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400000010

第10章 上 海

忆上海

文 / 靳以

我对着这个跳动的菜油灯芯已经呆住了许久,我想对于我曾经先后住过八年的上海引起一些具体的思念和忆恋来;可是我失败了。时间轻轻地流过去,笔尖的墨干了又濡,濡了又干,眼前的一张纸仍然保持它的洁白,不曾留下一丝痕迹。我写,勉强地把笔尖划着纸面;可是要我写些什么呢?首先我就清晰地知道,上海距我所住的地方有几千里的路程,从前只要四天或是五天的时候,就可以顺流而下的,如今我若是起了一个念头,那么我就要应用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花费周游世界的时日,才能达到我的目的。但是这样艰苦的旅程完成之后,对我将一无乐趣,仿佛投火的飞蛾一般,忍受烈焰的焚烧。否则我只得像一个失去了感觉的动物一样,蛰伏着,几乎和死去一般。但是一切是我所企求的么?每个人都可以代我回答出来的。然而要我在这个小市镇里,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先从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数回一百年或是二百年,去遥念那个和世界上任何大都市全不显得逊色的上海,我们往日的记忆,都无凭依了。我先让你们知道我们穿的是土布衫,行路是用自己的两条腿或是把自己一身的分量都加在两个人肩上的“滑竿”,我们看不见火车,连汽车也不大看见(这时常使我想到有一天我们再回到那个繁华的大城里,是不是也同一些乡下人一样,望到汽车就显得不知所措),没有平坦路的,却有无数的老鼠横行(这些老鼠都能咬婴孩的鼻子),没有百货店,只有逢三六九的场,卖的也无非是鸡、鸭、老布、陶器、炒米、麦芽糖……

我们过的是简单而朴实的日子,我的心是较自由,较快乐的;可是我总有一份不安的情绪。仿佛我时时都在准备着,一直到那一天,我就可以提了行囊上路。许多人都是如此,许多人也是这样坚信着。从前我们信赖别人,我们不能加以决定的论断,现在我们用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才可以这样说。我都不敢多想,因为怕那过于兴奋的情感使我整夜不眠。

什么使我这样惦记着上海呢?那个嘈杂的城不是在我只住了两三天就引起我的厌烦而加以诅咒么?初去的时节好像连誓也发过了,说是那样的城市再也不能住下去,那些吃大雪茄红涨着脸的买办们,那些凶恶相的流氓地痞们,那些专欺侮乡下人的邮局银行职员老爷们……可是渐渐地我也习惯了,因为知道都是为了钱的缘故,所以人们才那样不和善,假使在自己的一面把钱看得淡了,自然就有许多笑脸从旁偎过来,于是生活就显得并不那样可厌了。几年的日子就在这样的试验中度过,一切可鄙的丑恶的隐去它们的棱角,在这个“建基于金钱和罪恶的大城市”中,我终于也遇到些可爱的人;他们自然不是吸吮他人血肉的家伙们,他们更不是依附在外人势力下的寄生虫,他们也不是油头粉面蓄着波浪式头发的醉生梦死的青年……除开人,那个地方后来也居然能使我安心地住下来了。在嘈杂中我也能安静下来,有时我挤在熙攘的人群中,张大眼睛去观看;到我感到厌烦的时节,我就能一个人躲回我自己的小房子里。市声尽管还喧闹地从窗口流进来,街车的经过虽然还使我的危楼微微震颤着;可是我可以不受一点惊扰,因为我个人已经和这个大城的脉搏相调谐了。

但是它也和我们整个的民族有同一的命运,在三十个月以前遭受无端的危难。虽然如今它包容了更多的居民,显露着畸形的繁荣;火曾在它的四周烧着,飞机曾在上空盘旋,子弹像雨似地落下来,从四方向着四方,掠过这个城的天空,飞滚着火红的炮弹。人并不恐惧,有的还私自祝祷着;好了,一齐毁灭吧,我们不把一根草留给我们的敌人。

它却不曾毁灭,而今它还屹然地巍立着,它是群丑跳梁的场所;可是也有正义的手在开拓光明的路,也有高亢的呼声,引导着百万的大众,为了这一切它才更有力地引着我的眼睛和我的心,从不可见的远处望回去,从没有着落的思念中向着它的那一面。

我想念些什么呢?使我念念不忘的难道是那些仍然得意地过着成功的日子的一些人么?或是那一座高楼,应该造得成形了,使那个城有了更高的建筑,也许又造了一所更高更大的划破了那被奸污的天空?也许我只是从利禄的一面看,计算着有多少新贵或是由于特殊环境成为百万富翁的人?

