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66800000013

第13章 物是人非

第一节“福船”与“广船”

“什么是火铳?”小琼好奇地问李昂。

“火铳,也可以叫火筒,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金属射击器,宋代之后,得到被军方广泛使用。是明朝一种很常用的火器。”

晨海拿过李昂手中的火铳,“那能值多少钱?”

李昂没有理会晨海,站起身,“看来,可以完全肯定这里便是海盗林阿凤的老巢了。”

敬晖开始用灯光扫视周围的环镜,“这个洞穴左右两侧各有间石室。”

“这上面有木牌,好像还有字”小琼指着洞穴左侧第二间石室洞口上面。

“舟器,好像是,器字下面少了个口。”承龙盯着上面掉漆的文字猜测。

“不对,是船器,这个舟字更像是偏旁。

李昂走向石室洞口,其他人亦蜂拥过来。见这间石室四周摆放着各种已破烂的木板和木杆,门对面墙上还有一布满灰尘和蜘蛛网的木架子,李昂走进石室,蹲在地上,开始仔细观察这间石室内的各种材料。

“这石室像是储存造船材料和船上用具的仓库。”敬晖也跟着走了进来。

“没错,”李昂指着地上的各种木材,“地上的这些已经破烂的木材都是造船用的材料和零件,这是桅杆,这是隔舱板,这是护舷木,这是摇手柄,还有做好的移门和入舱盖,做扶梯用的木板,甲板的头……”

敬晖拿起一块木板,“从这些材料的规格来看,林阿凤当年从事海上活动所用的船只应该相当不错。”

“岂止不错,简直就是顶级标配。”李昂突然变得有点兴奋,“从这些材料的规格质地和形状比例来看,这些帆船零件应该是用于制作或修补广船和福船的配件。”

“广船和福船?”

“是的,中国古代有四大船型,分别北方的沙船,江浙一带的鸟船,还有流行于东南沿海的广船和福船,特别是福船,体系最大,规格最多,其基本特点是首尖尾高两头翘,常见的有六种型号,大号和二号都称为福船,三号称为哨船或草撇船,四号称为冬船或海沧船,五号为鸟船,六号为快船。大型号的福船高大如楼,可以容纳百人,吃水深达3.5米,多被明朝官方和水师采用,郑和七下西洋所用的郑和宝船采用就是大福船船型。而且沉船“南海2号”极有可能就是福船船型。在明代,福建完全称得上是全国的造船中心。”李昂拿起边上一根木杆,“这根木杆应该是铁力木,是广船常用的材料,广船在大小上也可媲美福船,其特点是头尖体长,上宽下窄。但是广船虽大却不适用于远洋航行,但由于其用材讲究,主梁和横梁等主要部位多用铁力木等珍贵木材制成,所以广船相当坚固,适用于海战,只是造价昂贵,反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这么说来,林阿凤当时在海上的实力应该相当的强大。”

“是的,如果没有这些当时先进的船只,他何以与强大的大明水师对抗。”

晨海在石室里来回走动,左看看,右瞧瞧,忽然看到在木架上有一个罗盘,扫了扫蜘蛛网,擦了擦罗盘,然后装进了自己的背包中,随后又在木架上翻来捣去,搞得那坚持屹立了几百年的木架轰然倒塌。

大伙朝着晨海望去,晨海不好意思地挠着头,“意外,意外。”

李昂和敬晖在船器室里兜了一圈后走出洞口,其他四人也紧跟在后面,六人来到了第三间石室洞口。发现洞门上的木牌已然不见,于是直接走进查看,惊讶得目瞪口呆。

第二节“戚家刀”

“刀枪剑戟,斧钺铲叉,十八般武器,应有尽有,”李昂看着琳琅满目的兵器,不禁感叹。

眼前这些刀剑虽都已锈迹横生,尽失光泽,但是其架势依然足以冲击感官,震摄人魂。六人带着满脸的惊讶走进的石室,所有人手脚都变得不再安份,摸摸刀,碰碰剑,拿起来比划比划。

“小琼,你一个女孩子对这些东西也感兴趣?”敬晖见小琼眼睛放光般拿起一把短刀比划。

小琼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不是有兴趣啦,谁看到这些东西都会有点反应的吧?”

