单,不管是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讲,一律按照三法印来衡量,符合了三法印,那就是属于佛教理论。事实上,佛陀也曾说,他所说的法仅是掌中沙,而符合佛道的理论则如大地土。

如此,宣扬灵魂不灭的理论,显然就不是佛教理论,因为既然无常又无我,哪来的不灭与永恒呢?

可是,也必然会有外道不服,凭什么你说无常和无我就是对的?我说上帝是永生的就错了?万事都还有特例呢,何况咱们都是上帝造的。

这就只有缘起论或者因缘法才能解决。佛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这个就是因缘法,即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它坚决否定了无因生与一因生。

一因生,就是上帝、真主和梵天等大能,他们是创世主,只能他造万物和人类,我们影响不了他,至于上帝的父母是谁,那不管了,事情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无因生,很显然,没有什么原因,所谓道生万物,自然而然的,或者大罗天,或者混沌本源,人和万物就生出来了,然后又回归本源。

有一种最迷惑人的理论,就是本体论,即宇宙是有本体的,比如我们现在活着的都是小我,死后都要回归大我。它之所以迷惑人,因为看起来很有道理,比如你有影子,肯定是因为你有本尊的身体,没有本尊哪来的分身?

此外,又还有多因生,比如多神教等。这些都是对宇宙人生终极奥秘的探讨与解释。

但我们肯定只有因缘法和缘起论才是正确的,为什么?很简单,就好比一个巴掌总是拍不响的,万事万物必然是相互影响与互为因果。

因缘,因,简单说可以理解为内因和内部条件;缘,可以理解为外因和外部条件。万事万物的生住异灭,都是由于内外条件的不停组合与变化而变化。

比如一颗种子要长成大树,内在的,种子的优良与否,属于什么品种等,再加上外缘,比如阳光雨露和肥料等,甚至有没有小朋友上去踩它,各种条件的组合,才能决定它的存在状态,绝非一因生和无因生所致,也不是混乱的多因生等理论能解释。

而正因为是两种以上的因缘在示现着存在即合理,则天地法则必然是无常和无我的,因为条件一变,结果就会跟着变;又既然是互为条件,则没有什么第一因和本源之说。由此,我们终于顿悟,缘起时,生生不息,缘灭时,原本无生,寂静清凉。

所以,因缘法或缘起论就是如此重要,它才是佛教的根本理论。唯心论,夸大了精神意识的作用,忽视了心无二元的互为因果,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些本体论的影子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请问佛陀能造原子弹吗?

如果是外道或者唯心论,佛基本上已经相当于上帝,是万能的,当然能造,垂手可得。

而按照因缘法,佛陀必须先掌握核裂变等相关原理,然后还要掌握诸多细节又具足各类材料他才能造出来。

无他,佛教不说无中生有,只说万法本空。为什么万法本空?缘起故。无中生有,则是不需要因缘,像变魔术一样可以凭空而来,和条件的具足与否无关。

所以,大乘佛教不说三法印,只说一实相印,即空,这个空其实是涵盖了三法印。举例说,我们相邀今晚搞一场同学聚会,大家热闹了一晚,然后相继离去。很多人如果由此热闹的相聚,再孤单离去,领悟聚散无常,乃至悟道,当然也是可以的。

但是从学习大乘法的角度,大乘的悟道,不是这样,它要求更高,它在邀请成功的一刻,就要领悟空义。怎么领悟?因为有人发起邀请,很多人答应,聚会才能成功,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聚会总要散去,这也是一场空。亦即,大乘人从条件的组合与离散,或者说缘起缘灭,尚在聚会发起成功的一刻,已经悟道了,无须观看同学的变化,回家的落寞等,领悟无常与无我。这就是大乘高明的地方,和对修行人根器要求较高的地方。其实,简单的逻辑,这聚会,不管热闹也好,落寞也罢,它一开始便是各种条件的组合而成,就好像一栋房子或者一个玩具,是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那当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一旦根基不稳或者零部件坏了,房子或玩具也就坏了,故而我们说它是空。且是当体即空,并非房子垮了或者玩具散落一地后才说它空。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不管是小乘三法印,还是大乘空,悟的道,其实是一样的,不可能说悟的内容不一样。也因此,修行人在悟道的一刻,我们也可以说,他和佛陀所悟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方面悟的深度和广度肯定不如佛,然后更不可能像佛陀一样,在悟道的同时,已经证道完毕。实则,佛与阿罗汉的区别,释迦牟尼曾说,佛是三法印的创觉者,而阿罗汉只能是随佛学习的后来者。比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他从悟道到证道大约只用了半个月,但是无论他的速度如何快,修为如何接近佛陀,他只能是阿罗汉而不是佛。反之,佛却必然是阿罗汉。