这一切的事,有的是我想得到的,有的我不能想到;但是我总可以确定地说上海是在变,向好的方面或是向坏的方面。真是坚定地保持那不变的原质的该是大多数人那一颗火热的心,那只是一颗心,一颗伟大的心。

我看见过它,当无数的青年男女舍弃自身一切的幸福,安逸的日子,终日地劳作,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我又看见过它,当着那一支孤军和那一面旗,最后点缀着蔚蓝的天空,河的这一面是数不清的企望的头和挥摇的手臂,河的那一面,在炮火的下面,在铁丝网的下面,是年轻的人和食品一齐滚进去;我再看见它。

当着节日,招展在天空的,门前的都是大大小小鲜红的国旗,好像把自己的一颗热诚的心从胸膛里掏出高高挑起来,还像说:“喂,来吧,试试看,这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志!”

假使那时候我能跳到半天空我该看到怎么样的一个奇景呵!无数的旗将成为一面大旗,覆在旗下的心,也只有一颗大心;这颗心,一直在经历艰辛的磨折,丢去所有不良的杂质,它是更坚实,更完美的了。在我们的心里,它是一颗遥远的灿烂的星子,不,它是一个太阳;在他们的那一面,它是一个毒癌,不是医药可以生效的,不是应用手术可以割除的,它生根地长着,不动摇,不晦暗,一直等到我们最后胜利的一天!

当那一天到来,朋友们,我将急切地投向你们的怀中:那时我们要说些什么呢?我们是絮絮地述说着几年来的苦辛,还是用为欢乐而充满了泪的眼相互地默望呢?朋友们,时候迫切了,为了免去临时的仓皇,让我们好好想一下吧。

无趣味的上海房子

文 / 卓呆

房屋不在乎大小,形状也不是孔夫子吃的肉,不必拘于割不正不食,地面无论什么形状都行,越是地面形状不正,反而能够造出种种不同的房屋来,格式避去了千篇一律,自然一所房子有一所房子的趣味,住的人可以拿自己的趣味去寻房子,不必一定要有了花园才有趣味,小的房子,也可以就小的范围去做成趣味。

造房子的目的,在古时,不过是避避风雨罢了,后来文明日进,便兼有防火、防水、防震、防湿、防电等目的,并且夏天要凉,冬天要暖,这些都是建筑房屋时少不得的要点,而于住宅尤甚,一个人的生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屋子内,所以建造住宅,更应当考究这些要点。

上海是人口极多的地方,一年不知要增加多少人,往往生满着青草的荒地,几个月不见,忽然都盖了房屋,某某里某某里的巷堂,造得密密层层了,一条弄内,总有好几十幢房子,把人满满地塞在里头,排得如火柴匣一般,烟囱大小一方看得见天的地方,算是庭心了,房屋内住着的许多许多人,全靠这一个烟囱那么大的方管子送空气进去,使他们活命的。想想真又是可怜,又是可怕,和那数十亩田地只见一两间草屋的地方居住的乡下人比比,无怪他们身体强健寿命长久了。上海人住了这种砌得不通风的房屋,卫生上自然害处甚多,便弄得养活了上海无数医生,塞满了上海各公所的丙舍咧。

上海房屋的占地不多,实在因为地价昂贵,它的建筑上,是否除避风雨外,还能顾到防火、防水、防震、防湿、防电等事,我非建筑家,懂不得这些。不过单单看防火一层,就晓得它未必考究到此,只消看那救火迟钝一点的所在,竟顷刻间会烧去数十幢的啊,至于说要冬暖夏凉,那是除了洋房外,也谈不到这种方法。

我对于上海房屋最不满意的,都不在这些事情上,就是觉得它的形状,千篇一律,太无趣味了。人的生活,普通既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要在房屋中,那房屋的趣味,似乎少不得,家家一所长方形的屋子,塞在里头生活,实在太乏味了,无奈上海的人们,都是被生活难在背后赶着,所以虽住在这些单调的房屋内也不觉其没趣,然而精神上、身体上,已经受了这火柴匣式的房屋不少影响了。房屋不在乎大小,形状也不是孔夫子吃的肉,不必拘于割不正不食,地面无论什么形状都行,越是地面形状不正,反而能够造出种种不同的房屋来,格式避去了千篇一律,自然一所房子有一所房子的趣味,住的人可以拿自己的趣味去寻房子,不必一定要有了花园才有趣味,小的房子,也可以就小的范围去做成趣味,总之像现在那么一幢两幢三幢都有了一定的程式,无论如何生不出趣味来的。

我听得朋友说,从前天津的德租界,没有同样的房子的,因为凡是有一张新的图样送到工部局去,他们第一先要看此图与从前的房屋是否雷同,如果有些大同小异,那就不批准了。所以终究不会发生两所同样的房子,就是市街的外观,也好看得多咧。

上海的房子,能够在算面积算成本之外,再用些心思去在趣味二字上考究起来,我想就是价钱贵些,还是很受人欢迎的。那么同是要加房租,何不从改良房屋入手呢?这一来,加价也一定不会被房客拒绝了。

同类推荐
  • 诗骚一百句

    诗骚一百句

    本书从《诗经》、《楚辞》中选取具有警策意义、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以深入思考人生。
  • 温泉