李昂拿过小琼的短刀,“明代的短刀是由宋代的手刀演变而来,宋朝的手刀主要是用来对抗北言的骑兵,而明朝水师为了对付倭寇,则将手刀改进为短刀,刀的强度足以击破铠甲。明朝叶权所著的《贤博编》就记载了嘉靖三十四年,海寇侵犯苏州,官兵持长枪、短刀对抗倭寇的事件。”

“Leon,你对刀剑似乎还挺有研究。说说我看上的这把呗。”

李昂接过承龙手中的刀,“这是长刀,其实你们别看这里的刀好像挺多,其实主要也就分为三种,明代茅元仪所著的《武备志》有记载明代的刀主要有四种,长刀、短刀、钩镰刀和偃月刀。我想你们对应该也知道偃月刀?”

“是关羽拿的那把青龙偃月刀?”敬晖问。

“是,但是偃月刀其实并不适用于实战,只是操练时显得霸气。”李昂继续娓娓道来,“而明代的长刀多是仿造日本刀。这主要是由于倭寇作乱,大明水师由于日本刀精锐而屡受打击,所以抗倭的官兵们开始仿制日本的刀式。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有提到“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明代何良臣在《阵纪》也提到“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可知矣。”

承龙认真的注视着手中的长刀,“没想到一把长刀都有这么深厚的历史背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李昂一听一个“外国友人”说要好好了解中国文化,更来劲了,拿起挂在石壁上的一把腰刀,拔出刀鞘,众人目瞪口呆,几百年后的今天这把腰刀依然的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闪炼着剔透的光泽。

李昂得意的笑道,“明朝最出名的刀莫过于这把“戚家刀”。”

“戚家刀?”敬晖拿下一把,“莫非和戚继光有关?”

“没错,这种刀型就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胖子情不自禁挥舞起手中的戚家刀,“明代军方虽然仿制日本刀并将其作为军队的装备,但是这种长刀在与北方的骑兵作战却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戚继光通过将日本刀的刀身接入腰刀的短刀柄,自制出新形的腰刀,称之为‘戚家刀’。”李昂两指平滑过刀身,“戚家刀长在70到80公分,刀身没有反刃和血槽,刀柄平直,可以击穿铠甲。此刀制作工艺水准极高,需将低碳钢加热后,反复锻打,析出杂质,之后夹入宿铁,作为刀钢,最后淬火锻造,这样打造出的的刀刚柔并济,为冷兵器之极品。茅元仪在《武备志》中有载道‘腰刀造法,铁要多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销至刃,刃芒平无肩,乃得秒尤在尖’。”

“咣当咣当咣当……”刀剑的碰撞声引得众人回头。

第三节“三角关系”

灯光又一次聚集在晨海身上,只见晨海拿着一把长兵器和身边地上散落一地的武器,晨海见大伙都看了过来,表情略显尴尬,“呵呵,小胖,这东西怎么长得跟鱼叉那么像?”

李昂转头对旁边的人说,“晨海手上的兵器叫‘镋钯,它的形状和另一种长柄武器马叉很像,《武备志》也有对这种武器有详细的描述,“镋钯,上有利丸,横以弯股,刃有两锋,中有一脊,造法须分脊平磨,如磨刀法,两刃自脊平减至锋,其锋乃利,日久不秃,中锋头下之库,可容核桃,则安于木杪,乃不损折,仍用一钉关之。”这种武器是由农具演变而来的,其实在明朝中期的抗倭战争中,许多沿海的农民也加入了战斗,而他们所用的武器太多是农具稍作改进而来,不过,你们千万别小瞧了这种农具改进的兵器,镋钯用途多变,可以用来攻击,也可以用来防御,甚至还可以用作火箭架发射火箭,在戚家军中,每12人中就有2人配备镋钯,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有提到‘此器柄长八尺,于马上最便,可戳可格,利器也,此自杀倭始’。”

晨海双手横握镋钯,目光注视着叉脊,“虽然没听懂,不过感觉好牛掰,果然劳动人民才是最伟大的。”

李昂淡淡一笑,继续说道,“其实明代有很多武器的发展都与抗倭有关,在明朝中国沿海,主要有三种武装势力存在,大明水师、海盗和倭寇。而海盗与其他两者的关系也十分微妙,因为明代的海盗多是亦盗亦商,为盗或为商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个团体的内部也是充满矛盾,他们可以以商人的身分资助大明水师维持沿海安定,也可能以海盗身份勾结倭寇抗击明朝海禁。所以,近些年史学界研究的看法是,明代倭乱可能并史书记载的那么严重,因为有许多沿海的海盗也被视为倭寇,而这也和明朝政府重金悬赏抗倭有关,海盗被抓或被歼后以倭寇身份上报,可以获得更多的悬赏和功绩。”