和我们普通修行者相关的是,明白了因缘法与缘起论的重要后,怎样才能悟道证道?是今生可期还是死后之事?应该就此明白,原来一切都要条件。

你符合进入见道位的要求,自然悟道;你达到证果的标准,想不证果也不行。因此,在本书的例证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悟道者,前一刻也许还是外道的居士,但下一刻就悟道了,要求三皈依。但也有很多圣弟子,跟随佛陀修行,可直到佛陀入灭,依然没办法证到阿罗汉。

这里,录入一段佛陀开示:“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三)辑录

最后说“录”。

所谓“录”,指的是本书选取的悟道例子的辑录与分析,这是全书的重点部分。

这些例子全部取自《杂阿含经》。为什么?因为这部经典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佛教经典。再者,佛教本是释迦牟尼佛所创,那么,他在这部经典中对修行者是否悟道证道,最有权威和参考标准。

就数量而言,笔者本着绝不遗漏的原则,但凡经中出现悟道证道的例子,便不管篇幅长短一律选取下来。这主要是为了全面,为了更多一点角度让我们知道怎样可以开悟,是在怎样的因缘下他们悟道证道了。

最后想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想要悟道证果的确艰难很多,但也不要非自非薄。为什么?因为道既然是超时空的,从未变过,那么悟道的条件和因缘当然也不会因时代背景而异。这,正是佛法的伟大之处。

一句话,作为受过完整九年义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现代人,一定要明白,学佛,不是什么修来世,而是修智慧,其成果,只要因缘具足,是今生,是当下,就可以检验的,你说你死后怎样怎样,谁来作证?受过高等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好因缘,别学得迷信兮兮的。

同类推荐
  • 一世长安之圣战

    一世长安之圣战

    盛世长安,江山永夜。江湖秋水,浮花浪蕊。一个是温良如玉,被迫隐忍十几载的大唐皇子;一个是狡黠若狐,翻手覆天下的京城弃少。公子明明如雪,故人踏月而归,可奉一杯梨花白,浮三大白?大唐,吐蕃,南诏。中原,西域,南疆。九门,拜火,五毒。当永安城的钟声敲响,三千将士严阵以待,长枪独守大唐魂。中原武林九死不悔,誓与国家共存亡。在民族大义面前,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们,又将何去何从,作何选择?即使踏着同伴们的尸体,也要昂首前进,因为不能让灵魂弯曲。心存一份狭义,为国为民,生死不悔。推开尘封的青铜门,随着—吱呀—一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是宿命的轮回,任谁也无法改变。一切世间的悲欢离合,最后都付与说书人。各位看官,我慢慢讲,您慢慢看。小二,上茶。客官,您请上座。
  • 爱你,以恨之名

    爱你,以恨之名

    跳出浩如烟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是使灵魂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心窝中烧满爱恨停不了冲击的音乐未能来抵消
  • 镜梦泪

    镜梦泪

    依境而生,以梦为冢。于黑暗中缔结,为噬梦至背叛。——此乃境灵
  • 哮天犬的妖孽人生

    哮天犬的妖孽人生

    世态炎凉,演变的人吃人的社会,人只能无力的漂浮.为了增加小说的活泼性,我会不定时的,增加不同类型的短篇文章
  • 白虎谏

    白虎谏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乃是自古以来铁的法则,这是一个充满了食物链关系的年代,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最大的操控者“天”他控制着绝大多数人的宿命,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命运的独裁者也会有敌人!“狼性”注定为天之抗衡!他,便在这个这个年代中出现,他是囚徒,是劫掠者,是佣兵的首领,是整个东三省的头号通缉犯!他到底是谁?答案只有两个字,充满了狼性的“暴徒”
热门推荐
  • 鬼宅包租娘