    温泉

    诗是什么?这个问题最好摆着,不要轻易试图解答它。因为综观古今中外,诗的原料和配方、用途和销路实在太多了,任何答案再怎样差不离,都无不利少而弊多,无不推重了一部分诗而抹煞了更多的另一部分诗。那些从概念到概念、不以任何创作经验为依据的陈腐见解且不说了;一些饱学之士曾经对中外古诗人的佳作进行过深广的研究,并据此下过各种定义,这些定义大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能够帮助我们读懂过去读不懂的作品。但是,你总不能说,古人已经把诗写绝了,作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诗已经到此为止了。而且,老实说,诗归根到底哪里只是为了让人懂得就够了?看来,那些比较科学的定义也未必多么有助于诗的进一步开拓。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

    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

    本书是一本反映农民的生存状况、行为方式、语言特点、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展现他们的真实生活的散文集。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热门推荐
  • 君王侧之彪悍宠后

    君王侧之彪悍宠后

    现代女子一朝成为公主之女,原以为可以舒舒服服当个米虫,却不料惨遭爹娘培养教养。学绣花?no!学三从四德?no!学女德女戒?no!她学得是权谋术帝王术,学得是管家宅斗。她本以为自己学完这些,就可以舒舒服服再次当个米虫。但万万没想到当年竹马变帝王,死缠烂打定要娶她。任青元:“求放过,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米虫。”
  • 亳州牡丹史

    亳州牡丹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漫威闪电侠

    漫威闪电侠

    首先,本文和那个身穿红色紧身衣的快男无论人物还是能力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dc粉们可以关掉了,别等到看了再来赖我,再有就是本故事仅仅是单纯的漫威故事,不会出现什么修仙古武玄幻之类,毕竟,漫威的世界已经足够精彩了,不是么!最近到年底都要随时加班,所以更新肯定是不稳定的
  •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我们的目标是让小学生也想去读三国
  • 混世修真高手

    混世修真高手

    十年前,俗世神(鬼)医叶空闻在机缘巧合下,救下上古门派明月宫最杰出女弟子邱采佳,两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便隐居于闹市,生下一子。不久,邱采佳被明月宫强行带走,关押在明月崖。叶空闻无法割舍与邱采佳的情谊,便将儿子托付给妹妹蓝静虹,从此隐居在明月宫山脚下。十七年后,叶言长大成人,桀骜不驯,玩世不恭,身怀上古修真法诀——九天雷神诀。知道父母的事情以后,他拼命修炼,以自己的实力,将一个个对手踩在脚下,最后站在一个让所有人都仰望的角度,与明月宫对峙……
  • 绝域裂天

    绝域裂天

    半本残缺不全的医书,一柄没有刃锋的石剑,一枚拥有两种空间的纳戒,一百零八根无坚不摧的银针,成东行无比贫穷有无比富足的走着,他决定当那一刻时间到来,他一定要去把那件大事做了……
  • 忘川千年之封魔录

    忘川千年之封魔录

    千年前,朝代更换,东汉末年,烽火乱世,能士尽出。南北朝时期的宇文周,曾经也是王朝古都,它颠覆后,它的故事随着历史被人淡忘,但是这个秘密几乎无人知晓。这不是野史,是玄幻!千年前,相别泉路,千年后,相约今生。都市灵异揭秘人物身份,磨练人物经历,看遍红尘情苦,执子之手只羡鸳鸯不羡仙。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吸血鬼和女巫的姐弟恋;树妖和女娲后人上演老板员工之恋。深墓险穴,九死一生,最后才发现一切的一切敌不过伊人红妆。穿越古代,最终封魔。看无限江河滔滔,终完一场繁花落寞。
  • 重生之心随意到

    重生之心随意到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看过匆匆那年才知道自己已不再年轻,你渴望青葱岁月吗?渴望热血的青春吗?渴望青春那些精彩的记忆吗?跟着林回,体验平凡人不平凡的青春记忆。
  • 倾城王妃:腹黑王爷别过来

    倾城王妃:腹黑王爷别过来

    场景一:某侍卫上前禀报:“王爷,王妃进赌场了,赌输了,要砸场子。”某爷淡淡的开口:“随她。”场景二:一侍卫上前禀报:“王爷,王妃和五王妃换装为男子,进了青楼。”某爷:“随她,她惹事了你们打理。”侍卫嘴角抽了抽:“是。”场景三:一侍卫上前禀报:“王爷,萧妃把王妃的狗给勒晕了。”某爷:“把萧妃的手给剁了。”侍卫:“是。”一侍卫将一休书奉上:“王爷,王妃说要把这封休书给您,说要去泡遍天下美男。”某爷站起来:“来人呐,前去捉拿本王的王妃。”本书原名《腹黑王爷倾城王妃》。新文求支持。欧耶。
  • 王俊凯六年

    王俊凯六年

    他与她从相遇,相识,到现在在一起,可是她却有一个不可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