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儿写的。”
王卫国指着杂志中的一篇,有些期待的看着何荣梅的脸。
“翔云?不是翔儿的名字啊。”何荣梅疑惑的看王卫国。
王卫国有些无语,指着那个名字,“这是笔名,就像鲁迅一样,每个作者都有一个笔名。”
“作者?你的意思是说翔儿是作者?”听到丈夫的解释,何荣梅顿时觉得“翔云”这个名字变得亲切了。
推开王卫国,何荣梅跑向书房。
“翔儿,你真的当作者了?”
何荣梅期待的看着王翔,王翔轻轻的点了点头。
“哇,我儿子真厉害,都能写小说了。”何荣梅激动的抱着王翔,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又哭又笑。
一直寄予重望儿子,没有比现在更让她骄傲的了。今天连续的几个好消息,让何荣梅都有点晕头转向了,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翔儿,这是我的翔儿写的。”
王翔被紧紧的抱着,脸都憋红了。“妈,我的老妈!我不能呼吸了。”
“嘿嘿,”何荣梅松开儿子,轻轻的摸了摸王翔的脸。“等着,儿子,今天有好吃的。”说完就跑向厨房。
饭桌上,何荣梅有些担忧的看着王翔。“翔儿,那个写小说不会耽误学习吧?”
笑了笑,王翔自信的看着父母。“不会的,我能把握。以我现在的成绩,只要稳定住,考个好大学没问题。再说写小说赚钱也轻松,正好能用来帮帮家里的场子。”
“赚钱?能赚多少!”何荣梅有些不信,毕竟一直在农村,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她也想不到写小说能赚多少钱,看她看来写小说不过是能赚点名气罢了。在她心里,十年****中,写小说的很多,也没听说谁能赚多少钱的。
听到妈妈这样说,王翔估计是老爸没有把银行卡的事告诉她。果不其然,看到老爸一脸坏笑,王翔知道他是想要自己亲自告诉妈妈。
“妈,你还不知道吧,我现在就赚了好几万呢。”
何荣梅一听,还是不相信。但又想到儿子不会骗自己,有些吃不准。这时王卫国看着何荣梅轻轻点了点头,她明白丈夫应该比她先知道了。
爱怜的看着王翔,何荣梅眼睛一红。哽咽的说道:“翔儿,写小说很辛苦吧。”夹起一块肉放到王翔的碗里。“多吃点,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
说着说着就哭了,“妈,你别哭啊。你应该高兴啊!”轻轻将何荣梅脸上的泪水擦去。
“对对,我应该高兴!”哽咽着,用饭塞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来。
王翔知道妈妈等这个时候等得太久了,心里明白自己对父母的亏欠远远不止表面的那些东西。
“现在,帮爸爸把厂子弄好,算是尽尽孝心吧!”王翔暗暗想着。
吃了饭,王翔帮着收拾了一会儿。
“妈,我去房里看书了。”
“恩,别看太久,对眼睛不好。”
拿出笔记本,王翔继续码字。现在家里还没有连网,王翔也没办法上传章节,只有先码字。
“看来明天还要去大伯家,把欠下的章节传上去。”
一夜无话。
大清早,王翔便起来了。和爸爸说了一声,王翔便沿着马路开始晨跑。
跑到一块空旷处,王翔停下来开始做老头教的那几个动作。
从老头把这套不知名的动作教给他之后,王翔便每天都会找时间练习。几天下来,王翔发觉自己身体变得越来越好了。
原本有些干瘦的身板,现在也能明显看到肌肉了。
吃了早饭,王翔便和老爸一起去茶厂勘察。
坐在摩托车上,一路颠簸。王翔觉得屁股都快颠成几瓣了,一个破旧的厂房终于出现在前方。
一番查看过后,两人都觉得这个地方很适合用来办场子。一是四周很宽阔,按着以前场子的规模就能迅速的施工建厂。二是这里的水源很方便,水质也能达到要求。
说道水质的问题,王卫国之前可在找水上伤了不少脑筋。王翔还记得,一遇到苦水的季节,自己就经常跟着老爸到处寻找水源。
往往都是找到了,但是水质不达标。所以能有一个四季不枯水,而且水质也达标的地方,对于一个酒厂来说,是十分吸引人的。
王翔记得,现在这个时候承包这个地方的老板正在亏钱,正想要把承包权让出去。
待王卫国去值班室找到看守人,问清楚后。结果正是王翔预料的那样,王卫国立马就拿出手机打给承包的老板。
看守老头看到这个阵势,立马明白有人想要承包这个地方。终于不像先前那么淡定了,看着王卫国在接电话也不好打扰,就走近王翔。
“孩子,你爸爸是要承包茶厂吗?”
看到老头满脸的沟壑,一头银发。听到老头的话,王翔不用想也知道老头的意思。
正巧,老头也姓王。按辈分,王翔还要叫一声叔公。
“叔公,爸爸是想要承包这个茶厂。”
老头脸色一暗,他在这个地方看守了几十年。在这个地方,他能算是一个元老级别的人物了。当年在越南战争负伤回来之后,靠关系才得到了这个看守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要说感情还是有的,老头不想离开这个地方。
承包的老板换了不少,但是他一直在这个地方。每天早晚的巡视,成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按寻常一样,老头想要留在这里。但,还是有点担心这个年轻的后辈嫌弃他老了。
王翔知道老头在想些什么,笑了笑说道:“叔公,我们会让你继续留在这里的,你在这里呆了几十年,有很多事我们都还要问你呢。”
老头听到大喜,拖着王翔走到桌边。“孩子,这是今年的新茶,纯正的毛峰哦,是你叔婆亲手炒制的。”
王翔推脱不得,拿起茶杯细细抿了一口。顿时,一股淡淡的清香回荡在齿间,整个身体都感到舒畅。
他们这个地方几十年深受茶厂的影响,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炒制这种毛峰茶。当然也算是物尽其用,当年茶厂兴盛的时候,几乎镇上每个家庭都有一两个是茶厂的工人。
纵使茶厂没落了,这炒茶的技艺仍旧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被保留下来了。
在王翔的家乡,碳酸饮料很少,人们都喜欢喝茶。要是外面的人知道他们把当年几百块一斤的毛峰茶用来每天解渴,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
“爸,谈好了?”看到王卫国一脸喜色,王翔知道事情应该说好了。
王卫国点了点头,回头看到老头。正想要他这个族叔留在这里,刚开口说,便被老头打断了。
听老头说了王翔对他说的话,王卫国深深看了王翔一眼,眼中满含着父亲对孩子的期望与怜爱。
走出茶厂,父子俩便骑着车回家。
“翔儿,刚才看了看,要扩建场子,钱还是有些不够啊。”王卫国有些无奈的说道。
王翔赞同的点了点头,“应该没大问题,先施工。杂志社的那笔稿费也要打来了,应该有四五万。到时候应该能补上,实在不行也可以找银行贷款。”
王卫国听到此话,知道儿子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一骑绝尘,颠簸之中,很快就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