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师送走后,苏亦晨的父母没说让不让她继续读高中,她跑回房间,往床上一躺,被子往头上一蒙,眼泪花啦啦的流,心里堵的慌。家里的情况她很清楚,16岁的年纪,不知道该为自己争取些什么。外出打工的堂姐时有写信给她,说到在工厂打工的苦,而有知识有学历的人工作轻松,吃香喝辣,一直鼓励她要好好读书。
苏亦晨想来想去,就起来给在外打工的哥哥写信,说自己很想读书,哪怕这是一种自私,也请哥哥理解。多年以后苏亦晨听婶婶提到当时哥哥看信的时候都看哭了。
苏家爸妈安安静静了好几天,仍然没提读书的事。苏亦晨愁眉苦脸,各种不爽和憋屈,做什么事都不上心,两老看在眼里气在心里。直到其他同学来通知她要回初中学校一趟,苏爸爸苏东明才终于开口说,“你去找你表哥借钱吧,借得到就读,借不到就不读了”苏亦晨一听就乐开怀,嘴巴咧得大大的,应了声“好”,就飞奔开了。对于借钱这事,苏亦晨也是轻车驾熟初中的时候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硬是有胆子跟邻居借钱交的学费。
回校才知道,由于苏亦晨当时填考自愿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过还能上高中,填的全部是中专类的学校,这下子虽然分数线是上了黔江高中,该校方说可以就读,但是每个学期要另外交500元的借读费,没有商量的余地。苏亦晨再次为钱折腰,心里真是千万匹的***呼啸而过!别人拼爹拼娘,自己连坑爹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由学校的领导出面,找了江州第一中学的领导,该中学是全市排名第二,也是非常不错的学校,对方同意苏亦晨入读,只需正常交学费,发了正式的录取通知书。
苏东明觉得虽然女儿没有上最好的学校,但村里人对着他连连夸他女儿聪明,顿感脸上有光,也就没反对苏亦晨去第一中学,嘴里还放话说:这要是聪明,在哪读都一样。苏亦晨对老爸这话极为赞同,恨不得拍马屁说老爸英明!内心默念的是总算有书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