    鬼宅包租娘

    邪魅的僵尸獠牙尖尖;作古的道士自画空符;烛台明灭中,灵牌诉说着老宅尘封的秘密……而她责任则是……接客、收租!……好吧,其实就是包租婆啦>_<!宅妞安月出莫名其妙“继承”了一座四合院,却发现自己其实是被“绑”进了鬼宅!读作宅主,写作房东!实话说,这包租婆当得,闹心事不少,好处确实有,但前提是……你得够胆来!PS:本店不收冥币!
  • 女人:你再劫难逃

    女人:你再劫难逃

    他,池烯爵,在A市霸权在手,她,西暖,表面上身世平平,却不知自己.....那晚,他在最狼狈的时候遇到了她,她因心血来潮的帮忙被这个腹黑彻底收为囊中。西暖抱怨道:“好人没好报吗?你干嘛总缠着我!”烯爵:“女人,你别想给我逃!”满眼浓浓的宠溺.【宠宠的很贴心!偶尔有点小虐情只是情感的催化剂】
  • 邻家校花初长成

    邻家校花初长成

    萧天,高三转学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的高中。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不知道是悲催的开始还是幸福的起源。高中之中,各种清纯小萝莉应有尽有。赵紫云,弱不禁风身负大胸。张依依,袖长美腿狂咽口水。钱莹儿,脾气火爆各种聊骚。各种款式,各种美女,因有尽有,大家还等待着什么呢,看她们与主角的相遇相知以及……
  • 青春悔歌——明天你好

    青春悔歌——明天你好

    《明天,你好》(节选)长大以后我只能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明天你好含着泪微笑越美好越害怕得到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一边失去一边在寻找明天你好声音多渺小却提醒我勇敢是什么————————————————分割线——————————————如果时光可以倒回,我想再见你最后一面
  • 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百病

    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百病

    为了让人们更好、更快地了解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病的神奇功效,使人们受益,我们多方搜集资料系统地编写了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借鉴和参考了中外一些学者和专家的论述和观点。
  • 戏子情

    戏子情

    白露买了座古宅,有人告诉她闹鬼,起初她并未在意,随着艳丽的戏服,午夜咿呀声,美人屏风,‘七夕’骨扇……一件件离奇事件闯入她的生活,她开始怀疑了。而那个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又无故消失的沉默男子,究竟在隐瞒着什么?
  • 致我所忘记的初心

    致我所忘记的初心

    年少,我们活得快乐。长大,我们忘记了初心。初心是什么?是最初的心,最初的梦想,最初的一切......请让我们一起寻找忘记的初心,铭记时光,不忘初心!
  • 黑之夏夜

    黑之夏夜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他,是万人之上的王子,也是圣帝丝贵族学院的校草,她在开学的前几天弄脏了他的衣服,她说她会赔他,他却说让她陪自己参加一场舞会就可以,不想他在去舞会的路上夺走了她的初吻,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想到在开学后,他们居然成了同学,而且还是同桌,在学校,他们又会有什么故事?
  • 莽荒狂人纪

    莽荒狂人纪

    未练武已入魔,谓之先天魔性。一个身怀先天魔性、杀人不眨眼的危险少年,遇到了传说中的魔道宗师,从此,一段逆天之旅开始了。
  • 欧石楠下泪

    欧石楠下泪

    太和十年八月十九,是伊少佳穿来异世的日子。同年十二月,在从司制居(古首饰精品店)回来后,遇到大街上一批骑马乱撞的大官,为了救在前不远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她拾起旁边的石头狠狠的砸向领头的马匹,迫使马队停下。虽救了老人家,却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本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