“可是为什么一处海盗团伙会采用这么多抗倭武器呢?”敬晖问李昂。

“那是由于明朝海禁,许多原本跟随戚家军抗倭农民在抗倭后却加入了海盗团伙,而他们在军中所用的武器和所学的阵法也被带到海盗阵营中,这也是为什么这里可以看到这么多明代抗倭的武器。像晨海刚刚打落的这些武器中,那把状如长枪的长兵器叫“狼筅”,也可以叫“狼牙筅”。这种武器是明朝矿工起义是发明的。后来也被戚继光采用,主要用于配备于“鸳鸯阵”。”

“什么是鸳鸯阵?难不成还有女兵?”承龙一脸惊奇地看着李昂。

“鸳鸯阵是明代抗倭时采用的一种战斗队形,因其阵形似鸳鸯而得名。由明代军事家,也是抗倭名将唐顺之发明,后被戚家军广泛采用。因为这种阵法适应了东南沿海多丘多渠道路窄的特点。”李昂绘声绘色,有点忘我地不停地讲,“一个鸳鸯阵中配备两名狼筅手,其作用是利用前端的利刃杀敌惟掩护盾牌手推进和后面的长枪进击。《纪效新书》对狼筅的描述是‘惟筅则枝茂盛,遮蔽一身有余,眼前可恃。足以壮胆助气,庶人敢站定。’可见其也是攻防俱佳的武器,就算是平民只要拿上狼筅,也能壮其一身胆。不过狼筅是重型武器,重达7斤,古时是半斤八两,按现在来算已经超过10斤了,没点力气是耍不起的。”

第四节火器时代

“这些刀枪帅倒是挺帅的,可是也带不走,”晨海将手上的镋钯往地上一扔,走向洞口“我们还是赶紧找宝藏吧!”

“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了,”敬晖看了看手表,“我们别沉迷在这里了,赶紧看看其它地方有什么新发现。”众人随后放下手下兵器,离开了兵器室,小琼则偷愉的拿了一把心爱的短刀。

“这里的味道更臭了,地上这些黑色的粉末是什么啊?”从后面跟上来的小琼捂着嘴鼻说。

敬晖蹲下,用手捏捏黑色的粉末,“这是黑火药。”

“火药?”承龙显得有点惊讶,“可是为什么把这么多的火药全堆在地上,不装起来呢?”

“可能原本装火药的麻袋已经被降解了。”

“看,里面有个石台,上面有东西,好像是金属之类的,”刘国光将手电照进了石室里侧。

李昂、敬晖、刘国光和承龙迅速走了进去,受不了臭味和看不到宝藏的晨海则无趣地杵在门边。

“这些都是火器,这是刚刚绊倒晨海的火铳,还有三眼铳、十眼铳、鸟铳、拐子铳……”李昂兴奋的数着台面上的各种火器

敬晖惊讶地看着台上的火器,“没想到明代的时候已经发展出这么多种类的军火。”

“其实明代的火器还远远不止这些,明代是中国从冷兵器时代过渡到火器时代的重要阶段,是中国火器发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明代的火器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轻便式的火铳和鸟铳,一种是重型式的火炮。这里所存放都是轻型火器,像这种筒状火铳,也可以叫“火筒”,在元末便以发明,是最简单的火器之一,后来明朝军队大力发展火器,到了嘉靖后期,明朝的火器已初具火候,从原本单发的火筒发展出三眼铳、十眼铳、五雷神机等多种多发式的火器,用于加强边防和海防。”李昂拿起台上的一把袅袅,“而这把鸟铳则是欧洲发明的,在嘉靖年间经由日本传入中国,鸟铳得名于可以射落飞鸟,与传统的火铳相比,鸟铳射程更远,威力更强,增加了准星和照门,精确度更高,改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增强了作战效率。”

敬晖不禁感叹,“从这些火器看来,明朝时期水师和海盗之间战斗已是炮火连天,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小琼,他们又要在那里研究半天了。”晨海显得很无聊,“把你的手电借我一下。”

“小海哥,你又要单独行动,我不给,免得你又受伤。”

“我保证不走远,借我啦,乖,快点!”晨海伸长了手

“那你不准走远啊!”小琼将手电递给晨海。

晨海拿着手电在周围四处扫视,突然大喊一声,“宝藏!”

