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于公元375年(建元十一年)去世,临死时说:“晋室现在虽然立于偏远的江南地区,但承继正统。现在国家最宝贵的就是亲近仁德之人以及与邻国友好。臣死以后,希望不要对东晋有所图谋。鲜卑、羌虏都是我们的仇敌,终会成为祸患,应该将他们除去,以利社稷。”
王猛的分析确实能看出来前秦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苻坚对待新投靠的游牧民族的首领过于的宽容,这样做确实不利于钱亲的长治久安,当然虽然前秦的这样的举措让一部分的游牧民族产生了民族融合,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苻坚为自己最后的死亡应该负领导责任。
王猛说的第二点问题,恰恰说明了中原汉民族的重要性。不是我给大家灌输大汉族主义的精神,而是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确实拿不起个儿来,大家都知道在中原大地上面建立起政权的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有鲜卑、蒙古、女真三个政权,关于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我们前面已经讲了“慕容王国”,后面还会将一个部落——拓跋部。
当然,王猛所要提出的是展现在人口大多数的汉民族所建立的晋朝,这个朝代因为匈奴民族的入侵被斩为两段。前面的我们成为西晋,后面的我们称为东晋,这两个王朝我们统称为“司马王朝”。这是有汉族建立的“半统一状态的王朝”。
王猛这样说确实很有远见,但是他没有看透人心,因为他托付的是一个已经变得志骄意满的君王,这样的君王已经不足以完成托付的大事,更加不可能完成我们所说的王图霸业。
当然苻坚从一开始还真没有直接和晋朝对砍,而是忙着攻打西域。讲西汉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西域的地理范围告诉大家,因为西域其实有两层含义:广义的西域包括中亚和疆藏,狭义的西域只有新疆地区。
在公元382年(建元十八年)苻坚派遣吕光等人应车师前部王弥窴(古通“阗”)以及鄯善国王休密驮征伐西域不服前秦的国家,领兵十万征伐西域,并在次年正月出发。这就很明显是在搞霸权主义,西域的土地当时并不归任何一个国家所有,强硬的征服只能适得其反。
在苻坚下达征伐西域的命令的时候,又将目光转向了东晋。因为当时苻坚已经统一了北方,疆土比东晋差不到哪里去,正是由于这种夜郎自大的思想苻坚召集群臣下了命令。时间也是在382年。
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苻坚将群臣聚集在太极殿,说道:“我从继承大业以来,已经有近三十年的时间了。四方已经大致平定,只有东南一角还没有蒙受君王的教化。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我们的兵力,有九十七万。我准备亲自率领大军东征,众位以为如何?”
此时的苻坚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觉得东南的那个有汉民族建立的偏安王朝会像他以前征服的那些游牧王朝一样,属于国力虽强但是人数极少的一类,从这个时候就已经注定苻坚将要土崩瓦解。
苻坚的命令下达以后,秘书监朱肜表示同意,尚书左仆射权翼和太子左卫率石越却都以东晋君臣和睦、当时朝中掌权的重臣桓温和谢安都是人才(可见,桓温和谢安绝对不是双鱼男,毕竟双鱼男只用“人才”两个字时衬托不出来的),他们都反对苻坚率领大部队进攻东晋。
苻坚见到这种情况,就对手底下的群臣说道:“想在道路旁边建造房子的时候去问别人意见一样,就因为听从了太多的不同意见而变得一事无成,我心中自有决断,众位不必再加议论。”群臣推下之后,苻坚留下自己的弟弟苻融继续和他讨论,但是这个弟弟也不赞成攻打东晋,但是他这个弟弟确实在劝说方法上面要比那些大臣要高上一层。
苻融以天象不利于出兵、晋室上下和睦和兵将疲倦三点为理由来反对自己的哥哥出兵伐晋。当然,此时的苻坚已经变得好大喜功,就算是之后苻融哭着劝谏并且拿出来王猛临终前所说的话来告诉苻坚,但是也没有成功。后来又有包括当时的名僧释道安、太子苻宏、附件最宠爱的中山公苻诜(shen,一声)以及宠妃张夫人前来劝说,都被苻坚以各种理由加以搪塞。但是此时就怕出现鼓动者,一鼓动,领导人必然犯糊涂。
当时朝廷内部大多数人反对政府出兵东晋,但是慕容垂却向苻坚表示支持,附件听说之后十分的高兴,于是向慕容垂说:“与我平定天下的人,就只有你一个呀!”又赐给慕容垂五百匹布帛。但是他不知道慕容垂的支持其实就是再把他逼上死路,人就是经不起夸的一种动物。
公元383年(建元十九年)五月,东晋荆州刺史桓冲出兵襄阳、沔北以及蜀地。桓冲在七月退兵之后,苻坚便下令大举出兵东晋,每十个秦国人民之中就抽调一个人作为上阵;二十岁以下的良家子弟,但凡有武艺、骁勇善战、富有、有雄才的人都拜为羽林郎,最终招募了三万多人。
八月,苻坚命令苻融率领张蚝、梁成和慕容垂等人率领二十五万步骑兵作为前锋,自己则随后从长安出发,率领六十余万戎卒以及二十七万骑兵主力前去攻击东晋的首都建康。大军旗鼓相望,前后延绵千里。这已经不算是打仗,倒像是某位王爷在逛街,好大的排场!
