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过去了,大家的劳动热情依旧高涨,偌大的山坳里终于有了点人气。两栋居民楼建好后我们就再没有建设可供居住的设施。一来没那么多人住,二来我们对山坳的整体规划里要建设居民楼和公寓的街区还没有建设,自然也没有建。
现在的地面城市......哦不,应该叫村落。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撑死算个小镇。现在的小镇在大家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情况下规划的非常科学,住宅区、医疗区、工业区、农业区一应俱全。我们当然也没有漏掉地表密密麻麻的遗迹小屋,这些小屋被我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当然没有破坏其外部造型,只是给里面装上了新房必备“四件套”(工作台、熔炉、箱子、铁毡。)以及通了个水电,接上了城市下水道罢了。轻轨和地铁的工程进度都已过半,绕城轻轨的空中轨道、支撑柱都已经建设完毕,正在铺设红石铁路以及其他相关设施;地铁的隧道进度已经完成98%,大量公共地铁站随着城镇主干道的建设被建立起来。地下的各种管线密密麻麻但非常有顺序的排列起来。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设地下公路,因为地下的公路隐蔽性强,可以在战时调运坦克等重型装备,而地面公路也没有废弃,作为民用罢了。
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已经被我们提上新城日程。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和高度的物质文明。我们经过整理和网上大量查找资料,整理出了六点。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出现的经济社会综合体,也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域先进生产力集聚的地方。城市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是反映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发达的现代城市经济,人均GDP及居民收入达到中等以上发达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不仅反映在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上,而且表现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与协作,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对周围地区的幅射力与吸引力。现代城市不仅是工业生产与工业协作的中心、商品流动的中心、交通运输的中心,而且是信息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和消费中心。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平稳上升,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尤其信息、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服务、旅游业等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二:完善配套和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相应增加基础设施的供应。光注重产业发展,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保证,经济不可能上得去,即使暂上去了,发展也是没有后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便捷的交通、通讯,水、电、气的充足供应,完善的住宅、医疗、文体设施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适当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见效快。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现代城市比较,最显著差别就在于城市公共产品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面向21世纪,我国城市要努力向现代化目标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分为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经营性基础设施两大类,其主要资金来源是以财政资金为主,其他资金为辅。政府应用纳税人的钱来承担社会职责。对一些社会公益性项目要研究建立公益支出的补偿机制,对一些经营性项目,要保证在一定财政投资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措施推向市场,用市场机制运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当然也缺不了优美的城市环境,环境美,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无论大城市,或中小城市,都有必须具备这个基本条件。特别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城市建设的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质量也很自然地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志。生活在污染喧闹中的都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成了当今和未来都市人的新追求。所以许多现代城市都把建设“花园城市”、“生态经济市”、“山水城市”,作为新世纪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是不可分的。因为经济建设、城市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问题本身就是经济问题。环境就是资源,破坏环境就是破坏资源,也必然影响经济发展。所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的眼光绝不仅仅着眼于此,我们甚至在前几天的集体会议上提出了远期的目标,那就是丰富的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