第五节昔日库房

晨海兴冲冲地冲进了对面的石室。

石室四人听见晨海的叫喊声,立即放下火器,从石室中跑了出来。

敬晖跑到小琼面前,“小琼,晨海又跑哪了?”

“他将刚刚拿着手电不知道看到什么,就冲进对面石室了。”

李昂将灯光照向对面,发现洞门上的木牌清楚的写着“錢幣”。

五人走到钱币室,发现晨海正疯狂的翻箱倒柜,将一个个木箱拆开,“没有,没有,空的,怎么都没有呢?”

“这个锁了,肯定有。”晨海拿起绊倒他的火铳使劲一砸,没想整个木箱盖都被砸烂,晨海拿起手电往里面瞅,发现只有几个铜钱,“这个破铜板竟然还是破的。”

晨海察觉到其他人都站在门口,冲着李昂大喊,“小胖,你骗我,根本就没有宝藏。”

李昂侧着头,“我只是说传说有,又没说肯定有。”

小琼走进石室,拉着闷闷不乐的晨海走了出来。

敬晖拍了拍晨海肩膀,“晨海,振作点,宝藏不会藏在那么明显的地方的,我们再仔细找找,说不定它会藏在什么暗道里。”

听完敬晖的话,晨海瞬间又活泼起来,“对哦,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还是敬晖比较聪明。”

随后六人继续走向下一个石室,

“衣常?”承龙困惑地看着李昂,“应该是衣裳吧?”

“在古代,‘裳’可以写成‘常’。”

“怎么这里除了一些倒塌了的木架,什么都没有呢?”小琼手指着空空如也的石室。

敬晖边走边对小琼解释,“以前的衣物多是用麻、棉和丝等自然材料制成的,丝是蛋白质材料,很容易就腐化了,麻和棉是纤维材料,虽说纤维素在自然界中是比较难以降解的物质,但都几百年了,在这潮湿的山洞中,估计也早就被微生物吃光了。”

“哦,原来是这样,”小琼边走边点头,“诶,这个是粮草,那这个石室肯定也是空的了,”

“角落有东西,黑乎乎的。”承龙将手电扫向壁角

“是碳。”李昂转身继续前进,“走吧,到下一间。”

六人走到洞穴右侧最后一间石室,将光线扫入,发现洞中之物竟会反光。

“是陶瓷”敬晖定睛一看,“这边还有铁器,不过都锈烂了。”

“这间石室应该是存放器皿的,”李昂边说边走进石室,“有杯、有碗、有盆,这边还有瓶,还是通花瓶。”

敬晖紧跟在后面,“通花瓶?”

李昂拿起了地上的通花瓶,“对,通花瓶可是潮州瓷器的一大特色,潮州自宋以来就是广东一带的陶瓷主产地和出口地,‘南海二号’沉船上的许多瓷器便是出自潮州,潮州通花瓶的工艺流程是以雕镂精细的镂空技艺,配以捏制的瓷花,其特点是薄如纸、细如丝,技艺堪称一绝。还有这些瓷器上的彩绘,色彩丰富却层次分明,线条交错又浑然一体,十分浓厚的潮彩特色。”

“看来林阿凤对潮州的瓷器,倒是情有独钟。”

“我想这对任何一个生在潮州,长在潮州的人来讲,都很正常。”

敬晖来回走动,环顾四周,“我想这个洞穴应该就是这个海盗据点的库房了,各种日常用具和战斗器材都藏在这洞穴石室中,我们还有一个石室没有查看,赶紧过去看下吧。”

六人走到了器皿室对面的石室,发现石室对门的墙壁竟然坍塌了,而且也没有任何东西,只有一石台和一张倒了的木桌。

“我想这里应该是看守员的寝室,”李昂走进石室,环顾四周,“这里是库房,肯定会有人看守和领取发放物资”

“里面的墙坍了,”敬晖指着墙洞,“我们直接从这里穿过去看看吧。”