十月,苻融攻陷了寿阳,并且以梁成率领五万士兵驻守洛涧,阻止率领进军主力的谢石和谢玄等人的进攻,当时正进攻东晋将领胡彬的苻融捕获了胡彬所派去联络谢石的使者,得知胡彬粮尽乏援的困境,于是派遣使者向正率领大军在项城的苻坚联络:“晋军兵少易擒,但是就怕他们会逃走,应该快快的进攻他们。”
苻坚于是留下了大军,秘密的率领了八千轻骑兵直抵寿阳。然而,晋将刘牢之及后率军进攻洛涧,击杀梁成,前秦军队溃败,谢石等于是率领大军水陆并进,与前秦军隔淝水对峙。苻坚和苻融此时从寿阳城观察晋军,见其军容整齐,连八公山上的草木都以为是晋军,于是说:“这也是劲敌,怎能说他们弱呀!”由此怅然失意并有惧色。苻坚及后答允晋军要他们稍为后撤,让晋军渡过淝水作战的要求,并认为能待晋军半渡淝水之时进攻晋军,获得胜利。但当前秦大军一退就出现全军溃退,苻融骑马入乱军中试图统率乱军,但堕马被杀,晋军于是追击溃败的前秦军,令前秦军伤亡惨重,连苻坚亦中流矢受伤,单骑逃到淮北。
苻坚败退到淮北时十分饥饿,有平民送他饭菜,苻坚于是给予赏赐,然而该平民却拒绝,更称苻坚自取厄困,自己身为其子民即为其子,不图回报。苻坚因而大感惭愧。及后苻坚与慕容垂的三万军队会合,随后一直沿途收集逃散的败兵,到洛阳时聚集了十余万人,百官、仪物和军容都大致齐备了。后苻坚返回长安,哭悼苻融并告罪宗庙后下令大赦,下令锻炼兵器并监督农务,抚顺孤老及阵亡士兵的家属,试图重建国家秩序。
淝水之战可以说是一场本来不该发动的战役,这场战役粉碎了苻坚的强国梦想,将苻坚和王猛一同创下的秦国霸业完全地粉碎,苻坚虽然得以逃脱,但是却在随后被另一位游牧民族的领袖捉拿,最终被勒死。这段历史我们留到下一个框题来讲,下面我们要讲述的是淝水之战失败的原因。
历史上面对苻坚惨败的原因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我认为苻坚失败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性格以及国内的一些可抗的因素。我总结了一下,苻坚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前秦内部的统治不稳定,这是淝水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前秦虽然统一北方,但是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那些有能力的领袖,没有做到合理的清除。反而在灭掉他们国家之后,苻坚在对待那些民族的问题上太过于纵容。有一颗炸弹在枕头边上就已经让人睡不着觉了,前秦的境内有七八颗这样的炸弹,他的统治能够稳定才怪呢。
2.北方的经济已经遭到了破坏,南方的经济蒸蒸日上,这是淝水之战秦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3.前秦的战略和战术使用不当,这在战争上面是很要命的。
4.在政治上面,淝水之战完全是苻坚的个人行为,国内没有多少真正支持苻坚的力量,王猛提醒过苻坚:“攘外必先安内!”但是苻坚真的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从而毁坏了自己的基业。
5.在军事上面,苻坚的人马号称八十万,但是这里面绝大多数是苻坚拉来的壮丁,这是一支乌合之众,而且连谢安都知道苻坚不会打仗,一切全按人海战术,这样的军事统帅怎么能够成功呢?
6.苻坚自己的性格上面太容易相信花言巧语,尤其是外来民族的人所说的花言巧语。说好话的不一定是好人,说“逆言”的未必是坏人。苻坚的性格之中少了一些年轻时候的辨别能力,多了一些成年时期的平衡能力。
那么,接下来的前秦帝国又会怎样结束自己大约半个世纪的历史使命呢?
请看下一讲:最后的十年