于是六人穿过了看守室,发现相邻的这个洞穴也有八间石室,有六间石室被木门挡着,其中两间的木门倒在地上,六人朝着洞穴里侧走进。

“我怎么感觉这里像古装剧里的监狱,”小琼双手抱胸,突然捂嘴大叫,“那里有一具白骨”

“这边也有三具。”承龙指着对面的

李昂站在木门前,神色凝重看着这些尸骨,“看来这里真是关押俘虏的监狱,说不定那个尸坑里的殉葬人就曾被关在这里。”

晨海突然愤愤地朝木门用力一拍,木门一声倒塌,随后从洞穴里付出了老鼠般‘吱吱吱’的尖锐叫声。

敬晖感觉有东西飞来,迅速朝上望,大喊“是红色的吸血蝙蝠,快跑。”

同类推荐
  • 血爸

    血爸

    一宗玄奇案件,横死遍野,一个神秘的组织,暗掌乾坤。
  • 冥界劫

    冥界劫

    黑暗恶魔入侵仙冥两界,仙界自顾不暇,冥界尤为严重,意志被击溃,冥府被毁,自此六道动荡。妖魔道战火燎原,硝烟滚滚。修罗道明王失控,涂炭生灵。饿鬼道自相残杀,弱肉强食。地狱道炼狱门破,鬼王翻天。人间道结界将破,恶鬼怨灵当道。一名出自人间的少年,应劫而生,且看他如何平六道御恶魔。
  • 妖异全书

    妖异全书

    世间万物变化,不出阴阳两字。而阴阳不知,则谓之“神”。不为阴阳所知,未必超越阴阳。三界六道新的故事,原来都是人的传说。人鬼殊途,却充满交集;人鬼之战——较智、斗法、谋杀、迷局,一切尽纠葛于此……
  • 生者地狱

    生者地狱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么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其中的,是我们一起集结而形成的。你,准备好到生者地狱中进行生存游戏,领悟生存的真正意义了吗?
  • 灰黑白

    灰黑白

    中国式犯罪,侦探题材小说,涉及到三代人百年的对抗历程,神秘莫测的组织,匪夷所思的案件,莫名其妙的联系。人人都是棋子,人人又都是持棋者,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热门推荐
  • 女神仙请自重

    女神仙请自重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天神佛,都烟消云散!天若负我我屠天,地若阻我我灭地。
  • 烈火大旗照九州

    烈火大旗照九州

    阴谋迭起,族破家灭,如何崛起复仇?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先占个县城起家。山贼盗匪,逃兵异人,只要愿意跟着干,来者不拒,当然包括妹子……当戎马半生,败尽仇寇,玄火大旗照耀九州的胜利时刻,他却发现,这似乎并不是结局。
  • 纵横七界之魔帝传奇续集

    纵横七界之魔帝传奇续集

    龙云飞回来了!一代魔帝!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转世?丢掉了记忆,还能再回去吗?
  • 美术史求索录

    美术史求索录

    李福顺先生为现今国内著名之书画家、美术理论家和书画鉴定家,本书为其书画鉴赏方面的文字集稿,可供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阅读。
  • 斗破之逆天系统

    斗破之逆天系统

    一个意外的穿越,带着逆天系统而来,且看萧炎如何玩转斗破,
  • 餐饮管理学

    餐饮管理学

    本书介绍餐饮的发展状况,餐饮经营与餐饮产品的特征,并介绍世界及中国餐饮文化,讲述了餐饮实体经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对餐饮经营理念做了阐述,详细讲解了餐饮经营方式的选择问题等。
  • 来自过去的爱人

    来自过去的爱人

    我以为我爱上了云外美丽的彩虹,我以为我爱上了那些美丽幻想的色彩,而其实,我的爱藏在云层后那颗孤独燃烧自己,为我照亮的星星里。来自过去的爱人,有炽热的爱燃烧掉冬日的积雪和寒冷,让其在伤痕中永恒......
  • 仙修

    仙修

    一卷家传的刻满了未知名文字的竹简,造就了一代英雄。光芒丹田演绎未知的一切,那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直至黑白成灰……仙界有始以来的唯一一位未达到仙人境界就“飞升”的凡人。凭独一无二的修炼功法打破神的传言,成为千万年来飞升天界的神人,坐拥古天人之间,破禁忌、破壁垒,成就他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世纪之变

    世纪之变

    一场突如其来的天地骤变,让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穿越?是位面错乱?战斗力为一只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只能跟着一路往下走去,道途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